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0
0
【簡體曬書區】 單本79折,5本7折,活動好評延長至5/31,趕緊把握這一波!
世界最圓滿的人生三書:圓滿人生的智慧精選集
滿額折

世界最圓滿的人生三書:圓滿人生的智慧精選集

定  價:NT$ 260 元
優惠價:90234
領券後再享88折
團購優惠券A
8本以上且滿1500元
再享89折,單本省下26元
無庫存,下單後進貨(採購期約4~10個工作天)
可得紅利積點:7 點
相關商品
商品簡介
作者簡介
目次
書摘/試閱

商品簡介

人從那裡來?人到那裡去?人生的意義是什麼?人生的價值在那裡?永遠是解不開的謎團。人的一生總是在尋尋覓覓,到底生命的本質是什麼?然而,在這個不確定的年代,唯一確定的卻是現在。想尋找生命的立足點,就要懂得投資自己。

人生是一本最博大、深邃的書,如何認識天、認識地、認識生命,似乎有談不完的話題。本書是作者三本經典著作(《向人生問路》、《與生命拔河》、《把生活安頓》)的集結,是他個人的自惕自勉,以及對人生的體會。

朱教授對生命的本質以及生活各方面的感悟極深,相信本書將能帶領我們一起昂然闊步於莊嚴的人生大道,探索生命的真諦,並一次讀完他最有智慧、思想最為深邃的三本書。

作者簡介

朱榮智教授

一九八一年七月,榮獲文學博士學位。曾榮獲教育部一九八○年度青年研究發明獎助研究著作優等獎、第九屆中興文藝獎、第六屆優秀訓導工作人員獎。曾任師範大學國文系教授,退休後轉任元培科技大學教授。著有:《改變一生的52個字》、《善待自己寬待別人》、《改變一生的孔子名言》、《改變一生的孟子名言》、《改變一生的老子名言》、《改變一生的莊子名言》、《改變一生的100個觀念》、《圓夢從心開始》等四十餘本書。其著作已有十多餘本在大陸發行簡體版,廣受歡迎。

出版緣起 

人從那裡來?人到那裡去?人生的意義是什麼?人生的價值在那裡?永遠是解不開的謎團。張三有張三的看法,李四有李四的意見;張三現在的看法未必和以前相同,李四以後的意見也未必和現在一樣。人品萬殊,不只每個人對生命的看待不同,每個人對自己的過去、現在與未來,也會因為生活情境的改變,而有不一樣的人生觀照。

人生的尋尋覓覓,到底生命的本質是什麼?王國維《人間詞話》:「古今之成大事業、大學問者,必經過三種之境界。昨夜西風凋碧樹,獨上高樓,望盡天涯路,此第一境也。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也。眾裡尋它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此第三境也。」雖然是談成大事業、大學問的三個境界,面對人生的探索,卻也十分契合。從「望盡天涯路」的尋覓,經過「衣帶漸寬終不悔」的執著,以及「驀然回首」的釋然,人的一生總是要經歷這三個不一樣的過程。

孔子在川上,說:「逝者如斯,不捨晝夜。」孔子感嘆時光如流水。「生年不滿百,常懷千歲憂。」在歷史的長河裡,百年光陰真像白駒過隙;在浩瀚的萬物中,我們的生命也只是滄海一粟而已。人生實在沒有什麼好計較的,我們只能在有限中追求無限,而不能在無限中追求無限。孟子說:「永言配命,自求多福。」人雖貴為萬物之靈,但是人也只是萬物之一,人能憑藉智慧與努力創造發明許許多多的事物,但是人算不如天斷,面對生命的短暫、生命的無常、生命的多災難,人生充滿許多的無奈和痛苦。人只能在有限的生命中珍惜所有,全力以赴,綻放生命的光采。

瞭解生命的本質,是要能活出自己,當家作主,做自己生命的主人。如何才能當家作主,做自己生命的主人?首先,就是要有自知之明,知道自己有什麼?沒有什麼?要什麼?不要什麼?該要什麼?不該要什麼?「君子有所為,有所不為。」做該做的事,不做不該做的事,這才是君子的風範。人心的陷溺,往往因為不知足,所以,老子說:「禍莫大於不知足,咎莫大於欲得。」

在這個不確定的年代,唯一確定的是現在。不是每個人都長得漂亮,可是每個人都可以活得漂亮。人生的目標應該是如何使自己活得漂亮,也幫助別人活得漂亮。「利己是生命的基調,利他是生命的價值」。所謂生命的價值,是指我們的生命對別人有價值,做個有用的人,就是有價值的人。

