TOP
0
0
【簡體曬書區】 單本79折,5本7折,活動好評延長至5/31,趕緊把握這一波!
論漢譯《究竟一乘寶性論》的文本與思想特色
滿額折

論漢譯《究竟一乘寶性論》的文本與思想特色

定  價:NT$ 420 元
優惠價:90378
缺貨無法訂購
相關商品
商品簡介
作者簡介
目次
書摘/試閱

商品簡介

『自性本來清淨』,如來、菩薩、阿羅漢、眾生皆本來俱有。從無始世來,「如來法身」,隨順世間,波浪漂流,往來生死,名為「眾生」,此「眾生」本俱有之「如來自性清淨」,因為為煩惱所纏,稱「一切眾生有如來藏」、「雜垢清淨如來法身(如來藏)」;「眾生法身」透過修行,離一切世間煩惱纏,過一切苦,得「離垢清淨如來法身」。此「離垢清淨如來法身」,仍需得勤未休息,說不退法輪,說清淨波羅蜜行,自利利他,方得恆住於彼岸清淨法中。

漢譯《究竟一乘寶性論》,引用《陀羅尼自在王經》序分的七句金剛句,闡述「如來藏」思想。分三個層次說明「自性本來清淨」。首先,於無始世界,用「佛寶」、「法寶」、「僧寶」等三寶,來描述未受煩惱纏的「如來自性清淨」之各個面相。其次,法身從無始世來,過於恒沙,無邊煩惱所纏,隨順世間,曰「一切眾生有如來藏」,並用各種面相來描述,包括眾生(曰眾生、聲聞、阿羅漢、一闡提等)、煩惱(貪、嗔、癡、慢、疑等)、含煩惱自性清淨藏(雜垢清淨)、法(信、般若、三昧及大悲)、對治法(常、樂、我、淨)等,如何去除雜垢,還我自性清淨心。最後,後三句用「佛菩提」、「佛功德」、「佛作業」等金剛句闡述身轉清淨成菩提(離垢清淨)各種面相,包括自性清淨藏、自利利他、常不休息等。

本書特色

一、勒那摩提與菩提流支當時分別譯有此論,現今所看到的版本有可能是此二譯本的合本或會刊本,這代表現存本可能有版本流傳上的問題。

二、引述經論的解析,雖然過去日本學者中村瑞隆等已有所分析,但未能深入與《寶性論》譯本譯出前之相關漢譯經典內容加以比較研究,以致忽略此論譯出時與北朝佛教思想間的淵源,本書不僅從文獻角度探索譯者勒那摩提在翻譯時的參考,在此次的修訂本中更以思想的角度進一步深刻探討。

三、過去學者往往僅將《寶性論》視為中期如來藏思想的代表,認為僅具承先啟後的角色,由於對漢傳佛教思想的影響有限,所以向來未見重視;於此本書的思想解讀已有成一家之言的架構,綱舉目張,頗具層次。

作者簡介

蔡孔章

佛光大學宗教學研究所畢業,現任職臺銀綜合證券股份有限公司管理部副經理。

自西晉三世紀末以來,竺法護譯《如來興顯經》、法顯譯《大般泥洹經》等如來藏系經典,開始傳譯入中國。在漢傳大乘佛教中,各宗派如涅槃宗、地論宗、攝論宗、禪宗等都或多或少的受到如來藏學說的影響,因此,「如來藏」學說開啟漢傳佛教思想重要依據。20世紀以來,中國支那內學院批判如來藏思想的「性覺說」,是對印度佛教的背離;日本學者松本史郎則認為如來藏思想是建立在界(dhātu)基體上,而認為「如來藏思想不是佛教」。

凡此種種,意在論證「如來藏思想」是否能見容於大乘佛教的中觀與唯識理論之外,而有獨特思想體系。《究竟一乘寶性論》是一部現存漢譯、藏文、梵文詮釋早期如來藏思想重要論典,該論引用二十五部經以譬喻、字詞定義方式來詮釋早期如來藏思想,鑑於筆者外語能力限制,未能直接引用梵文、藏文、英文等學者研究資料,以及個人佛學根淺,僅單純直接就漢譯《寶性論》的早期如來藏思想作深入分析,尤其以《寶性論》引述最多的三經,互為義理研究探討,冀圖探討早期如來藏思想特色。

