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0
0
魅麗。花火原創小說66折起
靛藍天使02:新世代小孩捎來的訊息
滿額折

靛藍天使02:新世代小孩捎來的訊息

定  價:NT$ 399 元
優惠價:90359
絕版無法訂購
相關商品
商品簡介
作者簡介

商品簡介

靛藍天使是正在地球上茁壯成長的新世代先鋒,
他們是來幫助我們開啟探索生命意義的大門,
為我們帶來知識、願景、歡笑與希望!

★靛藍小孩是未來主義者,來到地球是為了帶給我們明日的願景。
★靛藍小孩是來幫助我們找到自己的內在小孩,因為他們對於父母的「真實自我」較能正面回應。
★靛藍小孩堅決擁護誠實和事實,如果環境裡缺乏正直,他們會直接關上心門。
★唯一能引起靛藍小孩回應的就是尊重。尊重他們是聰明的個體,尊重他們身為兒童的身分,尊重他們遇到的問題。

◎歡樂的靛藍經驗分享
本書是「靛藍天使」系列第二本。由於《靛藍天使1:新世代小孩的來臨》受到讀者的熱烈迴響,父母、教育人員與各界人士寄來成千上萬的信件、故事與觀察報告。因此,這本續作特意與學術領域稍作區隔,讓它單純地歡慶靛藍經驗,集結了大量的隨筆、文章及個人觀點,來闡述靛藍小孩的現象。透過各界分享的故事,能讓讀者更了解靛藍小孩的想法與行為,以及靛藍小孩為人類的生命帶來哪些影響。
不管故事是悲是喜,全都是靛藍小孩的生活寫照。他們是正在地球上成長茁壯的新世代先鋒,天資聰穎,領悟力強,反應力與上一代截然不同。希望本書在提供樂趣之餘,也提供深具知性與教育性的激勵,讓讀者在見識到過來人的經驗談之外,亦透過家長提供的生活記趣,與他們共享歡樂時光。

◎各章重點提要
〈聰明的小孩〉是由許多家長和孩子提供的故事所組成,有些很短,有些較長。在故事與故事之間則穿插小孩們的談話,甚至加入詩詞。若仔細觀察靛藍小孩,其智慧將令你嘖嘖稱奇,他們總是暗自思索各種深奧無比的生命課題,隨時準備向聽眾傾訴。即便有些孩子仍處於懵懂階段,思路依然展現出聰慧的特質。
〈神聖的靛藍小孩〉從靈性方面來討論靛藍現象。靛藍小孩對神特別有興趣,對能量也特別敏感,看得到並感覺得到不尋常的事物,連對於神可能的樣貌都有自己的看法,對他們自己的身分亦有獨到的見解。本章是前述的綜合,並包括一些稀奇古怪的想法。書中不會給予相關問題的答案,而是呈現靛藍小孩的所見所聞,讓讀者慢慢思索這些深奧的宇宙問題。
此外,有不少許多四、五十歲的中年人不在作者推論的靛藍小孩年齡層裡,卻認為自己符合靛藍小孩的所有特質。在〈靛藍先鋒〉裡,刊登了這些讀者的來信。他們有沒有可能是靛藍先鋒?或者他們並非百分之百純靛藍色人,只是具備其中幾項屬性?在〈南西‧安‧戴普的第二次訪談〉中,南西也提供了她的看法。
作者在為《靛藍天使1》蒐集資料時,歸納出靛藍小孩來地球的原因之一,是幫助我們找到自己的內在小孩。靛藍小孩擅長「看見」大人心裡的能量,希望自己看著一個人時,不管對方是不是成人,都能看見小孩的那一面,也就是「真實自我」或「完整自我」,它是和靛藍小孩交流的共通語言。當我們把內在小孩深埋心底,不但與自我隔絕,也與他人隔絕,甚至與我們生育的孩子隔絕了。因此,〈內在小孩〉中,將分享如何找出被深埋起來的內在小孩。
現今的孩子需要的,比我們小時候更多,必須以愛、邏輯和友誼為基礎,要用心傾聽和留意,而且需要自律、智慧與其他特質。〈關於養育〉、〈經驗分享〉中,特別蒐集了教育家、父母、新聞報導及社會大眾等,關於教養靛藍小孩的方式。〈透過靛藍小孩的雙眼看世界〉則呈現幾個年輕靛藍族群的故事,讓讀者能對孩子和年輕人的想法,了解更多且學習更多,而能與家中孩子擁有充滿愛的互動。

目錄
*謝詞
*推薦序──用愛滋潤高敏感孩童
*序論──迎接歡樂的靛藍經驗
第一章 聰明的小孩
第二章 神聖的靛藍小孩
第三章 靛藍先鋒
第四章 南西‧安‧戴普的第二次訪談
第五章 內在小孩
第六章 關於養育
第七章 透過靛藍小孩的雙眼看世界
第八章 經驗分享
*後記
*注釋
*作者生平


