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0
0
【簡體曬書區】 單本79折,5本7折,活動好評延長至5/31,趕緊把握這一波!
地書:從點到點(簡體書)
滿額折
地書:從點到點(簡體書)
地書:從點到點(簡體書)
地書:從點到點(簡體書)
地書:從點到點(簡體書)
地書:從點到點(簡體書)
地書:從點到點(簡體書)
地書:從點到點(簡體書)
地書:從點到點(簡體書)
地書:從點到點(簡體書)
地書:從點到點(簡體書)
地書:從點到點(簡體書)

地書:從點到點(簡體書)

人民幣定價:58 元
定  價:NT$ 348 元
優惠價:87303
領券後再享88折
海外經銷商無庫存,到貨日平均30天至45天
可得紅利積點:9 點
相關商品
商品簡介
作者簡介
名人/編輯推薦

商品簡介

享譽世界的華人藝術家徐冰
歷時七年,經典作品《天書》之後又一奇書問世!
沒有任何傳統文字,不是繪本,不是漫畫,但任何人都可以讀懂!
記錄現代人典型生活的奇特小說,抑或是人類交流方式的另一種可能

看不懂?天書?
錯了!這本書的名字是"地書"!
享譽世界的華人藝術家徐冰
歷時七年,經典作品《天書》之後又一奇書問世!
《地書》是一本用各類標識語言和符號寫成的書,妙趣橫生地記錄下現代城市白領一天二十四小時的典型生活。在某種意義上,這是一本奇特的小說。藝術家徐冰經過七年的材料收集、概念推敲、試驗、改寫、調整、推翻、重來,最初的靈感終于轉化成一件成熟的藝術作品問世。這是一本沒有使用任何傳統文字的讀物,也是一本在任何地方出版都不用翻譯的書。無論哪種文化背景,講何種語言,只要有當代生活經驗的人,就可以讀懂這本書。

作者簡介

徐冰:當代最受人關注的華人藝術家之一。1955年生於重慶,1977年考入中央美術學院版畫系,1981年畢業留校任教,1990年移居美國。2007年回國擔任中央美術學院副院長、教授。曾在美國華盛頓沙可樂國家美術館、紐約新美術館、布朗士美術館、西班牙米羅基金會美術館、捷克國家博物館等重要藝術機構舉辦個人藝術展。曾被邀請參加英國、法國、加拿大、日本、澳大利亞、芬蘭、意大利、德國、韓國等國的重要聯展。1999年獲得美國最重要的個人成就獎“麥克阿瑟天才獎”。

名人/編輯推薦

二十多年前我做了一本包括我自己在內沒人能讀懂的《天書》,現在又做了這本說什麼語言的人都能讀懂的《地書》。事實上,這兩本書截然不同,卻又有共同之處:不管你講什麼語言,也不管你是否受過教育,它們平等地對待每一個人。《天書》表達了對現存文字的遺憾與警覺;《地書》則表達了對當今文字趨向的看法和普天同文的理想。我知道這個理想有點太大了,但意義在於試著去做。
在我看來,藝術重要的不是它像不像藝術,而是看它能否給人們提示一種看事情的新角度。
——徐冰

