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0
0
【簡體曬書區】 單本79折,5本7折,活動好評延長至5/31,趕緊把握這一波!
相關商品
商品簡介
作者簡介
目次
書摘/試閱

商品簡介

本書是Globalization: A Short History的中文版,是精而簡地討論全球化的入門讀物。

全球化被認為是最近數十年才出現的現象,但本書作者卻認為全球化並不是嶄新時代的來臨,而僅僅是歷史洪流中演變過程的一部分。作者指出早於7-8個世紀前,全球化已藉著大型貿易活動奠下根基,而中國在元代或以前與中東甚至北非地區相當繁盛的貿易,亦為一例。

本書把全球化的歷史從古到今分為四個階段,分別是(1)由遠古至18世紀中期、(2)由1750年至1880年、(3)由1880年代至1945年第二次世界大戰、(4)由1945年至21世紀初,並就每個時期列出對當時最具影響力的議題。

作者簡介

尤根‧奧斯特哈默 Jürgen Osterhammel,德國康斯坦茨大學(University of Konstanz)近代史教授。著有:《世界的變遷-19世紀史》、《亞洲的祛魅-18世紀的歐洲和亞洲帝國》、《殖民主義-歷史、形式、後果》等書。

尼斯‧P‧彼得生 Niels P. Petersson,英國雪菲爾哈倫大學(Sheffield Hallam University)歷史系高級講師。

譯者:魏育青,復旦大學外國語言文學學院德語語言文學系教授、博士生導師、主任、副院長。

我們描繪當代特徵時,“全球化”是一個被使用得最多的概念。然而,當前的狀態是由哪些長期的過程導致的呢?在“全球化”概念還沒有出現之前,這些過程就已經在起作用了。當時人們的話題是:歐洲擴張,世界經濟誕生,各大洲由於人員頻繁往來而緊密相連,國際關係擴展到全球範圍,在文化領域形成了世界主義的潮流。所有這些過程並非持續不斷的,都伴隨着危機。而本書會在闡述時將它們聯繫在一起,使“全球化”這個用於判斷當今的最重要概念獲得了歷史的景深。

目次

一、“全球化”:概念的界定
1. 現狀診斷和歷史過程概念.................................................................. 1
2. 意義核心和爭論......................................................................................... 6
二、全球化的各種維度
1. 世界體系—帝國主義—“全球歷史”...........................14
2. 網狀結構和互動空間............................................................................18
3. 分期....................................................................................................................24
三、至1750 年:世界範圍聯繫的建立與鞏固
1. 異地貿易、大帝國、普世教區.....................................................27
2. 火藥帝國和海洋空間............................................................................37
3. 網絡中的缺口.............................................................................................44
四、1750 -1880 年:帝國主義、工業化和自由貿易
1. 早期的世界政治和大西洋革命.....................................................50
2. 工業革命的遠距離影響......................................................................55
3. 帝國與民族國家.......................................................................................61
4. 世界經濟的誕生.......................................................................................67
五、世界資本主義和世界危機:1800-1945
1. 世紀轉折期的全球性經驗、世界經濟和世界政治.......71
2. 帝國主義和世界大戰............................................................................79
3. 1918-1945 年:全球性的危機和衝突.......................................87
4.“ 美國的世紀”.............................................................................................94
六、1945 年至20 世紀70 年代中期:減半的全球化
1. 政治空間:力量集團、民族國家和跨民族運動.............99
2. 世界經濟機構...........................................................................................107
3. 社會文化的全球化?..........................................................................115
七、結論
1. 在世紀的轉折點上.............................................................................. 122
2. 通往一個全球化時代......................................................................... 126
3. 全球化:這一概念應該正常化.................................................. 129
索引 .................................................................................................................................. 133
推薦文獻 ........................................................................................................................ 148

書摘/試閱

一 "全球化":概念的界定

1.現狀診斷和歷史過程概念

"全球化"一般被用來形容今日的世界。這個概念起初並不怎麼受人重視,只出現在經濟學家的著作和文章裏。然而,到了上世紀90年代,它卻開始大行其道,在多種語言中成為眾所周知的詞彙。各門學科都將"全球化"奉為圭臬,選為主導範疇。探討全球化、全球性、全球歷史或全球資本主義之類的文獻與日俱增。現在必須要清晰的指南才能在紛繁的語義中開出一條路來。1媒體若想要擺出哲學家的樣子,那麼"全球化"就隨時可以拿來就用。它幾乎已成為了一個用來炫耀的詞語,能給人留下好印象,至於確切的含義是甚麼,大家反倒不怎麼關心了,只要思想深刻的表像還能抵擋得住懷疑的追問就行。