【迎接歡樂的靛藍經驗】
這是我們出版的第二本靛藍小孩著作,但並非接續上一本的內容。換句話說,本書稍微改變方式,為讀者呈現許多父母提供的訊息,並分享教師和專家方面更深奧的智慧。鑑於上一本的主題是揭露並說明靛藍現象,本書打算減少嚴謹的學術氛圍,增添一些樂趣,也就是說:準備好迎接歡樂吧。
珍和我很願意相信,本書的讀者都已讀過上一本《靛藍天使1:新世代小孩的來臨》(The Indigo Children,以下簡稱《靛藍天使1》),一九九九年由同一家出版社(賀屋出版╱Hay House)出版。
然而,我們無法假設人人都讀過《靛藍天使1》,因此,如果你正在閱讀我們的第二本相關著作,心中浮現疑問:「什麼是靛藍小孩?」我們將針對上一本暢銷書的內容,為你做簡短的摘要。
❤❤❤
回顧:珍和我是自助(self-help)學說的講師與作家。身為諮商師,終日與形形色色的人相處並處理人性議題,我們經常因此發現新的行為模式,但對於那些眼界狹窄的人來說,這些行為模式不夠明顯,因而不易察覺。
上一本書提到,我們愈來愈常聽見一種新型小孩出現,或至少可說是父母正在面臨新的問題。這些難題之所以奇特,在於成人與小孩的立場互換,令父母始料未及,也不符合我們這一代(甚至下一代)的成長歷程。許多父母為此惱怒不已,而且窮於應付。全國具有三十年以上資歷的幼稚園教職員中,也有人反應同樣的情況,指出現今的孩子不知道為什麼就是有些不一樣。
我們後來發現,不單是美國的孩子出現這種情形,當我們巡迴全球,與許多父母交談時,總會聽見相同的問題。即使在亞洲國家,過去的孩子在傳統文化薰陶下,從小便學習榮耀並尊敬父母,如今也開始出現同樣的反常行為(見第八章)。
於是我們寫下《靛藍天使1》,本書受到各界人士鼎力相助,包括備受推崇的作家、學術界的協同撰稿人、幼稚園幼教人員、哲學博士與醫學博士,以及從事兒童工作的相關人員。我們站出來公開發表第一本書,盡力提供最好的資訊,也心知我們所觀察的主題可能引起爭議。畢竟我們不是這方面的權威,又有什麼資格拍拍大眾的肩膀說:「不好意思,我們認為人類正在進化,而小孩就是證據」?
嗯,我們猜對了,這個主題確實引發爭議,郵差送來大批信件,有些充滿仇恨言論,也有很多人感謝我們拯救了孩子的生命,這些信全都裝在同一個郵包裡!如果是你,你會怎麼做?答案很簡單:把不喜歡的信丟掉,把反應良好的內容貼在自己的網頁上!
言歸正傳,大眾對第一本書的接受度很高,令我們信心大增。幾個月內,《靛藍天使1》便行銷到全球各地,被譯成多國文字,銷售量打破我們過去的紀錄。對我們來說,這代表書中內容切合大眾的需要,要不然就是大家都拿書頁去鋪鳥籠了。
全美各地書店開始銷售《靛藍天使1》後,他們遭遇行銷上的難題(幸好是很正面的):到底該把這本書擺在店裡的哪個位置才對?我們看到邦諾書店(Barnes &Noble)把它擺在「親子教養」區,後來又在「新時代」區發現它。另外,有人告訴我們,某些書店把它擺在童書區,真奇怪,這本書是寫給大人看的。後來,我們發現有些孩子要求父母購買《靛藍天使1》並讀給他們聽!其實他們只是偶然聽見書名,便對內容感到好奇不已(我們愈來愈想不透了)。
我們也在好市多發現這本書,大家都知道好市多是一家大型折扣量販店,你會去那裡購買一整車的家用紙製品和飲料。在美國某些州,還有名叫「山姆會員商店」(Sam's Club)的量販店,店裡也找得到《靛藍天使1》。一開始,我們不知道這對書來說算不算是一種恭維,但現在,我們決定把它當成好事來看待。在我們的家鄉聖地牙哥,《靛藍天使1》被擺在八十磅重的盒裝迴紋針旁。客人來到店裡,若要購買成噸的衛生紙,必須先經過我們的《靛藍天使1》。
我們終於架設了網站:www.indigochild.com。《靛藍天使1》上市八個月後,已有數千名讀者造訪網站。許多專業人士將書帶進辦公室,有些則因工作需要而閱讀本書。我們也聽說幾位校長大量購入本書,在全校每位教師的桌上各擺了一本!
沒錯,這本書在一年來引發熱烈迴響,我和珍曾遠赴新加坡,針對相關議題接受新加坡廣播(Singapore Radio)的訪問,也上過聽眾遍及全美的廣播節目《夢境》(Dreamland),其口號是「萬事皆有可能」,前後任主持人分別是亞特‧貝爾(ArtBell)和惠特利‧史崔伯(Whitley Streiber,我們已上過惠特利‧史崔伯主持的節目兩次了)。然而,接下來我們該往哪兒去?
