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0
0
【簡體曬書區】 單本79折,5本7折,活動好評延長至5/31,趕緊把握這一波!
大謊言時代
滿額折

大謊言時代

定  價:NT$ 300 元
優惠價:90270
絕版無法訂購
相關商品
商品簡介
作者簡介
名人/編輯推薦
目次
書摘/試閱

商品簡介

你習以為常的生活,全都是別出心裁的騙局!
----------------------------------------------------------------------------
新聞節目與類戲劇無異?醫生竟然創造疾病?
心理勵志其實是一種洗腦,而科學更是一點都不科學!
----------------------------------------------------------------------------

♦你是自己的主人?還是意識形態操弄下的犧牲品?♦

面臨人生重大抉擇時,我們不乏各界專家學者和精神導師的深入剖析、指點迷津;
從不藏私的部落客與名人達士也不吝與我們分享各式必吃、必做、絕不能錯過的體驗與好康;
此外,當你困頓躊躇之際,還有Google大神和無所不能的心理醫師在背後挺你。

然而,這個看似「完美運作」的世界,有什麼問題?

名嘴專家眾說紛紜,人人都宣稱自己最有理,加上鋪天蓋地、強力放送的大眾媒體,
身陷在這個迷亂漩渦的你,是神智清醒,亦或是盲從跟進?
本書作者呂茨指出,我們不該讓自己被困在這場巨大的遊戲裡,
而是必須隨時保持警覺、提出質疑,並且按照自己的判斷來決定,下一步該走向哪裡。

作者簡介

曼弗烈.呂茨Manfred Lütz

生於一九五四年,曾於柏林和羅馬學習醫學、神學和哲學,是精神科醫師、心理治療師,也是神學家及暢銷書作家。一九九七年起擔任科隆精神科醫院的院長。他的代表作有《被阻礙的巨人:天主教會的精神分析》、《上帝:史上最偉大人物之簡史》、《瘋了!原來我們治療錯人了》等。其著作已翻譯成多國語言,而《上帝:史上最偉大人物之簡史》一書更獲得德國「科林那文學獎」(Corine-Literaturpreis)。

譯者簡介
黃建綸

輔仁大學德語語言學系學士,德國維爾茲堡大學(Bayerische Julius-Maximilians-Universität Würzburg)日耳曼語言學碩士、德國班堡大學(Otto-Friedrich-Universität Bamberg)人文計算研究所(Computing in the Humanities)碩士生。希望以道地的中文呈現道地的德語。

彭菲菲

輔大大傳系廣電組畢業,之後前往德國埃森大學(Universität GH Essen)攻讀傳播學、心理學及行銷學,並獲得碩士學位。畢業後曾任職多家台灣上市公司駐歐洲/德國業務行銷協理及總經理。目前旅居德國並從事商業諮詢工作,協助中資/台資企業拓展歐洲市場。暇時從事自由翻譯工作。

名人/編輯推薦

★大力推薦★

潘建志 / 精神科醫師
黃哲斌 / 新聞工作者
個人意見 / 知名部落客&作家

★媒體讚譽★

「呂茨在本書中不只是洞悉人心的專家,同時也是引領當代思潮的評論者,更是一名具有娛樂效果的表演藝術家。」――《明鏡周刊》Matthias Matussek

「對一個社會來說,像呂茨這樣的人是不可或缺的。本書旨在喚醒人們重新檢視並肯定自己所擁有的能力。」――《法蘭克福匯報》Frank Schirrmacher

★讀者好評★

「呂茨以輕鬆詼諧的筆調對人們提出警告:不要受到假象的蠱惑而失去了人生中最根本的價值!」―― 德國讀者 Heirich

「呂茨在本書中如同喊出『國王根本沒有穿衣服!』的小男孩,直指現今社會上那些一切以政治正確為依歸、且唯利是圖的操弄者。(……)此書給我們一個機會,再一次深刻檢視那些關於生命與存在的問題。」―― 德國讀者 Benneng On

「亂世社會中少有的真知灼見!彷彿為讀者在虛偽不實的世界中施放了一把真相的煙火。以犀利眼光,同時旁徵博引,揭露現今社會那些矇蔽人心的咒語以及失去意義的生命。讀來獲益良多、發人深省!」―― 德國讀者 Josef Mußmann

