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0
0
【簡體曬書區】 單本79折,5本7折,活動好評延長至5/31,趕緊把握這一波!
傳統與現代的哲學反思:當傳統文化遇上3C
滿額折

傳統與現代的哲學反思:當傳統文化遇上3C

定  價:NT$ 300 元
優惠價:95285
領券後再享88折
團購優惠券A
8本以上且滿1500元
再享89折,單本省下31元
無庫存,下單後進貨(採購期約4~10個工作天)
可得紅利積點:8 點
相關商品
商品簡介
作者簡介
目次
書摘/試閱

商品簡介

本書分為傳統哲學之「遇」及現代哲學之「遇」。「遇」是兩股力量的交會、碰撞、交融,這兩股力量分別是:傳統的哲學思想與現代的科技生活,其中包含著哲學理論的轉化及應用。雖然在相遇的過程中會有許多衝突、不適,需要許多調和;然而,我們相信在人類理性的充分運作下,及在哲學智慧的光照下,以人性為基礎、以倫理為規範的科技發展,仍然可為人類開展出可行的康莊大道。

作者簡介

李瑞全:中央大學哲學研究所教授
蕭宏恩:中山醫學大學通識教育中心教授/主任
林明照:臺灣大學哲學系副教授
吳惠齡:臺灣大學哲學系博士後研究
孔令信:銘傳大學專任副教授
戚國雄:佛光大學文化資產與創意學系副教授兼人文學院院長
蔡瑞霖:考試院國家文官學院簡任研究員╱教授
林盈銓:中山醫學大學通識教育中心兼任助理教授
蔡士瑋:法國里昂第三大學哲學博士

目次

中國哲學篇──傳統哲學之「遇」

當代中國哲學從現代化到後現代化之發展:以當代新儒家為例(李瑞全)
醫療、生命科技與墨學(蕭宏恩)
《莊子》的工具性反思及其意義(林明照)
《老子》的「無為」如何管理?——善用科技反映社會問題(吳惠齡)

西洋哲學篇──現代哲學之「遇」

3C+社群媒體+大數據的哲學線索(孔令信)
佛偉迪「資訊倫理學」之述評(戚國雄)
傳統文化能在雲端運算中落實嗎?(蔡瑞霖)
從「靈光消逝」到城市「漫遊者」:初論班雅明對攝影研究的啟發(林盈銓)
從媒介到媒體:德希達談遠端技術(télétechnologie)和祕密(蔡士瑋)

書摘/試閱

當代中國哲學從現代化到後現代化之發展:以當代新儒家為例


引言

自十九世紀中葉以後,西方列強入侵,清廷節節敗退,不但在政治上不斷發生喪權辱國之事,清末的知識分子在洋務運動,中體西用等回應過程中,都未能竭止西方強權的侵略與現代化的挫敗,因而衍生對傳統文化與社會政治的全面質疑,以至被視為中國社會改進生存的絆腳石,儒家更備受各方的嚴厲的批判,知識分子全力打倒孔家店,主張全盤西化。五四運動可說是這種文化批判的最高潮,泛濫無比,最終成為全盤馬列式的澈底西化。二十世紀上半頁可說是中國傳統文化與哲學處於最暗淡的低潮。但全盤西化式的文化觀念根本上是不能成立的。不但每個人的生命生活與傳統文化難以分割,而代代相傳,已深入我們的生命之中,並不是可以一朝割斷的事。文化之間也沒有革命式的文化移植的可能。而且,沒有文化只能降低人民的知識價值水平,行為處事的合理性,甚至是對個人和民族的文化創造力最大的損毀。真正的文化創造,包括學術、科技與經濟,都是在深厚的文化基礎上才可能。任何祈望在沒有文化素養之下得到前進創新,實是緣木求魚的膚淺看法。
如何突破在西方文化、政治與經濟強力入侵之下,向世界開放而不致淪為殖民地、亡國滅種,是中國傳統知識分子近一百五十年的努力的方向。此可總稱之為中國現代化的課題。現代化並不是西化,而是如何反省批判傳統的缺失,發揮傳統文化的優點與動力,去吸收其他文化的優點,以回應世界的挑戰。任何活的文化都必然有此種表現,也必須由此而成功為一現代和可以光大的文化。這是文化的一種自然生長發展的歷程。斷了根的文化,社會發展根本無從說起。任何橫蠻的割斷,不但對此文化中的民族產生無數的災難,使人民變成無根的遊魂,更難以由此翻身提升。在現代世界中,沒有文化的民族,也只能落為西方文化的殖民地,在思想觀念上永遠受制於異族的文化統治。中國在過去一個半世紀以上的發展過程,其間的起伏挫折,實是中國文化所經歷的現代化的紀錄。
哲學是文化的價值的核心,中國文化的現代化也是中國哲學現代化的努力所在。自覺去擔負中國文化與哲學現代化的責任是當代新儒家的責任。當代新儒家所發展的,是從返本開新以進行中國哲學和中國文化的現代化。返本是要對中國傳統文化與哲學重新加以消化和詮釋,建立明確的核心思想與價值,由此以回應當前對中國文化挑戰的西方文化與哲學,同時吸收西方以至印度諸大文化的貢獻與優點,作為資源,以擴展中國文化與哲學的內容和規模。此一工作之浩大,自非一朝一夕、三言兩語可以完成之事。當代新儒家們一生都在不斷地努力中,不但逆抗西化的狂潮,更力拒當前的政治社會和流行文化的浪潮和扭曲。簡言之,當代新儒學的哲學是歷經兩代哲人不斷地努力,方建立的初步成果。當代新儒家的代表人物,如唐君毅、牟宗三等之具有文化廣度和哲學深度的巨著,可說是中國哲學現代化的具體成績,對傳統文化與哲學的深挖與發揚,對西方哲學之鞭辟入裡的消融,所構成的龐大的新儒學哲學體系,是可歷經考查批判而可永存的經典,也是當前和後代哲學家所必須歷過,而不可繞過的高山。
文化或有停滯之時,但文化如果不退化以至消滅,文化亦必在發展之中。西方文化自十九世紀中葉以來,成為世界文化的主流,主宰了現代人類文化的發展,但西方文化自身也實是在不斷更新變化之中。因此,自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後,由於社會政治經濟與科學科技的長足發展,西方學界也有超越現代化的呼聲和要求,有諸如後現代社會、資訊社會、風險社會等等的文化發展階段的提法。由於西方文化的發展,一般以自十七世紀,特別是工業革命以來的發展為現代化的表現,而二十世紀西方社會是現代化的高度發展的成果。因此,本文只針對由相對於現代化(modernization)而有的後現代化(postmodernization)的文化現象,申論當代新儒學的現代化問題。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

優惠價:95 285
無庫存,下單後進貨
(採購期約4~10個工作天)

暢銷榜

客服中心

收藏

會員專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