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0
0
【簡體曬書區】 單本79折,5本7折,活動好評延長至5/31,趕緊把握這一波!
中國佛教文化簡明辭典(簡體書)
滿額折
中國佛教文化簡明辭典(簡體書)
中國佛教文化簡明辭典(簡體書)
中國佛教文化簡明辭典(簡體書)
中國佛教文化簡明辭典(簡體書)
中國佛教文化簡明辭典(簡體書)
中國佛教文化簡明辭典(簡體書)
中國佛教文化簡明辭典(簡體書)
中國佛教文化簡明辭典(簡體書)
中國佛教文化簡明辭典(簡體書)
中國佛教文化簡明辭典(簡體書)
中國佛教文化簡明辭典(簡體書)
中國佛教文化簡明辭典(簡體書)
中國佛教文化簡明辭典(簡體書)
中國佛教文化簡明辭典(簡體書)
中國佛教文化簡明辭典(簡體書)

中國佛教文化簡明辭典(簡體書)

人民幣定價:60 元
定  價:NT$ 360 元
優惠價:87313
領券後再享88折
海外經銷商無庫存,到貨日平均30天至45天
可得紅利積點:9 點
相關商品
商品簡介
作者簡介
名人/編輯推薦
目次
書摘/試閱

商品簡介

這是一本專為一般佛學愛好者編寫的小型辭書,也是提供認識及深入佛教義理的閱讀書。本書突破傳統辭書依筆劃順序編排的方式,以分類編寫,並將同義的詞條合併,克服了傳統佛教名相繁瑣的問題。分類編寫再輔以名相群聚、對比,增加本書的閱讀功能,帶給讀者清晰而完整的認識。內容方面,本書定位為小型辭書,力求精要、簡潔。在各個分類之首,再做該類別的簡述,希望能方便讀者建立整體的概念。範圍則以漢傳為主,藏傳為副。

作者簡介

蕭振士,即九界,臺灣著名佛教學者,1956年生,籍貫臺灣南投。臺灣文化大學史學系三民主義研究所畢業,長期從事佛教史編輯、佛經編譯和佛教文化的普及工作,著作頗豐,廣受佛學界和大眾讀者好評。
已出版作品有:《心經、金剛經易讀》《六祖壇經易讀》《楞嚴經全譯易讀》《佛陀原傳?阿含經初分》《華嚴經易讀?入法界品(上、下冊)》《大般涅盤經易讀?見性成佛(上、中、下冊)》《女人說的佛法書:勝鬘經易讀》《人性黃金法則:白話圓覺經與禪語》等。

名人/編輯推薦

《中國佛教文化簡明辭典》
編輯推薦:
推薦1:打破辭典編排陳規,按照內容重新分類
本書打破大部分辭典按照筆畫或者歷史年代編排的方式,依佛教自身的特點將內容劃為十一個主題,分別從歷史、人物、典籍、建筑、部派組織、禮儀節日等方面介紹佛教文化。每個主題含數十至數百個詞條,之前各附導論,更加方便讀者分類掌握相關知識。

推薦2:揀選重點與精髓,最簡明的佛學辭典
佛學辭典多為大部頭工具書,語言晦澀,名相繁雜。本書精心挑選了佛教文化中最重要和最具普遍性的詞條,以通俗易懂的方式加以編輯整理,文字平實,內容豐富,便于攜帶和查找。
推薦3:內容編配極具匠心,集中解釋相關性詞條
佛教內容紛繁復雜,很難在短時間內對其深入了解。本書針對這個問題,特地在各主題中,將相關性較強的詞條集中編排,以方便讀者全面、正確、輕松地了解相關概念、人物以及歷史事件等,迅速掌握要點。

目次

簡目
前言 3
凡例 5
條目分類目錄 6
一 起源背景、世界觀 001
二 佛、菩薩、非人 013
三 教派、組織 033
四 人物 067
五 歷史事件 159
六 教義 167
七 經籍書文 265
八 禮儀、節日 307
九 教制、教職、器物、稱謂 321
十 成語、典故、雜語 353
十一 道場、寺院、古跡、塔 377
索引 417
出版后記 448