本書共分二部分,第一部分,探討《寶性論》的文本,包括第一章和第二章,第一章探討《寶性論》作者、作者、譯者、歷史背景和分卷外,並陳述如來藏經典在《大藏經》數量,第二章對漢譯《究竟一乘寶性論》的文本予以概述,為探討《寶性論》的義理研究,對於「釋疏」的論述,除了部分以長行、白話方式呈現外,內文中有增添表格式的分析整理。

雖無法完全詮釋本論之真意,但期望以分析整理使義理較為清楚而不失真。第二部分,包括第三章和第四章,敘述漢譯《究竟一乘寶性論》的思想特色,主要以三經一論為題材,從漢譯《寶性論》角度去探討所引述三經《如來藏經》、《不增不減經》、《勝鬘經》等經典,使其早期如來藏思想體系更加清晰。

《究竟一乘寶性論》梵文「Ratna-gotra-vibhāga--Mahāyānotta-ratantra
-śāstra」,《法界無差別論領要抄》將此論稱為《三寶性論》,表示寶性就是三寶性。Johnston教授解說,Ratnagotra vibhāga是表示論的思想內容,Mahāyānottaratantra是表示本論的思想性地位。《寶性論》於卷一,開宗明義引用《陀羅尼自在王經》序分的七句金剛句即是早期如來藏思想體系。強調「如來(自性清淨法身)」藏,於無始世界來,用三寶「佛寶」、「法寶」、「僧寶」來闡述自性清淨法身。

此法身從無始世來,過於恒沙,無邊煩惱所纏,隨順世間,曰「一切眾生有如來藏」,並用各種面相來描述,包括眾生(曰法、曰眾生、聲聞、阿羅漢、一闡提等)、煩惱(貪、嗔、癡、慢、疑等)、含煩惱自性清淨藏(雜垢清淨)、法(信、般若、三昧及大悲)、對治法(常、樂、我、淨)等,如何去除雜垢,還我自性清淨心。後三句用「佛菩提」、「佛功德」、「佛作業」等金剛句闡述身轉清淨成菩提(離垢清淨)各種面相,包括自性清淨藏、自利利他、常不休息等。各卷中利用《不增不減經》、《勝鬘經》的理論和輔以《如來藏經》、《如來莊嚴智慧光明入一切佛境界經》等經的譬喻,將「如來藏」思想予以明確敘述。其中尤以〈佛寶品第二〉、〈自然不休息佛業品第十〉之共同引用《如來莊嚴智慧光明入一切佛境界經》之九喻來作前後連結,使得《寶性論》連貫而形成完整思想體系。

本書較具特色論述及推論,包括:(一)心與煩惱關係,從三經一論談早期如來藏思想與後期的如來藏思想特色(與阿賴耶思想完全會通),會有不同論述結果。

(二)關於「轉依」,在瑜伽學派中轉依的「依」者,乃指「依他起性」,是染淨法之所依。「轉」謂「轉捨轉得」,亦即轉捨不淨的遍計所執,使它「永改本性」後,轉得「永成本性」的清淨圓成實性。《寶性論》主張「轉依」,所「依」者是如來藏所依止。,而「轉」雜穢,即是自性本清淨,只是去除煩惱「且」得淨妙身,由轉穢並且得到淨妙身。早期如來藏思想的「轉、依」與瑜伽學派的「轉依」有不同的詮釋。

(三)關於空性,《寶性論》以虛空為譬喻,「如虛空相,諸佛亦爾者。此依第一義,諸佛如來清淨法身,自體相不共法故。」,並引《金剛般若波羅密經》言,「不可以三十二大人相成就見如來」,偈言:「無始世來性(dhātu) 作諸法依止 依性有諸道 及證涅槃果」,即自無始世來,自性本來清淨,如虛空相,不可以三十二大人相成就見如來。

(四)從《寶性論》內容分析,自性清淨心有三(三者意義相同,只是流轉時各相不同),包括自性本來清淨、自性清淨、離垢清淨等。並且用三個角度去闡述如來藏:

(一)以「如來藏十義」來描述如來藏總相,和引《如來藏經》「九喻」來描述如來藏別相。

(二)引《陀羅尼自在王經》七句金剛句,用「佛寶」、「法寶」、「僧寶」,和「佛菩提」、「如來功德」、「自然不休息佛業」等六句來闡述「如來藏」(「眾生」、「佛性」),形成前後連貫的完整思想體系。

