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0
0
【簡體曬書區】 單本79折,5本7折,活動好評延長至5/31,趕緊把握這一波!
世界愈快,對孩子說話要愈慢:澤爸的快聽慢說哲學,讓親子溝通有呼吸空間,孩子才能在愛的話語中快樂成長
滿額折
世界愈快,對孩子說話要愈慢:澤爸的快聽慢說哲學,讓親子溝通有呼吸空間,孩子才能在愛的話語中快樂成長
世界愈快,對孩子說話要愈慢:澤爸的快聽慢說哲學,讓親子溝通有呼吸空間,孩子才能在愛的話語中快樂成長
世界愈快,對孩子說話要愈慢:澤爸的快聽慢說哲學,讓親子溝通有呼吸空間,孩子才能在愛的話語中快樂成長
世界愈快,對孩子說話要愈慢:澤爸的快聽慢說哲學,讓親子溝通有呼吸空間,孩子才能在愛的話語中快樂成長
世界愈快,對孩子說話要愈慢:澤爸的快聽慢說哲學,讓親子溝通有呼吸空間,孩子才能在愛的話語中快樂成長
世界愈快,對孩子說話要愈慢:澤爸的快聽慢說哲學,讓親子溝通有呼吸空間,孩子才能在愛的話語中快樂成長
世界愈快,對孩子說話要愈慢:澤爸的快聽慢說哲學,讓親子溝通有呼吸空間,孩子才能在愛的話語中快樂成長
世界愈快,對孩子說話要愈慢:澤爸的快聽慢說哲學,讓親子溝通有呼吸空間,孩子才能在愛的話語中快樂成長
世界愈快,對孩子說話要愈慢:澤爸的快聽慢說哲學,讓親子溝通有呼吸空間,孩子才能在愛的話語中快樂成長
世界愈快,對孩子說話要愈慢:澤爸的快聽慢說哲學,讓親子溝通有呼吸空間,孩子才能在愛的話語中快樂成長
世界愈快,對孩子說話要愈慢:澤爸的快聽慢說哲學,讓親子溝通有呼吸空間,孩子才能在愛的話語中快樂成長
世界愈快,對孩子說話要愈慢:澤爸的快聽慢說哲學,讓親子溝通有呼吸空間,孩子才能在愛的話語中快樂成長
世界愈快,對孩子說話要愈慢:澤爸的快聽慢說哲學,讓親子溝通有呼吸空間,孩子才能在愛的話語中快樂成長
世界愈快,對孩子說話要愈慢:澤爸的快聽慢說哲學,讓親子溝通有呼吸空間,孩子才能在愛的話語中快樂成長
世界愈快,對孩子說話要愈慢:澤爸的快聽慢說哲學,讓親子溝通有呼吸空間,孩子才能在愛的話語中快樂成長
世界愈快,對孩子說話要愈慢:澤爸的快聽慢說哲學,讓親子溝通有呼吸空間,孩子才能在愛的話語中快樂成長
世界愈快,對孩子說話要愈慢:澤爸的快聽慢說哲學,讓親子溝通有呼吸空間,孩子才能在愛的話語中快樂成長
世界愈快,對孩子說話要愈慢:澤爸的快聽慢說哲學,讓親子溝通有呼吸空間,孩子才能在愛的話語中快樂成長
世界愈快,對孩子說話要愈慢:澤爸的快聽慢說哲學,讓親子溝通有呼吸空間,孩子才能在愛的話語中快樂成長
世界愈快,對孩子說話要愈慢:澤爸的快聽慢說哲學,讓親子溝通有呼吸空間,孩子才能在愛的話語中快樂成長
世界愈快,對孩子說話要愈慢:澤爸的快聽慢說哲學,讓親子溝通有呼吸空間,孩子才能在愛的話語中快樂成長

世界愈快,對孩子說話要愈慢:澤爸的快聽慢說哲學,讓親子溝通有呼吸空間,孩子才能在愛的話語中快樂成長

定  價:NT$ 320 元
優惠價:90288
領券後再享88折
團購優惠券A
8本以上且滿1500元
再享89折,單本省下32元
庫存:1
可得紅利積點:8 點
相關商品
商品簡介
作者簡介
目次
書摘/試閱

商品簡介

教養,不是強拉著孩子快步賽跑!
孩子的成長不急,急的是被太多資訊影響的大人。
戒掉脫口而出的習慣,
放慢一分鐘與孩子溝通,就能為親子關係加溫!