尋找生命的立足點,要懂得投資自己。學習是一輩子的事,孔子說:「志於道,據於德,依於仁,游於藝。」多一種語言,多一隻手,多一種能力,多一種機會。培養多方面的能力,就有多方面成功的機會。在學習的道路上,不要偏食、挑食,不要自限。其次,要認識而且接受這個真實而不完美的自己;很多人用舊地圖找新地址,所以迷路了。掌握心靈的地圖,尋找人生的座標,給自己的生命找到定位。「樹的方向,由風決定;人的方向,由自己決定。」有心、用心,用對方法,就是成功之道。

「我心安處是吾鄉」。人生貴在求個大自得、大自在;因為心安理得,所以怡然自得。天不生無用之人,我們雖然不是擁有很多,但絕不是一無所有;我們雖然失掉一些,但不是失掉全部。遇到任何困難,不能放棄對生命的希望,我們要經常保持一顆清明的心,凡事充滿愛、信心、希望。

一個人成就的大小,不在於得到多少,而在於付出多少。愛因為分享而更多。人生的努力,不只在於成就自己,也在於造就別人。佛光山星雲大師說:「給人信心、給人歡喜、給人希望、給人方便。」這種利他的思想,正是快樂的泉源。

做生命的主人也要能夠享受自己。享受不在花錢多,也不是有錢的人才能享受生活。快樂是一種心境,人從物質上得到的滿足是一時的、是短暫的。人只有從心靈上得到完整的開放自由,才能獲得真正的平和愉悅。快樂不是擁有很多而是抱怨很少。要求少一點,痛苦便少一點;心存感恩的人,人生不美也難。

朱熹〈讀書偶成〉詩:「半畝方塘一鑑開,天光雲影共徘徊。問渠那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生命的活水如何能夠滾滾而來?茍日新、日日新、又日新,除了汲取古今中外聖賢豪傑的智慧與經驗,也要靠自己的真切體悟、用心探索。

十多年前我先後出版《向人生問路》、《與生命拔河》、《把生活安頓》三書,目的是希望能為青年朋友們指引正確的人生方向。人生最大的問題是一個「惑」字,筆者自民國六十九年在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國文系擔任教職,一直認為教材只是工具,教學只是手段,教育的本質就是生活。如何教育學生過著快樂、圓滿的生活,應是教學的最重要目的。《人生三書》出版之後,八十一年,新聞局評選為優良讀物,前台北市長黃大洲先生也以《人生三書》作為台北市國中畢業生市長獎獎品。八十三年,國防部印製四萬套作為國軍連隊叢書,不少中學也把《人生三書》選為學生寒暑假課外讀物,都十分肯定《人生三書》,認為能夠帶領青年朋友一起昂然闊步於莊嚴的人生大道,探索生命的真諦。

最近,德威國際文化公司願意把《人生三書》重新編印出版,並集結成一冊,在這個價值混淆的年代,這類勵志的書籍,對青年朋友瞭解生命的本質,尋找生命的著力點,做自己生命的主人,具有正面的、積極的鼓舞作用。筆者非常感激他的苦心與用心。身為教育工作者,能夠在教學殿堂之外,幫助更多朋友追求圓滿自足、幸福快樂的人生,當然是義不容辭的事。

《人生三書》是筆者個人自惕自勉,以及對人生的體會。我誠摯的希望,所有的讀者,尤其是青年朋友,能夠因為閱讀此書而受益。不要因為一時的挫折而灰心喪志,不要因為一時的得意而驕傲自滿。人生的可愛、可貴,是因為人生充滿挑戰和歷練。走過千山萬水,前程又是萬水千山。沒有永遠的成功或失敗,珍惜生命中的每一天,好好善待自己。 

朱榮智

於台北八里

目次

CONTENTS

出版緣起 003 

第一部 向人生問路

推薦序 016

引言 019

人生的觀照 022

人生的美化 026

人生的憂患 030

人生的莊嚴 034

人生的負荷 038

人生的志向 042

人生的期許 046

人生的學習 050

人生的教育 054

人生的信仰 058

人生的自律 062

人生的實踐 066

人生的經營 070

人生的服務 074

人生的奮鬥 078

人生的得失 082

人生的苦悶 086

人生的情緣 090

人生的聚散 094

人生的疏離 098

人生的孤寂 102

人生的關懷 106

人生的安頓 110

人生的喜樂 114

人生的閒趣 118

人生的自得 122

人生的至境 126

人生的明燈 130

 