有些人指控我們偏袒自己信奉的靈性體系(玄學),以及鼓吹兒童崇拜(看得出他們的怒氣不小)。我們的回應是:當我們探索這個領域時,就是無法把上帝排除在外。如果大家想讀的是把孩子當成白老鼠的實驗數據,那麼我們的研究一定會令他們失望。這是生命的議題,也是遍及全國甚至全球的難題。我們從靈性角度切入,而在本書問世後,市面上便相繼出現數本相關著作(請見後文)。
我們無意偏袒特定教會或宗教,而是探討某些靛藍小孩行為的靈性層面。我們發現,許多靛藍小孩往往對宗教和自身的靈性很感興趣。進教會是他們自己的選擇(那當然),因此,如果小孩想談論上帝,我們會如實傳達。許多孩子甚至看得見天使!有些父母把這當成大問題,一心想找捉鬼特攻隊或當地驅魔師來趕鬼(沒騙你!)我們只想讓他們放心,孩子絕對沒問題。事實上,我們認為孩子滿好的。
如果你想看看反對意見,儘管上亞馬遜網站(www.amazon.com)瀏覽讀者書評,我們得到的評價很極端,不是五顆星,就是一顆星。討厭這本書的人,其實不懂它的重點所在。有些讀者表示本書毫無助益,但也有另一些讀者表示本書大有助益。其他讀者則認為,我們只是在倡導這些地球上的全新小孩都是外星人!其實不是,我們只想告訴大家,人類正面臨一場全新的進化。儘管書評有褒有貶,《靛藍天使1》上市兩年來,始終名列亞馬遜網站暢銷排行榜前六百名。
有一點很重要:靛藍議題並非我們的專屬。我們只是引介並探討所知與所見。此外,我們也發現,隨著靛藍現象漸漸獲得大眾的認可,更多訊息將接踵而至,但我們不知道會來得多快。就在《靛藍天使1》上市同時,另有兩本同一領域的主流著作也問世,分別是艾特瓦特(P. M. H. Atwater)撰寫的《新千禧年世代》(Children of theNew Millennium: Children’s Near-Death Experiences and the Evolution of Humankind),以及湯姆‧朔德(Tom Shroder)撰寫的《老靈魂》(Old Souls: The ScientificEvidence for Past Lives)。這兩本書都在探討靛藍小孩,唯一的差別在於,兩位作者沒有使用「靛藍小孩」來稱呼孩子們。不曉得他們是不是也收到宗教人士的憤怒來函,或是讀者認為他們書中提到的孩子也是外星人。
話說回來,我們的書依然擺在大型量販店的醒目之處。每次去店裡採購超大包尿布,或是可以吃上五年的超大罐花生醬時,除了我們的著作,並沒有看見其他相關書籍並列。
‧本書目標
誠如前面所說,這本書並非直接承襲《靛藍天使1》。市面上有許多優秀作者也探討靛藍議題,並傳授教養靛藍小孩的祕訣。本書則意欲與學術領域稍作區隔,讓它單純地歡慶靛藍經驗。我們盼望為讀者營造舒適溫和的閱讀體驗,其中有清新的空氣,有歡笑,也有一點淚水。此外,我們也會探討幾個前作沒有討論的議題,例如,有一些人自認是靛藍小孩,但年齡過大,不符合我們在書中描述的年齡層。我們還會提供一些嚴謹的訊息,有些內容甚至非常嚴肅,包括兒童殺害兒童、如何幫助青少年,以及探索成人內在小孩的重要性。不過,我們也要提醒你,除了這些嚴肅議題外,閱讀本書仍能獲得許多樂趣。
很多家長來信述說靛藍小孩的故事,這些孩子令人窩心、心智受到高度啟發,也有一些人活得不快樂。不管故事是悲是喜,全都是靛藍小孩的生活寫照。他們是正在地球上茁壯成長的新世代族群,天資聰穎,領悟力強,反應力與上一代截然不同。因此,本書的目標在於提供樂趣之餘,同時提供深具知性與教育性的激勵。希望本書讓讀者見識到過來人的經驗談,也希望讀者透過家長提供的生活記趣,與他們共享歡樂時光。
所以,找個適當的時機,摘掉那頂學術大帽子,換上派對帽吧!歡慶時光樂趣橫生,我們允許你歡笑、哭泣、驚喘、大叫和高呼:「嘿,我家『那隻』也是這樣!」接下來,如果你沒有讀過前作,可能需要讀一遍,看看究竟是怎麼回事。不妨前往你家附近的量販店,在購買一整車衛生紙的同時,順便找找我們的書。《靛藍天使》系列的陳列架就在衛生紙區前面,旁邊則是一年份的葡萄乾麥片。