(三)引《不增不減經》如來藏三義和《勝鬘經》空如來藏、不空如來藏,詮釋以「自性清淨心」為「界」分稱「自性清淨法身」、「自性本來清淨」(權稱雜垢清淨)和「離垢清淨」等三個面向來描述如來藏。

(五)《寶性論》強調「信」、「信解」功能,從三經「不可思議法」之「唯信佛語」到著重修行實踐過程的「恆常清涼不變之有法」、「信法、般若、禪定、大悲」等四法之「信解」而「信為有」、「信畢竟得」、「信諸功德」之功能。

目次

目次
推薦序一\釋永東
推薦序二\劉國威
自序

緒論 
第一章《寶性論》作者、譯者、歷史背景和分卷結合性 7

第一節 《寶性論》譯本、全稱和作者、譯者介紹 7
壹、《寶性論》漢譯本和全稱 7
貳、《寶性論》的著者和譯者 9

第二節 《寶性論》引述之經典及譯者介紹 10
壹、《寶性論》引述之經典 10
貳、《寶性論》引述經典譯者介紹 13
參、《寶性論》引述之經典在北朝(北魏)時期之流通情形 17

第三節 漢譯《寶性論》的分卷和結合必要性 20
壹、依經錄對《寶性論》的分卷 20
貳、從漢譯分卷談《寶性論》思想連貫性 23
參、從「此論廣門有十一品,中則七品,略惟一品」意義談四卷結合性 24

第二章《寶性論》概述 26

第一節 《寶性論》的理論架構 26
壹、《寶性論》的內容架構 26
貳、《寶性論》引用經論 28

第二節 《寶性論》卷一(《《大正藏》》第三十一冊,頁820c-822b) 30
壹、《寶性論》概論(七金剛句) 30

第三節 《寶性論》卷二(《《大正藏》》第三十一冊,頁822b-828a) 33
壹、〈佛寶品第二〉(本品與卷四〈自然不休息佛業品第十〉互相呼應) 34
貳:〈法寶品第三〉 36
參、〈僧寶品第四〉 41

第四節 《寶性論》卷三(《《大正藏》》第三十一冊,頁828a-836) 48
壹〈一切眾生有如來藏第五〉 48

第五節 《寶性論》卷四(《《大正藏》》卷第三十一冊,頁837-848a) 72
壹、〈無量煩惱所纒品第六〉 72
貳、〈為何說義品第七〉 83
參、〈身轉清淨成菩提品第八〉 84
肆、〈如來功德品第九〉 92
伍、〈自然不休息佛業品第十〉 96
陸、〈校量信功德品第十一〉 101

第三章《寶性論》理論連貫性----幾個關鍵佛學名相 105

第一節 概說 105
壹、概況 106
貳、支那內學院呂澂主張「性寂」、「性覺」說與《寶性論》內容之關連性 107

第二節 自性清淨心(citta-prakṛti- pariśuddha) 107
壹、淵源於《阿含經》的心性本淨(citta-prakṛti-prabhāsvara) 108
貳、《寶性論》中的「自性清淨心」 108
參、印順導師關於大乘佛教如來藏思想之「真常唯心」判說與《寶性論》思想體系的關連性 111

第三節 佛性(buddha-dhātu) 112
壹、大般涅槃經的佛性思想 112
貳、《寶性論》對於「佛性」詞之使用 114

第四節 如來藏(tathāgata-garbha) 115
壹、概說 115
貳、眾生 115
參、如來藏 116

第五節 三寶之因(hetu) 123
壹、《寶性論》如來藏「因」義 124
貳、《寶性論》三寶之「因」 124

第六節 轉依(āśri-parivṛtti) 125
壹、轉依義 126
貳、《寶性論》的轉依 126

第七節 信(śraddhā,adhimukti) 128
壹、概說 128
貳、從《寶性論》談三經一論如來藏思想之「信」 129

第四章、從《寶性論》談三經一論如來藏思想理論性和連貫性 132

第一節 從《寶性論》談三經一論如來藏思想順序 132
壹、概說 133
貳、《如來藏經》: 133
參、《不增不減經》: 134
肆、《勝鬘經》 134
伍、從《寶性論》談三經一論如來藏思想順序 135
陸、小結 136