書摘/試閱

壹 起源背景、世界觀

任何一種宗教的興起,都有其背景條件。宗教產生之主角是人類,而人受到環境的制約,同時也挑戰環境。所以人類創造宗教,如同創造經濟、政治一樣,都是為了解決人的需求。這個需求可能是出于對自然環境的恐懼,也可能是對現實環境的不滿,當然還有其他種種因素。所有這些因素的綜合,就構成了背景條件。
佛教產生于古印度。2500年前,古印度就已經是一個文明相當成熟的城邦國家,基本上沒有與艱困之自然環境對抗的困擾。他們的困擾來自于對社會與政治環境的不滿,以及對人生價值的追求。佛教創始者釋迦牟尼,擁有王族身分,受到過印度文化的高度教養而有機會擷取文明因素,所以使佛教教義充滿了思辨與邏輯,從而創造出內涵豐富的教義。
舉佛教教義中的主要概念輪回為例,輪回即是古印度對人類生命的完整想象與陳述。人的生命因為輪回說,而有了前世、今生及未來,充滿了浪漫情懷及嚴謹的邏輯觀。這種古印度的生命觀在時間及空間上,縱橫整個佛教,也左右著善惡的道德標準。除輪回以外,印度文明中的世界觀也提供給佛教一個完整的場域,包括了空間(器世間)、時間以及在其中生活的眾生。
“起源背景、世界觀”共收錄89個條目。雖然條目不多,基本上足以闡釋與佛教相關的背景信息,包括文化背景(吠陀文化)、經濟及社會背景(種姓制度)、社會思潮(沙門)。由于背景只限于佛教產生和發展的條件及內涵因素,并非印度整體,所以我們盡量簡潔地陳述其相關部分。涉及到與佛教教義無直接關系的觀念,也將其歸類于背景。過去的辭書多將之歸在教義中,易造成混淆,讓人誤以為這些概念是佛教所獨創,從而失去客觀性。
客觀性是陳述背景的首要條件。不但在條目選擇上要這樣要求,內容也必須如此。例如沙門及沙門思潮,古印度沙門時代可以用中國的春秋戰國時代來理解,那正是一個百花齊放、百家爭鳴的時代。其中的不同,只在于春秋戰國爭的是富國強兵的思想,而沙門爭的是宇宙人生的探討。雖然教內講“邪命外道”、“六師外道”,但就客觀認知角度看,其不過是當時沙門思想各自的價值判斷不同。站在佛教思想的立場,當然認為其他不同思想的門派是外道。但條目的撰寫,則必須客觀而超然地陳述。

吠陀文化
古印度的主要文化。約公元前1200年以后,游牧民族雅利安人自伊朗高原進入印度,與當地的荼盧毗人逐漸融合的新文化。依其發展可分為三個時期:吠陀經的神話時代;梵書的神權時代;奧義書的哲學時代。
吠陀時期的宗教信仰屬多神教。梵書時期為一神教,最高的神是“梵”。到了奧義書時代,宗教家、思想家開始探求人與梵之間的關系,追尋人生的意義與價值。其原因是梵書末期,婆羅門教的宗教教條獨斷且祭司貪腐成風,于是有志于改革的宗教家與思想家便帶領追隨者或遁入山林,或游行四方,過著出世的修行生活,著書立說。新興的思想派別,著名的有耆那教、佛教及佛教所稱的“六師外道”。這些過著遁世修行生活的領導人,統稱為沙門(參見沙門條)。

種姓制度
古印度婆羅門教的社會制度。其基本上將人劃分為四個種姓:
1.婆羅門:執掌宗教事務,擔任祭司,負責傳達神的旨意。
2.剎帝力:執掌軍政大權,為社會及政治的實際領導人。
3.吠舍:從事農工商等生產活動,但相對富有者也受到社會及政府的尊重。
4.首陀羅:從事奴隸性的工作。
由于嚴格的社會制度,人們在今生不能改變身分;而輪回觀念認為,人們生生世世都保持著同樣的種姓身分。只有通過對婆羅門的供養,才有可能改變來生。但首陀羅是一生族,永遠不能改變。到了釋迦牟尼時代,由于社會經濟的改變及思想的蓬勃發展,種姓制度實質上已經松動。