前言

偽造總是聳人聽聞的。製作偽鈔和仿製藝術品的人多半具有難以捉摸的性格,也因此讓人們對他們產生無限的想像;這些緊張刺激的犯罪故事通常涉及高達數百萬的金額,其精彩程度絕對足以成為電影題材。然而,與廣大的世界相比,偽鈔和藝術贗品就顯得微不足道了。倘若整個世界就是個仿冒品呢?如果環繞在我們四周的事物,不管是蓄意設計或是無心之過,都只是個巨大的假象呢?如果我們只是活在一個事實真相被隱藏在表象之後的人造世界裡呢?

別擔心,作者並沒有發瘋;相反地,他的職業是精神科醫師。不過,他看到了明確的線索指出你我所生活的世界出了問題,而這些線索更應驗了一個可怕的臆測:有一場令人目眩神迷的騙局正在籌畫中,無論你我都或多或少被牽扯於其中。本書的意旨正是要揭露這場騙局,讓每個讀者在讀完本書之後得以從謬誤的圈套中脫身、認清虛妄不實的表象,並進而從那些強加在每個人身上、使人對自我感到迷惑的謊言故事中突圍而出。這是一本啟發性的書,讓人在充斥謊言的生活中找到出路;同時也是一本關於判斷能力的書,讓人認清存在的本質,而且只要你願意,人人都可以擁有這種能力。

在我的另一本著作《上帝─史上最偉大人物之簡史》(Gott ─ eine kleine Geschichte des Grosten)裡,始終沒有針對「如何解釋一個沒有神的世界」這個問題給出確切的答案;而在《天啊! 我們搞錯了》(Irre! Wir behandeln die Falschen)這本書中,最後也並未告訴讀者在標準化的專制壓迫下會產生什麼樣的後果。本書也將比照這兩本書的模式處理,但是我想開宗明義就說清楚:這裡所要談的這個如真似假的世界並非是精神醫學上的現象;換句話說,它不是所有人在不自覺的情況下所幻想出來的世界,一個根本不存在的世界。簡而言之,我們在這裡要談的不是幻覺,或是只有神學家才可能加以解釋的狂熱現象;事實上,我深信所有人在強力的影響下,都受到了矇蔽而無法看清這個世界真實的樣貌,這場騙局的規模甚至已經到達危險的程度了。

我敬愛的讀者,請恕我直言,但我認為這一切都是您搞錯了。我不得不承認這是個大膽的論點,或許還有點危言聳聽,但它確實影響著我們的生活;沒有人能夠冷眼旁觀,因為每個人都有可能在為時不長且無法重來的一生中被「詐」,讓自己好像只是參與了一場無關勝負的賽局,到了最後由於自身的疏忽大意而錯過僅有一次的寶貴人生。
希望大家在歷經膽戰心驚的閱讀過程後,都能有豁然開朗之感。

曼弗烈.呂茨Manfred Lutz

目次

前言
導論:一個令人不安的問題

I. 序曲
1. 中世紀的不老傳說:—位迷途的僧侶
2. 身處異境的顫慄:楚門的世界
3. 佈景:鹿角壁飾和美麗的誤會

II. 世界劇場
1. 假象的宣傳者:科學的智慧和偽科學的伎倆
◆ 獵人、採集者和艾菲爾山區的麵包價格
◆ 理查.道金斯的謬論
◆ 神鬼無間
2. 心理學的詐欺:揭露心理學的真相以及為何「過勞」讓我過勞
◆ 扼殺完美理論的醜陋事實
◆ 一場絕妙的歌劇
◆ 不斷培訓直到生病
3. 謬論代理公司:媒體的光彩與晦暗,或是世界的一絲氣息
◆ 代表世界的盒子
◆ 無病呻吟的人死了
◆ 網路的世界
4. 謊言獲益者:富人、美女或是快活似神仙的人
◆ 聖誕節的超級推銷員
◆ 金融世界主導國會表決
◆ 選角協會主導最後的審判
5. 假象製造者:精神義肢或是購自建材行的宗教
◆ 長生不老的方法
◆ 球必須射門得分
◆ 怪力亂神的人造宗教