第二節 從《寶性論》談三經一論早期來藏思想融合 136
壹、《如來藏經》 136
貳、《不增不減經》 137
參、《勝鬘經》 138
肆、《寶性論》理論獨特性 140
伍、用《不增不減經》理論,串連眾生界(法)與法身的相互性,如表4-1 143
陸、用《不增不減經》理論談三經一論對於「信」之使用,如表4-2 143

第三節 從《寶性論》引《不增不減經》、《勝鬘經》之字詞比對談如來藏思想理論化 144
壹、《寶性論》卷一概說 144
貳、《寶性論》卷二〈法寶品第二〉 145
參、《寶性論》卷二〈僧寶品第三〉 146
肆、《寶性論》卷三〈一切眾生有如來藏品第五〉 149
伍、《寶性論》卷四〈無量煩惱所纒品第六〉 154
陸、《寶性論》卷四〈身轉清淨成菩提品第八〉 155
柒、小結 155

第四節 《寶性論》思想體系連貫性----雖分立四卷而綜其成 156
壹、《寶性論》思想架構,如圖4-1所示: 156
貳、《寶性論》思想體系連貫性,如圖4-2所示: 156

第五節 結論-漢譯《究竟一成寶性論》文本與思想特色 162

【參考書目】 162
一、引用《《大正藏》》之原典: 167
二、專書書目: 168
三、論文 168

書摘/試閱

從思想演進而言,印度所傳的如來藏系經論分為三個時期:一、西元三世紀初期開始陸續出現主流經論:《如來藏經》、《不增不減經》、《勝鬘經》、《寶性論》等,其共同特點是眾生皆有如來藏,但為客塵煩惱所覆而不自知。此時期如來藏與阿賴耶思想還沒有明顯交流。二、中期如來藏思想說漸漸與瑜伽思想有所交流,如《大乘莊嚴經論》、《佛性論》,真諦譯的《攝大乘論釋》都反應出這種趨勢,尤其是真諦以第九識阿摩羅識為自性清淨心,試圖會通如來藏學。三、後期的如來藏思想特色,是與阿賴耶思想完全會通。例如《楞伽經》的如來藏藏識是「善不善因」,就是結合了如來藏和阿賴耶。而《大乘起信論》更是瑜伽和真常二學派對人性本質探討的大融合。

西元二十世紀,中國化佛教復興運動中包括如支那內學院呂澂對於心性思想,認為印度佛教是「心性本寂說」。而中國佛教是「心性本覺說」,而斷言「性覺說」是對印度佛教的背離,而予以激烈之批判。出身漢藏教理院的印順導師對中、印佛教傳統思想分為三系「性空唯名」、「虛妄唯識」、「真常唯心」,將「真常唯心」的心性如來藏思想獨立出來,實際是對中國化佛教作為佛性如來藏思想的印度淵源之梳理。 凡此,皆是從後期的如來藏思想去梳理中國化佛教與印度佛教之結合性。

究竟早期如來藏思想是什麼?其所代表之意義是「性寂」、「性覺」抑或是「真常唯心」還是僅止於《如來藏經》譬喻式「一切眾生如來之藏,結跏趺坐,儼然不動」「譬如天眼之人。觀未敷花見諸花內有如來身結加趺坐。除去萎花便得顯現。如是善男子。佛見眾生如來藏已。欲令開敷為說經法。除滅煩惱顯現佛性。」?是否能論述完整思想體系?本書研究目的主要有二。一者、對《寶性論》的思想體系之探究,亦即從卷一引《陀羅尼自在王菩薩品》七句金剛句至卷四〈自然不休息佛業品第十〉,進而確認整部論之中心議題為卷三〈一切眾生有如來藏品第五〉。二者、從三經一論角度探討早期如來藏思想,整理歸納出三經一論之早期如來藏理論的主要內容。

基於上述,《寶性論》、《勝鬘經》、《不增不減經》、《如來藏經》為本書主要依據,而分見於《《大正藏》》第三十一冊、第十二冊及第十六冊中。至於《寶性論》所引之《大集經》、《陀羅尼自在王菩薩品》等七句金剛句和《如來莊嚴智慧光明入一切佛境界經》的佛業九喻,《金剛經》等各經論亦為本書重要依據,於第一章敘述並擷取自《《大正藏》》。