奧義書
婆羅門教的古老哲學之一。梵文意譯,原意為近坐,引申為師生對坐,傳秘密教義。音譯亦稱為吠檀多,亦即“吠陀的終結”,為吠陀經典的最后一部分。吠檀多派哲學的來源和重要經典約在公元前7世紀至前5世紀成書,約200種,現存100多種,其中最古的部分有13種,分屬四吠陀。其中心內容是“梵我同一”和“輪回解脫”,是婆羅門教和印度教的哲學基礎。

四行期
古印度婆羅門教認為人生理想的四個生活階段,此種方式為社會大眾所追求。佛教的乞食、出家皆源于此。這四期分別為:
1.梵行期:居住在導師家中,接受教育及宗教訓練。
2.家居期:在家過世俗生活,娶妻生子,從事合乎身分(種姓)的工作。
3.林棲期:子女獨立后,交付家業,遁入密林從事修行禪定及苦行,追求梵我合一(類似中國所謂天人合一)。
4.遁世期:晚年拋棄一切,獨自游方,過著乞食生活,求完全解脫。

沙門思潮
釋迦牟尼在世時,反傳統的思潮統稱為沙門思潮,這個時期屬于奧義書哲學時代。當時婆羅門教借著擁有解釋教義與擔任祭司的特權,將社會劃分為四種姓的不平等社會(參見種姓制度條)。一些反傳統的思想家、修行人遂遁入山林修行,或游行四方,傳播自身的主張。這些團體的領導人統稱為沙門,后泛指團體的成員。又因為其生活的形態被稱為游行者(傳教)、苦行者(在曠野或森林修行)、比丘(比丘即乞食者的梵文音譯)。佛教和六師外道是當時最著名的幾個沙門。沙門后來成為佛教僧人的代名詞。

六師外道
佛陀在世的時代,印度社會各種改革思潮勃興,猶如中國的春秋戰國時代。差別只在春秋戰國時期的新思潮集中在強國救世;印度的思潮則集中在宇宙人生的探討。當時佛教將這些佛教之外的重要派別稱為六師外道,這六師分別參見以下各條。

阿夷多赤舍欽婆羅
古印度奧義書時代的沙門代表之一。其主張順世論,認為人與宇宙都是物質(地、水、火、風)的組合,人死意識消失,沒有過去世和未來世,否定輪回、祭祀、苦行等。

尼干子·若提子
古印度奧義書時代的沙門代表之一。其認為世界由命(靈魂)和非命(靈魂以外的物質、時間、空間、動靜等)組成,人生由一定的痛苦和幸福兩種成分組成。所以主張修苦行,認為受盡痛苦以后,剩下的都是幸福。此師創立了耆那教。

婆浮陀·伽旃延
古印度奧義書時代的沙門代表之一。其認為人是地、水、火、風、苦、樂、生命(靈魂)七種元素組成。這七種元素永存,聚合構成人,離散造成死亡。沒有輪回、善惡因果。

富蘭那·迦葉、無因無緣論
古印度奧義書時代的沙門代表之一。其認為一切現象的產生和發展都是偶然,對宗教倫理持懷疑態度。否認善惡有報,主張縱欲。佛教稱他的學說為“無因無緣論”。

四大、五大、六大、七大
佛教的宇宙構成觀,源自古印度文化。認為地、水、火、風四者為構成色法(相當于物質現象)的基本元素,稱為四大,又稱四界。大,表示它遍及一切。后來加入了“空”,構成五大;再增加“識”是為六大;《楞嚴經》則認為基本有七大,在六大之外再增“見”。其主要差別是對存在的定義不同,“空”是強調容物的空間;“識”與“見”強調認知功能。
地、水、火、風事實上只是物質四種特性的代表,這些特性構成我們所知的一切物質。地,代表堅硬的本質,功用是能支撐、保持;水,代表濕潤的本質,功用是攝集;火,代表溫熱的本質,功用是成熟;風,代表動的本質,特性是生長。

三界包含欲界、色界、無色界
佛教的空間觀。佛教把世俗世界劃分為欲界、色界、無色界,認為是有情眾生存在的三種空間(境界)。分述如下:
1.欲界:是具有食欲、淫欲(段食,淫所引貪)的眾生所居住的地方(器世間)。這些眾生包括五道中的地獄、畜生、餓鬼,六欲天和人。
2.色界:位于欲界之上,是已經離開食、淫二欲的眾生所居的地方。色可作物質解,包括四禪天(四靜慮處)的17種天,稱為色界十七天。
3.無色界:位于色界之上,是無形色眾生所居之處。包括四無色天。
佛教認為眾生該生于三界何界,由善惡果報及禪定修行決定。但可以肯定的是,善惡果報只在欲界輪回,修“四靜慮”方可生色界;修“四無色定”方可生無色界。但無論生于何處,三界仍屬“迷界”,達到涅槃解脫,才是佛教的最高理想。



