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0
0
【簡體曬書區】 單本79折,5本7折,活動好評延長至5/31,趕緊把握這一波!
家園深情與空間離散:儒家的身心體證
滿額折
家園深情與空間離散:儒家的身心體證
家園深情與空間離散:儒家的身心體證
家園深情與空間離散:儒家的身心體證
家園深情與空間離散:儒家的身心體證
家園深情與空間離散:儒家的身心體證
家園深情與空間離散:儒家的身心體證
家園深情與空間離散:儒家的身心體證
家園深情與空間離散:儒家的身心體證
家園深情與空間離散:儒家的身心體證
家園深情與空間離散:儒家的身心體證
家園深情與空間離散:儒家的身心體證
家園深情與空間離散:儒家的身心體證
家園深情與空間離散:儒家的身心體證
家園深情與空間離散:儒家的身心體證
家園深情與空間離散:儒家的身心體證
家園深情與空間離散:儒家的身心體證
家園深情與空間離散:儒家的身心體證

家園深情與空間離散:儒家的身心體證

定  價:NT$ 500 元
優惠價:90450
領券後再享88折
團購優惠券A
8本以上且滿1500元
再享89折,單本省下50元
無庫存,下單後進貨(採購期約30個工作天)
可得紅利積點:13 點
相關商品
商品簡介
作者簡介
目次

商品簡介

本書作者從事儒學研究,以人文主義地理學或現象學地理學的存在空間觀以及整全生機論,詮釋儒家人物、儒家思想、儒家倫理。
從此路徑,作者關懷到在紛亂動盪的時代之儒家的安身之可能性,他們離開家園而漂泊於天涯海角,其心靈總是企盼歸返原鄉故土,但總是事與願違,但他們均共同存有一個精神中的理想家園,那就是仁義之儒家常道;儒家無論在家安居或在外浪跡,其最終極的歸宿而能在此得到永恆之棲息,就是這個仁義之鄉。

作者簡介

潘朝陽

1951年生於臺灣苗栗,客家人。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東亞學系、地理學系合聘教授兼國際與僑教學院院長及僑生先修部部主任;曾任《思與言》編委、《鵝湖月刊》主編,現任《海峽評論》編委、鵝湖月刊社社長、臺灣朱子學研究協會副理事長、臺灣周易研究會理事,發表論文數十篇,著有《儒學的環境空間思想與實踐》、《時代憂患與國族思維》……等學術專著多種。
學術專長為:地理環境思想、思想的區域研究、文化地理、宗教地理、臺灣地理、中國儒學、臺灣儒學等。

自序

儒家自孔孟以來,都在心靈和行動上,表現了深厚的家園依附之情,譬如孔子周遊列國十四載,晚年有吾道不行不如歸去之嘆,遂返家鄉魯國刪《詩》《書》、訂《禮》《樂》、贊《周易》、修《春秋》,確定了華夏中國的文化思想之軌轍;孟子則反覆申論「五畝之宅的井田農村」之仁政的理想家園藍圖,依此構想,後世儒家均以此路向而主張中國人之家園規劃和實踐。於是,以農耕大地為基盤的家園觀,遂為儒家的根本理念、感情以及據以「在世存有」的存在空間。以海德格的話語而言,以孔孟開啟的儒家式農耕型的家園,乃成為中國人得以安頓「天地神人」之四重棲息的安居空間。

然而,天地並非恆常安穩,它亦有禮崩樂壞因而裂解離析的時候。自然災變引起的人文世界之動盪,固然是儒家之憂患所在,更多的卻是由於政治人心之腐朽而引發的天下大亂,致使儒家往往如同哀哀無告之黎庶一般,也被迫而不得已地遠離家園,其身心漂泊於蒼茫天地之間而無有所歸,《論語》載孔子一時與弟子散失,其狼狽失落狀,如「喪家之犬」。中國崩解的大時代,儒家多如喪家之孔子,亦堅持其道義,因此離散於莽莽乾坤而不得其位,於是喪亡離棲之傷懷詩文,遂成為中國文學史中的重要深刻之篇章,從《詩經》始,乃所在多有矣。而在離散漂泊的慘刻人生逆旅裏,儒家亦不單單發為牢騷憤懣之詩情而已,彼亦於身之流亡浪跡於他土異鄉時,恆能以儒家的常道為其堅貞守一的貫徹心性與天地而為一體的定向金針,此常表顯為宏文巨論,其智德透過彼等經典型的文本遂傳之後世而為中國人立身處世的範式。從孔孟之語錄而到崩裂危亂的大時代之遺民大儒,由其續絕存亡的孤心發而為耿耿光朗的風骨和文章,累之積之,就形成為經典文本,如同佛家以「大白牛車」形容的「大乘」。此孔孟以降,歷經漂泊離散命運鍛煉而出的往聖先賢之道術智德之言說和文字,即是儒家承載彰著仁道之弘大載具,後世君子必須予以詮明表彰。此即是筆者有以述作本書之心志。