最受父母信賴的親職教育專家----澤爸全新作品!
40種親子溝通句型,讓家長可以在每個情境輕鬆活用

不走吼叫打罵派,用愛滋養,用理教導,親子溝通最佳代言人──澤爸撫慰全台父母的親子溝通教養書!讓自己與孩子從緊張高壓的世界慢下來,看到親子關係的本質,真實體會親子溝通的真諦。如果你和孩子的緣分有60年,真的不差慢個一分鐘好好說。
本書作者澤爸也曾經因為孩子犯錯而大聲怒罵,卻發現孩子因此更加害怕驚嚇,他突然領悟:「教養是為了讓孩子更好,為何要讓孩子感受這般恐懼呢?」於是他自我檢視,只要積極用對方法及溝通技巧,就能化解及避免各種親子衝突。以愛為名的「澤式教養」想跟全天下的父母說分享如何與孩子建立一輩子的良好關係!
本書藉由40個親子溝通情境與溝通句型,以及親子溝通模式的完整SOP,教讀者如何聽懂孩子的內心世界,如何換成孩子角度、換個說法,就能加強親子溝通技巧。記得爸媽說的每句話都是教養,只要能將正面溝通的力量傳達給孩子,就能形成正向循環的親子關係。

★★正向親子溝通的六大法則★★
【一、戒掉求快而常犯的溝通語病】
情境:當孩子又做不對時,開始翻舊帳
×你怎麼每次都這樣? A:我哪有每次?
○來,我們一起看看可以怎麼做
情境:孩子邊寫功課邊玩
×寫功課還邊玩,你真的很不專心耶
○請把玩具放旁邊,專心寫功課

【二、花點時間同理孩子的心,讓他覺得爸媽真懂我】
情境:當孩子在分享事情時,請先聽完再教
×不是,我是怎麼跟你說的?
○是喔~難怪你會這麼生氣。
情境:孩子努力了卻未達到目標
×你其實可以再更好。
○兒子好棒,我相信你已經做了最大的努力了。

【三、建立一輩子聊不停的親子關係】
情境:與孩子聊有興趣的話題,建立聊不停的親子關係
×你還在打電動啊?功課爛成這樣,這麼一點不長進呢!
○是喔,你為什麼喜歡玩這個電動呢?
情境:陪在孩子身旁卻滑著手機
×爸爸不會玩啦,你自己去玩。
○放下手機說:「想要爸爸跟你一起做什麼事情呢?」

【四、用好回答引導孩子的思考力】
情境:孩子問我們問題時,請先試著反問
×直接告訴孩子答案
○你覺得是什麼呢?
情境:當孩子有情緒了,一直做賭氣的回應
×再說一次不知道試試看!!
○那你要A還是要B?

【五、大人請安靜傾聽孩子說】
情境:孩子在哭鬧時,請陪伴孩子哭完
×再哭就不抱囉
○我陪你哭完
情境:孩子對於我們的話不認同,說出:「你們都不懂啦!」
×就我最懂你、你才不懂呢!
○我也想懂,請你說說看,我在聽

【六、一起學習說愛的話語】
情境:手足之間起了衝突
×你是哥哥啊,要讓一下妹妹
○你跟妹妹討論一下該怎麼做!
情境:不要把另一半當成壞人
×你再這樣,媽媽會生氣喔
○你試試看,相信媽媽會很開心的

作者簡介

魏瑋志(澤爸)

專業親職教育講師、親子天下特約專欄作家(嚴選部落客)。
一子(澤澤)一女(花寶)的爸爸,一位全職媽媽的老公。
用心陪伴孩子、細心照顧孩子,下班回家看到他們,變成每天最重要的事情。喜歡跟孩子打鬧遊戲、喜歡與孩子聊天、喜歡反問孩子問題、喜歡被孩子依賴的感覺,用愛來擁抱孩子,與孩子一起成長,因而決定專心投入親職教養領域,鼓勵爸爸們一同照顧孩子,努力當個上班族「好爸爸」。
用演講分享理念、用文字寫下故事,積極分享「用對方法讀懂孩子的心」,並樂於身為父母的這趟美好旅程。參與各公司行號、機關單位、學校等團體近百場親職講座,全省跑透透。擅長演講主題:親職教育、親子溝通、親子教養、父母效能、夫妻關係。著有《讓孩子在情緒裡學會愛》。

