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0
0
【簡體曬書區】 單本79折,5本7折,活動好評延長至5/31,趕緊把握這一波!
菩提道次第心傳錄
滿額折

菩提道次第心傳錄

定  價:NT$ 280 元
優惠價:90252
缺貨無法訂購
相關商品
商品簡介
目次

商品簡介

雪域聖教的光輝明燈偉大的菩提道修行者。

“蘭仁巴”是“菩提道修行者”之義。因這位尊者一生學修菩提道,人品行為符合菩提道教義,因此人們稱他為“蘭仁巴”。他的本名叫阿旺彭措,西元1922年生於雲南迪慶藏族自治州中甸(現稱“香格里拉”)縣戎域納當村一戶貧苦藏族農民家。拉薩哲蚌寺僧人,雪域當代著名的高僧大德。

蘭仁巴大師一生學修《菩提道次第廣(略)論》而馳名中外,號稱“菩提道修行人”―--即“蘭仁巴”。被譽為“雪域聖教的光輝明燈,偉大的菩提道修行者”。這部《菩提道次第心傳錄》,是蘭仁巴大師的學修心得筆記。

作者在這部筆記中高度概括了宗喀巴大師《菩提道次第廣(略)論》教義的理論要點,是一部完整的菩提道學修提綱。該筆記語言通俗、生動,運用人量比喻,行文流暢,線索清晰,闡明藏傳佛教所依據的主要理論問題,具有極強的可讀性。

走向覺悟的道路
《菩提道次第心傳錄》譯者前言


“菩提道”的“菩提”是覺悟之義,成佛之義,
“道”是“道路”、“方法”之義,合起來是成佛的道路,或覺悟的方法。
“次第”是“程式”或“順序”之義。

“菩提道”是一個總的系統,其中包括很多支系法門。這些支系法門組成一個總的系統時,不是任意地排列,而是有嚴格的邏輯和因果順序,即在前後支系法門之間具有先後的邏輯規律和前因後果的因果鏈關係。就是說沒有前者就沒有後者,如在菩提道次第中,將親近上師法作為入道之門,無常觀作為入法之門都具有深刻的意義。

無論世間知識的學文化、學技術,出世間知識的學佛教、求解脫都離不開師傳,都離不開受教育,要受教育就離不開教師。佛教從本質上講是教化、教育人類提升精神境界,提高道德和智慧素質的一種教育系統。佛祖釋迦牟尼是佛教最初的教師,各教派中的創始人和列祖列宗都扮演著承前啟後、教育開化眾生的教師角色。教育的興旺就要靠大家重視教育,重視教育就要尊重教師,因此“尊師重教”不但是佛教的根本,也是世間教育的根本。

在菩提道次第中將“師法”列為第一要道,是總結全人類歷史經驗的結果,從這一系統的排列順序上就足以證明佛教智慧的高明。把“無常觀”列為入法之門即入法第一觀門,也有它深刻的道理。

“無常”是包括物質和精神的一切存在的一個普遍規律。
“無常”分宏觀和微觀(佛教稱“粗分”和“細分”)。

宏觀無常指的是每一種事物從生成到滅亡的全過程。這種無常物存在的時間不等,有一刹那的存在如閃電,有幾小時的存在如曇花,有幾十年的存在如人,也有幾千萬年、幾百億年的存在如星球。總之,無論是什麼事物,無論它能存在多長時間,凡是“有”的東西都要滅亡――這就是宏觀無常。

但從微觀上講,每一種事物和組成它的物質的和精神的基本元素,都處於即生即滅、永不停止的運動變化狀態,佛教中表達為“刹那無常”、“生即是滅”、“生滅一體”――這就是微觀無常。佛教哲學中提到的“無常”,在多數情況下指的是這種微觀無常。

現代物理量子力學劃時代的發明之一是基本粒子的即生即滅,即測不準定律。所以有的科學家說:“兩千多年來人類的知識雖然得到極大的豐富,但人類的智慧並沒有變得更聰明。”從微觀無常規律的認識來說的確是這樣,只是現代科學從實驗中得到了證明,並非新發現。人生最大的不幸就是死亡,凡是有生命的東西都逃不脫死亡的規律。那麼為什麼佛法將認識這一規律視為入法之門呢?這就要從佛教所追求的目標說起。