儒家固然常常遭逢天地崩毀、禮樂裂解,卻由於其堅決守仁義之一本而不稍遷移其宿志,故被迫須離散其安棲的家園而漂泊流亡於茫茫無止息的大地之上,可是他們都共同表現了在儒家心靈中同一的終極關懷式的精神家園。若就基督徒來說,其共同家園是天堂或伊甸園;就佛弟子來說,則是涅槃的極樂淨土;就道家之徒來說,則是天人、神人、至人以虛靜心而逍遙的「烏何有之鄉、滄浪之野」。若以儒家而言,則其精神家園,則不可能出離於人間而求天堂與極樂,亦不可能「與鳥獸而同群」,儒家的精神家園是歸返於孔孟之仁義大道,以及此道以仁政王道實現的天地人和諧為一的整全生機的實質性家園。

基於上述理念,筆者多年來沈浸在儒家之道的學術研究,一直留心於儒家對家園的貞定信念和情感,也著意於儒家一旦離開家園而被迫散徙浪跡於天地空間之際的身心回應。數年來有所論述,乃集結其中性質相同的七篇文章為一冊「主題專書」,其名曰:《家園深情和空間離散──儒家的身心體證》。

這七篇文章大體上又可區別為三區,謹說明如下:
(一)詮釋當代新儒家的家園深情以及其空間離散之內容,共有三篇,其一是〈古代家園四重性的空間關懷與當代新儒家的大地深情〉,此文發表於《鵝湖學誌》第45期(臺北:東方人文學術研究基金會,2010年12月),在其中,筆者提揭海德格的「四重棲居論」來詮釋古代儒家對家園的天地神人四重安居之空間情懷,並且依據儒家這個家園關懷來訴說當代新儒家牟宗三、徐復觀、唐君毅三位先生對於中國大地的儒家式深情。在這裏,可以體悟古儒與今儒對其安居的家園以及天地之深情厚意,乃古今一貫;其二是〈從乾坤到熊十力的存在空間〉,此文發表於《國文學報》第51期(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文學系,2012年06月),在其中,筆者依據「存在空間」理論,先論述《易》之乾坤在空間性和生態性之意義,並且透過此理解來詮釋當代新儒家熊十力先生於其晚年著作《乾坤衍》中的存在空間性。在其中,筆者彰著儒家特有的整全生機觀的天地空間之情,從古儒之《易》到今儒的《乾坤衍》,其道一也;其三是〈離散與安居—當代新儒家牟宗三的原鄉棲息和異鄉漂泊〉,此文的初稿宣讀於臺師大國際與僑教學院和國家圖書館漢學中心聯合舉辦的「2012跨文化視域下的儒家倫常國際學術研討會」,會後經過臺師大東亞文化與漢學研究中心的審查並且修改後,收入於專書《跨文化視域下的儒家倫常》,此書是臺師大出版中心出版的「漢學研究叢書」第1號,已於2012年12月正式問世。筆者於此文中,就當代新儒家牟宗三先生的《五十自述》,詮釋由於當代中國受到日本帝國主義侵略以及國共內戰而分裂之大悲劇時代,一位深懷悲憤之情的遺民儒家之身心離散,同時論及其對於實質家園依戀之深情以及其歸宿於儒家之道,因而在仁之意義的精神家園中安頓。

(二)詮釋南明遺民大儒朱舜水的自我放逐於東亞海上以及其古學之義的儒家思想。此中有兩篇文章,其一是〈朱舜水的民族志節及其海上漂泊〉,此文發表於《臺灣東亞文明研究學刊》第9卷第1期(總第17期)(臺北:臺灣大學人文社會高等研究院,2012年06月),在其中,筆者詮釋南明大儒朱舜水深浸於孔孟的《春秋經》之民族主義思想乃一種開放型的文化民族主義,他秉持其基本的關於一位堅貞於志節之儒者信念,因而於中國亡於異族之大崩壞時代,自我放逐泛海漂泊於東亞海上,顛簸漂盪於日本、大陸、越南,孤苦堅卓歷大半生,終於得能居留在德川幕府時代之東瀛,於江戶深受德川光.之尊禮而傳播古義儒學於日本,深具東亞儒家的色彩和內容;其二是〈古學取向的朱舜水儒學〉,此文初稿宣讀於「朱舜水與東亞文明發展國際學術研討會」,此會由臺大人文社會高等研究院和臺灣朱子學研究協會、臺大日文系等單位共同舉辦,會後經過審查修改,此文收入主題專書《朱舜水與近世日本儒學的發展》,屬於臺大人文社會高等研究院的東亞儒學叢書第16號,2012年10月由臺大出版中心正式出版。筆者在此文裏,追溯因明亡而流離於東瀛的朱舜水,其孤臣孽子之困頓艱難的身心,出離於宋明儒學而以古義詮釋體知孔孟之儒家原初實義,因而在心靈中歸返先秦儒家古義,是亦一種離散和深情的辯證性實踐。
關於朱舜水的兩篇論文宜合看,其一闡說其身體之具體地出離故國而自我漂泊在東亞空間,而其一則詮釋其心靈對於孔孟古義之慎始成終的最終極歸返之義,無論在中土或在東瀛,其志一也。