5
自序
放慢溝通,讓愛有呼吸空間

「你平常都跟爸媽聊些什麼呢?」幾年前在某個親戚聚會場合,我問一位十四歲的國中生。」
「我很少跟他們聊天。」他一副無所謂的模樣說。
「連很重要的事情,需要跟爸媽討論的也不說嗎?」當時澤澤五歲,正處於事情都會跟爸媽講的年紀,所以我聽到這孩子的反應有些驚訝。
「有是有,但還是很少。」他想了一下子。
「若是他們主動詢問,你會怎麼回答?」我好奇的問。
「看問什麼。若是話題很無聊,我就會回:還好啊、不知道、差不多、你說呢、我忘了……然後,趕緊進房間寫功課跟滑手機。」他說了一連串三個字的敷衍答覆。
「是什麼原因讓你不想聽也不想回答呢?」我再問。
「覺得煩吧!他們總是一直唸我、批評我。好像做什麼都不對、不夠好,只有聽他們的才是對的。」
「你可以試著表達想法。」
「我講過,但沒有用。不是被唸,就是罵我愛找藉口、頂嘴、不孝順……所以我也懶得說了,躲在房間裡還比較自在。」
「那你就讓他們唸喔?」我反問。
「對啊,反正我就站著想自己的事,等他們唸完。」原來他在等時間過去,爸媽說的話,一個字都沒聽進去。
「我相信你爸媽是愛你的,為什麼你聽不進去呢?」我由衷地問了他最後一句。
「不知道耶。就是不想聽。」他抬起頭,看了看天空。
他那大人般的口吻,從依舊稚嫩的臉龐說出來的話,讓我深思了許久,也開啟我想要進一步探討親子溝通問題的念頭。
是什麼原因,從五歲的滔滔不絕,到十四歲的惜字如金?
是什麼原因,從喜歡黏在爸媽身旁講話,變成只覺得爸媽很煩?
是什麼原因,從任何話都跟爸媽說,長大後卻只想跟同學分享心事?
正是因為我們太愛孩子,同時也太愛「教」孩子,而忘記要「聽」了。

溝通是為了理解而不是聽話

孩子兩歲左右的時候,開始說人生的第一個不要。隨著他們日漸長大,自我意識也愈來愈強,可能講出不好聽的話,或是做出我們意料之外的行為。愛孩子的我們當然知道要教他,於是,這時就需要溝通了。
親子溝通常常遇到兩種狀況,第一種是爸媽完全不聽孩子說話,認為孩子的表達是在挑戰權威,習慣以大人的角度去思考孩子的行為,因此不能接受孩子的哭鬧,也無法理解明明是為他好,他為什麼不願意呢! 若是孩子反抗,批評、指責、謾罵隨之而來,只有聽話與照做才是最乖、最孝順的表現。
第二種是爸媽聆聽孩子的目的,不是為了討論與想辦法,而是為了反駁與說服,甚至用愛來勒索,用繁瑣的說詞與囉唆的道理實施假民主,本質上卻依然是要孩子聽話。這一類型的父母,聽演講與看教養書的目的,根本沒有想要了解孩子為什麼會有情緒?為何會反彈? 只希望得到「孩子不要再吵的方法」與「快速說服孩子的秘招」。
當溝通變成從上到下的命令時,親子之間的感情肯定會愈磨愈薄,最後演變成孩子只想躲在房間,甚至不想回家的地步。孩子內心想傳達的事情,達不到分享的目的,只得到爸媽的誤解、忽略與碎唸,導致寧願跟同學說,也不要跟爸媽說的現象。這些情況絕對不是爸媽自我安慰一句「青春期叛逆」就能忽略,而是與孩子從小到大都溝通不良所累積的結果。
溝通是在同一平面的交叉線,是為了要達到「共識」、得到「雙贏」與互相「理解」之目的。