從《天書》到《地書》 徐冰
《地書》是一本用各類標識語言寫成的書。經過七年的收集材料、概念推敲、試驗、改寫、調整、推翻、重來,現在終於作為一本有國際書號的書正式出版了。這是一本連版權頁都沒有使用一個傳統文字的讀物,也是一本在任何地方出版都不用翻譯的書。《地書》這套文字系統,從某種意義上講是超越現有知識分類和地域文化的。它不對位於任何已有的文本知識, 而直接對位於真實的生活邏輯和事物本身。對它的識讀能力不在於讀者的教育程度和書本知識的多少, 也不必通過傳統的教育渠道獲得,而是取決於讀者介入當代生活的程度。不管是哪種文化背景,講何種語言,只要有當代生活的經驗,就可以讀懂這本書。文盲可以和知識人一樣, 享受閱讀的快感。
為配合這本書,我們製作了“字庫”軟件。使用者將中文打入鍵盤, 電腦屏幕既自動轉譯成標識語言;如果打入英文也會如此,這時即出現了一個不同語言的“中間站”。不同語言的使用者可以此進行簡單地交流。這有一定的實用價值。
我對標識傳達功能的興趣,最早是受到機場的指示系統和飛機上的安全說明書的啟示。在過去的二十多年裡, 我有很多時間在機場和班機上度過。機場的指示系統和機上的安全說明書都是以“識圖”為主;力求用最低限的文字說清楚一件比較複雜的事情。這些指示系統和說明書,可以說是人類最早的“共識”讀本,這點特別吸引我。
2003年的一天,當我看到口香糖包裝紙上的幾個小圖時(請將用過的膠狀物扔在垃圾桶中), 我想: 只用這幾個標識既然可以說一個簡單的事情, 那麼用眾多標識一定可以講一個長篇的故事出來。從那時起, 我開始通過各種渠道收集、整理世界各地的標識,也開始研究數學、化學、製圖等專門領域的符號。當今,數字網絡技術迅速擴展, 各類數字產品中Icon語言大量出現, 使收集整理成了一項無止境的工作。但越是這樣我越能感到這項工作的意義所在,與此有關的思維越發活躍起來。
絕大多數語言文字的雛形,都始於同語音生活的小範圍人群-- 一個部落或一個村莊。隨著人們活動範圍的擴大, 發展成為一個地區使用一種語言,再擴大到幾個地區,以至一個國家或幾個國家使用一種語言, 這是幾千年來語言文字生長的過程。當今國際化的趨勢讓世界迅速在縮小, 形成“地球村”的概念。但這個“大村子”與文字初始期的村莊不同的是:“村民”們操著千百種不同的語音, 寫著互不相通的怪異符號, 卻生活、工作在一起。顯然,語言的不便,成了人類的大麻煩。以種族為基本單位的現存語言,也包括最強勢的英語,都顯出滯後和不勝任的局限。現有文字面臨著過去任何時代都未曾有過的挑戰。人類多少年來“普天同文”的願望,在今天成為切實的需要。這種局勢期待一種能夠適應全球化的、超越地域文化的、便捷的傳達方式的出現。那個巴別塔(Tower of Babel)的意義才開始真正被激活。我們今天的生活和幾千年以前截然不同,但是我們所使用的語言、文字卻和幾千年以前是一樣的,語言、文字的滯後是顯而易見的。
今天的人類社會在某些層面上,其實具有原始時代的特徵。整體的生活方式都在重組,每天都有新技術與新工具發生。這些新東西具有突變性,是突如其來的,挑戰著每一個人對陌生事物的接受度。新科技使人類速度在快速提升,資訊爆炸催著人們快速地處理信息,每一個體都在忙於應對,而變得沒有時間和耐心去一點點閱讀,更接受一目了然的信息獲取方式。傳統學習方式越來越多地被圖識說明所取代。人類似乎正在重複文字形成之初的歷史,以像形的模式又一次開始。可以說,今天是新一輪的象形文字的時期。
我們視《地書》這套符號系統為一種“文字”系統, 是因為,它們不是被某個人編造或規定出來的。我們整理《地書》標識有一個原則:限制主觀的發明和編造,只作收集、整理與格式化的工作。因為這些正在被使用的標識,本身已具備共識基礎和文字性質。有生長力的文字系統大多是約定俗成,再經過整理形成的。一般來說,由人為設計的符號系統是主觀的結果,它缺少自然形成的邏輯和被普遍認可的基礎,不支持作為一種書寫系統所必備的易掌握、具共性和可複制使用的性質(這也是卡通表述不能被視為文字表述的原因)。在《地書》這套表述系統中,所有的“字”都有其來源和出處。“語法”部分;包括回憶、想像、夢境、人稱表示、情感表示,也包括形容詞、語氣詞、介詞、標點符號等,同樣是來自於那些普遍使用過的“表示法”。