佛教所追求的目的無非就是快樂二字,無論初級目標轉生人天,還是終極目標解脫輪回的涅槃和成佛,都是不同層次上的快樂。因為生命太苦太累,所以快樂就成了人類所追求的第一目標。從人類的一切活動到外道的“升天堂”、淨土宗的“往生極樂世界”都沒有離開快樂的生活目標。假若人間是天堂樂園,誰還嚮往和追求天堂樂園的生活?假若人類沒有離苦得樂的慾望,怎麼會產生離苦得樂的各種宗教呢?如果追求快樂的思想出自內心深處,就要首先充分認識到生命的苦。

苦有多種,但概括起來只有三種,即苦苦、壞苦、行苦。

“苦苦”就是人類和動物共同可以感受到的明顯的苦,如饑餓、寒熱、疾病痛苦之類。
“壞苦”就是樂變苦、形樂實苦之類的變易之苦。這種變易之苦外道也能認識到,只有“行苦”才是佛教獨到的見解。
“行苦”指的就是生命的無常之苦。因為生命無常才是最根本的苦。所以佛說:“由無常知苦。”知苦才會求樂,才會考慮離苦得樂之道。

無常對有情生命來說,不是一般的苦,是潛藏死亡危機的苦,因無常死亡有隨時來臨的可能性,一但死亡來臨,世間的一切榮華富貴、幸福生活都會消失,一切奮鬥目標都會泡湯,一切心愛之物都將化為烏有。認識這種殘酷的自然規律,會迫使人們思考一些人生問題,如一生的你爭我鬥、恩恩怨怨解決什麼問題呢?金錢和權力能解決死亡的困惑嗎?臨終時回顧自己的一生會不會有違背良心的內疚呢?想到死亡的威脅,貪者會收斂,殺人的人會放下屠刀,一切恩怨都會了斷,所以說:“人之將死,其言也善”。惡人不能繼續作惡了,不得不善,這是逼迫人們改惡從善。

死亡能使惡人變善,從這個意義上來說死亡不僅是最大的威脅,也是最大的動力。由死亡而想到身後的事,由死亡的威脅使人們產生危機感和緊迫感,由死亡的威脅而放棄貪心、怨恨和一切無價值的活動,由死亡的危機感迫使改變思想行為,進入善道。由死亡觀引起的做事的緊迫感,使人們珍惜時間,爭取向選定目標快速前進。這就是佛法將無常觀視為入法之門的原因所在。從這點上也可以看出佛教的睿智。

菩提道諸法門安排的前後順序具有非常嚴密的邏輯性和因果性。入道要先拜師求學,故親近上師法被列為諸法系列之開始,認識自我是修法的起步。

首先認識到自己是有別於動物的有智慧人類,而且是知書達理的文明人類,更值得慶幸的是外在的時代環境、內在的智慧智力都具備接受佛法、實現更高人生目標的優越條件。這三個條件的具備是非常難得的。人身本難得,而具備後兩種條件更是難得中的難得。充分認識到這種優越人身的難得而倍加珍惜,求取人生的最高價值――這就是暇滿人身觀。“暇滿”指的是人身的後兩個條件所包括的學佛的主客觀十八項因緣。

得到難得的寶貴人身,可慶可喜,但人身是處於衰老變化之中終究要死亡的靈肉之體,而且人生死無定期,有隨時死亡的可能性。認識到有生必有死,死無定期,在思想上產生生命的危機感和緊迫感――這就是人生無常觀,從生的榮幸想到死的結局,從死想到死後的出路。

