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0
0
【簡體曬書區】 單本79折,5本7折,活動好評延長至5/31,趕緊把握這一波!
區域生態環境建設理論與方法:天津濱海新區案例研究(簡體書)
滿額折

區域生態環境建設理論與方法:天津濱海新區案例研究(簡體書)

人民幣定價:148 元
定  價:NT$ 888 元
優惠價:87773
領券後再享88折
海外經銷商無庫存,到貨日平均30天至45天
可得紅利積點:23 點
相關商品
商品簡介
作者簡介
目次

商品簡介

本書作為區域生態環境建設的專著,理論與實踐相結合,從區域生態建設的理論、方法和技術三個層面進行了創新性探索,突出了成果的理論意義和實際應用價值。全書分為上、中、下三篇,25章相對獨立的研究成果,以天津濱海新區為例,涉及區域生態環境特征的基礎理論研究、區域開發的生態影響與環境質量的評價研究、區域生態環境建設的技術方法研究等,內容全面,圖文并茂,實用性強。
本書可供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等從事區域生態環境研究、區域開發規劃、區域環境評價、環境規劃與管理的科研與教學人員閱讀使用,也可作為環境類專業、生態類專業、城市規劃類等相關專業研究生的參考用書。

作者簡介

李洪遠,南開大學環境科學與工程學院,天津市第十一屆、十二屆政協委員;中國致公黨中央環境與可持續發展工作委員會委員;致公黨天津市第四屆委員會委員;致公黨天津市參政議政工作委員會副主任,教授 南開大學環境規劃與評價所副所長,1981.9-1985.7 北京林業大學,園林專業(學士);
1985.7-1988.9 天津市園林綠化研究所,助理工程師;
1988.9-1989.4 荷蘭皇家ROSAFLORB.V進修學習;
1989.4-1996.5 天津市園林綠化研究所,工程師/中心主任,總工助理;
1996.5-2000.3 日本大阪府立大學,景觀環境保全專業(碩士);
2000.5-2006.12 南開大學環境科學與工程學院(引進人才),副教授;
2002.9-2006.6 南開大學,環境科學專業(博士);
2004.9-2004.10 德國德里斯頓技術大學(CIPSEM)獲得精通土地利用規劃證書;
2006.12- 現在 南開大學環境科學與工程學院,教授、博導;
主持及參加國內外有關生態恢復、生態影響評價與規劃、景觀環境保全等領域的科研項目30余項,發表學術論文60余篇,專著或教材10余部。