III. 終曲
1. 強暴歷史:過去跟我有什麼關係?
2. 發現:真實的生命與真實的世界
3. 出口在何處?

書摘/試閱

導論──一個令人不安的問題

有位成功的經理人接到一通電話:「我手邊有個適合您的好職位。」
「謝謝,不過我很滿意目前的工作。」
「不好意思,難道您不知道您已經被解雇了嗎?」
「我不知道,我什麼也沒聽說。」
但來電者並沒有說錯。那位經理人彷彿遭受雷擊。有一瞬間,他以為剛剛聽到的消息是自己想像出來,而不可能是真的。慢慢地他才開始意識到自己真的丟了飯碗。
* * *
雖然人生不是時時刻刻都如此戲劇化,但每個人一定都有過這種宛如身處異境的感覺,通常是短暫感到迷惑的時刻。就像在做了萬全又滴水不漏的準備後,老師、教授或是主管竟然在關鍵時刻提出完全出乎意料、猶如來自外太空的問題,而你對提問者的意圖卻是如丈二金剛摸不著頭緒,儘管你隱約感覺到這個問題並非完全無跡可尋。一切似乎都取決於這個關鍵性的答案;你的心臟都快跳到喉頭上,腎上腺素也因應這個危急的狀況而快速上升,周遭的一切突然顯得刺眼而不真實。你恨不得在地板上挖個洞躲起來,想從這場惡夢中清醒,並希望快點真相大白。但這一切都無濟於事─提問者的世界和你所處的世界彷彿相隔數光年之遠,無論你如何左思右想,答案根本不存在你所處的世界裡。然後會有那麼一瞬間,你不禁開始懷疑:我們是否只是一次又一次地驚覺自己誤闖進了一個虛幻不實的世界?假設只有一個真實的世界,或許長久以來我們一直都活在一個假以亂真的世界裡而渾然不覺;這個世界、這一生,以至於我對於自身存在的認知該不會都只是一場大騙局而已?
* * *

諸如此類造成恐慌的驚愕瞬間讓我們一下子失去了對於生活世界的信任。由於人們沒辦法在這種失序的情境中支撐太久,所以我們會急著將整件事淡化處理;我們把自己當成孩童般安撫,就像我們會用懇切的聲音告訴孩子,世界上根本沒有邪惡的大野狼存在;然而,無論就實際情況或譬喻上來說,根本不是這麼一回事。不過這種說法能讓孩童安然入眠,同時也讓我們感到安心,畢竟沒有必要讓孩子們感到無謂的焦慮。在我們感到錯亂的時候,能夠協助我們消弭驚恐、並在最短時間內重拾內心平衡的安定劑,除了傲慢,就是謙卑的態度;換句話說,我們要不就是把提問者當作精神異常,要不就是得承認自己準備得不夠充分,否則一定可以說出答案。問題看似就這麼解決了,我們的世界又重回正軌,一個所有人都認為再真實也不過、同時予以熱切討論的世界。
又或者,根本不是這麼一回事?
仔細想想,萬一這種身處異境的恐慌感才是真實的,那真是會教人不寒而慄。當你發現這個只有你自己一個人的世界可能根本不是真實的世界時,恐懼會悄悄襲來。整場騙局遲早會因為一個問題、一場經歷,或甚至只是一個聲響就粉碎瓦解; 你會發現世界原來只是一場華麗隆重的舞台劇,在精細縝密的佈局下讓人獲得一種虛幻的安慰,誤以為自己能理解他人,同時也能為他人所理解。然而,事實是:沒有任何一個人,完全沒有,能夠體會你的所感所知。再次重申我的問題:我們所認知、並且生活在其中的世界,難道不會是一場聳人聽聞的騙局?