死後的出路從輪迴的規律而言,只有善惡二道。
善道指人天道,惡道是地獄、餓鬼、畜生道。

凡存在都有前因後果,生善道是行善的福報,生惡道是作惡的懲罰性惡報。世間的人,一切行為受到貪、嗔、癡支配,先天具備作惡的(慣性),缺乏天生的行善意識。故一生作惡多而行善少、缺乏佛教修養的人,善惡不辨,還在理直氣壯地作惡。在這種情況下,大多數人根據生前的行為,死後出路只有三惡道,轉生善道的機會微乎其微。
那麼墮落三惡道有什麼可怕呢?
為了認識到生惡道的可怕性,就要從可見的動物界的生存之苦,想到不可見的從善惡報應規律可以理解的地獄和餓鬼道的苦,這種可怕的惡報認識,引起心靈的震撼,對自己敲起警鐘――這就是緊接著無常觀之後的惡道苦重觀。惡道之苦是最重的苦,人天道也有輕重不等的苦。但比起三惡道,人天道就幸福千百倍。那麼同樣的生命,為什麼有的苦,有的樂,有的生存條件好,有的生存條件差呢?這究竟是什麼因緣造成的呢?這個問題就是引起我們研究三界生命苦樂的因緣。

從宇宙萬物緣起之理,推知生命苦樂的緣起之理,同因同果,異因異果,無因無果。這是萬物的普遍規律。人的享樂受苦,各有因緣,種瓜得瓜,種豆得豆,分毫不差。人行善得樂,作惡受苦,並不需要靠佛教理論,現實中就可以得到無數證明。

認識到善惡因緣業報而激發戒惡行善的理念,控制自己的惡念惡行,提高自己的善德戒行的修養――這就是由認識苦樂而生起的善惡業報觀。

由懂得業報因緣而戒惡行善,可以得到轉生人天之福。但是人天之福是否可以持久不變?是否可以信賴呢?從其本質分析,天上的生命雖優越也屬無常,難逃福報盡而下墮的命運;人間苦多樂少,表面上快樂的東西,其本質仍然是變易無常之苦――認識到這個道理就是世間過患觀。

苦和樂是相對的存在,有苦就有樂,既然世間之樂是形樂實苦,無常之樂,那麼有沒有無苦的純樂和永恆不變之樂呢?這就要從苦的根源上考察。既然苦是因緣生成之物,那麼苦的因緣能不能改變呢?

凡是人為的因緣,人可以改變,煩惱和煩惱引起的造業是苦諦輪迴因緣,其根源是愚昧無明,要除掉受苦的因緣,首先要除掉無明。無明是一種愚昧無知狀態。但苦諦形成的根源不是廣義的無明,而是“我執無明”。

除掉我執無明唯一的辦法是點燃無我智慧明燈,四諦中的道諦指的就是無我智慧。消除無明煩惱、不造業就斷除了輪迴的因緣,生命就不會流入輪迴,也就得到無苦的純樂了――這就是脫離輪迴之苦的涅槃境界。

在這種樂境中永遠消除了煩惱及其根源,因此,這種樂是永恆不變的長樂,認識到這種樂的存在,並生嚮往之心――這就是解脫利益觀。

在解脫之道的認識上可以進一步認識到,只求獨善己身的斷煩惱涅槃羅漢果心量小,人格不完美,而且慈悲智慧也沒有達到至高無上的圓滿程度,因此並非生命所追求的終極目標。從人格心量而言,放棄有恩於自己的父母眾生而不顧,只求自己離苦得樂是十分可恥的行為。小善獨善其身,大善兼濟天下。從輪迴生命的無數次循環規律中可以斷定眾生都有做過自己父母的可能性,很難斷定今世的仇敵不是前世的父母。凡父母都愛子女,都對子女有養育之恩,恩愛莫過於母親的恩愛,不知母愛、不圖回報是最缺德可恥的行為。無德之人與畜生同類,活在世上有什麼意義呢?

學佛就是提高道德素質,作為有道德良心的人,怎麼會放棄處於水深火熱之中的父母眾生而不顧,自求往生極樂,自求脫離輪回的涅槃呢?這是萬萬不能的事,因此要有拯救父母眾生的大慈大悲心。但拯救眾生光有大慈大悲心不夠,還要具備拯救眾生的大智大能,這種大悲心和大智大能,要到達佛的境界才有。因此為了拯救一切父母眾生必須立志成佛――這種立志成佛之心,就叫發菩提心,也叫樹立大乘心。