‧各章大要
好,現在來談談各章大要。我們其實很想大喊:「沒有那種東西!」這是我們內在小孩的心聲,這兩個「孩子」不想刻意分章節,不想納入注釋之類的無聊成分(關於內在小孩的詳細說明,請見第五章)。但我們還是做了,只不過並不多。
本書的第一個部分,是由許多家長與孩子提供的故事組成,有些很短,有些較長。我們將在故事與故事之間穿插小孩的談話,甚至加入詩詞。
如前文所述,本書有個向靛藍先鋒致敬的小篇章,並且依照前作的模式,刊登靛藍先鋒的來信。我們也加入南西‧安‧戴普(Nancy Ann Tappe)的二度專訪,她是我們心目中最內行的「色彩女士」。另外,本書也收錄許多協同撰稿人的智慧語錄。書中還有一章探討如何發掘成人的內在小孩,因為我們相信內在小孩是養育子女的關鍵。最後則是摘要,我們蒐集教育家、父母、新聞報導及社會大眾等,關於教養靛藍小孩的方式,在這章做個總結。

‧協同撰稿人
站在協同撰稿人的立場著想,每次呈現一個故事,我們都會盡量刊登他們的姓名(有些是大人,有些是小孩)。然而,某些成人不希望自己的姓名曝光,因為擔心孩子長大後,讀到本書時會覺得丟臉。有些提供故事的孩子,也不希望父母的名字曝光,有點像是在描述某段不知名的關係,可不是嗎?所以我們尊重這些特定序的請求。如果你發現自己在很久以前寄給我們的故事被刊登出來,但你因為搬家或更改電子郵件信箱,而沒有收到我們的詢問信件,你會看到書中只登出當事人的名字,但沒有姓氏。

‧網際網路:新的出版難題
我們也遭遇新的困境,不知道該如何找出網路訊息的來源。公開發行著作必須有稿源,如果不是自己撰寫的內容,就必須刊登原作者的姓名。但有些父母或子女在網路上匿名貼文,讓我們不知該如何是好,只能捫心自問:到底是要忽略某些很棒的素材(而且超級有趣),還是乾脆把它們刊登出來?事關誠信,不可不慎。
因此,我們決定這麼做:在網路上找到的珍貴文章,都會收錄在本書中,標題下方的作者則顯示為「佚名」,並標明來源為網路。如果你在本書中讀到自己的文章,或知道某篇文章節錄自某個特定出版品,請立即上官方網站(www.indigochild.com)與我們聯繫。待本書再版時,我們可以進行必要的修訂,也會在適當時機補上原作者的真實姓名。只要在來函中提供版權資訊或文章出處的證明,我們一定會對引用的文章補登真實姓名。此外,我們還會在官網刊登修訂公告,以便即時告知社會大眾。許多知名出版品都有類似的先例,我們決定從善如流。

──盼望本書為你帶來知識、願景、歡笑與希望,為了地球的未來而努力!

內文試閱
【Chapter 1聰明的小孩】

「靛藍小孩和霸子‧辛普森(Bart Simpson,知名動畫劇集《辛普森家庭》﹝TheSimpsons﹞的角色)有什麼不同?」去年,靛藍天使系列的第一本書上市後,珍接受採訪時被問到這個有趣的問題。答案是什麼呢?雙方各有一個顯著但完全不一樣的特色。小霸王(霸子‧辛普森可做為代表)總想引人注意,用盡各種手段達到目的,即使如願後仍繼續努力,因為他想知道極限在哪裡。靛藍小孩則是努力讓別人搞懂他們,或者至少讓別人願意接納他們,如願後便不再繼續下去。
仔細觀察靛藍小孩,其智慧將令你嘖嘖稱奇,他們總是暗自思索各種深奧無比的生命課題,隨時準備向聽眾傾訴。即使有些孩子仍處於懵懂階段,思路依然展現出聰慧的特質。
…………
這種字字珠璣的發言,好像從他們很小的時候就開始了。伊鳳‧佐利科弗(Yvonne Zollikofer)談到兩歲的兒子維多。有一天,兒子問:「媽,我很老嗎?那不是真的吧?」她答:「不,親愛的,我覺得是真的。」我認為,伊鳳一定沒料到兩歲孩子會問這種問題。
這種早期的智慧是從哪裡來的?在後文,我們將會探討孩子談論靈性(非宗教)話題的情形──他們往往提到生命的核心概念。但首先,我們必須先了解靛藍小孩的自尊,我們是否真的發現它了?以下有個小故事,再次描述一個涉世未深的孩子,在懵懂的年紀卻已通曉世事的例子。
…………
‧自尊
──瑪莉卡‧克里希納穆提(Mallika Krishnamurthy)與史帝文‧艾默德(Steven Arnold)
我的六歲兒子薩希,在小小年紀便充滿智慧,明瞭自己的身分、來歷與生命的真諦。他兩週大時,負責照護兒童健康的護理師說,他好像上輩子就當過人了。
大約在他兩歲時,某次我們參加大型家族聚會,他獨自跑去車裡。我們發現他安靜地坐在黑暗中,便問他在做什麼,他回答:「我只是在想事情。」
他三歲後的某天,我們聊起他愛的人以及愛他的人,列出一串超長的名單後,他說:「我也愛自己,因為它帶給我能量。」
他的生活盡是類似的片段,他充滿智慧,富於同情心,總是啟迪我們的心靈。
…………
有時候,孩子的發展著實令人震驚。聽聽單親媽媽雪兒‧馬修斯(Cher Matthews)的談話,關於三歲兒子對她約會習慣的觀察,後來甚至改變她的習慣!