第二部 與生命拔河

推薦序 136

引言 139

一元與多元 142

常數與變數 145

知命與認命 148

主角與配角 151

平凡與不凡 154

立志與勵志 157

理想與幻想 160

訓練與磨練 163

體力與國力 166

生氣與爭氣 169

傲骨與傲氣 172

鬥智與鬥力 175

心動與行動 178

再思與三思 181

果斷與寡斷 184

目盲與心盲 187

討好與求好 190

知過與改過 193

經師與人師 196

悟人與誤人 199

學歷與學問 202

職業與事業 205

錢途與前途 208

修心與修身 211

率性與任性 214

放鬆與放縱 217

自由與自律 220

靈感與雜感 223

美感與快感 226

美學與文學 229

淨化與美化 232

無為與有為 235

自愛與愛人 238

友情與愛情 241

求福與惜福 244 

第三部 把生活安頓

推薦序 252

引言 254

限 252

計 255

急 258

等 261

知 264

行 267

源 270

師 273

品 276

誠 279

禮 282

道 285

理 288

安 291

定 294

慮 297

疑 300

恕 303

愛 306

伴 309

哭 312

笑 315

豪 318

放 321

勤 324

儉 327

簡 330

閒 333

靜 336

夢 339

美 342

餘 345

圓 348

中 351

笑意盈臉龐,柔聲充耳際 CD側寫朱榮智老師 354

側寫朱榮智老師 356

書摘/試閱

第一部向人生問路

正因為這個世界未曾圓滿周全,

所以還有我們表現才華的機會;

如果人生的大道,

一直是平坦順當,活一生和活一天,

又有什麼差別呢?

推薦序

郭鶴鳴/世新大學中文系主任

人生有路嗎?這真是一個非常嚴肅的問題。一般人不見得能自覺到人生需要尋找一條道路,於是在猶疑驚惶之中瞎碰亂撞者有之,在一無指標之下東突西闖者有之,在渾渾噩噩之餘悠悠忽忽度日者亦有之。日子一天一天過去,年齡一歲一歲老大,不舒坦、不快樂、無意義、無價值,這大概是很多人心中常有的惆悵感觸。再加上現代的社會五光十色、千態萬狀,現代的人更容易因之眼花撩亂,魂兒飛、魄兒散,軀殼雖在,心靈卻是極度空虛,所以很多人寧願不辭辛勞地東尋西訪,不顧尊嚴地上祈下求,惶惶然不可終日地向江湖術士求教,望氣算命,禳災祈福。說起來這都是中心無主的緣故。因為中心無主,所以一輩子不得安寧,又如何可能收拾精神、專注心力,誠誠懇懇地開拓一條可以走得心安理得的人生之路呢!

當然,人生本多難。越是認真地、誠懇地在人生路上行走的人,越能感受到人生的艱難。宋朝朱子臨終時猶大嘆:這一輩子真是辛苦,所謂「辛苦」,當然不是通俗意義下的辛勤勞苦,而是在篤實踐履的過程中真正地體會到人生的艱難與困苦。曾子臨終向弟子說:他一生如臨深淵、如履薄冰,這種戰戰兢兢、謹慎戒懼的心情,可知他正是面對人生艱難辛苦的挑戰,而以無比莊嚴誠懇的態度,一步一步走過來的。

時代雖有古今,生命的形態與人生的道路在古人與今人之間,其實並無多大的差異。讀《論語》、《孟子》,讀《老子》、《莊子》,這些古代典籍裡面有晶瑩剔透的人生智慧,可為現代人指引出一條條坦坦蕩蕩的人生大道。但是閱讀古典對現代一般人而言已絕非易事,要能將古典融會貫通而使之具有現代的意義與價值,使古典在眼前社會裡仍然能夠煥發出旺盛不衰的生命神采,這無疑更加困難。再進一步說,生命貴在體驗,道理貴在實證,人生的艱辛與困難如果不曾與它貼身肉搏,再講得天花亂墜也不過是痴人說夢而已。因此,沒有在實際的生活中千錘百鍊過,空有議論,畢竟虛浮不實,未必站得住腳,這是不能不講究的。

職是之故,著書立說,想要扮演指路明燈,導引迷途之人,就需要學問,需要見識,需要修養,需要智慧;既要知己,又須知人,更不能不知世;除了熱情無量,還少不了婆心一片,如此才能有好的道理,有了好的道理,最後還需要有好的文字,這事情真是談何容易!