捌 禮儀、節日

本章范圍限于禮儀及節日,共收條目137條。至于禮儀中使用的法器、器物,因與教制關系較深,故列在下一章教制內容。本章禮儀與下一章中的教制分類較難分別,因為兩者在分類空間上較為模糊,也有較深的關聯性。分類大致以純制度作為標準,如含有修行的成分,則列入儀式。因此,出家、受戒、皈依、安居等均列在儀式中。
從儀式的條目中可以看出,其充分受到印度佛教的影響,也顯示出中國佛教的獨特文化。例如夏安居,印度時期的夏安居,本是配合當地氣候。印度的夏季正是雨季,萬物生發,為了避免傷及眾生,僧尼要結夏安居不出門,在安居中修行。此儀式傳到中國以后變成了純修行內涵,目的在自恣,不是避免傷害眾生。懺法則充分顯示中國的獨特性。中國的鬼神文化加上家族倫理,使佛教超度的元素得到充分的發揚,建立了獨特的水陸道場、慈悲水懺等。這些懺法還被民間信仰及道教全盤移植、發揚,用來超度家族先人、安慰現世的子孫。
另一個主題──節日,則充分表現文化的融合。如臘八粥以佛的成道為元素,加入中國的氣候、節慶,形成冬季的年節食尚。盂蘭盆會則從佛教的法會,演變為中國民間全民的節日活動。即使全無信仰的中國人,中元節這一天也會追思先祖,為祖先祈福,可謂全民運動!在西藏,由于佛教是全民信仰,其佛教節慶活動本來就屬于全民,但也可看出許多苯教鬼神的影子,文化融合的影子處處可見。

歸依亦稱皈依、三皈依
與信奉同義。佛教對于信仰佛教的特殊稱呼,取其“歸投依伏”之意。其內涵為歸依佛、法、僧,又稱為三皈。所謂“依佛為師,憑法為藥,依僧為友”。

出家
指離開家庭到寺院做僧尼,古印度社會又稱為林居者。原為古印度的遁世習俗,佛教引為制度,傳入中國以后,又為道教借用。

披剃
按佛教戒律規定,出家眾必須“披上袈裟,剃除發須”。披剃遂成為出家的代稱。

落發染衣
出家的代稱。意為剃除發須,穿上僧尼衣服。
剃度
出家的代稱。剃指剃除發須,度指度越生死之河。

度僧
指舉行佛教儀式,使俗家人出家為僧。度指離俗、出離生死。

南無
梵文音譯。意為致敬、歸敬、歸命。表示一心歸順于佛。

發心
意為發愿求無上菩提之心。即發起求解脫苦難、生死,引申作為佛教信徒志求某種與信仰相關的愿心。

受戒
指舉行佛教儀式,使人接受佛教戒律。戒有五戒、八戒、十戒、具足戒等,僧俗受戒儀式、內容各有不同。

傳戒
佛教寺院召集自愿出家的教徒,舉行授戒儀式,使之成為正式僧尼的儀式。

灌頂
梵文意譯。原為古印度國王即位的儀式中,國師以“四大海之水”灌于國王頭頂,表示祝福及統領四海之意。密宗在僧人任阿阇梨(教授師)位時,仿此設壇舉行灌頂儀式。

安居亦譯夏安居、雨安居
古印度每年約5至8月期間,為當地每年三個月的雨季,為避免傷害草木、小蟲,佛教禁止僧尼外出。這段期間應在寺院內接受供養,坐禪修學,稱為安居期。
在中國,安居期為陰歷4月16日至7月15日,稱為夏安居,簡稱夏坐或坐夏。開始的時候,稱為結夏;結束時稱為安居竟、解夏。南亞、東南亞稱為雨安居。