對於佛學名詞的斟酌,可能牽涉到思想義理的探討,諸如漢譯「佛性」對照梵文本有譯為「dhātu」和「gotra」等,本書重要字詞附以梵文,主要參酌中村瑞隆著《梵漢對照究竟一乘寶性論研究》之梵文佛學用語。
除漢譯《寶性論》為本書所依據外,過去專論《寶性論》文獻,主要有:

1 藏譯二譯本
(1)彌勒(Maitreya,約A.D.270-350)造《Theg pa chen po rgyud bla ma’i bstan bcos》(Mahāyānottaratantra- śāstra)。
(2)無著(Asañga,A.D. 310-390)造《Theg pa chen po rgyud bla ma’i bstan bcos kyi rnam par bshad pa》(Mahāyānottaratantra- śāstra-vyākhyā)。

2 梵文本《Ratnagotravibhāogo mahāyānottaratantra- śāstra》,1950年由Dr.E.H.Johnston和Dr.T.Chowhry依印度藏僧Rāhula sāmkṛtyānam於西藏、尼泊爾發現之二種梵文寫本,並以śaradā字體的A寫本為底本,並與Nepali字體的B寫本校合,參照漢譯、西藏譯、英譯而予以出版。

3 其他諸如:
(1)1931年E. Obermiller將無著造藏譯本譯成英文,題為The Sublime Science of the Great Vehicle to Salvation being a Manual of Buddhist Monism。
(2)宇井伯壽著《寶性論研究》,山喜房,1960年。
(3)中村瑞隆著《梵漢對照究竟一乘寶性論研究》,東京,山喜房,1961年。
(4)漢譯《寶性論》相關中文著作有:1、印順,《如來藏之研究》(台北市:正聞出版社,1992年)。

2、釋恆清,《佛性思想》(台北市:東大圖書,1997年)。3、談錫永,《寶性論梵本新譯》(台北市:全佛出版社,2006年)。4、賴賢宗,《如來藏說與唯識思想的交涉》(台北市:新文豐出版,2006年)5.聖嚴《自家寶藏:如來藏經語體譯釋》(台北市:法鼓文化出版社,2009年)等。

鑑於筆者外語能力限制,未能直接引用梵文、藏文、英文等學者研究資料,因此,本書主要是從漢譯本《《大正藏》》之《寶性論》談三經一論的如來藏思想理論體系和連貫性。

為闡述漢譯《寶性論》文本思想特色,本書以釋恆清教授著《佛性思想》第二章〈《寶性論》的如來藏思想〉論述關於《寶性論》的理論架構作為本書思想架構和義理探索外,其他,在漢譯著作中,如中村瑞隆著《梵漢對照究竟一乘寶性論研究》、談錫永著《寶性論梵本新譯》等,給予作者深入的學習和啟示,其著作亦為本書重要參考依據;惟上述著作並未純粹以漢譯《寶性論》文本作深入的剖析,包括以引述最多的《如來藏經》等三經的角度去探討早期如來藏的思想體系,也因此得以本書有發揮空間。

另外,基於筆者佛學根淺,對於中後期如來藏思想理論,諸如《佛性論》、《攝大乘論釋》、《楞伽經》、《大乘起信論》等,結合了如來藏和阿賴耶之與瑜伽行派融合之相關理論未做深入探討。因此,僅單純直接就《寶性論》的早期如來藏思想作深入分析,卻未能以中後期如來藏思想理論來追溯印證《寶性論》的思想內涵,殊感遺憾。本書以質性研究的漢譯文獻觀察為主要研究方法,包括從《寶性論》引《不增不減經》、《勝鬘經》之字詞比對來談如來藏思想,可比單從《不增不減經》、《勝鬘經》角度談如來藏思想,更能清楚顯示早期如來藏思想的真正意含。

由於《勝鬘經》、《不增不減經》、《如來藏經》等三經並無梵文原本,皆轉述自約十至十一世紀時由Sāradā、Nepali體記載之《寶性論》梵文本,和十一世紀藏譯本之《寶性論》內容。漢譯《寶性論》推論約西元五一一至五一五年作品,較早於現行的梵文本或藏譯本。由於漢譯《寶性論》原典已佚失,只能從十世紀出土之梵文或藏譯本去佐證。漢譯《寶性論》與梵文本如有不同內容者,如佛性、性,與dhātu和gotra間用字等之關鍵用詞,本文中儘量附以梵文或說明,藉以探求真意。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

優惠價:90 378
缺貨無法訂購

暢銷榜

客服中心

收藏

會員專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