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0
0
【簡體曬書區】 單本79折,5本7折,活動好評延長至5/31,趕緊把握這一波!
文人論政:民國知識份子與報刊
滿額折

文人論政:民國知識份子與報刊

定  價:NT$ 480 元
優惠價:85408
缺貨無法訂購
相關商品
商品簡介
作者簡介
目次

商品簡介

本書旨在探討民國時期自由報刊和知識份子的互動、歷史角色及其影響。從理論視野和史料分析,追索並燭照一系列的問題,如中國士大夫向現代知識分子轉型以及文人論政的特徵爲何?民國報刊如何詮釋民主自由?當時報刊如何成為自由理想的重要載體和陣地,有何成就與限制?自由主義在中國的命運如何?國民政府如何管制報刊言論?自由報刊的宗旨和報人的觀念為何?各類報刊採取什麼實踐模式?其盛衰榮枯的原因何在,在這個過程當中知識份子扮演什麼角色?民國報刊對後來臺灣的新聞自由和民主運動有何啟示?
本書是新聞史研究的專著,集合中台港著名民國史和新聞史學者,交叉探討民國時期知識份子與報刊的互動,可謂開風氣之先,有建立規格的意義。

作者簡介

李金銓:香港城市大學傳播學講座教授,傳播研究中心主任。美國明尼蘇達大學榮休教授。曾任香港中文大學及國立政治大學講座教授、中央研究院客座教授。中文近著包括《超越西方霸權:傳媒與文化中國的現代性》。

林淇瀁:臺灣政治大學新聞博士,曾任《自立晚報》總編輯、總主筆,現任臺北教育大學臺灣文化研究所副教授、吳三連臺灣史料基金會秘書長。

禹江:湖南師範大學歷史文化學院教師、中國近現代思想史博士研究生。

桑兵:中山大學歷史系教授、博士生導師,近代中國研究中心主任、孫中山研究所所長。教育部長江學者特聘教授。已出版《清末新知識界的社團與活動》、《國學與漢學:近代中外學界交往錄》、《晚清民國的國學研究》、《孫中山的活動與思想》、《庚子勤王與晚清政局》等專著,編輯《戴季陶辛亥文集》,發表學術論文90多篇。目前主要關注晚清民國的政治社會與文化,近代中日關係(以民間團體和學者為中心)等領域。尤其以近代中國的知識與制度轉型為重點。

高力克:北京師範大學法學博士,浙江大學傳媒與國際文化學院教授。著有《五四的思想世界》、《調適的智慧:杜亞泉思想研究》、《求索現代性》、《歷史與價值的張力:中國現代化思想史論》。

高瑞泉:哲學博士,華東師範大學人文社會科學學院院長,哲學系教授。本文的寫作得到國家社科基金項目「『平等』在現代中國的嬗變及其價值」和「上海市重點學科建設項目」資助。

張太原:中共中央黨校黨史部教授,聊城大學歷史文化學院教授,主要從事中國近現代史研究。在《歷史研究》、《近代史研究》等刊物發表論文30餘篇,著有《〈獨立評論〉與20世紀30年代的政治思潮》等。

張詠:中國人民大學新聞學士、碩士, 香港中文大學傳播學碩士,美國明尼蘇達大學傳播學博士。現任美國密蘇里大學新聞學院助理教授,主講國新聞史和質化研究方法,主攻中國新聞史研究。

陳建華:哈佛大學文學博士,現任教於香港科技大學人文學部。發表著作有《十四至十七世紀中國江浙地區社會意識與文學》、《革命的現代性》《帝制末與世紀末》,《革命與形式:茅盾早期小說的現代性展開》及《去年夏天在紐約》、《陳建華詩選》等。

陳謙平:歷史學博士。現任南京大學歷史系主任、南京大學中華民國史研究中心副主任、中國現代史學會副會長。著有《抗戰前後之中英西藏交涉(1935-1947)》等著作。

章清:復旦大學歷史學系教授,歷史學系系主任,教育部重點研究基地「中外現代化進程研究中心」常務副主任。著有《胡適派學人群與現代中國自由主義》等書,另有涉及現代中國思想史、學術史的論文40餘篇。

黃旦:復旦大學新聞學院教授,復旦大學資訊與傳播研究中心主任,主要研究方向為中外新聞與傳播思想、媒介與社會、新聞與傳播史。

楊琥:西北師範大學歷史系,北京大學歷史系歷史學博士。現任北京大學校史館副研究員,主要從事中國近現代思想文化史的研究工作。

潘光哲:臺灣大學歷史學系博士,曾任職臺灣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美國哈佛大學哈佛燕京學社訪問學者,目前任職於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專業研究領域為近現代中國史。