‧信封
──雪兒‧馬修斯
我兒子賈斯汀出生於一九八○年代,從小便出現靛藍小孩的大多數行為,總歸一句話,這孩子「生來就無所不知」。
我永遠忘不了他三歲那年說的某句話,我把它寫在寶寶日記中,因為我不敢相信三歲小孩會有這麼深刻的洞察力!
我一直是單親媽媽,在兒子小時候,我交往的每個對象總會努力試著和賈斯汀做好朋友,以便「贏得我的芳心」。然而,賈斯汀明白這些人並非真心想要了解他,這麼做只是為了討好我。
長話短說,在某次約會後,兒子發表評論:「妳是信紙,而我是信封。」小小年紀說出這種話,實在很奇怪!我問他這是什麼意思。他解釋道:「大家都會撕開信封,讀裡面的信,然後把信封丟掉。」不用說,我聽得心都碎了,至今回想起來仍會眼眶含淚。他的體會改變了我的約會習慣,讓我有了更深的領悟。。
…………
前作曾提到孩子的直覺有多麼強,即使牽涉死亡與離婚這類嚴肅議題也不例外。後文呈現伊森的故事,它將融化你的心。孩子對這類事情的「原因」也許不太了解,但他們絕對能「感覺到」情況不對勁。

‧揉進心裡
──艾莉森‧赫利(Allison Hurley)
在兒子三歲那年,我和丈夫離婚。基於多種因素,我搬到英國住了一年半,我和前夫共同擁有伊森的監護權。
從九月到隔年五月,我回美國幾趟,但都沒有如願與伊森共處。到了陣亡將士紀念日,他終於搬來與我共度整個夏季。
時間轉瞬即過,夏季結束了,他爸爸搭機前來接他,我的心因而徹底粉碎。我與伊森長談這件事,他的冷靜和客觀總令我訝異,而且他似乎真的能夠理解。
在他隨著爸爸登機前,我最後一次擁抱並親吻他。我試著保持冷靜,把心思集中在愛他,但我真的非常非常難過。臨上飛機前,他跑回來親了我的臉頰一下,接著直望進我的靈魂深處,用柔軟的小手揉揉剛才親過的地方,對我說:「我把它揉進妳心裡。」然後他就離開了。