目次

上篇 濱海新區生態環境基礎研究
1基于RS和GIS的天津濱海濕地景觀格局研究2
1.1RS和GIS在濕地景觀中的應用2
1.2景觀格局的分析方法3
1.2.1軟件環境4
1.2.2數據來源5
1.2.3數據處理與信息提取5
1.2.4濕地景觀格局指數的選取12
1.2.5濱海新區濕地景觀分布和指數特征16
1.2.6濱海新區濕地景觀格局動態變化19
1.3濱海新區濕地景觀格局的驅動力分析25
1.3.1自然驅動力分析25
1.3.2人工干擾驅動力分析26
1.3.3小結30
參考文獻30
2濱海新區生態用地分類及30年間土壤碳儲量變化31
2.1概述31
2.1.1生態用地及生態用地規劃31
2.1.2土壤有機碳32
2.1.3生態用地類型變化對土壤有機碳的影響32
2.2研究方法33
2.2.1數據來源33
2.2.2數據分析方法33
2.31979—2009年生態用地數量特征及結構變化35
2.3.1生態用地數量特征分析35
2.3.2生態用地結構變化分析38
2.4生態用地土壤有機碳儲量特征及分布42
2.4.1數據特征及其空間分布42
2.4.2密度的影響因子分析47
2.4.31979—2009年變化趨勢分析48
2.5基于低碳理念的生態用地分級控制及優化策略49
2.5.1生態用地分級控制49
2.5.2生態用地的優化策略51
參考文獻53
3天津濱海濕地土壤種子庫特征及其與植被的關系54
3.1土壤種子庫研究的歷程54
3.1.1土壤種子庫研究的探索階段(1978—1989年)54
3.1.2土壤種子庫研究方法與內容的成熟階段(1990—1999年)55
3.1.3土壤種子庫理論體系與研究內容擴展階段(2000年至今)55
3.2研究區域與研究方法55
3.2.1研究區域55
3.2.2研究方法57
3.3土壤種子庫特征及其與地面植被的關系59
3.3.1地面植被特征59
3.3.2土壤種子庫特征63
3.4結論71
3.5土壤種子庫的研究展望72
參考文獻73
4濱海新區濕地植物群落類型及其與土壤環境的關系74
4.1研究方法74
4.1.1植被調查方法74
4.1.2土壤取樣方法74
4.1.3數據處理和分析75
4.2濱海新區濕地植被特征75
4.2.1濕地植物資源75
4.2.2濕地植被群落86
4.3土壤環境因子間的相關性分析87
4.4濱海新區濕地植被的CCA排序88
4.4.1樣方的CCA排序88
4.4.2物種的CCA排序89
4.5結論90
參考文獻91
5天津市中心城區與濱海新區熱島效應研究92
5.1熱島效應的研究方法92
5.1.1基于氣象數據研究熱島效應92
5.1.2基于遙感數據研究熱島效應93
5.2熱島效應的研究內容95
5.2.1熱島時空特征及演變規律簡介95
5.2.2熱島時空特征及演變規律研究95
5.3天津市中心城區和濱海新區熱島效應研究97
5.3.1天津中心城區和濱海新區熱島分布特征98
5.3.2基于歸一化地表指數的天津中心城區和濱海新區熱島效應研究105
5.3.3基于土地利用類型的天津中心城區和濱海新區熱島效應研究109
5.3.4緩解熱島效應的對策和建議113
參考文獻115
6天津近岸海域大型底棲動物群落特征及其與環境變量的相關性117
6.1研究區域與方法118
6.1.1研究區域與數據來源118
6.1.2數據分析方法118
6.2底棲動物群落特征及其變化分析119
6.2.1種類組成及豐度分布特征119
6.2.2群落多樣性分析121
6.2.3群落特征分析125
6.3底棲動物群落與環境變量的關系128
6.3.1環境變量的分布特征128
6.3.2底棲動物與環境變量的相關分析和生物-環境分析131
6.3.3底棲動物與環境變量的典范對應分析/冗余分析132
6.3.4分析結果的比對136
6.4結論與建議137
6.4.1結論137
6.4.2原因分析138
6.4.3對策與建議139
參考文獻140
7天津經濟技術開發區綠地植物多樣性調查分析141
7.1研究區域與研究方法141
7.1.1研究區域概況141
7.1.2調查方法142
7.1.3研究指標142
7.2開發區綠地植物應用狀況調查143
7.2.1綠地植物種類構成143
7.2.2綠地植物構成分析144
7.2.3各類型綠地植物構成分析145
7.3開發區綠地鄉土植物應用情況統計150
7.3.1鄉土植物的認定標準150
7.3.2開發區綠地鄉土植物構成分析151
7.4開發區綠地植物多樣性分析153
7.4.1物種豐富度153
7.4.2物種均勻度154
7.4.3物種多樣性指數154
7.5結論與建議155
7.5.1結論155
7.5.2城市綠地生物多樣性保護建議156
參考文獻156
8濱海新區濕地植被演替規律研究157
8.1濱海新區濕地植物的生態類群劃分157
8.1.1濕地植物生態類群157
8.1.2濕地鹽生植被158
8.2濕地植被的空間序列演替159
8.2.1河漫灘濕地植被演替160
8.2.2濱湖濕地植被演替161
8.3濕地植被的時間序列演替規律162