您或許會說,沒有任何證據支持這個假設。至今您還是認為,所有或絕大部份關於世界真實樣貌的認知理所當然來自於我們的經驗,而這份經驗也毫無疑問地將繼續傳承下去。然而,這個說法不禁令人產生疑慮,因為沒有任何人曾經活在明年、下個月、明天,甚至是下一分鐘,因此也就沒有人能夠保證下一秒不會有超乎尋常、從未存在過的事情發生。如此一來,我們不得不對所有認知到的既定事實抱持懷疑的態度。儘管到目前為止,周遭的世界看起來毫無疑問,也沒有跡象顯示它是個仿冒品;但是或許在下一分鐘、在你翻過這紙書頁時、讀完本書後,甚至在你離開房間的當下,情況就會有大大的不同。我們不該一昧抱持著過去以來一向如此,想必今後也會這樣繼續下去的想法,因為最終這也不過只是個自欺欺人的謬論罷了。

I.序曲
1. 中古世紀的不老傳說──一位迷途的僧侶
這則令人不可置信的古老故事是由一位海施特巴赫(Heisterbach)的僧侶所講述的。故事發生在中古世紀,那時正值騎士文化的黃金時期,萊茵河畔盡是以無畏之姿聳入雲端的堡壘,而熙篤會則提供了最扣人心弦的宗教性冒險故事。成千上萬的貴族子弟和一般民眾受到聖伯爾納鐸(Bernhard von Clairvaux)佈道的感召,加入了一心想成為新式本篤會(Benediktinerorden)的熙篤會;只是熙篤會的會規更加嚴格,他們恪守聖本篤(Benedikt von Nursia)的主張,過著清貧簡樸、重視勞動的生活,特別是農田裡的勞動。全歐洲當時一共建立了上百座的熙篤會修道院,不過熙篤修道院與大多數的本篤會修道院不同,他們捨棄了高山,選擇落腳於肥沃的山谷和草坪間,例如來自艾菲爾山(Eifel)希門羅(Himmerod)的僧侶就在位於萊茵河附近、七峰山(Siebengebierge)上質樸寧靜的海施特巴赫建立了一座修道院。

跟其他地區的熙篤會修道院一樣,這裡也是以禱告時間來規劃一天的流程。清晨四點, 教堂裡的僧侶們會站在上帝的面前吟唱古老的教會禱文與詩篇(Psalmen)。透過聖詠他們得以讚頌、敬拜這段充滿神性的時間;對他們而言,時光和永恆是無所不在的。就這樣日復一日、年復一年,海施特巴赫的僧侶們齊聚在美麗的修道院教堂裡,以詩歌稱頌聖主上帝,祂是一切受造物的起始與終末,也是時間的統治者,幾乎沒有任何人能夠比一位如此生活的僧侶更能體會時間以及世界的真實。然而,一件不可思議的事情發生了。有一天,一位僧侶因為受到鳥兒美妙的鳴叫聲吸引而走進了森林,由於沉浸在思考中,這位的虔誠男子迷了路,最後坐在樹墩上睡著了。後來,他被修道院的鐘聲給喚醒,於是便一路隨著鐘聲回到了修道院。他敲了入口的大門後,前來應門的竟是一位他未曾謀面的陌生僧侶,兩人面面相覷地看著彼此。開門的僧侶問他有何意圖,他說明自己先前稍微迷了路,而現在想回到修道院裡。「我並不認識你,」開門的僧侶誠實答道,「而修道院裡也沒有僧侶走失。」「這怎麼可能?」這位海施特巴赫的僧侶說,他不過是遲到了一會兒。然而當他走進教堂,卻發現在那些為了禱告而齊聚教堂的僧侶裡,他竟然一個也不認識。修道院院長於是派人查看了修道院的紀事,裡面記載著很久很久以前, 有一位同名的僧侶在某日走進森林之後,便再也沒有回來過了……