朱教授榮智畢業於師大國文研究所,為國家文學博士,出入儒道,精究古典,舊學的根柢非常博厚,而各種人文社會學科則多方涉覽,新知的培養也相當深沉。除了深厚的學術素養以外,他先後擔任過師大分部的訓導主任、海基會文化服務處副處長、處長等多種重要職務,加以生於憂患,長於艱辛,因此人生的經驗閱歷異常豐富。以豐富的人生經歷印證儒道典籍中的深厚智慧,寫成《向人生問路》這本書,這些體驗與心得親切而真實,不是空疏虛浮的庸俗議論可比,所以讀來懇摯而有味。而全書組織條分縷析,綱舉而目張。每一篇行文,語氣則委委婉蜿,如對坐、如聊天;態度則諄諄切切,如良師,如益友;平淡而實豐厚,淺出而實深入,處處洋溢著溫暖的情致,處處閃爍著智慧的精光,篇前有提綱挈領的指點,篇後有逗人思索的提問,尤其字裡行間,巧思妙理常常令人不期而遇,如〈人生的學習〉中說:「一個人最主要的學習對象乃是自己」;如〈人生的教育〉中說:「教育的意義是教育受教者如何教育自己」;如〈人生的信仰〉中說:「信仰的意義不是我們可以從神或上帝那裡得到多少好處,而是藉著對神與上帝的敬重,知道自己能做什麼,不能做什麼;應該做什麼,不應該做什麼」。篇篇洞見泉湧,精義迭現,這些絕對不是因循蹈襲的浮詞濫調可比,而確實有其過人的見地。

忝為學弟,我一向對朱教授這一位先進學長又敬又佩,覺得他可供學習的地方太多,如今有幸拜讀這一本書,深感受用不淺,因此也樂於向所有努力尋找人生之路的年輕朋友們推介。

引言

山一重,水一彎,層巒相疊,曲江九折,象徵人生的起起伏伏,得得失失。人生像一盤棋局,每下一步棋,便會產生許多的變化,人生充滿變數,就像棋局的詭譎多端。時間是個流動體,佛家認為一剎那,有九百生滅,可見沒有一個片刻,是可以止息不動的。

每一個時代都有很多改變,每一個社會也有許多不同,但是沒有一個時代、一個社會,比起現在,變得這麼快、這麼多;多得令人難以適應,快得令人惶恐不安。處在這個多變的時代、多變的社會裡,我們應該如何自處?如何給自己尋覓人生的正確方向,而能昂然闊步,豁達開朗地邁向光明坦途,這是一個很嚴肅的課題,卻也是一個很重要的課題。

人類的存在,有別於其他的動物,人活著絕不止於求生存而已,人類懂得運用智慧,努力改善生活,追求更為幸福美滿的人生。從古到今,不管是中國人,或是外國人,每天汲汲以求的,都是為著改善生活,提升物質生活與精神生活的層次,得到更為富裕、安適的享受。

追求幸福快樂的人生,是每一個人共同的願望,但是,我們卻發現,很多人活得並不幸福、不快樂,大家雖然都十分費心地尋找快樂、尋找幸福,可是許多人卻捨近求遠,捨易求難,甚至捨本逐末,不知道所謂的幸福、快樂,原是不假外求。誠如孔子所說:「仁遠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快樂、幸福也是如此,它只是內心的自足,是自我價值的肯定,而不是對外物的追求,功名富貴尤其不能給人帶來真正的幸福與快樂。

真正的富貴,並不是指看得見的錢財聲勢,而是內在生命的富足寬厚、愉悅舒坦。做人求其心安而已,一個問心無愧的人,俯仰不怍,頂天立地,便是一個最富足、最尊貴的人。孟子說:「欲貴者,人之同心也,人人有貴於己者,弗思耳!人之所貴者,非良貴也,趙孟之所貴,趙孟能賤之。」又說:「萬物皆備於我矣!反身而誠,樂莫大焉!」精神生活與物質生活,是人類生活的兩大主體,一個人的生命是否豐富,充實物質生活固然十分重要,而提升精神生活,尤為重要。快樂之道,如果建立在物欲的追求,往往適得其反,本來是「求福辭禍」,結果可能卻是「求禍辭福」。陳立夫先生有一句名言:「無取於人,斯富;無求於人,斯貴;無損於人,斯壽。」可見我們一般人所見賺大錢、做大官的人,並不是真正的大富大貴。