8.3.1濕地鹽生植被的演替規律162
8.3.2渤海灣濱海濕地植被的演替規律163
8.4結論164
參考文獻165
中篇 濱海新區生態環境評價研究
9天津空港經濟區綠化現狀評價研究168
9.1空港經濟區概況168
9.2土壤質量評價169
9.2.1采樣監測169
9.2.2評價結果與分析170
9.2.3評價結論173
9.3植物適應性評價174
9.3.1植物應用現狀調查174
9.3.2評價方法174
9.3.3植物適應性評價結論179
9.4土壤質量驗收工作評價180
9.4.1綠地養護管理中存在的問題180
9.4.2加強工程質量驗收與評定的建議181
9.5綠地系統規劃182
9.5.1樹種規劃182
9.5.2生態防護規劃185
9.6管理對策研究188
參考文獻190
10濱海新區濕地生態系統服務價值評估191
10.1濕地生態系統服務功能研究進展191
10.2濱海新區濕地生態系統服務功能內容192
10.2.1生產功能192
10.2.2生態功能192
10.2.3服務功能193
10.3生態系統服務功能價值估算194
10.3.1價值構成體系194
10.3.2估算方法的確定195
10.3.3估算過程及結果196
10.3.4小結203
參考文獻207
11濱海新區發展戰略的生態影響與減緩對策研究209
11.1濱海新區發展戰略概述209
11.1.1濱海新區主要規劃的背景分析210
11.1.2發展戰略要點概述211
11.1.3目標規劃內容的一致性分析212
11.2生態環境現狀調查與評價215
11.2.1濱海新區濕地生態環境現狀調查215
11.2.2濱海新區生態環境現狀綜合評判217
11.2.3濱海新區主要生態問題及制約因素分析219
11.2.4生態網絡的合理性與科學性分析221
11.2.5生態完整性評價226
11.3生態影響減緩對策與建議231
11.3.1進一步優化濱海新區生態網絡體系結構231
11.3.2進一步完善濱海新區生態網絡結構要素232
11.3.3限定濱海新區“生態控制線”,維護濱海新區生態完整性233
11.3.4加強生態網絡中廊道的保護和建設235
11.3.5對濕地進行分級保護,維護區域生態系統的典型性235
11.3.6加強濕地動物資源保護236
12濱海新區生態系統服務功能相對評估及供需平衡237
12.1生態系統服務功能的評估237
12.1.1生態系統服務功能的相對評估237
12.1.2生態系統服務功能的供需平衡238
12.1.3生態系統服務功能相對評估及供需平衡研究技術路線238
12.2生態系統服務功能相對評估理論與方法探究239
12.2.1生態系統服務功能相對評估方法239
12.2.2生態系統服務功能相對評估模型的建立244
12.3濱海新區生態系統服務功能相對評估結果與分析248
12.3.1濱海新區生態系統服務功能相對評估248
12.3.2濱海新區生態系統服務功能評估結果空間表達250
12.3.3與價值法評估結果的對比分析252
12.3.4濱海新區生態系統服務功能的敏感性分析253
12.4生態系統服務功能的需求評估254
12.4.1生態系統服務功能需求評估方法254
12.4.2生態系統服務功能需求類型及指標體系254
12.4.3濱海新區生態系統服務功能需求評估257
12.4.4濱海新區生態系統服務功能需求總結260
12.5濱海新區生態系統服務功能的制約因素與對策建議260
12.5.1濱海新區生態系統服務功能的制約因素260
12.5.2對策與建議262
參考文獻264
13中新天津生態城總體規劃的生態影響分析266
13.1規劃概述267
13.1.1規劃范圍267
13.1.2發展目標與定位267
13.1.3空間結構與總體布局268
13.1.4生態建設規劃269
13.2規劃分析270
13.2.1目標規劃的相容性分析270
13.2.2布局合理性分析273
13.3生態環境質量調查與評價275
13.3.1區域生態環境背景狀況275
13.3.2區域生物資源現狀調查與評價275
13.3.3景觀資源現狀與評價278
13.4生態環境影響預測與評價278
13.4.1規劃對生態系統的影響278
13.4.2規劃方案中對自然生態保護措施的分析279
13.4.3規劃方案中綠地系統規劃的分析與評價287
13.5生態環境建設的建議289
13.5.1區域生態網絡構建的建議289
13.5.2生態河道建設的措施與建議290
13.5.3樹種的選擇建議290
14濱海新區土地利用與土壤有機碳動態變化預測292
14.1土壤有機碳空間分布特征及其影響因素293
14.1.1土壤樣品的采集與制備293
14.1.2土壤有機碳估算結果294
14.1.3土壤有機碳分布的影響因素分析295
14.2濱海新區土地利用時空分布297
14.2.1數據來源及研究方法297
14.2.2濱海新區土地演化298
14.2.3土地利用變化特征分析298
14.2.4濱海新區土地利用變化的驅動因素300
14.3基于CA模型的土地利用變化預測模擬302