【Chapter 2神聖的靛藍小孩】

我們在前作提到,靛藍小孩對神特別有興趣。不只如此,我們還提到他們對能量特別敏感,看得到並感覺得到不尋常的事物,對於神可能的樣貌都有自己的看法,對他們自己的身分也有獨到的見解。本章是上述的綜合,也包括一些稀奇古怪的想法。
人可能有前世嗎?也許這件事只存在我們的想像中。就在千禧年即將交替之際,全國性的雜誌刊登了許多宗教報導。因為人類普遍意識到末日預言可能成真,媒體出現大量報導,針對各主流宗教如何看待這危急存亡的關頭,進行深入的研究,並提供許多詳細資料。某個聲明指出「全球人口有百分之八十五相信來世。」(必須考量到全世界有非常多伊斯蘭教、印度教和佛教徒)。然而,根據我們的觀察,這個數字也許真的可信,但大多數人不相信「前世」,尤其是西方文化。
身為靈性導師,對我們來說,這並沒有靈性上的意義。基於某種原因,你透過生物學上的誕生過程,得到了永恆的靈魂。你並不是「呼!」的一聲忽然出現並存在,你是「永遠」的存在。如果你真的有過前世,我們恐怕永遠無法證實,如同要證實天堂和地獄一樣困難。教宗在去年對天堂與地獄下了定義,說明它們不是真實的地方(參見www.vatican.va)。我們不是新教徒,也不打算要你相信天堂與地獄。總之,它們屬於靈性層面的謎題,只有上帝清楚……或者靛藍小孩也知道。換句話說,這道謎題永遠無法解開,但我們可以仔細思考,為自己做出決定。靈性層面的選擇是每個人至高無上的特權,它需要單純的動機,毫無雜念地問神:哪一種選擇適合自己,哪一種選擇不適合自己。這是非常私密的事,只有心底深處明瞭。
當今有個有趣的現象,全球各地的靛藍小孩都會告訴父母,他們「以前」是誰!這個情況非常普遍,以致我們出席研習會和各種會議時,相關議題都會被列入討論的範疇。通常小孩在尚未接觸「前世」概念的牙牙學語階段時,就會對父母提起這件事。根據我們先前所知,孩子說出這種話時,把很多父母嚇傻了,於是被帶去給教區的牧師,希望能把他們身上的「惡魔」趕跑。
如果你的信仰體系與前世概念抵觸,以下是我們的建議:不必為孩子或自己感到害怕,他們沒有被附身。請發揮耐心並尊重他們,即使你可能不相信他們說的話。許多父母提到,前世話題在孩子八到十歲間就會逐漸減少。不要輕視或指責他們是「錯的」,這只會讓孩子疏遠你。帶他們去你選定的教會,看看他們多麼喜歡上教堂。這群孩子的靈性非常聰穎,一旦有機會上教堂,很多孩子會發現這是他們內心嚮往的地方。他們在集會中感受到愛,享受置身於靈性深層,因那讓他們有一種非常接近「回家」的感覺。
有些父母不上教堂(或猶太教會堂、其他宗教場所),他們都提到孩子主動提議要去!於是孩子過了一定的年齡後,父母便會帶小孩上附近各處的教會,來一趟「教堂之旅」。每個星期日(若合適的話則挑星期六),他們會上不一樣的教堂,孩子一邊參加禮拜,一邊觀察並「感受」。幾週後,鄰近各處教會都輪過一遍後,父母會問孩子喜歡哪一間。
我們聽過很多靛藍小孩的事,這是最尊敬他們的一種方式。不但尊重他們的識別能力,也給予充分的自由選擇權。父母並沒有強迫孩子一定要遵守家裡的宗教傳統(有些是父母本身有其他信仰,有些是祖父母傳承的信仰),而是為教養靛藍小孩而樹立了優良的典範。相信我們,孩子的回應非常正面!當然,這件事還有另一層意義,由於孩子年齡太小,大人不可能只負責接送,必須親自帶他們上教堂。大多數這類父母表示,陪孩子上教堂的收穫很大,親子之間的關係變得更親密。此外,在這些場合中,他們比較容易認識良師益友。
靈性高的孩子對神有種奇妙的狂熱,這不是批評,而是事實。他們覺得自己貼近上帝的能量,常常對你提及此事。如果你找的教會不適合他們,他們最終會徵得你的同意,去尋找適合自己的地方。他們對不合常理的信仰相當敏感,對表裡不一的人也一樣。他們能感應到欺騙的能量,知道哪個人不穩定。他們希望大人正直誠實,如果希望落空,他們會有所反應。即使在中東地區,孩子們被集體教導「以真主之名發怒」,但他們對於不正直的大人依然敏感。靛藍小孩的思考模式沒有一定準則,然而我們發現,他們對「神的談話」有非常強烈的反應,我們這群大人小時候在這方面遠遠不如他們。南西‧安‧戴普(她是最早「看見」並報導靛藍小孩的女士)在後面的章節將針對這個現象進行心理剖析。
從出生到大約八歲左右,靛藍小孩時常說出深刻雋永的話語,話題圍繞在神和人性。有時候,他們會看到天使或神奇的朋友(順便一提,根據家長的描述,孩子說有的寵物也看得到!)許多兒童心理學家說,這和我們小時候的想像不一樣。當時我們的見聞受到電視和電影影響,幻想中的朋友有小飛俠彼得潘和他的精靈叮噹小仙女。而靛藍小孩描述的朋友不是典型人物,他們存在於這個世界之外,連電影或電視也找不到。
在這個時代,物理學家聲稱所有物質的中心至少有十一維度,而我們只「看得到」四維度(又稱「弦理論」),不難想像還有一個看不到的浩瀚宇宙就在眼前,超空間的神性存在也陪伴在我們身邊。忽然間,科學界主動宣稱人類的視覺有限,可能還有更多東西有待發掘!這世上有沒有天使?靛藍小孩在年幼時是否看得到超空間的存在?或許是因為他們剛剛離開「那裡」?至於他們的「前世」經驗又是怎麼回事?
本書不會給予這些問題的答案,而是呈現靛藍小孩的所見所聞,好讓你自己慢慢思索這些深奧的宇宙問題。這群孩子有可能是關鍵,他們或許會向我們展現神的真理,這不是很有趣嗎?在這個時代,「寶寶說的話」正逐漸變成更為奧妙的話語。當你請孩子針對神發表意見時,你會聽到什麼?凱瑟琳‧休斯頓(KathrynHutson)問她的四歲孩子(在影片中):「什麼是神?」這是兒子的回答:「一個超大、閃閃發亮的光球,身上伸出很多尖刺──光球觸碰每個東西,感覺很好!」(她到現在還留著這捲影帶。)
布萊恩‧柯爾曼(Brian Coleman)某天與兒子戴維斯在海灘漫步,他們注意到太陽穿過雲層,照耀在海面上。
戴維斯問爸爸:「你知道我幫海上這些光點取什麼名字嗎?」
「什麼名字?」布萊恩問。
「神的光點。」
「哦,那神的光點有什麼用途?」
「有人過世時,這些光就會像電梯一樣,把靈魂送回天堂。」
你有沒有發現這孩子的說法是「送回天堂」?彷彿俗世生命只是天堂生命的插曲
那般。