一瓣香亦稱一炷香
原意為焚香禮敬。禪宗長老在開堂說法,燒至第三柱香時,長老會講:這“一瓣香”敬獻給授我道法的某某法師。后來師承某人,也叫瓣香某人。


拾 成語、典故、雜語
成語與典故有著不可分割的關系,又與雜語、文字等構成文化的重要元素。文字、文句的使用更具體呈現了文化的內涵,兩者有著不可分割的關系。佛教文化已經與漢文化交互融合,構成漢文化的一部分。這個現象在文字及語匯的使用中,處處可以見到蛛絲馬跡。本章共收條目113條。

半路出家
比喻中途改入某一行業,或改做一件事,特別是本身并不熟悉或專長的事。佛教的出家,原有一定的程序,必須自幼在寺廟中做沙彌或沙彌尼,待成年后受具足戒,成為正式的僧尼。若成年后才離開家庭,削發即受具足戒,未經沙彌(尼)的階段,就是所謂半路出家。

大徹大悟
表示對某件事、道理或某個人徹底了解、明白。“徹悟”原是佛教表示對真理的透徹明白,不執迷于世俗、表象的道理。佛教教義中,一般將佛教所講的真理歸為“真諦”,將世俗所認定的真理歸為“俗諦”。真諦最基本的是四諦,即苦、集、滅、道。是佛陀在最終悟道前,坐在菩提樹下,經七晝夜悟出的真理。徹悟即捐棄俗諦,服膺真諦。

混世魔王
形容一個人專門為非作歹,有如魔王般擾亂這個世界。魔王的典故,來自古印度的神話,“魔”為梵音魔羅的略稱。佛教擷取了印度神話中有關魔王波旬的故事,將擾亂人心、阻礙修行、奪人性命等惡事,都歸罪于魔王波旬及其族類(佛經稱為眷屬),特別是對人心、觀念的誤導。
佛經初譯為漢文時,漢字并無“魔”字,當時譯為“摩羅”,梁武帝創“魔”字,取其如鬼魅一般之意。依佛經傳說,魔王波旬住在他化自在天(奪他人所化),身邊有種種的魔眾,會變化成各種身形,專門進行以迷惑人心為主的事情。武帝創“魔”字以后,隨著佛經的流傳,在漢文中借用非常廣泛,如群魔亂舞、病魔纏身、妖魔鬼怪、邪魔外道等。

邪魔外道
泛指偏離正統的思想觀念,或行為極不端正的人。“邪魔”請參考上條混世魔王。“外道”指古印度佛陀在世時社會上一群修道的人(稱為沙門),即除佛教之外的修道人士。佛教信徒認為除了佛教的教義是正道,其他的都是旁門左道,或不是真理,所以稱其他的沙門都是“外道”。邪魔與外道兩者合并,引申為邪惡的旁門左道。

頂禮膜拜、五體投地
“頂禮”是佛教的最高崇敬禮。方式為跪伏在地,以額頭觸及對方的腳。俗稱五體投地,因為頂禮時雙膝、兩手肘也都著地,合為五體。“膜拜”是口稱“南膜”而拜,“南膜”為梵音,意為皈依,后演變為“南無”。佛經中,經常說到“頂禮佛足”、“頭面禮足”即為此意。頂禮膜拜用在成語是形容極為崇敬之意,而五體投地往往形容極為佩服。

善男信女
原意指佛教的在家男女信眾,衍生成泛指宗教的虔誠信徒,或心地善良、無邪念的人。基本上,佛教將其信徒分為在家眾、出家眾。在家眾又分為男眾、女眾,男眾稱為居士,梵音優婆塞;女眾稱為居士女,梵音優婆夷。合起來俗稱善男信女。出家眾又細分為未成年男眾(沙彌)、未成年女眾(沙彌尼),及成年男眾(僧或比丘)、成年女眾(尼或比丘尼)。
萬劫不復
形容永遠不能恢復。“劫”是梵音劫波的節譯,古印度的計時單位,又分為大、中、小劫。1小劫約1680萬年,20小劫合1中劫,4中劫合一大劫,約為13億4400萬年。因此,萬劫用來形容無限長遠的時間。

在劫難逃
表示命中注定的事,無法避免。多用來比喻負面的事情,如災難等。“劫”是古印度文化中的時間單位,但佛教認為,每一個劫到來的時候,都以毀滅性的災難告終(成、住、壞、空)。漢文化中,“劫”又成為災難的代名詞。
劫后余生
形容歷經重大的災難、厄運,僥幸存活下來。參見上條“在劫難逃”。