* * *
人們似乎總被一種感覺糾纏,好像自己所熟悉的世界會突然被證實是一場騙局,而我們也害怕那些理所當然的事會在一瞬間不再那麼理所當然,就像是被迫玩一場看不清的遊戲。這之中當然也有無傷大雅的例子,像是為人稱道的普譚金(Potemkin)侯爵,他在女沙皇凱薩琳二世(Katharina die Grose)前往克里米亞(Krim)途經的鄉村營造出華麗繁榮的假象。然而,如果連如此位高權重的女皇都被愚弄,那麼我們這些尋常百姓──無論是被誰、在什麼時候、因為什麼理由──又怎麼可能不受到矇騙呢?
事實上,我們之所以會產生這樣的感覺是基於簡單的生物學理由。曾經熬夜工作的人都認得一種稍獲解脫又迷濛的感覺,世界在那些時刻裡會變得很陌生、顯得相當鮮明立體,看起來有種說不出的古怪。科學上稱這種感覺為「失實症」(Derealisation),是一種有可能發生在每個人的身上的正常現象。我在大學時, 有一次為了完成最後幾頁的報告而熬夜趕工,第二天上課時竟然心情愉快地打斷教授的講課,幸好當初我及時發現了自己的失態,並在最後一刻以帶有道歉意味的說詞收場。不過到現在我都還記得那時的想法:有些什麼不太對勁。
除了突發性的失眠,長期的權力掌控顯然也會讓人對於現實的意義產生混淆。沒有人忘得了羅馬尼亞獨裁者壽西斯古(Nicolae Ceausescu)臉上那無以名狀的震驚表情;當他登上陽台面對廣場上群聚的民眾,卻突然驚覺迎面而來的不是以往熟悉的組織性歡呼,而是憤怒的抗議時,這位獨裁者還以為自己產生幻覺,不可置信地凝視著他的人民。

同樣地,當希特勒在地下碉堡體認到自己即將滅亡時,想必也有如此身處異境的感覺。那時他甚至以為已經消失的部門仍然存在,仍亟力想維持他自己虛構世界的運轉,即使那個世界早就和現實脫鉤已久。
相同的情境也曾發生在昂奈克(Erich Honecker)和他的夫人、海珊(Saddam Hussein),以及格達費(Muammar al Gaddafi)的身上,他們也都在最後全面失去與現實世界的連結。此外,還有那個謀殺了成千上萬人的梅爾克(Erich Mielke),他在兩德統一前夕的前東德人民議會(DDR-Volks-kammer)上已然無法掌握現實,竟無計可施地對著那些被他偵查與監控的人呼喊著:「我明明愛著所有的人。」

奇怪的是,偏偏是那些權力在握的人特別容易陷入脫離現實的險境,甚至在民主體制中,也難得有重要的政治家會在自身權力嚴重衰退之際,選擇有尊嚴地退場。他們長久以來佈局埋樁、一手打造的權力世界是如此真實,真實到他們認為這就是世界原本的樣貌。只要回想施洛德3 (Gerhard Schroder)在二○○五年敗選後,出現在電視畫面上那讓人無法忽視的神態;他是如此地狀況外,彷彿不管是誰、或是發生任何事都無法將權力從他手中奪走。歷史上幾乎沒有像羅馬帝國皇帝戴克里先(Diocletian),或是神聖羅馬帝國的查理五世(Karl V)這樣自動遜位的統治者, 有的多是一些手握大權的老者,他們被拘禁在一個留戀已逝過往的非現實世界裡, 因而作出了致命性的錯誤決定,像是為希特勒開啟毀滅之門的興登堡(Hindenburg)便是其中一例。那些無法察覺自己身處錯誤世界的人,隨時都有可能讓自己置身於危險的處境。

身為精神科醫師的我,也會接觸到危險程度較低的失實症狀,像是精神分裂症和憂鬱症。精神分裂症的患者因為受到自身錯亂的干擾,會在瞬間將自己推進一個天馬行空、充滿瘋狂妄想與幻象的繽紛世界裡,那是一個除了他自己沒有別人可以瞭解的世界。然而,在病癒之後,卻連他自己都說不清是如何踏進這個一輩子都不曾如此確信的陌生世界中、而最後又是以什麼方式幸運地逃脫出來。絕望的憂鬱症患者則是活在一個晦暗的世界裡,沒有顏色、沒有生氣、沒有出路;在那個世界裡,時間的齒輪沉重如鉛、停滯不前。而當他擺脫陰影壟罩、重獲健康時,也同樣無法理解當初生病的自己。許多其他精神疾病的患者也都有類似的經歷,在他們人生中的某段時間裡,世界突然變了樣,變得難以承受,然而卻沒有人能理解他們。不過,有誰能夠斷言,患者們的世界是假的,而我們健康的世界就是真的?說穿了,不過就是基於民主制度中的多數決原則,多數人所認同的就是真相;或是我們應該信服權威,由主治醫生來決定怎樣才叫做真實的世界?