雙向溝通,同一國的感受

我喜歡孩子直接哭、鬧或是堅持己見,因為這些都是他們表達的方式。表達才是溝通的開始。孩子用哭來傳達情緒、用鬧來表現想法、用堅持來展現個性。我們接收到這些訊息,再用好的方式來處理、好的溝通來應對,親子關係才會有呼吸的空間。
在這層相同頻率與溫度的呼吸空間裡,我們能聽懂彼此的話語、聽進對方的想法、感受互相的信賴、想出雙贏的方法,如此才會讓孩子有著我們跟他同一國的感受。唯有相互了解的同一國,孩子真心認為爸媽懂他,爸媽願意傾聽他說話,那麼,孩子內心想講的話,才會最想跟我們講,而我們所講的話,孩子才願意聽進去,達到真正的雙向溝通,建立起一輩子聊不停的親子關係。
世界運行得很快,我們對待孩子也跟著急促了起來:早上趕著孩子去上課,一有拖延就開罵,因為會害爸爸上班遲到;晚上趕著孩子上床睡覺,一有哭鬧就不耐,因為會讓媽媽無法休息。在忙碌的生活中,要找到適合親子雙方的溝通與教養方法,相當需要「陪伴」與「耐性」這兩個最簡單,卻也最難辦到的事情。
《世界愈快,對孩子說話要愈慢》這本親子溝通書,用實際生活中的點點滴滴,和大家分享如何跟孩子慢慢說。因為唯有「慢」,我們才可以聽懂他想表達什麼;唯有「慢」,我們才可以思索孩子行為背後的原因;唯有「慢」,我們才可以讓孩子在愛的話語中快樂成長。

目次


第一章 教養慢慢說:戒掉求快而常犯的溝通語病
當孩子又做不對時,不要翻舊帳
說出口的教養,是要能堅持做到的
孩子說「為什麼都要聽你的?」
孩子不願意分享時,別說「你好小氣」
不要再對孩子碎唸
給予孩子直接指令
要說可以,而非不可以
對孩子說正面肯定句
讓孩子有條件的嘗試
別再說「這是為了你好」
要求孩子一定要做的事,不要用詢問句

第二章 真心慢慢接近:讓孩子覺得爸媽真懂我
當孩子在分享事情時,請先聽完再教
孩子的成績考糟了
孩子因分離焦慮而不想上學
孩子的情緒因壓抑而流淚了
上學前拖拖拉拉,但又一直說「我不想要遲到」
孩子羨慕他人「他好好喔,都可以有,我都沒有」
孩子努力了卻未達到目標
孩子在公園玩不願意離開

第三章 陪伴慢慢來:建立一輩子聊不停的親子關係
與孩子聊有興趣的話題,建立聊不停的親子關係
分享爸媽年輕的故事
陪在孩子身旁卻滑著手機
孩子不想聽爸媽的話,只會回答「我不要」
孩子熱衷於打電動
孩子要求擁有一支手機

第四章 問題慢慢想:用好回答引導孩子的思考力
孩子問我們問題時,請先試著反問
為什麼我要讀書?
爸爸,他會騙我們嗎?
比中指是什麼意思?
當孩子有情緒了,一直做賭氣的回應
孩子對於大人的行為產生質疑:「為什麼大人就可以?我就不行?」
孩子問我們說:「人為什麼要活著」
孩子跟我們說:「媽媽,我口好渴喔」

第五章 情緒好好聽:大人也需要安靜傾聽孩子說
孩子在哭鬧時,請陪伴孩子哭完
孩子心情沮喪不願說話
孩子對於我們的話不認同,說出:「你們都不懂啦 」
傾聽孩子,順著他的話去說就好
不管孩子說了什麼,爸媽不要先預設立場

第六章 愛要好好說:跟孩子一起練習如何說愛
手足之間起了衝突
孩子因內心害怕而問「可以陪我去嗎?」
孩子說「媽媽壞壞」、「最討厭媽媽」
不要把另一半當成壞人
孩子做了爸媽提醒過的事,別說「我是不是早就說過了.」
孩子放學有氣無力,大喊「好累喔」