十八層地獄
比喻處在極為痛苦的環境中。“地獄”是佛教六道之一,在佛教教義中,人死后根據自己的業報,有自己的受生處,即所謂六道輪回,一說五道輪回。地獄受生是最為嚴重的惡報,其中又有八大地獄、十六小地獄等各種說法,愈下層則受苦愈重。其中以無間地獄受苦最重,因受苦“無間”(沒有間斷)而得名。但佛經中并無十八層地獄之說,可能是訛傳,久而久之遂成通說。

牛頭馬面
形容各種兇惡、丑惡的人,或各種鬼怪。牛頭馬面原為佛經描繪中的地獄獄卒,專司驅趕亡魂進入地獄。演變為形容作惡多端的人。

笑面夜叉
形容臉上經常帶著笑容,卻居心狠毒的人。夜叉本為古印度神話中的小精靈,意為勇健鬼、能啖鬼。佛經中把他說成是食人惡鬼,經收伏后,又是佛教的護法神之一,名列天龍八部之三。在漢地中,夜叉通常帶有負面的涵義,例如稱兇惡的女人為母夜叉。
北宋期間,陳次升在《彈蔡京第三狀》中,痛斥蔡京在民間被稱為“笑面夜叉”,意為表面上取悅君王,暗里卻排除異己、魚肉百姓。成語“笑面夜叉”就是來自當時民間的流傳。

刀山火海;上刀山,下油鍋
“刀山火海”比喻極端危險的環境;“上刀山,下油鍋”表示不避艱難。刀山、火海原是佛教地獄之說中十分恐怖的地獄酷刑,借用形容極為艱困或者極為痛苦的環境。

善有善報,惡有惡報
形容做好事就有好結果,做壞事就有不好的下場。這是佛教因果報應教義在漢地最通俗的一句話,原義僅在于解釋因果循環的鐵律。而且佛教的因果律并不局限在今世,重點在透過輪回的來世果報。這句成語則較常用于現世報,往往帶有譏諷、幸災樂禍、天理昭彰的涵義,較為負面。

如影隨形
形容緊隨不離,多用于兩人之間有從屬性質的緊密關系。《涅槃經》載:“善惡之報,如影隨形。三世因果,循環不失。”強調善業有善報、惡業有惡報。佛教的因果論主要表現在前世今生,一般人多因來世距今生太疏遠,而感受不到報應,因而用這個比喻加以強調,造下的業一定有果報。

種瓜得瓜,種豆得豆
多用在比喻對某件事下過工夫,一定會得到結果,含有勵志的意義,有時也作為對怠惰的警惕。原義則是講佛教因果報應的不變法則。《涅槃經》載:“種瓜得瓜,種李得李”。《佛說分別善惡所起經》又載:“種稻得稻,種豆得豆。”到了《古今小說》里的《月明和尚度柳翠》則合并為“種瓜得瓜,種豆得豆”。綜上,形成這條成語。

自作自受
警惕人們,自己做錯事,要自己承擔后果;有時含有譏諷或幸災樂禍的意思。《五燈會元》中,有一篇宋代的參禪公案《谷隱聰禪師法嗣·金山曇穎禪師》載,谷隱寺的住持和尚,法名達觀。一次參禪的時候,僧人提問:“120斤鐵枷,教阿誰擔?”和尚回答:“自作自受。”表面上叫那制作鐵枷的人自己承擔,誰教他一般只做25斤的東西,偏要做120斤?但內里卻有一翻深意。
佛教罪福之報是輪回己受,在中國的觀念中,則會“禍及子孫”、“福蔭三代”,報應及于家族,罪福會由子孫承擔,這或許是受中國傳統家族倫理的影響。

步步蓮花
形容女子走路,體態婀娜多姿。蓮花本是佛教中代表清凈、不染塵的象征。在佛經里面,描述釋迦牟尼出生時,蓮花自然托足。或者釋迦坐時,也坐在蓮花座上。現今佛教塑像中,無論菩薩或佛像,或坐或立,都經常使用蓮花作襯托。作為通俗的成語或者語匯,蓮花與女性卻難脫關系,如“蓮步輕移”、“三寸金蓮”、“蓮花指”。