由於科技的發展、文明的進步,現代的人比過去擁有更多的物質享受,食衣住行育樂各方面,都有非常顯著的改善,但是物質的豐盛、安適,並不能填補人們內心的空虛無奈,這是因為現代人的生活太緊張,生存的壓力太大,時代的巨輪轉動太快,逼得大家恓恓惶惶,焦慮不安。意志堅強的人,以不斷的努力、不斷的成功,來迎接不斷的衝擊和挑戰;而意志薄弱的人,則自暴自棄,逃避殘酷的現實。

現代人有一個通病,那就是急功近利,急於求成。坊間到處可見各種速成班、速成食品。我們在古代文學作品中,所讀到的閒適優雅、雍容舒緩的生活,現已不可多得,如蘇東坡詞:「幾時歸去,作個閒人,對一張琴,一壺酒,一溪雲。」真是遙不可及;多半的現代人,總有「長恨此身非我有」的慨嘆!

世事難預料,如果太刻意求取成功,往往徒增許多的痛苦。再者,現代人每天接受各種不同的誘惑,往往嗜欲太深,不能自拔,成了物質的奴隸,也是造成生活痛苦的來源之一。

這幾年,因為教學與研究的需要,對儒、道的思想,能有較多的涉獵,而對人生的各種問題,也有較廣的思維。人生每一個進程,都有不同的開展路向,古人說:「人生是一本讀不完的書。」的確如此。偶然的機會,承邀為《中國語文月刊》撰寫一些有關青年勵志的文章,從〈人生的觀照〉談到〈人生的明燈〉,系列專輯,共有二十八篇,編成《向人生問路》一書,一方面希望和所有的青年朋友共勉,一方面更是對自我的惕勵,期待在莊嚴的人生中,找到安頓的至境。

一代美學大師朱光潛先生,在《談美》一書的前言中,非常感慨地談到中國社會長久以來的衰亂,不完全是制度的問題,而是人心太壞,他希望藉著美學的提倡,把陷溺的人心,加以淨化、美化,使國人在飽食暖衣、高官厚祿之外,追求一些較高尚、較純潔的生活。我這本小書當然不敢和朱先生的大著媲美,但是我也有一個小小心願,希望年輕朋友因為這本書,能在巨變的社會裡,穩住腳步而不迷失,承受挑戰而開展人生的光明大道。

人生的觀照

懂得不要求別人,

就懂得人生的藝術;

對別人抱怨愈多的人,

是愈對自己不負責任的人。

每一個人都有自己的人生觀點,有的人以為人生充滿希望,有的人以為人生充滿失望,甚至抱持絕望的態度,尤其一想到人生只有數十寒暑,比起千千萬萬年的宇宙運行,顯得那麼地短暫;又想到人在天地間,如滄海一粟,實在是微不足道。因此,自古以來,文人騷士在他們的詩文中,無不浩嘆人生的無奈。的確,人生天地間,飄忽不定,不是歸人,只是過客,有生必有死,就像白天和夜晚的變化一樣,是一種自然的現象,任憑達官富豪,也無法抗拒這個事實。古代多少人求為神仙,練功、服丹,無奇不有,但都枉然白費。於是就有人對酒當歌,秉燭夜遊,託為放逸,及時行樂。

人生確實非常的無常,變幻莫測,因為宇宙的現象,原來就是瞬息萬變的。曾經有人說:「如果要問天下什麼道理是不變的,答案是:天下沒有一樣事情是不變的,這個道理是不變的。」這也就是說:「常者,無常也;無常者,常道也。」天下很多道理都是相對的,相反而相成,所謂常,所謂無常,其實也很難定論,我們看日夜的變化,四時的更替,是無常也可,是常道也可。從變的現象看,沒有永遠的白天,沒有永遠的春天,這是無常;而有日必有夜,春去必然夏來,秋去必然冬來,這是變的本質,這是常道。以道家思想來說,道是宇宙的本源,道是自然的秩序,老子說:「反者,道之動。」道的運作,是循環不已,生生不息的。

天下任何事情,往往可以從兩方面看,甚至可以從多方面看,兩個水桶在井裡打水,一上一下,甲桶滿臉愁苦,乙桶滿臉歡笑,因為甲桶老是想,上來怎麼滿,下去都是空的;乙桶卻是想,下去怎麼空,上來都是滿的。人的得失、苦樂很難定論,塞翁失馬,焉知非福,是大家熟悉的故事,古代麗姬剛要嫁到晉國的時候,悲傷哭泣,滿懷不樂意,等到嫁到晉國,享盡榮華富貴,才後悔當初為什麼會悲傷哭泣,恨不得早一點嫁過去。