書摘/試閱

別對孩子翻舊帳:「你怎麼每次都這樣!」 

當爸媽希望孩子改進的事情,已經講了非常多遍、提醒非常多次,但孩子又再犯時,爸媽很容易脫口而出:「你怎麼每次都這樣!」然後孩子則會辯駁:「我哪有每次!」接著,爸媽會說:「明明就有。」最後親子之間陷入與事情無關的口舌之爭,以及不斷翻舊帳的鬥嘴抱怨。

親子情境:孩子爭搶玩具

「哥哥,還給我!」花寶大叫。
「妳如果抓得到我,就還給妳。」澤澤邊跑邊笑。
「我不要去抓你,這是我的東西,請還給我。」花寶有點生氣了。
「好啊,還給妳,來啊!」澤澤看似要還,其實不然,反而挑釁花寶去抓他。
「澤澤,你有聽到妹妹在說什麼嗎?」老婆看到了,立刻制止澤澤。
「妹妹說還給她。」聽到媽媽講話,澤澤停下了腳步。
世界愈快,對孩子說話要愈慢016
「那你有還嗎?」老婆有些怒意地反問。
「沒有。」澤澤搖搖頭。
「為什麼不還?」
「因為我覺得好玩。」
「好玩就可以故意不還嗎?你怎麼每次都這樣!」

「每次都這樣」背後是對孩子的不信任

澤澤是個好玩的孩子,喜歡把任何事情都變得有趣。但有時候,他的玩笑會有些超過界線,因為覺得好玩,反而沒有察覺到對方的感受。每次遇到這樣的情況時,我們一定會跟他講,為什麼不行這麼做,以及該怎麼做比較好。提醒的當下,澤澤都會點頭說好。但是,沒隔多久,當他開心的時候,又會忘記我們說過的話,繼續開他認為好笑的玩笑。
當爸媽發現自己一再提醒的事情,孩子又再犯時,很容易脫口而出:「你怎麼每次都這樣!」不過捫心自問,孩子真的有「每一次」嗎? 其實,這只是爸媽把對孩子的失望給誇大罷了,彷彿我們說過的話,孩子下一秒鐘就得立刻做到,而且只要有一次沒做到,就變成了「每次都這樣」。
這樣的場景在生活中時常發生:工作上,主管交辦事情,自己告訴自己要仔細核對,但還是因為粗心而犯錯;跟男朋友約會,自己告訴自己要提早到,但還是因為忙碌而遲到了。假使主管對我們大發雷霆地說:「你怎麼每次都這樣,教都教不會!」或男朋友不耐地說:「妳怎麼每次都這樣,我實在很受不了妳!」此時,我們聽到的心情是如何呢?如果身為大人的我們都無法做到永遠不犯錯,為何卻要求孩子做到呢?
只要孩子不是故意去做爸媽不斷告誡的事情,我們應該要聚焦在他進步的幅度,而非針對他的不小心或忘記,然後大肆地指責:「你怎麼每次都這樣!」這句話隱含著爸媽對孩子的不信任,讓孩子認定爸媽看不到自己的努力與進步,產生了「既然你都認定了我不行,那我為什麼要做好呢?!」的失望反彈,導致親子關係漸行漸遠。