唯我獨尊
形容尊貴的地位,但多半帶有自傲、自大的負面評價。“唯我獨尊”原是佛經里塑造釋迦牟尼在世間的智慧和功德無人能及的地位,所用的形容詞。
《長阿含經》等多部佛經記載,釋迦牟尼誕生時自稱:“天上天下,唯我獨尊。”在經書的本意,因為釋迦牟尼預知自己將成佛,這個“我”是大我—佛,所以這句話就是“天上天下無如佛”的意思。后來成為一句成語,卻是諷刺別人自大、目中無人的意思。

佛眼相看、佛眼相待
形容以善意對待彼此。佛教將佛眼與凡人的肉眼做了區隔,佛眼具有肉眼無法比較的神秘功能。肉眼只能見遠見近;佛眼則能看見三世(過去、現在、未來)的一切事物,這叫天眼通,屬智慧面。但另一個特色是佛的慈悲,此處用的形容意義是取其慈悲面,有時又用“佛眼相待”來形容。

神通廣大
形容一個人具有別人難有的能力、辦法,有時又形容一個人很會鉆營,帶有負面的評價、酸葡萄心。“神通”原是佛教描繪釋迦牟尼具有神秘莫測的能力,無所不能。一般可分為五通或六通,較普遍的說法是天眼通、天耳通、他心通、宿命通、神足通(以上為五通)、漏盡通。類似的成語又有大顯神通、各顯神通等。

現身說法
以親身的經歷為例,對人們解說、勸導、印證。依據佛教的說法,佛陀能變化各種身形。因此,佛陀說法往往根據不同的情況,以各種變化身向眾生說法,使其能真正理解。這是現身說法的原義,演變成今天,則強調以親身經歷為證。

執迷不悟
形容一個人不能認識到己身的錯誤,或不承認錯誤。在佛教的教義中,把對真理的真正認識稱為悟;反之,對真理錯誤的認識稱為迷或惑,無法跳脫迷就是執迷。又把迷比喻為此岸,悟為彼岸。真理的內容則有不同的標準。
在漢傳佛教中,大致以世間萬有(一切現象)為假有,即本質是空為標準,人們因為執著于一切現象為實有,想要去擁有而帶來一切的痛苦,這便是執迷。一切修行就是要從中獲取佛的智慧,才能轉迷為悟,登上彼岸。

醍醐灌頂
比喻受到極大的啟發,一時之間覺醒過來,身心暢快。也用來形容清涼暢快的感覺。醍醐是從牛奶中經過數次發酵、提煉過程而出來的菁華,又稱為酥油,常用來比喻佛法中最為精妙者。灌頂則來自古印度傳統,國王登位及立太子的時候,在頭頂上灑下四大海之水,象征富有四海、統馭天下,稱為灌頂。密教借用此儀式,接受新教徒或阿阇梨(教授師)嗣位時,都要行灌頂儀式。

與人方便,自己方便
表示給別人方便,自己也方便。“方便”一詞原是佛教發展至大乘時期,為了普渡眾生的理想形成的新觀念。
佛教教義從基礎的認識論出發,到復雜的邏輯觀念,一路隨著流行與擴大,愈來愈艱深。于是另類的簡易修持法,逐漸被推行。在漢地,有凈土宗的念佛法門;密宗則有即身成佛之說。兩者都是世俗化的代表,希望藉此廣度眾生。事實證明,信徒在廣開“方便”之門下增加了,但也逐漸揚棄了原有“智慧解脫”所帶來的嚴謹教義。
另一個方便的內涵則是,佛為了度化眾生,除了演說的佛法不同外,也經常變化各種身形。“與人方便”在成語的涵義中,則仍以佛教慈悲、與人為善的意涵為主,強調不為難他人。

佛要金妝,人要衣妝
形容人要靠外表裝飾,提升形象。佛教在釋迦牟尼剛去世后,原來是禁止偶像崇拜的,所以在這階段僅以佛的足跡代表佛。到了阿育王時代,已有佛陀塑像。隨著佛教的發展,佛陀的塑像愈來愈精致。傳到漢地以后,沿襲這項工藝,以金碧輝煌為造型的基本要求,目的在求塑像的莊嚴。后人就以“佛要金妝,人要衣妝”來形容外表的裝飾對人們形象莊嚴的重要性。

