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0
0
【簡體曬書區】 單本79折,5本7折,活動好評延長至5/31,趕緊把握這一波!
冷戰1947-1991:一個極端時代的歷史(簡體書)
滿額折

冷戰1947-1991:一個極端時代的歷史(簡體書)

人民幣定價:79.8 元
定  價:NT$ 479 元
優惠價:87417
缺貨無法訂購
相關商品
商品簡介
作者簡介
目次

商品簡介

冷戰是20世紀最重大的歷史事件之一,影響既深且久,對其解讀也紛繁蕪雜。這部專題史以二十世紀的特殊政治現象“冷戰”為主題,以分析冷戰發生的深層歷史背景為開端,按時間線索,對二戰後到九十年代初的政治局勢與國際關係進行了全方位的梳理與分析,是一部有一定分量和深度的學術著作。作者基本保持歷史研究的客觀視角,也跳出了西方中心論的窠臼,較為公允地反思、記錄了這段特殊的社會政治歷史,在今天讀來仍有一定的參考價值。

作者簡介

貝恩德·施特弗爾(Bernd Stver)1961年生,歷史學博士。曾在哥廷根大學與比勒菲爾德大學學習歷史學。1991年,完成關於第三帝國民眾心理學研究的博士論文。1994年訪美後,轉向冷戰研究。目前是波茨坦當代史研究中心(ZZF)教授兼波茨坦歷史研究所編外教授。著有《美國在冷戰中的自由政策,1947-1991》(2001)、《冷戰》(2003),《冷戰1947-1991:一個極端時代的歷史》問世於2007年春,被譽為可同美國冷戰史學家蓋迪斯的著作相媲美。

序言

在當今德國冷戰史研究中,現任職于波茨坦大學當代史研究中心(Zentrum Zeithistorische Forschung,ZZF)的貝恩德·施特弗爾(Betlld Stover)教授是中青年學者中的佼佼者。1961年,他出生於聯邦德國的奧登堡。在哥廷根與比勒菲爾德接受歷史學專業訓練後,他於1991年完成了關於第三帝國民眾心理學研究的博士論文[2]。1994年赴美訪問歸來,他的學術興趣轉向冷戰,先後發表了《遏制共產主義:美國在冷戰中的自由政策,1947—1991》(2001年)[3]與《冷戰》(2003年)[4)等著作。2007年春,他的又一部力作《冷戰1947—1991:一個極端時代的歷史》[5]問世。

對於德語界的史學家而言,“冷戰”並不是一個學術新話題。新世紀以來,以“冷戰”為題的德語著作眾多,如威爾弗雷德·洛特(Wilhied L,oth)的《世界的分裂:冷戰的歷史,1941—1955》(2000年)[1]、羅爾夫.施泰尼格爾(Rolf Steininger)的《冷戰》(2003年)[2]、約斯特·迪爾費爾(Jost Dulffer)的《在東西方爭論中的歐洲,1945—1991》(2004年)[3]等。同上述前輩歷史學家一樣,貝恩德·施特弗爾自己也曾於2003年出版《冷戰》小冊子。然而當《冷戰1947一1991:一個極端時代的歷史》出版時,德國出版界與學術界均報以超乎想像的褒揚之辭。慕尼克一柏林當代史研究所的赫爾曼.文特克爾(Hermann Wentker)教授在書評中稱該書“進行了極為有意義的歷史重構”“寫作勤奮”“包含了內容豐富的整體敍述”“圍繞一個中心概念展開論述”。[1]《時代報》(Die Zeit)、《法蘭克福展望》(Franktfurer Rundschau)以及《南德報》(Suddeutsche Zeitung)等都刊登了該書出版的消息與相關學者的評論。頗有意思的是。評論家們都不約而同地把貝恩德·施特弗爾的新書與被譽為“新冷戰史旗手”的美國歷史學家約翰·路易士·加迪斯(John LewisGaddis)的經典著作《冷戰:一段新歷史》[2]相提並論。在貝恩德·施特弗爾新書出版之際,加迪斯的著作恰好被譯成德語,兩書幾乎同時上架。克勞斯.萊格維(Claus Leggewie)同時推薦兩本書,並希望貝恩德·施特弗爾的著作可以在美國引起反響。[3]克利斯蒂安·寧列斯特(Christian Nunlist)認為,貝恩德.施特弗爾的書是對加迪斯著作的“完美補充”,因為前者發現了冷戰中的社會與文化之間的鬥爭。[4]阿爾諾·維德曼(Arno Widmann)發現,貝恩德·施特弗爾的寫作風格使他的著作更容易讓人接受。[1]湯瑪斯·施佩克曼(Thomas Speckmann)尤其稱讚貝恩德·施特弗爾的著作開拓了第三世界與冷戰的課題,因此“極有閱讀價值”。[2]

這種局面表明,德國史學界一方面認同新冷戰史開闢的研究方向,另一方面力圖通過貝恩德·施特弗爾的新著開創冷戰史研究中的德國學派。二

《冷戰1947—1991:一個極端時代的歷史》德語版共528頁,採用了40張圖片與6張地圖。在作者看來,冷戰是一段統一的時期,是“一場跨越界限的政治一意識形態性、經濟性、技術一科學性與文化一社會性衝突.其影響表現在各個方面,直至日常生活中”[3]。就內容而言,全文可分為三部分。