不過,"全球化"如此廣受歡迎,卻不只是一種集體性思維缺陷的症候群。這個概念毫無爭議地擁有了一個合法地位:它能賦予時代一個名稱。在過去的幾十年裏,要簡明扼要地給當下的時代命名,殊非易事。上世紀50年代,有些人對"原子時代"的説法情有獨鍾。在60和70年代,一些人認為應該將當下稱為成熟的"工業社會",而另一些人則傾向於"晚期資本主義"。到了80年代,"風險社會"贏得了不少贊同聲,"後現代"也時髦起來,但卻未能進入普遍的社會意識,因為人們無法想像"後現代"具體是指甚麼。"全球化"的概念則完全不同,它與許多人的切身經驗相聯繋:一方面,消費和通訊確實(幾乎)將整個地球都帶進了富國民眾的家中;另一方面,蘇東集團(Soviet bloc)這一獨特的封閉世界分崩離析之後,西方現代生活方式的統一原則似乎對整個地球產生了全面而深刻的影響。從經濟角度來看,市場的力量擺脱了國家的掌控,數據處理和通訊領域也有技術的革新,於是就令到一些市場的供求關係能普及全世界。一方面,我們難以看清縱橫交錯的全球經濟聯繋,另一方面,我們每天都不難體驗到界限正在逐漸消失──儘管這兩者之間可能仍橫貫着一道鴻溝,但是"全球化"的概念卻有一個顯著的好處,它對兩者都合適,能將理性和情感統一起來。這個概念的核心其實很平常,它也不斷地被證實:世界突然變"小"了,本來天各一方的,現在越來越緊密地聯繫在一起。然而同時,世界也變"大"了,因為我們從來不曾有過如此廣闊的視野。2所以,如果要對最近一次世紀轉折期的時代,神"一言以蔽之",那麼我們確實別無它選,只能再三重申:我們邁入了全球化的時代。

在這點上,歷史學家們不得不也來參與討論了。一方面,他們覺得社會學文獻中那些被譽為新知識的東西似曾相識,其實是古已有之的。比如,在"全球化"這個詞出現之前很久,經濟史學家已經相當精確地描述了一種世界經濟的形成和整合過程。對歷史學家們而言,精確性不僅要體現在事實的描述上,也要體現在因果的判定上。

説到精確性,歷史學家們並非徒有其名,他們確實觀察得特别細緻,在有疑問時總是尋找有根有據的證明,而不是熱衷於閃亮的噱頭。不過在另一些問題上,歷史學家們也免不了追求宏觀的傾向。長久以來,歷史學在解釋大約250年以來世界經歷的變革時,用的是非常廣義的過程概念。而這些過程概念,就像那些著名的"主義"(自由主義、社會主義等)一樣,可以歸為"化":合理化、工業化、城市化、官僚化(科層化)、民主化、個體化、世俗化,掃盲化(去文盲化),等等。所有這些過程,都依據各自的時代模式,以一種極其複雜的方式互相聯繫,它們的共通點是:長期進行,以不同形式和不同強度在世界五大洲進行,能釋放一種在早先的、前現代的歷史上極為罕見的變革力量。人們運用"現代化"這一元概念(Metabegriff),試圖將上述個別過程整合成一種整體發展。

僅從詞的形式上看,"全球化"似乎就有資格在現代世界的各種宏觀過程中佔有一席之地。其實不必馬上把這個概念置於最高層面,即直接與"現代化"並列(甚至超越"現代化"之上),不必馬上認定各種遙遠的關係變得越來越密切就是世界發展的主要標誌。只要這樣提問就夠了:"全球化"是否可能像"工業化"之類的概念一樣具有説服力,一樣重要?倘若如此便是所得可觀了,便能大大豐富歷史學的解釋可能性。倘若如此也會更受歡迎,因為上述的種種"化"都不涉及各個民族、各個國家、各種文明之間的關係,都只是在本國本地區的範圍體現出來,對其進行的學術研究也都是以這種方式進行的。倘若"全球化"能在各種宏觀的發展概念中赢得某種地位,那麼就終於填補了一個巨大的空白,就能為一切具有跨洲、跨國、跨文化(等等)特點的東西提供棲身之地,而這些東西目前正在歷史學家們的各種主流"話語"之間到處流浪,無家可歸。

