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0
0
魅麗。花火原創小說66折起
文化脈動─三民叢刊100
滿額折
文化脈動─三民叢刊100
文化脈動─三民叢刊100
文化脈動─三民叢刊100
文化脈動─三民叢刊100
文化脈動─三民叢刊100
文化脈動─三民叢刊100
文化脈動─三民叢刊100
文化脈動─三民叢刊100
文化脈動─三民叢刊100

文化脈動─三民叢刊100

定  價:NT$ 189 元
優惠價:85161
領券後再享89折
團購優惠券B
8本以上且滿1500元
再享89折,單本省下18元
庫存 > 10
可得紅利積點:4 點
相關商品
商品簡介
作者簡介
目次

商品簡介

這是一本感性與理性兼容並蓄的文化評論集,同時也是作者企圖以詩人與學者的身份去探觸與評述臺灣當今文化種種現象,進一步解構這些現象而達成社會批評目的。書內三輯分別以飲食為題:「文化快餐」、「文苑午茶」及 「酸辣湯」,皆為年來在報章期刊所寫專欄文章,如今結集,更呈現有如結構主義大師李維斯陀「神話學」裡飲食文化結構,成為系統性的大眾或流行文化評論,對當今臺灣文化語重心長,鄉情殷切,堪足為當今文化建設借鏡。

作者簡介

 張錯

客籍廣東惠陽縣人。國立政治大學西語系學士 ,美國楊百輸大學英文系碩士 ,西雅圖華盛頓大學比較文學系博士。現任教於美國洛杉磯南加州大學比較文學系及東亞系,著作多達三十餘種,包括詩,散文,論評及譯述等,近著有詩集《滄桑男子》(一九九四)。

 序言:無法阻遏的流行文化浪潮

《文化脈動》是一張成績表,它紀錄了我對臺灣文化關懷的觀察與觀念;而每日在海外閱讀書報竟成了日常功課,包括五份臺灣報紙,一份本地英文「洛杉磯時報」,以及每月(尤其月初)紛紛湧至的臺港雜誌期刊,與陶潛那句「心遠地自偏」剛剛相反,因為心近,即使海天遙隔,每天發生的事情依然親切熟諗,猶如身歷其境、耳聞其聲、眼觀其狀。
 
無可置疑,近年臺灣由於安定與經濟茁壯,加上政治開放民主措施,隨而產生的文化結構,尤其在交流方面與西方社會絲絲入扣的後現代主義流行文化現象,是極其類似的,這些現象起源,文化研究學者常分成「經濟場」(economic field)及「文化場」(cultural field)來看待。
 
大眾文化是什麼?隨著不可阻遏的大眾文化浪潮而登岸的流行文化又是什麼?我們甚至可以說,流行文化是商業文化的副產品,它們的大量生產主要就是滿意一般不甚挑剔的大眾,如果以政治眼光來看,商業文化基本上是公式化與操縱性的,它幾乎是拿一般大眾的「無知」做試驗,企圖在官能或覺上直接操縱,操縱的工具包括聲色動人的廣告媒介,以及眩人耳目的包裝。
 
但是在西方,另一派以「文化場」為主的學者,譬如費思克(John Fiske)等人就指出,無論廣告媒體如何強勁,百分之八十到九十的新產品都是商品性的失敗,包括電影在內,許多電影票房竟不夠拿來填補廣告推銷費用,所以許多文化學者強調,文化消費,並非一般以為是被動或自動性的活動,它仍然牽涉及文化消費者的抉擇,更指涉入大眾文化體系裏面的「大眾」定義。
 
所謂大眾(mass),就是群幕(people)或民眾,一般而言,大眾文化之所以成為大眾,主要還是由於它的普及與影響力,我們甚至可以說,由於普及與影響的「文化力量」,它不但屬於民眾,更為民眾而存在;雖然,左派文化理論往往把民眾形容成抵抗資本主義的勞工組合抗體,但我們仍看得出大眾的組層,仍是中產階級為主,它是社會階級的「大眾」力量,被夾在上層的「精英」(elites)與下層的勞動階級,早年在英國十九世紀,阿諾德(Matthew Arnold )就把社會分成貴族式的上層野蠻人(Barbarians),中產階級庸俗的菲利斯丁人(Philistines)以及勞工階級的大眾(Populace)。
 
根據亞諾德當時看法,貴族與中產階級才是文化演變進展的主體,形成一個國族的「永恆精神」 (eternal spirit),可是事過境遷,我們看到的,正如中國帝制士大夫的衰退崩潰,英國貴族也日落崦嵫;隨而興起的是以經濟做龐厚基礎的中產精英階層,以及受人文陶冶而身分日趨提昇的勞動民眾,所以當大眾文化(即使尚未成形為流行文化)開始建立它們的搶灘陣地,它們所碰到精英文化(elite culture)的抵禦是必然的,而抵禦的原因有二 ,第一是精英文化的上層優越性受到挑戰,領導地位動搖,不得不負隅頑抗,另一是大眾文化所帶給資本家的優裕經濟場,有如水乳交融,它可以把完全沒有文化原則或遠景的資本家洗腦,讓他們自以為是,一石二鳥的推動大眾文化。
 