第一部分(1—4章)以時間為序,討論冷戰的起源與初期發展。貝恩德·施特弗爾認為,冷戰的根源可追溯到1917年俄國革命,此後東西方的矛盾一直持續到1945/1946年間爆發“整體衝突”。世界分裂了:1955年,兩大軍事集團形成;1961年,柏林牆的修建標誌著冷戰在歐洲已經定型,隨後向第三世界擴展。

第二部分(5—8章)橫向討論冷戰的不同維度,其中軍備競賽、核戰略、間諜鬥爭是論述的中心。貝恩德·施特弗爾提出,冷戰的這些維度不僅體現在東西方之間的鬥爭,還延伸到雙方內部的社會鬥爭。這種二級鬥爭可被視為“文化鬥爭”,主要體現在經濟政策、社會政策與發展援助等領域中。毫無疑問.這一部分是該書頗為出彩的地方,它把以往冷戰史研究的重心從外交史延伸到社會文化史中。

第三部分(9—12章)又恢復到編年史的研究路徑上,討論20世紀70年代後的戰爭、緩和與裁減軍備的努力。貝恩德·施特弗爾特別關注到冷戰後半段民眾心理的變化(公共意見)及其對政治決策者的影響。他還討論了“戈巴契夫因素”。儘管戈巴契夫推行的改革是促使冷戰結束的主要原因之一.但是他認為,戈巴契夫的初衷並非為了結束冷戰,而是為了加強蘇聯在鬥爭中的地位。

在結語中.作者進一步闡釋了他的方法論後,著重總結了冷戰的四點“尚未得到預測的”遺產:第一,冷戰結束後,歐洲的政治格局進一步變革,歐盟擴大是其中最為明顯的表現;第二,東方陣營的軍事遺產(核武器、核研製人員)的監督頗為棘手;第三,冷戰的第三支力量中國的崛起以及政治伊斯蘭的出現,使得世界格局的走向並不明朗;第四,美國戰略的變化是否有可能重啟所謂的“新冷戰”,現在還未可知。

在行文中.貝恩德.施特弗爾的幾大觀點頗為引人注目。首先,他從整體角度描述了這場持久的鬥爭。在書中,作者的筆墨接觸到軍事、政治、經濟和文化各個層面。在結語裏,他把這種整體性描述的方法歸結為“系統論”,特別強調了“冷戰的所有描繪過的特徵和幾乎明顯自動化的回應,以及冷戰內在關係的相互聯繫及其複雜性……(都使冷戰)必須被視作一個整體,來接受觀察”[1]。

其次,他認為,冷戰是一場“在世界各地以各種方式展開”的鬥爭。正因如此,作者把冷戰中的第三世界拉進了冷戰史的敍述中。尤為重要的是,他區分了第三世界各種鬥爭的不同層次:有些鬥爭屬於典型的“代理人之爭”,換言之,若沒有超級大國及其盟友們的支持,這些鬥爭很快便偃旗息鼓;有些鬥爭則是利用了冷戰的資源,但其源頭可追溯到宗教、領土或部族之間的矛盾,因此即便在冷戰消逝後,它們還會繼續存在。

最後,他尤為強調“罪責問題不再扮演任何角色”[1]。在傳統學派、修正學派與後修正學派中,冷戰究竟是誰發起的以及誰贏得了冷戰等問題始終成為研究的中心。貝恩德·施特弗爾並不認同這些研究。在他眼中,“這場戰爭最終無人勝利”。我們需要關注的是“究竟是誰讓這場衝突在深層次上變得毫無意義?”[2]作者的回答是:“就整體而言,這場冷戰必須被視為一種自成一體的、自我參照的體制。這一點使我們更能夠理解,只有當這個整體體制出現問題時,它才有可能被終結。當兩個主要參與國之一質疑並違反了至今為止的冷戰法則,那麼這就必然會導致該體制的崩潰。”[3]

當然,作為一部宏觀敍述冷戰發展的著作,該書無法做到面面俱到.在不少問題上缺乏深入。一些評論家也發現,該書在某些地方的論述不夠精確.如對於1970年《莫斯科條約》的理解存在偏差、對1971年關於柏林的《四國條約》的評價存在問題等。[4]但不管如何,貝恩德·施特弗爾的著作已經為德國的冷戰史研究乃至國際冷戰史研究的發展作出了貢獻。冷戰史研究從對美蘇對峙的分析到對兩大集團的剖析,再到對於第三世界地位的重新評估,最近又轉向對於社會與文化層面的鬥爭之研究。人們需要在整體上重新認識冷戰的發生與發展。就這一點而言,貝恩德·施特弗爾的著作值得一讀。