永遠相信孩子會做到

回到一開始的情境題,最後事情是如何解決的呢?
「請現在還給妹妹。」看到澤澤的回應,我開口要求他。
「好的。」澤澤知道爸媽因為他的行徑而不太高興,很識相的把東西還給妹妹。
「爸爸知道你在跟妹妹玩,但是你有看到妹妹笑嗎?」我問。
「沒有,妹妹沒有笑。」澤澤回答。
「她的表情跟語氣是怎麼樣的呢?」
「是生氣的。」
「既然妹妹因為你的行為而生氣,那就不要把你的好玩,變成他人的不好玩。你應該試著用好玩的點子,讓大家都感到開心才對。」
「我知道了。」
「你一定要試著去感受對方的表情,如果他是開心的話,你可以繼續玩。可是,如果對方生氣或不高興時,你應該怎麼做呢?」
「停下來,不要再開玩笑了。」
「沒錯,雖然類似的話,爸爸已經說過很多遍了,你每次都回答知道。但不管之後是否還會發生,爸爸永遠相信你一定做得到。」
「謝謝爸爸。對不起,我剛剛又鬧妹妹了。」
「其實爸爸發現,這幾天有好多次,你開玩笑真的有適可而止,懂得在他人不高興之前踩剎車,你的努力跟進步我都看在眼裡,已經很棒了。今天只是偶爾忘記了,沒有關係,但以後還是要提醒自己。」
「好,我會記得的。」澤澤露出堅決的眼神。
「爸爸真的好喜歡你能逗大家笑的個性,假使你可以每一次都把好玩的事情也感染到每一個人都覺得好玩,那實在是太讚了。」
稱讚孩子進步的幅度,即便那個幅度很小;忽略不小心的再犯,即便那個再犯頻率略高,讓孩子知道我們對他有信心。孩子會因為爸媽的肯定而相信自己,因為信任而永不放棄,然後,用愈來愈進步的表現來回應我們,親子關係自然就變得更加緊密了!

跟著澤爸一起練習親子溝通

當孩子又做了不對的事情時,我們要說:
1.句型:「相信你一定會做到。」
重點:表達相信孩子,對孩子的信任。
2.句型:「你的努力跟進步,我都有看到。」
重點:稱讚孩子處理此行為進步的部份。

 

 

不要不講理只下命令:「你就是要聽我的!」

面對孩子的要求,爸媽不知道該如何解釋,或是已經解釋過了,孩子依然堅持「一定要」,這時爸媽通常會說出獨斷命令的話語,像是:「因為我是你爸爸,所以你一定要聽我的。」「沒有為什麼,就是這樣。」「不准就是不准,哪有這麼多問題。」只不過這樣的高壓命令容易造成反效果,不但沒有解決孩子的問題,還有可能讓雙方僵持不下,最後傷害親子關係。

親子情境:孩子堅持要買東西

「爸爸,我可不可以買餅乾?」澤澤問。
「不行,請你選別的!」我給予否定的答案。
「為什麼不可以買?」澤澤不放棄的再問一次。
「你現在已經在咳嗽了,不准買。」
「我不要,我想要吃餅乾。」
「我已經說過了,不行就是不行。」
「為什麼都要聽你的?!」

孩子只會想到當下的快樂

在澤澤與花寶的成長過程中,經常出現上述對話。孩子有自我主見與想法絕對是好事,當然我們也要堅守爸媽的職責,該拒絕的一定要明確的拒絕。畢竟,孩子通常只會想到當下的快樂,而聯想到後果的,往往是身為大人的我們。
如果爸媽習慣用獨斷命令的方式與孩子溝通,只會讓他充滿不解,並且因為害怕而不敢再問,最後不情願地壓抑內心的困惑。等孩子長大了,發現爸媽的高壓命令是可以反抗、不聽從的,這種壓抑便會轉變為凡事都跟爸媽爭吵的叛逆,或是表面聽話卻私下偷偷進行的隱瞞,這兩者都是在高壓溝通之下,所產生的後遺症。唯有用情緒與感受的說明方式,才能讓孩子發自內心的明瞭「爸媽不准我這麼做,是真的為我好」。

用情緒與感受的方式說明

關於澤澤想吃餅乾的問題,最後是這麼解決的:
「我知道你想要吃餅乾。」我先同理澤澤想要吃的感受。
「對啊。」
「但是爸爸擔心你吃了餅乾,咳嗽會更嚴重。」同時也提出了我的擔憂。
「但我還是想吃。」
「假使你咳得更嚴重的話,搞不好需要待在家裡休息,就不能出來玩了。然後這些會讓你繼續生病的食物,不管是冰的、甜的或辣的,完全不能吃喔。」
「是喔?」澤澤開始思考逞一時快樂的後果了。
「不然,等你的咳嗽好了,我們再來選,或是現在去挑可以吃的東西,好嗎?」
「我想等咳嗽好了,再來買餅乾,可以嗎?」澤澤接受了我的提議。
「好的,沒有問題。」