我們常常看見許多人為一點小事,爭得面紅耳赤,大打出手,公說公的理,婆說婆的理,各持一片理,都只是想到自己有理,而沒有冷靜地想一想,別人是不是也有理?是不是只有自己有理而別人沒有理呢?從前兩個武士經過一棵大樹,樹上掛著一個盾牌,甲武士說這個盾牌是銀色的,乙武士說這個盾牌是金色的,兩個武士爭了很久,最後為真理而戰,兩敗俱傷,躺在地上,結果才發現這個盾牌,一面是銀色的,一面是金色的,兩個武士都對,兩個武士都不全對。我們如果凡事能從另一個角度著想,就可免去許多無謂的煩惱;我們如果凡事能從別人的立場著想,就可減少許多無謂的爭執。

苦在那裡,樂就在那裡。苦樂是相對的,人生的責任,是種種大大小小的負擔,人為了承擔責任,必須吃盡不少的苦,甚至要犧牲自己的寶貴生命。可是,人生的快樂,就在於責任的完成,人是為理想而生,人是為責任而生,人活著不只是吃飽喝足就夠了,吃飽喝足是為了生存,生存不只是為了吃飽喝足。人生的可貴,就是人活著,可以自己決定一些事,有所為,有所不為,儘管每一個人手中的籌碼不多,但都可以隨心所欲玩幾回人間遊戲;儘管我們只有幾十年的生命,只要妥為經營、規劃,人人都可以有一些作為的。

窮人家,每一筆錢都要算計得很清楚,人生是揮霍不起的,每一個日子也要精打細算,不可輕易浪費。美國總統富蘭克林曾經說:「愛惜生命的人,一定愛惜光陰,因為光陰是生命的原料。」所以,早起的人比別人多爭取了一些光陰,可以多做許多事,零碎的時間也許不經用,但是日積月累,就是一筆可觀的財富了。

生活不能沒有計畫,生活不能只有計畫,偉大的事業,都是做出來的,而不是想出來的;心動馬上行動,任何的事情,當然不能魯莽草率,但是過於謹慎小心,以至畏首畏尾,也會阻礙理想的推展。金錢雖少,只要有計畫,再少不窮;生命雖短,只要有安排,依然可以多采多姿。一個人把握了自己,就把握了全世界。

生命雖然有限,但是我們仍然擁有很大的空間,人生這一齣戲如何演出?自己是編劇、導播,兼演員。成功的人,是不斷要求自己的人。搶時間,是搶自己的時間而不是搶別人的時間;我們要尊重自己的感覺,不必太壓抑自己、太遷就別人,但是也要尊重別人的感覺,不能太壓抑別人而來遷就自己。懂得不要求別人,就懂得人生的藝術;對別人抱怨愈多的人,是愈對自己不負責任的人。

人生的座標◆◆ 你認為人生是來受苦的嗎?

◆◆ 你時常抱怨別人,或是埋怨自己嗎?

人生的美化

天下無物不美,

但要有一顆欣賞美的心。

美是不假外求的,

人生的美化,

要從生活簡化開始。

美學大師朱光潛先生所著《談美》一書,普受青年朋友們的喜愛,幾乎人人都能從他這本書,獲得一些美學的理念,而更可貴的是,朱先生一直試著把美學與人生結合在一起,希望大家能夠慢慢地欣賞美麗的人生。在《談美》這本書的前言裡,朱先生很感慨地談到中國社會長久以來的衰亂,不完全是制度的問題,而是人心太壞,每一個人都貪求富貴,害己害人。而解決之道,不是靠道德家的幾句話就管用,而是要從「怡情養性」做起,他說:「要求人心淨化,先要人生美化。」人要在飽食暖衣、高官厚祿之外,追求一些較高尚、較純潔的生活。

朱先生是個有心淑世的人,他一生研究美學,成績斐然,但是他不只是為研究美學而研究美學,他的理想,是希望藉著美學的提倡,把陷溺的人心,加以淨化、美化。很可惜,在他的九十年生命(西元一八九七年CD一九八六年)中,雖然留下了五大卷文集和大量的譯著,但是他的美化人生、改善社會風氣的目標,並沒有能夠實現。中國大陸的很多人民,仍然過著貧困不安的生活,我們自詡創造經濟奇蹟的台灣寶島,也是問題重重。