患有毒癮的人反而會刻意追求這些編造世界中的迷眩之處。有需求的時候,他們就想製造滿足自我的幻覺和五花八門、多彩繽紛的現實;隨著時間的增長,他們也會變得更貪得無厭。當然,他們並不想在這趟恐怖旅程中體驗其他陌生世界所帶來的任何驚喜,而只是想當個劇場導演,永遠沉浸在嘉年華會所營造出來的狂歡氣氛中,追求可被製造的快感,直至最終沉淪為上癮的奴隸,永遠追逐著自己一度編寫的美好戲碼。每種癮頭也都是一種途徑,讓我們得以逃離共同生活的這個世界,有時候甚至是一種永遠的逃脫,如同一種慢性自殺。癮君子最後身處的情境和我們所認知的現實已經沒有任何關連,但這就表示他的世界是錯的,而我們的世界就是對的嗎?

和精神疾病患者相比,孩童的情況則完全不同。眾所皆知,他們的思想被馴化的程度不若成年人,因此可以同時在各式各樣的幻想世界中輕鬆地獲得歸屬感。有時候他們會幻想自己是國王的子女或某個知名的人物,但基於某個祕密協定所以不得洩漏真實身分。至於他們所置身的幻想世界是不是真實的世界,對孩童來說並沒有那麼重要。他們不用簽訂合約,毋須工作賺錢,也不會作出任何關乎人生的重大決定;世界對他們來說仍是一場大型的遊戲。一件事情是真是假,只有對成人而言才具有決定性的意義;如果一個成人無法確知自己是否活在真實的世界裡,那麼這就不再有趣,反而是一件可怕的事情。

* * *
身為成人,我們被迫接受日復一日的日常生活才是唯一真實的世界,但其實也有充滿生命力的方式能讓我們跨出這個幾乎由枯燥乏味所專制的生活世界。如果我們想再次像孩童般嬉遊於繽紛的想像世界裡,就社會可接受的程度來說,最令人感到愉快的方法便是透過藝術與音樂。不單只是孩童,藝術家們所理解的世界也是寬廣而開闊的,他們不受功利性現實主義的束縛,同時,他們也能拋開既定認知的包袱,直指事物的核心,專注於那個我們已經遠離且不可企及的真相本貌─因為我們要不是矇著眼在日常生活的框架裡兜圈圈,就是沉醉於絢麗糜爛、讓人有無限遐想的人造世界裡。
在小說裡,作者可以創造一個有天堂、有地獄、有愛也有恨、有良善和卑劣的世界;只有他才能決定這個世界裡的真假虛實,而讀者可以潛入這個匠心獨具的世界裡生活、思考並感受,即便這個世界根本不存在現實中。科幻小說所架構的世界更是超脫時間與空間的概念,但是透過閱讀我們卻得以遊歷其中。小說裡描繪的事物根本不可能存在,然而讀者卻能輕而易舉地將自我投射進那個創造出來的「世界」裡。

舞台劇和電影也有相同的魔法,兩者都能破解我們看似唯一的真實世界中既存的規則,將我們帶入如真似假的幻境裡。但是,萬一我們所謂的真實世界不過只是另一個可以隨時跳脫出來的故事場景呢?如同闔上一本枯燥乏味的書一樣,那會是什麼樣子?對一個正常運作的世界來說,造型藝術家所創造的立體形象一點意義也沒有,但這些栩栩如生的形體卻能透過自身獨特的意義激發觀察者的想像力,讓他們跳脫出思考和感受的慣性常軌。藝術創作讓我們得以跳脫日常生活,進入閃爍搖曳的人造現實中;而畫家在薄薄的一張紙上就能揮灑出一個由色彩及形狀所組構的平面世界,儘管這一張張畫作不具任何實用性,但其中所蘊藏的人類智慧卻仍在時空的移轉中歷久彌新,讓人讚嘆不已。稍縱即逝的音樂則是所有藝術型態中最短暫的一種,但無論我們之中的誰都能感受到它的存在。基本上,音樂不過是聲波,但對某些人來說,音樂無疑就是宇宙,比衣櫃裡的熨斗還來得真實。
然而,當我們邁步前往上述這些幻想世界時,卻也深信隨時都能回到那個如同家鄉般的真實世界─一個我們自認從小就認識的世界,而且在這個世界裡頭,一切都顯得清楚明確:關於對和錯、真與偽、現實和虛幻。