鄭大華:中國社會科學院近代史研究所研究員,研究生院博士生導師,湖南師範大學特聘教授。著作包括《梁漱溟與胡適:文化保守主義與西化思潮的比較》,《張君勱傳》,《包世臣》,《民國鄉村建設運動》,《梁漱溟與現代新儒學》,《張君勱學術思想評傳》,《梁漱溟傳》,《晚清思想史》,《民國思想史論》,《民國思想家論》等。

目次

導論 近代中國的文人論政/李金銓 一、文人論政 二、自由與民主 三、範式轉移 四、結語 1 陳獨秀與胡適的自由民主理念/高力克 一、兩種自由理念 二、自主的自由與選擇的自由 三、憲政民主與大眾民主 四、結語 2 《新青年》「通信」欄與五四時期的社會、文化互動/楊 琥 一、《新青年》「通信」欄的設置及其演變 二、「通信」欄的討論話題與編者、讀者之間的思想互動 三、「通信」欄編、讀之間的人際互動:從通信作者到撰稿人 四、「通信」欄與五四時期社會、文化的互動 五、結語 3 胡適與《努力週報》的創辦/潘光哲 一、前言 二、走向「論政」之路前夕的胡適 三、「努力社」的創辦 四、「政治的工具主義」:胡適「論政」的思想準備之一 五、「幹」的實踐哲學:胡適「論政」的思想準備之二 六、結語 4 《獨立評論》與中國自由主義的「命名」/章 清 一、晚清及五四時期對「自由主義」的闡釋 二、《獨立評論》的創刊及其對「自由」價值的肯定 三、影響「自由主義」理念彰顯的歷史與現實因素 四、中國自由主義的「命名」 5 「強有力的中心輿論」:《獨立評論》的社會影響/張太原 一、全國人的公共刊物 二、社會各界的評說 三、政治實體的態度 6 抗戰前知識份子在民主理念上的分歧:以《獨立評論》主要撰 稿人為中心的分析/陳謙平 一、《獨立評論》主要撰稿人的背景分析 二、主張「獨裁」與「專制」的蔣廷黻等人 三、胡適等人為「民主」辯解 四、「獨立評論派」民主理念歧義原因探析 五、無奈的抉擇 7 《益世報》與「九一八」後的憲政運動/鄭大華、禹 江 一、憲政運動的前提與原則 二、對國民黨訓政理論和體制的批判 三、對公民的選舉權與言論自由權的捍衛 四、對憲法草案的解讀與批判 五、憲政及其替代品——憲政運動的內在困惑 8 共和憲政與家國想像:周瘦鵑與《申報.自由談》, 1921-1926/陳建華 一、前言 二、「言論自由」的政治實踐 三、自覺開拓「言論自由」空間 四、「小家庭」與國族想像 五、結語:周瘦鵑與「通俗」知識份子 9 抗戰時期國民黨策劃的學人辦報/桑 兵 一、指導平津新聞 二、以刊物推行黨務 三、事與願違 10 《觀察》:自由主義視域中的平等觀念/高瑞泉 一、《觀察》雜誌的思想史意義 二、傳統的啟蒙理想與中左的平等觀念 三、理論的困境:自由V.S.平等 四、「第三條道路」的幻想 11 從「不完全黨報」到「完全黨報」:延安《解放日報》改 版再審視/黃 旦 一、黨報:政策和理論的衡量 二、功能與性質:《解放日報》的癥結 三、目的:改造黨報與改造黨 四、組織的喉舌:黨對報紙的一元化領導 12 密蘇里新聞教育模式在現代中國的移植 —兼論帝國使命:美國實用主義與中國現代化/張 詠、李金銓 一、半殖民主義:列強勢力的新聞競爭 二、在理想主義與現實主義之間:新聞教育向中國輸入 三、中國對美國新聞教育的採納和適應 四、結語 13 由「侍從」在側到「異議」於外:論《自由中國》與國民黨黨 國機器的合與分/林淇瀁 一、前言 二、蔣介石身邊的侍從:政協時期的雷震 三、「自由中國」:從運動到媒體 四、《自由中國》與國民黨論述的衝突 五、權者、媒體的鬥爭與角力 六、民主與獨裁的選擇:反蔣三連任 七、結語:典範在夙昔 14 自由化,而非全面民主化:臺灣的游擊媒介與政治運動/李金銓 一、黨外政論雜誌 二、第四台 三、地下電台對抗地上電台 四、自由化,沒有全面民主化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

優惠價:85 408
缺貨無法訂購

暢銷榜

客服中心

收藏

會員專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