14.3.1研究方法和數據源302
14.3.2土地利用變化轉移情況分析302
14.3.3模擬結果與精度評價303
14.4土地利用改變對土壤有機碳影響模擬305
14.4.1土壤有機碳模型方法——ROTHC模型305
14.4.2濱海新區土壤有機碳模擬307
14.4.3土地利用對土壤有機碳的影響及研究308
14.5濱海新區土地利用開發與整理優化建議309
14.5.1提高高碳儲量的土地利用方式比例,限制人工管理方式309
14.5.2優先建設低碳儲量的土地利用方式310
14.5.3重點保護自然的零碳排放區310
14.5.4保護農田,減少農田與其他用地類型之間的相互轉化310
14.5.5土地利用轉化時考慮土壤質地和轉化類型相結合,促進低碳土地利用311
參考文獻311
15天津空港物流加工區區域開發生態影響評價313
15.1天津空港物流加工區總體規劃概述313
15.1.1社會和經濟發展目標313
15.1.2土地規劃功能分區314
15.1.3景觀規劃315
15.2區域開發規劃合理性分析315
15.2.1區域開發規劃與城市發展戰略相容性分析315
15.2.2空港物流加工區選址合理性分析316
15.2.3空港物流加工區規劃布局合理性評價316
15.3生態環境現狀調查與評價318
15.3.1區域生態環境現狀調查318
15.3.2區域生物現存量及其生產力估算326
15.3.3小結327
15.4生態影響評價327
15.4.1評價等級327
15.4.2對生態系統的影響評價327
15.4.3植被綠量損失估算329
15.4.4生態環境影響對策分析329
15.4.5生態環境影響評價結論330
15.5區域生態環境保護規劃330
15.5.1生態綠地系統的布局方案330
15.5.2不同功能分區綠地指標和規劃方案332
15.5.3道路、水體等的生態規劃方案334
15.5.4樹種的選擇方案335
16南港工業區輸油管線項目陸域生態影響評估337
16.1陸域生態環境現狀調查與評價337
16.1.1陸域生態環境現狀337
16.1.2北大港濕地自然保護區生態調查與評價340
16.1.3南港工業區一期規劃范圍生態環境現狀341
16.1.4區域生態環境質量綜合評價341
16.2陸域生態環境影響評價343
16.2.1項目建設區土地利用的生態適宜性分析343
16.2.2生態系統改變的程度分析346
16.2.3景觀生態格局影響分析347
16.2.4對北大港濕地自然保護區可能存在的潛在影響分析351
16.2.5污染物在生態系統食物鏈中的累積影響分析353
16.2.6陸域生態環境影響綜合評價354
16.3生態保護措施與生態影響減緩對策355
16.3.1廠區生態環境保護措施355
16.3.2管線建設生態保護措施356
16.3.3生態監理要求357
16.3.4生態影響減緩對策與建議357
17空港經濟區行道樹動態監測與評價359
17.1基礎調查359
17.1.1行道樹主要種類及分布路段359
17.1.2監測路段及行道樹應用情況360
17.2研究方法361
17.2.1行道樹監測方法361
17.2.2行道樹評價方法361
17.3行道樹生長量定點監測363
17.3.1行道樹種類選擇363
17.3.2監測點位選擇364
17.3.3行道樹胸徑抽樣監測結果364
17.4行道樹生長勢抽樣監測365
17.4.1行道樹種類選擇365
17.4.2監測點位的選擇365
17.4.3行道樹生長勢的評價結果365
17.5結論367
參考文獻368
下篇 濱海新區生態建設技術方法研究
18濱海新區特色生態景觀的營造與設計方法370
18.1生態景觀的內涵371
18.2生態景觀的特征與功能372
18.2.1生態景觀的特征372
18.2.2生態景觀的功能373
18.3生態景觀營造與設計方法374
18.3.1營造與設計的目標374
18.3.2營造與設計的理念375
18.3.3營造與設計的原則375
18.3.4營造與設計方法377
18.4濱海新區生態景觀營造與設計379
18.4.1濱海新區自然地理狀況379
18.4.2濱海新區主要生態景觀資源現狀調查380
18.4.3濱海新區特色生態景觀設計方法分析384
18.4.4濱海新區特色生態景觀構成要素與營造方法385
參考文獻392
19濱海新區鹽堿濕地植被恢復模式研究394
19.1濕地植被調查394
19.1.1調查取樣范圍394
19.1.2樣線設置方式394
19.1.3樣方設置方式394
19.2濱海新區主要濕地植被群落類型395
19.2.1灌叢群落395
19.2.2草甸群落395
19.2.3雜草草甸396
19.2.4鹽生沼澤群落396
19.2.5鹽生荒漠群落398
19.2.6水生植被群落398
19.2.7沙生植被群落399
19.2.8栽培植物群落399
19.3濱海新區典型鹽堿濕地恢復示范區400
19.3.1濱海新區典型濕地示范區地理位置400
19.3.2植被類型與分布調查和分析405