…………
再次強調,靛藍小孩往往可以「看透」你。許多父母來信提到這方面,以下是一位讀者描述兩歲半兒子的靈性體驗。有時候,小孩子就是會如此對待我們。

‧察覺真實的感受
──莫妮可‧李布蘭(Moneque LeBlanc)
雷米兩歲半時,有一天問我:「媽,妳是不是在生氣?」
「沒有,我沒生氣。」我平靜地回答。
他又問了兩次,每次我都堅稱自己沒有。
過了幾天,他再度問我生不生氣,我也再次說明自己不生氣。他第二次重複提問時,我心想:他為什麼一直問這件事?他是不是看到或感覺到我忽略的事?相同情況一再上演,我認為這不太尋常。
我教養兒子時,盡可能讓他遵守誠實的原則,我知道自己也必須當一個誠實的好榜樣,於是我開始檢視自己心中的感受。我的心其實不快樂,內在彷彿正經歷戰爭或風暴,不安與焦慮重重敲擊著心牆。我開始找藉口:「他不可能感受得到我心底的起伏,因為我控制得很好,聲音很平靜,也沒有表現出不耐煩的樣子!」
我是個外向的人,但已學會控制,不讓怒氣流露出來。我可以保持聲調平穩,口氣平和,還會注意用詞,我覺得自己挺厲害的。但現在面對孩子的質疑,讓我不再有把握。
兒子第二次問我是否生氣後,這些念頭在轉瞬間閃過我的腦海。我想起幾天前,他也曾數度提問,我連續三次否認,覺得自己就像否認過耶穌基督三次的使徒彼得。
我不希望這種情形再次發生,於是強迫自己誠實面對情緒。我彎下腰,望著他的雙眼,開口承認道:「雷米,你說得對! 媽媽的心情不好,我心裡很生氣,但不是因為你。我愛你。」我抱了抱他,心底湧出愛的暖流。
三十個月大的幼兒竟然有如此的洞察力,一眼就看穿我的偽裝,察覺到我深藏內心的感受,不禁令我嘖嘖稱奇。我明白是他引領我內省,讓我正視自己的感受。後來,我感謝神讓這孩子走進我的生命中。他在出生後十一天被我們收養,而我打從心底明白,雖然他不是我親生的血脈,但早已注定成為我們的孩子,我們早已「簽下」這份合約。我了解身為家長,除了教育孩子,自己也學到許多經驗。我非常感激他讓我擁有這次經驗,我感動地流下淚水。這難得的時刻令我再三回味。
…………
以下為你引介康絲坦絲‧斯諾(Constance Snow),她是佛羅里達的律師,最近正在撰寫《用愛打官司》(How to Bring a Lawsuit with Love)。你是否想過法界會在意識型態上出現重大轉變?這是好的開始。康絲坦絲對靛藍小孩有一定了解,也曾與靛藍小孩的親屬訪談,以便得知當前的狀況。她是講師,也是研討會的主持人,在授課或討論時會從法律與靈性兩方面切入。我們認為或許你想聽聽她的看法,畢竟她的職業需要清楚、條理分明和簡潔有力的思緒……此外,還有一點點的瘋傻。。

‧靛藍小孩
──康絲坦絲‧斯諾
靛藍小孩的父母常發現教養孩子非常艱辛,背後的原因是父母從小被灌輸的觀念無法套用在靛藍小孩身上。此外,大人很難用羞愧、罪惡感、管束或懲罰來控制孩子。於是,孩子顯得不合作,常以自身的「意願」與父母及其他權威人士的命令抗衡。據我們所知,他們並非「故意」表現得自我中心,只是因為他們了解存在的真諦,想要維護自己的主張罷了。
他們是孩子,需要大人引導。請注意,這裡所提到的父母的責任是引導,而非控制。當孩子受到認可、支持和良好的培育時,他們就能為家庭帶來至高無上的喜樂。否則,他們會變得空前頑固,一意孤行,而且一再挑戰父母的權威。
靛藍小孩往往比父母更有智慧,他們說不定更懂得和家族中的長輩交流,好比祖父母。父母如能接納祖父母的意見,也許更懂得如何與這些非凡的孩子相處。由於靛藍小孩的存在,家庭與社會更需要祖父母明智審慎的意見,老一輩也會更加受到敬重。
當父母與祖父母確認家裡出了一個靛藍小孩,我強烈建議他們要多愛孩子,把孩子當成小小耶穌一般尊敬。接著,扶持並滋養孩子的神性本質,這是一個強大又受人喜愛的靛藍小孩,你要成為他╱她的聰明管理人。接受孩子的本質,尤其是在養育過程中面臨混亂的時刻,需要大人保持堅定立場。父母一定要打從心底與靈魂堅信,引導靛藍小孩是至高無上的重責大任,而且要以喜悅的心承擔這份責任。
在教養過程中,以放鬆愉快的插曲點綴,氣氛會更為輕鬆,家人也能在日復一日的家庭生活中優遊自得。令人不舒服的部分,不要太在意或根本不去理會,只需專注於你認定的事實:你正在以愛、憐憫與和平的心態,養育一個美麗而強大的人,讓全人類達到革命性的進展,這是多麼喜悅的事!
靛藍小孩對能量非常敏感,從很遠的距離就能感應到能量的振動。如果社會上的主流派嘗試診斷你的孩子,給他╱她貼上令人無法接受的標籤(例如注意力缺失症或過動症),請你要自己努力,熟悉相關知識,為孩子的學習和創造方式尋求出路,並尋找替代的健康措施,尤其是對一般食物和環境特別敏感(過敏)的孩子,你要找到療法。務必謹記,你的情緒和壓力是製造負能量振動的關鍵因素,很可能誘發孩子的過敏反應。