光發為眾成佛之願不夠,還要有實際行動。修菩提心的實際行動就是修舍、戒、忍、勤、定、慧六度。將菩提願心和修菩提心行為合起來稱做行願菩提心。行願菩提心在未獲得見道實相智慧之前,仍屬於世俗諦,在見道入一地之後,才是真諦、理諦菩提心。修真理菩提心主要靠修止觀,從定中生出現觀直覺智慧,才可以說獲得了真理菩提心。以上三士道“八觀”,環環相扣,因果相續,依次而生――這就是諸法之間的邏輯和因果關係。

三士道的“三士”指的是三個層次、三種心量、三種目標。三士道的三個層次是修佛道必經的三個階段。萬丈高樓從地起,沒有第一層,就不會有第二、第三層……直至最高層。這種菩提道的循序漸進,只有速度快慢之分,沒有省略中間環節的頓悟之法。

下士道主修人天福報,這是下士心量的眾生的修行目標,也是中、上二士的修道基礎。

中士道修解脫心,解脫法是處於中士層次的小乘心量的眾生的修行目標。對上士道來說,在這個階段只修出離心,不修中士解脫法。

上士心量的修行人,雖然能從智慧的角度認識到世間過患,因而對世間的福樂不生貪戀,但從慈悲的角度不忍離世而放棄利眾事業,這和小乘的厭世思想有本質上的區別,從這裡足以看出大乘佛教積極入世的思想。

三士道各自的解脫目標不同:
下士道求三惡道的解脫;
中士道求輪回的解脫;
上士道求所知障的解脫。

下士道修法的重點是皈依三寶,重視業報,修十善;
中士道的修法重點是觀世間過患,修出離心;
上士道重點是修行願菩提心,生法無我真智。

三士道各自解決的主要問題是:
下士道改變世俗的短淺眼光,放眼後世;
中士道改變留戀苦世的思想,追求出離輪迴;
上士道破除自私自利的貪心,樹立利樂眾生的思想。

以上是菩提道次第的宗旨和要點。

目次

目錄
走向覺悟的道路――《菩提道次第心傳錄》譯者前言
一個偉大的修行者 ――蘭仁巴大師生平簡介
引子
上卷·親近上師法
第一章 親近上師的功德利益
第一節 認識親師功德的重要性
第二節 怎樣認識親師功德
第二章 不尊敬上師的罪業
第一節 詆毀上師的罪業
第二節 違背師言的罪業
第三節 對上師生氣的罪業
第四節 尋找上師缺點的罪業
第五節 將上師看作平常俗輩的罪業
第六節 不尊敬上師的罪業
第七節 踐踏上師身影、座墊等物的罪業
第八節 浪費上師財物的罪業
第九節 使上師不愉快的罪業
第十節 對上師的作風產生誤解的罪業
第十一節 對上師不以上師看待的罪業
第三章 親近上師的思想態度
第一節 思其功德 樹立信心
第二節 思其恩情 激發敬心
第四章 敬師的行為禮儀
第一節 供養上師
第二節 侍奉上師
第三節 聽從教導
第五章 親近怎樣的上師
第一節 傳戒上師的五條德相
第二節 大乘道上師的十種德相
第三節 密教灌頂金剛師的德相

下卷·承教依次修心法
第一章 抓緊時機為人生爭取善果
第一節 認識具良緣人生
第二節 具善緣人生的可貴性
第三節 具良緣人生的難得性
第二章 與下士共行道的思想修養
第一節 今生生存時間不多,死亡將要來臨
第二節 如何觀想人生無常
第三節 思考死後惡道的痛苦
第四節 後世獲得幸福的方法
第五節 修習佛教入門之法――皈依法
第六節 對獲得安樂的根源――業報法生起信念
第三章 與中士共行道的思想修養
第一節 苦諦:苦難中輪流不息
第二節 集諦:輪回轉世因緣
第三節 滅諦:從苦難中解脫
第四節 道諦:獲得解脫的方法道路
第四章 上士道的思想修養
第一節 發菩提心的功德利益
第二節 如何發菩提心
第三節 發心後的修心法
結語
第一節 偈頌
第二節 《菩提道修行次第》教義概括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

優惠價:90 252
缺貨無法訂購

暢銷榜

客服中心

收藏

會員專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