也許是因為我們的社會變得太快、太多,呈現不少的亂象,脫序、脫軌、脫法的行為,層出不窮。由於過分強調經濟的發展,大家盲目追求財富,有人一夕之間成為巨富,有人一夕之間傾家蕩產,貧富的差距,愈來愈大,到處可見的聲色娛樂場所,瀰漫著奢靡浮華的不良風氣。在一片開放腳步聲中,整個社會像一匹脫了韁的野馬,過去只有在電影中方看得到的情節,如殺人、勒索、搶劫、暴民街頭運動等等,已是屢見不鮮,時有所聞了。

我們的社會充滿許多危機,生命的安全、財產的保障,成為人人最關切的話題,這絕非故意聳動聽聞。不過,危機同時也是轉機,我們不必因為當前的社會,發生了許多複雜而嚴重的問題,就灰心喪志。現實的生活令我們不滿,難免會失望,但不必絕望。轉型期的社會,本來就會有許多適應不良症候,小自個人的立身處世,大至國家的前途發展,都必須因應這個多變、巨變的社會需求,重新定位。

社會再怎麼變,生活再怎麼變,人的價值、人的尊嚴,是永遠不能改變的。人是萬物之一,所以人性中難免還有自私、貪婪、凶暴等物性,但是,人為萬物之靈,人在萬物之中最為靈貴,所以保有其他萬物所沒有的一顆向上、向善的心,環境再怎麼惡劣,人性是朝向光明的。

人心有時會被情欲所陷、外物所蔽,而不能清明亮麗,自制力不強的人,受了情牽、物累,有時會犯下錯誤,甚至鑄下大過。古人談道德的修養,首重「明明德」的功夫,因為古人相信人心本善、向善,作為一個人,最重要的就是把天生靈明的德性闡明出來。心地光明,就能明辨是非、善惡,知所取捨;有智慧、能判斷,這就是智者不惑的道理。心地光明,自然慈悲為懷,不求非分之得,平平實實,不患得患失,這就是仁者不憂的道理;心地光明,則知所取捨,義無反顧,雖千萬人吾往矣!這就是勇者不懼的道理。能夠把天生靈明的德性闡明出來,就能做一個智者、仁者、勇者。

人生最大的問題,是一個「惑」字,人往往因為想不開,所以徒增許多煩惱,談到人生的美化,首先必須瞭解人活著的目的是什麼?人活著絕不只是過一天算一天,圖三餐溫飽而已,人是為理想而生的。人生的理想,不是只有名利二字,人生的意義,在一個義字,義是道德的實踐、真理的追求。人生所追求的,是坦坦蕩蕩、俯仰無愧的生活。人生的陷溺,往往因為不知足,尤其是對物欲的追求,永無止境,因為不知止、不知足,所以疲於奔命、愈陷愈深、無以自拔,不只害了自己,可能還會累及親人,甚至傷及無辜。其次,人生的災禍,往往是一個爭字;朋友失和、夫妻反目,以及許許多多的人事糾紛,往往由於不能謙下退讓。

天下無物不美,但是要有一顆欣賞美的心。如果我們以仇恨的心看這世界,這世界便充滿仇恨;如果我們以歡樂的心看這世界,這世界便充滿歡樂。心有多寬,世界便有多寬。美是不假外求的,幸福的人生,不是靠名利的獲得而得到肯定,功名二字,得固可喜,失亦欣然,如果刻意追求,只是徒增煩惱與痛苦。

水溝被淤泥堵塞,流水便不能暢通;人心有太多的污染,人生便不能亮麗清明。人生的美化,要從生活簡化開始,簡化生活,自然可以減少污染,顯現光明的心地。

人生的座標

心有多寬,世界就有多寬嗎?

你能抱著欣賞的心看待這個世界嗎?

人生的憂患

寧靜的海,

訓練不了一流的水手,

只有在大風大浪之中,

才是磨練一流水手的最佳環境。

「憂患與人俱生」,人在出生的時候,好像就懂得這個道理,所以每一個人都是哭著到這個世上,意味著面對即將到來的人生憂患,人是充滿了無奈與抗拒之情。

人生有許多的無奈,命運之神常常和人作對,人並不是要什麼,就能擁有什麼,財富、地位、健康、親情、友情與愛情,……都不是一廂情願,想得到就能得到的。有些人天生富貴,有些人卻天生貧賤;有些人天資聰穎,有些人卻天資愚昧;有些人身強力壯,有些人卻體弱多病。老天爺也很喜歡和人開玩笑,有些人家財萬貫,富可敵國,卻身體殘障,或缺乏親情的溫暖;有些人智慧高人一等,又肯努力上進,偏偏命運不濟,事多願違;有些人麗質天生,傾城傾國,卻遇人不淑,失卻幸福的婚姻。在我們的四周,隨時都可以聽到、看到許許多多令人鼻酸、扼腕的不幸事件。天下沒有十全十美的人,人沒有一輩子順順當當、無風無雨、平靜過日子的,人生充滿悲苦,憂患與人俱生。