(三)詮釋南明殉節大儒黃道周的儒家大節的認知與實踐。這方面,筆者之文題為〈黃道周的忠之思想及其實踐〉。此文初稿宣讀於「海峽兩岸黃道周學術研討會」,由廈門大學國學院、福建省文化廳以及中國國家圖書館於2011年6月12日-14日在黃道周的故鄉漳州的東山島共同舉辦。筆者此文敘明晚明的黃道周的家園屬於邊陲海岸明衛所之港地,由於不在中心而是在邊陲海陬,故其儒學遂可脫離明代心學之拘束,亦可跳越宋代理學的牢籠,而直溯上古的儒家四書五經之文本,說黃道周是明之古儒,實不為過也。他在晚明黑暗腐爛的朝中為官,其為忠耿剛烈的大臣,不畏權奸不憚殺頭,此種精神實從原始孔孟儒家的仁義之道而來。明亡於滿清,黃道周不歸返家園養老,反而舉旗抗清,流離敗亡於茫茫大地,倉皇被俘且從容殉道於南京城。黃道周因明亡而以身殉國,即是大儒在其本來立命的天地中突遭崩裂之打擊,而倏忽離散那個本來以為穩固的存在空間之坐標,在此道統之文化價值斷滅之時候,黃道周不是選擇另一個棲息的場所,而是徹頭徹尾地用身軀的斬絕換取了永恆之儒家仁義型精神家園之歸宿。

(四)詮釋孔子。筆者的文章是:〈當代新儒家的孔子詮釋:系統對照的探索〉,收入《東亞論語學-中國篇-》(臺北:臺大出版中心,2009年09月)。此書由黃俊傑教授主編,屬於中國的「論語學詮釋」的主題專書,列入臺大人文社會高等研究院的東亞儒學叢書之系列中。筆者在這篇文章裏,先提及儒家第一位從家園離散而漂泊在禮崩樂壞的華夏大地者,即大成至聖先師孔子,此位周遊列國而無從安頓的聖人,誰能真實地認識?真正能夠深刻契合地詮釋孔子之流離命運,但卻又能夠為中國生民創立貞一不二的道命,唯有本身亦在崩裂亂亡的時代中,陷身於漂泊離散之空間而無家可歸之當代新儒家乃能達之。因此,這篇文章,正是以當代新儒家的人格來照映孔子的人格,今古呼應才能如實體證,其他不相干的名流虛假之學者的孔子研究和解釋均屬外在而非真實。
上述正是這本主題專書的要旨。筆者從事儒學研究,是生命志業。大學和研究所的學術專業則是人文地理學,其人文主義地理學或現象學地理學的存在空間觀以及整全生機論,提供筆者詮釋儒家人物、儒家思想、儒家倫理的一條有其特色的進路。從此路徑,筆者關懷到在紛亂動盪的時代之儒家的安身之可能性,他們離開家園而漂泊於天涯海角,其心靈總是企盼歸返原鄉故土,但總是事與願違,但他們均共同存有一個精神中的理想家園,那就是仁義之儒家常道;儒家無論在家安居或在外浪跡,其最終極的歸宿而能在此得到永恆之棲息,就是這個仁義之鄉。

潘朝陽
序於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東亞文化與漢學研究中心
修稿於臺北‧天何言齋

目次


古代家園四重性的空間關懷與當代新儒家的大地深情
從乾坤到熊十力的存在空間
離散與安居――當代新儒家牟宗三的原鄉棲息和異鄉漂泊
朱舜水的民族志節及其海上漂泊
古學取向的朱舜水儒學
黃道周的忠之思想及其實踐
當代新儒家的孔子詮釋:系統對照的探索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

優惠價:90 450
無庫存,下單後進貨
(採購期約30個工作天)

暢銷榜

客服中心

收藏

會員專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