撥云見日
比喻遠離黑暗,見到光明;消除疑團,豁然明白。東漢時代問世的佛教教義論書《牟子理惑論》,中有一段話:“吾自聞道已來,如開云見日,炬火入暗室焉。”說明佛教教義中的道理,讓他心中豁然解疑。成語“撥云見日”就是由此而來。

不拘小節
表示做大事不必拘泥于細微末節;也用來形容一個人的行為不拘泥于道德禮儀的外表形式。佛教傳入中國以后,因為沙門剃度的規制,與傳統文化中“身體發膚,受之父母,不敢毀傷”相抵觸,幾經論辯。《牟子理惑論》就提出兩個例子,并說明“由是觀之,茍有大德,不拘于小”:,后世遂有“不拘小節”的成語。
書中舉一個寓言作第一個例子。從前齊國有一對父子乘船渡江,父親不慎落水。兒子好不容易將他撈起,但已昏死過去,兒子便頭下腳上把父親倒抓起來,終于水從口中流出,救回一命。按理,將父親倒抓是極為不孝的,可是救回父親一命,成就了大孝。
第二個例子是歷史故事。周代的泰伯,是周太王的長子,為了讓位于季厲(后為文王),與二弟仲雍避居吳越,并隨當地習俗“斷發紋身”。按華夏傳統“身體發膚受之父母,不可毀傷”的孝道標準,也是極為不孝,這卻成就了周朝的歷史功業。

一手遮天
比喻利用權勢,玩弄手段,蒙蔽他人,掩蓋真相或真理。《牟子理惑論》對于當時非難佛教義理的論點,提出了“側一掌以翳日光”,加以反駁,到后世演繹成“一手遮天”。
看破紅塵
形容看透了世情,對一切持超然的態度。這句成語含有積極與消極面,但使用的情境往往含有消極意義。“紅塵”原是中國傳統詞匯,塵埃在日光的照射下,會產生各種不同的顏色,用來形容多樣的繁華世界。
在佛教的看法中,這多樣的現實世界,是虛假而不是本來真實的世界。真實的世界是空,空是一切現象的本質、真實相貌。這就是佛教般若學“自性空”的理論基礎。能夠認識到這一層,便是“看破紅塵”。就佛門而言,是智慧,是認識佛教真理的一大進程。

凡夫俗子
形容平庸的人,也用來作為自謙的稱謂,是梵漢文化融合的成語。在佛教的理論中,將人劃分為凡夫(六道眾生)和圣者(獨覺、緣覺、菩薩、佛)兩大類,一稱六凡四圣。已經“斷惑證果”的人稱為圣者;未能“斷惑證果”的人則屬凡夫。斷惑證果指斷滅對一切現象錯誤的認知,獲得了阿羅漢以上的修行果位。“俗子”則源自魏晉時代,名門士族稱為“名士”,名門士族以外稱為“俗士”。

鏡花水月
可用來形容一切虛幻的景象,含有空靈之美,卻不可捉摸。也用來指世上的一切現象都虛幻不實。后者是佛教的原意。晉慧遠(凈土宗始祖)在形容大譯經家鳩摩羅什所說的性空義時,說了一段話:“如鏡中像,水中月”。成語就是由這句話逐漸演變的。
在佛教的認識論里,世間的無常是一切苦的來源。但深究下去,無常所以是苦的最直接原因,就是人們的執著、占有心。性空,用白話說,就是這世界一切現象(法)的本質(性)是空,能夠去認知這個道理,才是解脫的根本。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大陸出版品因裝訂品質及貨運條件與台灣出版品落差甚大,除封面破損、內頁脫落等較嚴重的狀態,其餘商品將正常出貨。

特別提醒:部分書籍附贈之內容(如音頻mp3或影片dvd等)已無實體光碟提供,需以QR CODE 連結至當地網站註冊“並通過驗證程序”,方可下載使用。

無現貨庫存之簡體書,將向海外調貨:
海外有庫存之書籍,等候約45個工作天;
海外無庫存之書籍,平均作業時間約60個工作天,然不保證確定可調到貨,尚請見諒。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

優惠價:87 313
海外經銷商無庫存,到貨日平均30天至45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