2. 身處異境的顫慄──楚門歷險記
如果我們的不安是情有可原的呢?倘若我們的一生僅是一場在大型舞台上的表演,那麼世界也不過就是一個虛構的現實,就像古希臘哲學家柏拉圖(Platon)揣測的那樣,我們在周遭所見到的僅是不完整的投影,而神祕的實際真相是永遠不可得知的?
柏拉圖在他的著作《共和國》(Politeia)裡講述了他著名的「地窖之喻」: 有一群囚犯在洞穴裡面對著一堵牆席地而坐,從牆上他們能夠看到倒映的黑影,不過因為這些人的手腳都被綑綁,也無法轉頭,所以他們認為眼前所見的那些黑影就是真實的人生事物,渾然不知眼前的場景僅是火光的倒影,並不是真實世界的樣貌,這便是那些囚犯的悲慘命運。
然而,在柏拉圖驚人的推論後,我們在哲學上並沒有任何一絲進步。連哲學家康德(Immanuel Kant)也心情沉重地指出,人類所察覺到的事物僅是那些針對感官所建造的表象,而對於事物的本質,我們卻一點道理也說不出。或許人類的確是少了某些器官,導致我們無法接收到電磁波、X光或諸如此類的物質,而僅能感知到周圍巨大世界的一小片段。我們遲鈍的雙眼看不見事物的本質,也因此容易受到偶然的感官刺激所迷惑,進而對這個世界產生錯誤的理解。環繞在我們周遭的世界,難道不是一個虛構的產物,一種自己創造的虛幻世界,好讓我們可以遠離動盪不安,安穩地過完一生?

「現實到底有多真實?」偉大的心理醫師保羅‧ 瓦茲拉威克(Paul Watzlawick)早在三十年前便已提出這個問題。他的結論是:真實只是自我建構的產物,而這個真實會在心理承受壓力時產生些許變化;也因此,對於現實的認知是真是假並不重要,重要的是,這些認知是否有助於治療某些特定的心理疾病。
瓦茲拉威克尋求的並非真相。相反地,假使一個病人愈是把他的憂鬱症看作現實,那麼要透過治療的力量讓這個具體、可觸碰的「物件」消失,也就愈是困難;尤其當病人在言談間還將這個物件指稱為「他自己的」,彷彿憂鬱症是他的所有物時,要從他身邊偷取這個病痛根本是不可能的任務。但如果僅將憂鬱症理解為個人在某個特定時空背景下或情境中對於自身行為的詮釋,那麼我們就有可能轉變患者對於這個物件的看法,讓他從另一個不同的視角、使用其他的方式來解讀自己的境遇。由此看來,真相在心理療程中其實派不上用場。

* * *
難道這表示世界根本沒有什麼真實或仿冒之分,因為生命中所有的事物都取決於個人的見解與看法?難道那種彷彿置身異境的感覺其實也是錯的,因為這種感覺必須預設一個真實世界的存在?
難道我們的一輩子就只是一場夢,每次醒來也不過又是再次墜入另一場夢境裡,直到有天這場夢像色彩斑爛的肥皂泡泡那般破裂?難道每個人的一生就只像一本尚未完成的小說,故事的真實性和《長襪皮皮》,或是朵娜‧里昂筆下威尼斯的布魯內提(Brunetti)警探的犯罪冒險故事不相上下?
難道那些我們在異境裡誤以為可怕或開心的時刻,只是證實了真相其實根本不存在,所有的一切也不過是轉瞬流逝的幻化虛象?而誤將夢境錯當現實也只是人們杞人憂天或是不經思考的妄想?為了不被即便抗拒也是毫無意義的強硬態度捲進惡夢的漩渦,難道自願獻身於這種迷人、無法捉摸的生命洪流,不也是一種生活的藝術嗎?