「知道你想要吃」是講出孩子的感受。先說出孩子內心的想法,讓他了解到爸媽懂他為何如此堅持。唯有讓孩子感覺到我們懂他的行為時,溝通之門與聆聽之窗才會打開且順暢。
「爸爸擔心你」是描述爸媽的情緒。把我們對孩子的行為所產生的情緒告訴他,用情感交流的方式,說明我們要求他聽話的原因,而非針對其行為不斷地大肆批評與指責。如此,孩子才能體會到爸媽的用心,而不是單純感覺到「爸媽都在唸我」、「爸媽只會要求我聽話」。當孩子願意把爸媽的話聽進心裡,進而開始思考,才不會下意識的為反抗而反抗。
「需要待在家裡,不能出來玩了」、「冰、甜與辣的食物都不能吃」是提醒這麼做的後果。孩子不會想到後果,想到後果的是大人,所以一定要告知孩子,若是他依然堅持,而且爸媽放任答應的後果是什麼。引導孩子試著聯想,當他想到將來可能要承受此後果的場景,多半就會冷靜下來,願意與爸媽進行討論。
「等你的咳嗽好了,我們再來選」、「去挑可以吃的東西」是提供其他的選項。獨斷命令的溝通方式,簡單來說就是「不要問為什麼,照做就對了」的軍事化管理,但家不是軍隊,而應該是充滿愛的地方。告訴孩子,雖然他想做的事情不能做,但是有其他的方法可以選擇;雖然要聽爸媽的話,但是可以一起討論出雙贏的方法。在堅持規矩的原則下,保留些許彈性,給予孩子可選擇與討論的空間,如此才能讓孩子深深的體會到,「我們管教你,但是依然愛你」。

跟著澤爸一起練習親子溝通

當孩子說:「為什麼都要聽你的?」我們要說:
1.句型:「我知道你想要吃。」
重點:講出孩子內心的感受。
2.句型:「擔心你吃了,咳嗽會更嚴重。」
重點:描述爸媽擔心的情緒。
3.句型:「冰、甜與辣的食物都不能吃。」
重點:告知孩子會有什麼後果。
4.句型:「等你的咳嗽好了,我們再來選。」
重點: 提供其他可以替換的選項。

 

 

孩子不願分享時,別說:「你好小氣!」

可能是東方社會保守的教育與環境所致,我們較不習慣對他人直接表達關心,特別是家人,於是演變出一種溝通方式,就是愈愛愈要說反話,這點在親子溝通過程中隨處可見,明明心裡關心孩子,卻要用斥責或反諷的話語表達。但我們可能沒想到,孩子對語言理解有限,不一定聽得懂大人的反話,所以原本的關心化成話語反而傷了孩子。

親子情境:孩子不想分享玩具

「爸爸,我可不可以玩那個公主娃娃?」我們去朋友家作客,花寶想玩朋友孩子的玩具,卻因不認識而不好意思直接詢問,於是手指著玩具跑來問我。
「玩具不是我的,是小如的,妳要直接問她。」我說。
「小如,妳可不可以借我玩具?」花寶鼓起勇氣,走上前去詢問。
「我不要。」小如頭也不抬,立刻拒絕。
「借給花寶玩一下,人家來我們家耶!」朋友很快地想要說服她女兒。
「那是我的,我就是不要借。」小如很堅持。
「妳不借給人家,以後大家都不想來我們家玩了,怎麼辦?」朋友繼續說。
「我就是不要借。」
「妳真的好小氣喔,都不願意分享。」看來,我朋友出大絕了,期望用冷嘲熱諷的說詞來強迫孩子分享。

孩子會將反話當真

孩子不願意分享,我們說:「你好小氣,都不願意分享。」
孩子考試考不好,我們說:「你怎麼這麼笨,這麼簡單都不會。」
孩子正餐吃不多,沒過多久就喊餓,我們說:「看吧! 早就跟你說過了,看你下次還敢不敢吃這麼少。」
爸媽不自覺的想藉由嘲諷與刺激的說話方式,激發孩子正向的行為:罵孩子小氣,用意是希望他能大方;唸孩子笨,用意是希望他能更聰明;兇孩子下次還敢不敢這麼做,用意是希望他下次能做︵像前述吃飯的例子︶多一點。這些對孩子的冷嘲熱諷,全都是在說「反話」。可惜孩子聽不懂「反話」,他會信以為真,認為爸媽真的覺得「我很小氣」、認定「我很笨」,連吃飯也好有壓力。
如果爸媽希望孩子做出正向的行為,只需要同理他的想法、鼓勵他去嘗試,並稱讚與肯定其內在特質就行了。