19.4濱海新區濕地植被恢復模式409
19.4.1蓄水型濕地植被恢復模式409
19.4.2溪流型濕地植被恢復模式410
19.5濱海新區濕地植被恢復原則與建議411
19.5.1濕地植被恢復原則411
19.5.2濱海新區典型濕地植被恢復模式建議412
參考文獻413
20薊運河中新生態城段水邊空間概念性規劃設計414
20.1城市水邊空間的特征及基本功能415
20.1.1城市水邊空間自然生境特征415
20.1.2城市水邊空間的基本功能417
20.2城市水邊空間的自然生境恢復技術417
20.2.1城市水邊空間自然生境恢復的原則417
20.2.2城市水邊空間自然生境恢復模式418
20.2.3水邊空間生態恢復材料的選擇421
20.3薊運河中新生態城段水邊空間設計424
20.3.1設計原則424
20.3.2水邊生態景觀現狀分析425
20.3.3概念性規劃與設計428
參考文獻432
21北大港古瀉湖濕地生態恢復技術體系研究434
21.1濕地的生態恢復434
21.1.1濱海濕地恢復技術435
21.1.2河流、湖泊濕地恢復技術435
21.1.3濕地植被恢復技術437
21.1.4國內濕地恢復技術簡介438
21.2濕地生態恢復的程序和技術體系441
21.2.1濕地生態系統恢復與重建的程序441
21.2.2濕地生態恢復的技術體系442
21.3北大港古瀉湖濕地生態恢復443
21.3.1研究區域概況443
21.3.2北大港濕地存在的主要問題445
21.3.3北大港濕地恢復技術體系446
參考文獻447
22濱海新區生態安全格局的構建方法與評價研究449
22.1基本概念449
22.1.1生態安全449
22.1.2區域生態安全450
22.1.3區域生態安全格局450
22.1.4國內外研究進展450
22.2區域生態安全格局構建的內容體系451
22.2.1生態系統健康451
22.2.2生態基礎設施安全453
22.2.3生態系統風險453
22.2.4空間布局454
22.3濱海新區生態安全格局的體系構建454
22.3.1生態安全格局體系的構建454
22.3.2濱海新區生態安全格局評價460
22.3.3完善濱海新區生態安全格局的對策462
參考文獻464
23濱海新區濕地生態系統退化程度診斷466
23.1基本概念和研究進展466
23.1.1濕地生態系統退化程度診斷的概念466
23.1.2濕地生態系統退化程度診斷研究進展467
23.1.3濕地生態系統退化程度診斷流程467
23.2退化診斷參照系統分析468
23.3診斷途徑及指標體系的選取468
23.4權重賦值472
23.5診斷結果478
參考文獻480
24基于生物多樣性保護的濱海新區生態網絡構建482
24.1生態網絡的基本結構483
24.2生態網絡的構建原則484
24.3生態網絡的構建方法485
24.4濱海新區生態網絡的構建487
24.4.1濱海新區自然生態現狀調查487
24.4.2濱海新區生態網絡現狀分析490
24.4.3規劃中的生態網絡分析493
24.4.4濱海新區規劃的生態網絡優化建議495
24.4.5濱海新區生態網絡構建497
參考文獻504
25濱海新區濕地產業模式設計與效益評估505
25.1濕地產業效益評估方法505
25.1.1濕地產業生態效益的評估505
25.1.2濕地產業經濟效益的評估511
25.1.3濕地產業綜合效益的評估511
25.2各典型濕地產業的生態系統服務功能513
25.3各典型濕地產業的效益評估514
25.3.1濕地鹽業效益的評估514
25.3.2人工濕地污水處理業效益的評估515
25.3.3濕地種植業效益的評估517
25.3.4水產養殖業效益的評估519
25.3.5旅游業效益的評估520
25.3.6不同類型濱海濕地產業效益的對比分析521
25.4濱海新區濕地綜合利用模式的設計521
25.4.1基于能值分析法的不同濱海濕地產業模式的效益評估521
25.4.2不同濱海濕地產業模式的對比分析529
25.5結論530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大陸出版品因裝訂品質及貨運條件與台灣出版品落差甚大,除封面破損、內頁脫落等較嚴重的狀態,其餘商品將正常出貨。

特別提醒:部分書籍附贈之內容(如音頻mp3或影片dvd等)已無實體光碟提供,需以QR CODE 連結至當地網站註冊“並通過驗證程序”,方可下載使用。

無現貨庫存之簡體書,將向海外調貨:
海外有庫存之書籍,等候約45個工作天;
海外無庫存之書籍,平均作業時間約60個工作天,然不保證確定可調到貨,尚請見諒。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

優惠價:87 773
海外經銷商無庫存,到貨日平均30天至45天

暢銷榜

客服中心

收藏

會員專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