而這就是我們下文的出發點。我們並不主張不分青紅皂白地全部推翻迄今為止對歷史的描寫。對於要把近代史重寫成一部全球化史這種荒唐的要求,我們也是敬而遠之。我們想嘗試的是,從全球化的視角重新考察往昔。也可以這樣説:我們生活的許多方面,如今只能在世界性的各種緊密聯繁中才能理解,這是人所共知的事實。但是,這些聯繋在過去難道不是也很重要,比流行的歷史觀中承認的更童要?這些聯繫是怎樣的?怎樣起作用?這些聯繫是否確實合成了一個有特色的過程,而該特色使得人們有理由為此使用"全球化"這個新創的概念?還有,如果對後一個問題的答案是肯定的,那麼是否能夠斷定20世紀末期乃是一個時代轉折點:其時,全球化趨勢如此激動人心,佔據主導地位,以至於我們可以大膽地認為這是意義深刻的分水嶺,即一個新時代的開端?這個新時代是馬

丁‧阿布洛(Martin Albrow)所説的"全球時代",是烏爾利希‧貝克(Ulrich Beck)和安東尼‧紀登斯(Anthony Giddens)所説的"第二現代性",抑或,還能給這個新時代貼上別的標籤?

 

2,核心意義和爭論

在大多數的定義中,全球聯繫的擴大化、密集化和加速化起着主要作用。定義已常與一些現狀結合在一起。例如全球化是否意味着民族國家的衰亡、是否會造成世界的文化大一統,或者是否會賦予時空某種新的概念。在此類關於全球化意義的討論背後,經常隱藏着措辭激烈的價值判斷。形形色色的態度猶如一條光譜,熱捧全球化的人和抨擊全球化的人構成了它的兩極。一些人歡呼,一個增長和富裕的新時代到來了;另一些人則發現,西方國家的大資本正開始統治全球,而這對民主、僱員權力、貧困國家以及全球的生態系統極為不利。

如果説,立場截然不同的學者們之間還有一種普遍共識的話,那麼,這就是他們都認為全球化會對民族國家的意義提出質疑,會使國家和市場之間的權力關係及方向轉變。3這種發展趨勢的得益者是跨國公司,各國政府通過促進自由貿易支持它們,而它們對各自的祖國並無忠誠度,而是在世界範圍挑選最有利於節省成本的地點進行運作。這樣一來,民族國家通過經濟政策產生影響的可能性就受到了限制,它們獲取資源尤其是税收的可能性同樣如此。社會福利國家也會削減保障民生的措施,從而弱化了國家的合法性──在熱捧全球化的新自由主義者眼裏,這無異於擴展了個人自由,而全球化的批評者則認為,這意味着無政府主義的爆發,只有強者才能從中獲利。國家尤其是民族國家外在的主權及其內在的權力壟斷和掌控能力的削弱,成了今天社會科學的主要課題之一。4

全球化的第二個各方公認的標誌,是它對所有被歸為"文化"的東西產生的影響。5文化全球化,由通訊技術和全球運作的西方文化產業推動的文化全球化,起先被視為是一種同質化,是美國大眾文化以傳統多樣性為代價的全球統治。然而很快就有人指出了一種相反的趨勢:一些新興的運動從對全球化的抗議中獲得了捍衛本地特色和身份的動力,但同時自己也借助新技術之力,以更有效地實現自己的目標,呼籲世界輿論支持自己。羅蘭‧羅伯遜(Roland Robertson)將這種共存的同質化和異質化稱為"個性共性化和共性個性化"。他還提出了"全球本土化"(或全球在地化,Glokalisierung)的概念,旨在強調全球化趨勢始終在本土生效,必須經過特別的"獲得"過程。6文化經由全球化而轉變,其結果經常也被闡釋為"雜交",即創造性地獲得的新文化因素和已有的文化因素兩者混合。7大眾媒介、遠途旅行和全球需求的消費品是"全球本土化"最重要的機制。