同理、引導、鼓勵三步驟

「沒有關係,如果不想借,可以不用借。」我看小如有點不高興的樣子,趕緊高聲打圓場。
「不好意思,每次有客人來,她就是這樣,任何東西都不分享。」朋友解釋著。
「這很正常,我們也會有不願意借的東西,妳應該也有吧!」
「是有啦! 但是她什麼都不願意借給別人,這也太誇張了。」
「每個孩子皆是如此,而且年紀愈小愈不懂分享這件事情。不然,妳讓我試試看,如何?」
「好啊。」朋友答應了。

同理孩子並試著引導

「小如! 叔叔問妳,妳很喜歡那個洋娃娃嗎?」我走到小如旁邊坐下來。
「對啊,每個玩具我都很喜歡。」
「我知道。不過,花寶很會把洋娃娃們放在一起,玩扮家家酒的遊戲,非常好笑,我每次跟花寶玩都笑得好開心,妳想看看嗎?」
「想。」小如想了想,點點頭。
「如果想看的話,可能要借洋娃娃給花寶一下,然後你們可以一起玩,說不定會很好玩喔。」
「嗯……」小如思考著。
「放心,當妳不想借了,想拿回來,只要跟叔叔說,我一定會把玩具從花寶的手中還給妳。」
「好。」小如把抱在懷中的公主娃娃慢慢地拿到花寶面前。
「謝謝小如,我們一起來玩吧。」花寶說。
「小如好棒喔,真的是個超級大方的孩子。」我稱讚且鼓勵著小如,然後看著他們一起手牽手去玩辦家家酒了。

鼓勵與稱讚孩子

先對孩子說:「如果不想借,可以不用借。」同理孩子不想借的心情,孩子才不會產生為反對而反對的固執。
然後,找到孩子感興趣的誘因,我丟出了「花寶很會讓洋娃娃們扮家家酒」、「一起玩會很好玩」等有趣的點子,它們就像螢火蟲一般,吸引小如的好奇心,讓她因為好奇而自動借出洋娃娃。
當然,孩子一定有點疑慮、擔心與不捨,我們此時要給予「一定可以拿回來」的承諾,所以我說:「當妳不想借了,我一定會把玩具從花寶的手中還給妳。」讓孩子不安的心得到保證,可以更加放心地借出玩具,因為她知道,這個屬於自己的玩具一定可以回到身邊。
最後,當孩子有了分享的舉動,請務必大聲地稱讚:「你是個大方的孩子。」沒有把分享的行為視為理所當然,而是鼓勵孩子:你真的做得很棒。特別要把「大方」的特質說給孩子聽,讓他聽進耳裡、記在心裡,才能逐漸地內化為孩子人格的一部份。

讓孩子感受到大人的支持

分享不應該是強迫而來,更不能用冷嘲熱諷的話語逼迫孩子進行。分享,是孩子自願做出行為後,與他人一同體會到它帶來的快樂,才會自動地做出下一次的分享。
「我相信你很努力,下次再考好喔,加油!」「你現在肚子餓,代表午餐吃太少。之後該吃的時候就要吃飽,我知道你會記得的。」用鼓勵與稱讚的方式來溝通,才會讓孩子感受到我們相信、肯定與支持他的心,而非落井下石般的冷嘲熱諷。

跟著澤爸一起練習親子溝通
當孩子不願意分享時,我們要說:
1.句型:「我知道你不想借。」
「不借也沒關係。」
重點: 同理孩子的心情。
2.句型:「試著分享看看,說不定會更好玩喔。」
重點:吸引孩子的興趣。
3.句型:「當你不想借了,我會幫你拿回來。」
重點: 給予孩子保證。
4.句型:「你真的很棒,是個大方的孩子。」
重點: 稱讚孩子的行為。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

優惠價:90 288
庫存:1

暢銷榜

客服中心

收藏

會員專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