天有不測風雲,人有旦夕禍福,在人的一生之中,有許多的失敗、挫折、打擊、傷害,是來自天意,有一些則是自己惹來的。水災、乾旱、颱風、地震……,都是禍從天降,無可避免的天災,其他如戰爭、瘟疫、火災、車禍、搶匪、暴亂……,都是人為的禍患。人在種種的天災人禍之中,是那麼地孤立無助,承擔壓迫。

人在面對死亡的威脅時,也是充滿恐懼和無力感。人生最看不破的是生死關,除非對生命已絕望到極點,否則,一般人總是希望多活幾年,甚至長生不老,尤其富貴人家,最是怕死,偏偏有生必有死,這是生命的定律,上天在這一方面,是絕對公平的。死亡路上,不分男女老少、富貴貧賤,眾生平等,人人難免一死。生年不滿百,常懷千歲憂,面對這無法抗拒的憂患,有些人採取今朝有酒今朝醉的頹廢生活,有些人則抱持積極奮發的人生觀,正因春秋苦短,所以更為淬勵向上,珍惜光陰。

人生的種種憂患,往往是難以避免的,不過,人生的可貴,是懂得如何把自己從憂患中,提升、超越出來。人因為有一顆向上、向善的心,所以能夠不斷的追求,迎接挑戰,苦中求樂,逆來順受。人在面對各種橫逆、衝擊的時候,往往能夠發揮最高的智慧,以無比堅強的毅力和信心,化阻力為助力,化干戈為玉帛。人在造化的作弄下,不會永遠低頭的,無數的英雄,憑著他們過人的決心和無畏困難的精神,勇敢地向命運挑戰,與憂患對抗,也許成功了,也許失敗了,但是他們的努力,光榮地鋪寫成人類的歷史。

任何事的成功,一方面靠努力,一方面靠機運。「萬事皆備,只欠東風。」東風不來的時候,即使已經有了周詳的準備,也是徒勞無功。不過,努力不一定成功,而不努力一定失敗。有為的人,凡事盡其在我,盡人事而後聽天命,絕不輕易向命運屈服,面對困厄的人生,全力以赴。

天下事有一好,沒有二好,得失互見,利害與共,既要得其利,必要受其害,這也就是人生充滿憂患的道理。幸運是運氣,不幸是福氣,太順遂的人生,未必是好事。我們不曉得什麼時候會有憂患,我們不能期盼一輩子都沒有憂患,對抗憂患的最好方式,就是增強自己承受憂患的能力。孫子兵法上說:「用兵之法,無恃其不來,恃吾有以待之。」我們對待人生的憂患,也要抱著這種態度。一個遭遇愈多不幸的人,比別人享有更多歷練吃苦的機會,就是比別人更多成功的機會。寧靜的海,訓練不了一流的水手,只有在大風大浪之中,才是磨練一流水手的最佳環境。所以,我們不怕憂患的來臨,我們怕的是沒有承擔憂患的能力。

我國古代聖賢經常告誡我們:「人無遠慮,必有近憂。」「人有終身之憂,無一朝之患。」都是提醒世人,要時存憂患意識,不可得意忘形,樂以忘憂。最容易出車禍的地方,常是最寬廣的道路,因為容易行走,也就容易粗心鑄錯。古代聖賢也常以「憂勞足以興國,逸豫足以亡身。」「生於憂患,死於安樂。」的道理告誡我們。憂患意識,不是憂慮災患的來臨,而是未雨綢繆,有備無患;憂患意識不是只有在遭遇危難時,才要戒惕謹慎、小心處事,就是在平日,也要「臨事而懼,好謀而成。」一個平日就心存警惕戒懼,謹言慎行的人,自然不會做錯事、得罪人,也就不會有突來的災禍。今天我們處在一個昇平的時代,也是處在一個動亂的時代,我們無法逃避種種人生的憂患,我們唯一能做的,是增加抗拒憂患的能力。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

優惠價:90 234
無庫存,下單後進貨
(採購期約4~10個工作天)

暢銷榜

客服中心

收藏

會員專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