人類最可信賴的溝通方式是視覺的,視覺有一種超文化的能力。因為是事實的直接呈現,其信息不像其他各類勾通體系那麼容易被打折扣和變形。人類生理經驗的共性,使基於事實經驗而被抽像出的圖形具有共識依據。比如說,電話聽筒前加上表示發聲的圖形,能表達不同傾向的聲音;幾個從小到大的同心弧線,表示正常的發音;波文線表示舒緩的;折線表示刺耳的。這些都是視覺圖形,卻能有效指代某類聲音。波文線的舒緩,是因為它與煙或水的移動有關;折線和電閃雷鳴的經驗有關,所以是激烈的。人類的這些共同經驗是超文化、超地域、超語言的。咖啡館的標誌,可以有上百種,我們的工作是把這些材料排列起來,對它們做心理和視覺習慣上的分析和比較;比較出哪些特徵是共同的、一看即明的,再將這部分提取出來;最終要找到的是共識性的部分。這是對視覺特徵分寸感把握的工作,核心是視覺傳達的研究。
我對《地書》的興趣在於:圖形符號作為文字,到底能表達到什麼程度?我不希望它已經具備的能力,沒有被我沒有找到而被浪費了。當然我也清楚,比起成熟文字,它的表達能力是有限的,有些適合它表達,有些不適合。但是我越來越相信,它已經能表述的程度,是我們的認識所不及的。這一版《地書》的故事,被譯成中文竟有一萬四千多字,這在沒有去嘗試之前是不可想像的。我們知道,甲骨文被文字學者認定為是一種文字時,才有260個字符,而今天正在被使用的象形符號多的無法統計,並且每時每刻還在不斷地產生。可以說,這些圖形符號,已經具備了非常強的語言的性質。
上面談的都是文字與符號學的事情,《地書》以一件藝術品的類別出現,我們應該談一些藝術的事情。
《地書》作為一個藝術項目,由於它的“在時性”,它將會是一個沒完沒了的項目。作品的形態在“藝術”與美術館之外;不固定又自然繁衍。它有條件成為一個,人們可以自由參與的、公開的平台。這樣,《地書》作為藝術作品的形態,就與此文分析的時代特徵,發生更有機的關係。《地書》的概念本來就來自於當代的傳播環境,更適於回饋這種環境。
《地書》與《天書》比較起來,它應該像一灘水似的沒有邊界。《天書》更像一件完整的藝術品,從裡到外都是用傳統的手段製作的。它所引發的討論無論怎樣展開,物化的作品就在那裡,其作用方式是傳統的;人們到一個專門的空間去感受它。而《地書》的真實形式,是當下這個信息時代本身;是“發散狀”的。不固定、無形態、不像藝術,是它最好的呈現方式。
在我看來,藝術重要的不是它像不像藝術,而是看它能否給人們提示一種新的看事情的角度。地書放在美術館就可以稱之為藝術,如果在符號學、視覺傳達、字體設計等領域來介紹,就是別的領域的事情。其實“不純粹”才是藝術進展的真正元素,才有藝術創作最本質的東西。
最後我還想談一點《地書》靈感的真正來源。這件作品的電腦軟件部分,最早是在紐約MoMA“自動更新”展上展出的。這個展覽討論的是“。Com”大爆炸後的藝術現象;藝術家在後“Video藝術”時代,如何對高科技材料作出的反應、調整和使用。作品參與的討論和展覽,是屬於西方最具試驗性的藝術領域。但我知道我作品靈感的核心來源,源自於我們的文化傳統;遠古先人的智慧。我對圖形符號的敏感,是由於我有像形文字的傳統和讀圖的文化背景。
二十多年前我作了一本包括我自己在內沒人能讀懂的《天書》,現在又作了這本說什麼語言的人都能讀懂的《地書》。事實上,這兩本書截然不同,卻又有共同之處: 不管你講什麼語言,也不管你是否受過教育,它們平等地對待世上的每一個人。《天書》表達了對現存文字的遺憾與警覺;《地書》則表達了對當今文字趨向的看法和普天同文的理想。我知道這個理想有點太大了,但意義在於試著去做。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大陸出版品因裝訂品質及貨運條件與台灣出版品落差甚大,除封面破損、內頁脫落等較嚴重的狀態,其餘商品將正常出貨。

特別提醒:部分書籍附贈之內容(如音頻mp3或影片dvd等)已無實體光碟提供,需以QR CODE 連結至當地網站註冊“並通過驗證程序”,方可下載使用。

無現貨庫存之簡體書,將向海外調貨:
海外有庫存之書籍,等候約45個工作天;
海外無庫存之書籍,平均作業時間約60個工作天,然不保證確定可調到貨,尚請見諒。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

優惠價:87 303
海外經銷商無庫存,到貨日平均30天至45天

暢銷榜

客服中心

收藏

會員專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