作者簡介

李‧卡羅(Lee Carroll)
李‧卡羅於加州的西加州大學(California Western University)取得商業與經濟學位後,在聖地牙哥創辦錄音公司,經營長達30年。通靈、靛藍小孩與一名工程師,究竟有何關聯?誠如李所說,神曾經給他一記「當頭棒喝」,證實他的靈性經驗不假。1989年是他生命的重大轉捩點,一位靈媒告訴他,他將畢生行走靈性之路。三年後,另一位靈媒說了相同的話,但前後兩位靈媒沒有任何關係!
接下來,他寫了幾本著作,獻給加州德爾瑪市(Del Mar)的玄學團體,還有一本歷史方面的作品,七年內共出版九本玄學書。如今,他的著作印量超過五十萬本,被翻譯為15種文字,包括:西班牙文、法文、德文、中文、希伯來文、英文、丹麥文、義大利文、希臘文、匈牙利文、日文、芬蘭文、俄文、荷蘭文與土耳其文。
1991年,李和靈性夥伴珍‧托勃,在德爾瑪市創辦「克里昂光團」(Kryon light groups),不久後,場地便從客廳移到德爾瑪市的教堂。現在,他們主持的研討會橫跨全球,光是歐洲的一場研討會就有三千多位聽眾。在網路剛興起的年代,克里昂有全美網路史上規模最龐大的新世紀宗教網頁,如今他的網站吸引了更多點閱,只要上www.kryon.com就能找到。這個網站也是線上雜誌,克里昂的新發表文章,和靛藍小孩的相關文章,均按順序一一呈現出來。
2000年十月,珍和李在以色列的特拉維夫(Tel Aviv)舉辦的研討會,或許稱得上是最令人感動的一場。當時的中東衝突不斷,暴力攻擊事件節節升高,就在混亂中,靈界的重要訊息透過單一團體傳遞開來,團體成員則是一千多位積極上進的以色列人。(研討會的訊息內容可上克里昂官網瀏覽,網址請查閱前段內文。)
1995年,李和珍獲邀於紐約聯合國總部向S.E.A.T.(Society for Enlightenment and Transformation)引介克里昂的談話,這次的會議非常成功,後來他們又獲得兩次邀請,分別於1996年及1998年,再度引介克里昂之愛的訊息!
李一共撰寫九本克里昂著作,也是《靛藍天使1:新世代小孩的來臨》的共同作者(另一位作者是珍)。靛藍小孩的官網是:www.indigochild.com。
李目前仍在聖地牙哥的家中持續寫作,家庭成員有妻子派翠西亞與馬爾濟斯犬米妮。
李‧卡羅的電子郵件信箱:kryonemail@kryon.com。

珍‧托勃(Jan Tober)
珍‧托勃一直都是活躍的玄學家,25年來,她身兼直覺諮商師、按手能量治療師(或稱手療師)、靈媒、冥想引導師、靈氣導師、意識教會(Church of Awareness,位於加州聖地牙哥)共同創辦人,以及全球克里昂研討會的共同引導師。
珍的事業從青少年晚期便已經開始,聲音是她最初的治療工具。18歲那年,她受雇與爵士樂大師史坦‧肯頓(Stan Kenton)合作,後來又和班尼‧古德曼(Benny Goodman)及佛瑞德‧阿斯泰爾(Fred Astaire)等傳奇人物一同唱歌、錄音並巡迴全美。這些人可以說是她的良師益友。
在珍為靈性工作奉獻的一生中,曾經三次與李合作,於紐約聯合國總部向S.E.A.T.引介克里昂。珍也曾在數張通靈冥想專輯中擔任主唱與作曲家,最近和豎琴家馬克‧蓋斯勒(Mark Geisler)與加拿大暢銷音樂家羅伯‧考克森(Robert Coxon),共同發行音樂專輯《彩色織錦》(Teknicolour Tapestry)。這張專輯主打療癒通靈音樂,包括高品質聲音與西藏頌缽。
珍‧托勃的電子郵件信箱:kryonemail@kryon.com。

譯者
蔡心語
淡江大學英文系畢,擔任過編輯、記者、企劃,寫過幾本書,與先生、兒子及寵物過著幸福美滿的日子。喜歡文學、旅行與冒險,超愛神祕事物,自小迷戀木乃伊、吸血鬼、殭屍、狼人、女巫、神話人物等一切超自然存在。現為專職譯者,譯有《鋼穴》、《裸陽》、《美麗中年》等書、《靛藍天使1:新世代小孩的來臨》。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

優惠價:90 359
絕版無法訂購

暢銷榜

客服中心

收藏

會員專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