鑒於人、商品、尤其是訊息遠距離流動和傳送的便利性和經常性,許多學者將全球化描繪成時空範疇的根本變化,描繪成地理學家戴維‧哈維(David Harvey)所説的"時空壓縮"。8這可以視為社會科學中全球化的第三個基本特徵。"時空壓縮"始於電話通訊費用大跌和電子郵件的廣泛普及,使人們可以共同在場,形成一種"虚擬"交往,從而創造了世界範圍內社交關係的前提。在這些網絡和系統中,有效距離遠遠小於地理距離―其首要原因是通訊的加速。

這種現象也可以用另一種方式來表達,即所謂"去領土化(Entterritorialisierung)或"超領土性"(Supraterritorialitaet)。9對許多種社會關係而言,地點、距離和界限變得無足輕重了。全球化看來在這點上也存在共識,不再被理解為依然是在民族國家的意義上,一種社會之間更頻繁的互動方式,而是被理解為一種整體上的趨勢:消除領土性,消除與空間相聯繋的國家性一這在地理意義上相應於一種觀點:國家功能喪失,這有利於自我調節的巿場力量。

在關於全球化的討論中,還有些代表性人物從這樣一種共同的基本理解出發,作出了進一步的解釋和預言。在此舉兩個例子:馬丁‧阿布洛(Martin Albrow)的"全球性(Globalitaet)概念和曼威‧科司特(Manuel Castells)關於"網絡社會"的觀點。阿布洛的"全球性"指一種使當前時代有別於以往全部歷史的新框架,他列舉了"全球性"的下列維度:環境問題在全球生態框架中提了出來;大規模殺傷性武器帶來了摧毀整個地球的危險;通訊系統和市場延伸至全世界;最後,全球性開始具備反身性,即對越來越多的人而言,關於這些全球聯繫的知識成了與自身行為和思想相關的標準。曼威,科司特則將全球化描述為"網絡社會"的誕生,這是一種史無前例的社會形式。由於有了電腦技術,世人破天荒第一次可以組織各種靈活的社會關係而不考慮領土因素。在所謂"訊息化時代",經濟和政治的組織形式不再是等級森嚴、官僚機構化的龐大組織,而是鬆散隨意的橫向網絡組織。這樣一來,權力運用和資源分配的基礎就改變了:權力不再基於命令和服從,而是基於一種網絡組織,而這種網絡組織是具體而有特定目標的。是其中一員,還是游離在外一網絡社會的這種內外之分的原則取代了剝削和壓迫,取代了社會階層的"上""下"之分,取代了地理意義上的"中心"和"邊緣"之分。在科司特所説的新世界中,聯網者和不聯網者之間橫貫着一條巨大的鴻溝。

這類闡釋,有時聽上去像是先知的語言。而另外一些人的觀點則比較低調,在他們那裏,"全球化"沒有被神化為一種能起歷史作用的力量,10而是被理解為一個集合概念,用以描述一系列具體的轉換過程。比如在大衛‧赫爾德(David Held)以及他的合著者看來,全球化乃是一些由來已久的、但並不一定持續進行的過程的結果。經濟、政治、文化和軍事方面的聯繫繼續依據其各自特有的能動性,具備各不相同的驅動力;它們的影響範圍也並不一定是疊合的。這些過程的作用因地而異、因時而異、因社會階層而異。由此看來,全球化是一種並非預設的(可説是"事先註定"的)過程,它並沒有取消國家、企業、教會、家庭之類集體組織機構,而是促使他們深刻轉型。這種全球化過程無可避免會產生一些零碎的反對力量。持類似觀點的還有兩位研究國際關係、但對歷史感興趣的學者:詹姆斯‧N‧羅森瑙(James N. Rosenau)和伊恩‧克拉(Ian Clark)。這些所謂"轉型主義者"(Transformationalisten)認為,全球化是一種晚近的現象,但卻是基於由來已久的政治、經濟、文化和軍事方面的互動過程。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

優惠價:90 306
缺貨無法訂購

暢銷榜

客服中心

收藏

會員專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