近年來,冷戰史研究已經成為一門顯學。在這一方面。華東師範大學歷史系及其冷戰國際史研究中心在國內學界一馬當先。在沈志華教授的主持下,《冷戰國際史研究》這本學術期刊除發表國內外學者的研究成果外,還著力於介紹各國研究動態。2008年初,正值貝恩德·施特弗爾的著作出版後不久,譯者在沈志華教授的鼓勵下,粗粗閱讀了該書,並為《冷戰國際史研究》寫了一篇書評,藉以介紹德國冷戰史研究的大致情況。

2010年底,在譯者的推薦下,該書被列為歌德學院的資助翻譯書目。不過始料未及的是,在尋找出版社的過程中,出現了一些波折,以至於翻譯工作有所停頓。最後,在劉鑫編輯的熱心斡旋下,該書才被灕江出版社接受。王紅軍編輯做了大量修訂工作。對此,譯者表示真摯的謝意。

在翻譯的過程中,譯者在華東師範大學歷史系的同人們給予了熱情的支援。尤應感謝沈志華教授慷慨應允為這本著作撰寫推薦語。譯者初獵冷戰史,對其中的不少術語,尤其是俚語、軍事方面的概念不甚熟知。在這一方面.譯者訪學的德國奧格斯堡大學人文歷史系的同人們施以援手,在此,譯者深表謝意。

中國學界對德語圈的冷戰史研究頗為生疏,語言是一道極為重要的門檻。在這一意義上,譯者希望本書能夠成為一扇小窗,讓更多人關注德國人對於冷戰這一極端時代的特殊感受。當然,翻譯中存在的各種問題,也懇請廣大讀者不吝賜教(譯者聯繫方式:dehnmeng@sohu.com)。

孟鐘捷

2012年初秋於德國奧格斯堡

2017年初春修訂於上海三省居

目次

譯序

導言:意識形態與核武器

第一章通往冷戰之路,1917—19450

一、東西之爭:意識形態的百年對峙

二、第二次世界大戰中的反希特勒同盟

三、戰線初露:同盟的破裂,1944/1945

四、全球性地緣政治決斷:爭奪空間

五、為冷戰而動員:爭奪資源

第二章應對整體對峙的策略:1945—1947

一、美國對共產主義的遏制戰略

二、作為全球性階級鬥爭的冷戰

三、全球秩序之戰

四、集體安全觀

第三章世界的分裂,1948—19550

一、柏林、南斯拉夫與朝鮮的危機

二、陣營的形成

三、中國:第三支世界級力量的登臺

四、不結盟主義與中立主義

第四章歐洲局勢的升級與緩和,1953—1961

一、東方陣營中的暴動,1953—1956

二、 1956年匈牙利與蘇伊士的雙重危機

三、重大轉折:第二次柏林危機與柏林牆修建,1958—1961

四、擱置

第五章一個全副武裝的世界

一、核武器與軍備競賽

二、有關核戰爭的思考

三、間諜戰

四、冷戰的技術

第六章處於持續鬥爭中的社會

一、適應冷戰

二、核時代的心態

三、對於冷戰的抗議

四、冷酷的內戰:敵人和朋友

五、革命運動、自由鬥士、恐怖主義

第七章文化的戰爭

一、美國化—蘇聯化—民族主義

二、末日預言與諷刺:文學、連環畫、電影

三、娛樂也是武器:廣播、電視、音樂

四、櫥窗還是魔鬼:藝術、建築、體育

五、冷戰中的宗教和政治伊斯蘭的崛起

第八章制度競爭中的經濟政策和社會政策

一、技術—經濟競爭與合作

二、“擁有更好社會福利的陣營”

三、作為武器的發展援助

四、石油:第三世界的武器

第九章1961年,舞臺的轉換:第三世界的冷戰

一、越南戰爭及其“次級戰場”

二、中蘇衝突

三、代理人衝突:非洲、南美洲和中美洲

四、不結盟國家之間的戰爭

五、在核戰爭的邊緣:1962年古巴危機

第十章緩和與裁軍,1953—1981

一、“日內瓦精神”

二、和平共處、和平戰略和新東方政策

三、裁軍會議

四、《赫爾辛基最後檔》

第十一章阿富汗與星球大戰:1978年以來重返對立

一、蘇聯入侵阿富汗

二、雷根與美國的保守主義轉向

三、歐洲對峙的重現

四、公共意見與和平運動的新角色

第十二章“戈巴契夫因素”:1985—1991年間東方陣營的解體

一、戈巴契夫與“新思維”

二、圍繞公民權利和民主的鬥爭

三、德國的統一

四、對手消逝了

結語:冷戰之後附錄縮略語說明

插圖引用說明

人名索引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大陸出版品因裝訂品質及貨運條件與台灣出版品落差甚大,除封面破損、內頁脫落等較嚴重的狀態,其餘商品將正常出貨。

特別提醒:部分書籍附贈之內容(如音頻mp3或影片dvd等)已無實體光碟提供,需以QR CODE 連結至當地網站註冊“並通過驗證程序”,方可下載使用。

無現貨庫存之簡體書,將向海外調貨:
海外有庫存之書籍,等候約45個工作天;
海外無庫存之書籍,平均作業時間約60個工作天,然不保證確定可調到貨,尚請見諒。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

優惠價:87 417
缺貨無法訂購

暢銷榜

客服中心

收藏

會員專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