最後推動的結果亦有兩種,一是走向庸俗普及以大眾興趣為指標的休閒文化;另一就是把大眾文化推變成一種現代神話(過去的屈原與后羿太遙遠陌生了),現代的傳記文學,誰誰的上半傳,蔣經國,毛澤東,甚至閏八月,都與後現代社會掛鉤,形成後現代的「當代性」,將現在與過往作精神分裂式的分隔,將今天鍍金成黃金時代。怪不得當年法蘭克福學派(Frankfurt school)把「將來」當作文化的黃金時代,因為以精英為主的大眾文化是永不來臨的。
 
如此一來,不但把阿諾德藐視的大眾文化打垮,因為阿諾德稱這種無方向的勞工文化活動為「無政府狀態」(Anarchy),直接影響帶頭的精英文化,其實他這種觀念來自浪漫時期的哥律治(Samuel Taylor Coleridge),哥律治把「文明」 (civilisation)與「培植」(cultivation)分開,前者是國家的總體,後者卻是屬於精英的少數人,而由這些人(他呼之為知識份子clerisy)帶動國家。
 
這類由英國早期帶動的文化研究包括威廉斯(Raymond Williams)等人正是方興未艾,更有融合(或抗拒)結構主義及新歷史主義的趨勢而走入後殖民主義研究,以一個當年號稱日不落國的大不列顛帝國,後殖民種種的確息息相關,美國自第二次世界大戰後亦極端注意文化趨勢,最初如麥當奴(Dwight Macdonald)等人強調的優文化(high culture)而卑視如寄生蟲的大眾文化已被擊潰,更加上反越戰及人權運動,反文化(counter-lculture)浪潮巳被形成,大眾文化迅速進展入流行文化,而科技的日新月異,一九九四年電影「阿甘正傳」(Forrest Gump)已證明科技不是上帝,但卻更接近上帝功能而無所不能,更方便使用後現代主義嘲弄揶揄歷史為能事,所以流行文化無論在品質(文化)與商業(經濟)方面,都不斷演變提昇,它的確已本身建立為一門可以研究的學問。
 
《文化脈動》共分三輯。它們包括我從一九九三年寫到九四的「文化快餐」一個專欄,其實它應該是和一九八八年我在〈中時晚報〉寫的另一個名「酸辣湯」的專欄呼應的,猶記得寫「酸辣湯」時人尚在臺北,寫「快餐」時卻身在國外了。謝謝〈時代副刊〉主編羅智成兄給我的機會,另一個功臣卻推《中時晚報》副刊的王瑞香小姐,她的細心與厚道都讓我感激感動。書中的第二輯「文苑午茶」卻是我給《文訊》月刊寫的人文關懷短文收集而成,友情隨著歲月而考驗添厚,我和李瑞騰、封德屏的交情也厚而瀰深,這次結集成書,是一個偶然的松山車站早晨,和瑞騰交談之下而促成的,他的穿針引線,以及三民書局的厚愛,都必須在此確認與感謝。
 
一九九四年十二月五日序於洛杉磯

目次

序言
輯一 文化快餐
歲末文學心情──
1.開胃卷 2.新春讀新詩 3.溫馨的書評 4.凱莎與史耐德
苦瓜文化
冷盤‧主菜或甜點
短袖汗衫隨心所欲
──談春樹現象
電影與文學造勢
書香未來不是夢
──談「假日書市」
斜陽西下憶馮至
女伶面具
筆舌殺人
由「史」進化入「神」
──誌怪小說中的浪漫魔幻寫實
陶杯閒情
海外作家症候群
薄如輕絲的分別
──入江恭子教授一二事
有人在彈鋼琴
──詩與愛的故事
湘女與香女
找回黑白分明的黃飛鴻
亞裔眼淚一廂情願
華西街的維多利亞人
何止一滴淚
──從巫寧坤的回憶錄《一滴淚》見證中國知識分子的苦難
情歌辯
官僚莫擋書香路
──為「假日書市」把脈
文學的正統與異端
──並悼關傑明教授
中央與邊陲
文化的極端與異端
沒有情人的晚餐
效忠的同心圓
──對小留學生的反思並論在美籌建的臺北學校
外國人看也能通
──文化輸出的異數與變數
文化錢櫃
──「中書外譯」的另一迷思
功利的衝動
──談「中書外譯」措施之種種
從新年水餃到前鋒指標
──海外同學會的功能
名校神話幻滅了
混血與純種文化
狼的絕路
馬肉叉燒包
輯二 文苑午茶
文學不死,但卻凋零
誰來管文化
再拜陳三願
──有期待於《文訊》的節連性、權威性,及自求性
葡萄園的故事
北島無岸
英雄所見不同
春節快樂
輯三 酸辣湯
文明的挫敗
慈悲的挑戰
臺北夢魘
百年老店的滋味
臺北,你的名字是垃圾
自強不強
最沒地位的人
小記卞之琳
深入關懷人性的史詩
豬肉與人肉
食蓮
野變文明
國光失光
有聲的中國
來去小鎮
誠實的勇氣
雲無心而出岫
──談宋雅姿《坐看雲起時》
一個消防員之死
水果攤前的重逢
三種或動
談〈四喜憂國〉
中國油瓶
隱沒的大樹
人生無結局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

優惠價:85 161
庫存 > 10

暢銷榜

客服中心

收藏

會員專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