* * *
肉販一定會說,這簡直是胡說八道,一條香腸就是一條香腸;木匠也不會質疑樑木的存在,而是直接了當就進行結算,顧客出於同樣的認知也會二話不說就把帳款付清。哲學家一般被視作不切實際的人,心理治療師的命運也差不多,而只要談及那些人們巴不得置之不理的殘酷現實時,藝術家和孩童也會被排除在外。那麼上述那一大段關於身處異境的厥詞,難道只是思緒混雜的胡言亂語?
但是肉販也會戀愛,木匠在生命的關鍵時刻也會探尋人生的意義,而老實的顧客也並非只是照單全收,他們也會在意施工品質的良莠。

* * *
我到底愛不愛一個人,或是那個人到底愛不愛我,問的並不是香腸的種類,而是一個關於人的存在,一個具有決定性、甚至可能影響每個人一生的問題;是每個肉販、木匠,甚至是哲學家、心理治療師或藝術家,無論是誰,一輩子裡必然會遇到的問題。
個體生命之中的那些微小意義是否讓人生得以具有重大意義?善惡與上帝是否存在?萬事萬物最終會不會只是一場空?沒有任何人可以免於這些問題的侵擾,而關乎真實生命的存在性問題更是無人得以倖免:確信自己愛上一個人的滿腔愛意其實只是在荷爾蒙、美學和心理因素的作用下所產生的短暫認知,或是一種更深層、關乎人類存亡的感覺?換句話說,真愛到底存不存在?
倘若探尋生命的意義所追求的並非是一種治療的效果或是行事的準則,那麼我們真的能替這個問題找到一個與你我存在緊密相關的真實答案,而不會只是一齣令人啼笑皆非的鬧劇嗎?生命是否有其意義?而上帝又是否存在呢?最終,真的有善惡之分嗎?亦或是這些純粹只是不完善的教育、社會的失序崩解以及大腦額葉的神經系統運輸出了問題呢?

* * *
為了回答這些關於存在的問題,我們必須走出自己創造或是習於依附的人造世界、離開舞台、拋下千變萬化的角色,並且從柏拉圖的洞穴掙脫,好能夠在明亮的太陽光下面對不可避免的死亡,深刻體會並掌握生命中那些無法重來的每一刻。
然而,現今的社會存在著許多問題,相當嚴重的問題。
提出這些嚴肅的問題本來就吃力不討好,有時甚至是痛苦的。撕心裂肺的愛情
故事是所有時代永不褪流行的小說題材,生命的意義更是讓許多人窮盡一生心力追逐尋覓,而良心的譴責也算不上是愉快的感受,無怪乎人們對於這些存在性的議題總是避之唯恐不及。加上各項實際的利益關係運作,終而造就了一個毋須關心存有或生命意義的世界,而人們就只是麻木地放任世界如此下去。
只要花一點工夫,就可以幫助不安的同胞們打造出一個看起來十分真實的人造世界,一個不存在任何混沌不清或曖昧不明的美麗新世界;只要有Google,就沒有解答不出的問題,染上毒癮的人會被費盡心思送去勒戒,而精神疾病患者則被送入專業診所隔離;一個完全正常的世界。所有的獨裁者都被當成瘋子,和我們同類的人當然完全正常,藝術是交易品,而孩童只是教育課題;換句話說,在這個世界裡不存在任何讓人感到不安的議題,因為在這個世界裡只有一個大家都認識的真理,不會發生任何意料之外的事情。一個庸俗人的世界,而我們多多少少都是個庸俗的人。

但是,等一下!是不是還少了些什麼東西?
對你跟我,對每個獨一無二、且終將死去的人類而言,那個難以捉摸、不可動搖的世界本質到哪兒去了?
尋常日子裡真正的現實其實隱藏在一個由諸多小型世界所共同組成的大型人造世界背後,這些小世界彼此爭先恐後就像一場喧鬧不已的嘉年華會,而遊行隊伍裡卻不見真正的死亡、愛情、善與惡,或是上帝。這是一個科學、心理學、媒體、經濟和心靈成長的世界,它們甚至厚顏無恥地爭相宣稱自己才是唯一的真實世界,而每個人都必須加入這場戲;若是有誰放棄這個演出機會,那麼就等於錯失了自己的生命,你真實的人生。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

優惠價:90 270
絕版無法訂購

暢銷榜

客服中心

收藏

會員專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