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0
0
【簡體曬書區】 單本79折,5本7折,活動好評延長至5/31,趕緊把握這一波!
張山雷(簡體書)
滿額折

張山雷(簡體書)

人民幣定價:42 元
定  價:NT$ 252 元
優惠價:87219
領券後再享88折
海外經銷商無庫存,到貨日平均30天至45天
可得紅利積點:6 點
相關商品
商品簡介
作者簡介
目次
書摘/試閱

商品簡介

張山雷先生是近代著名的中醫藥學家、醫學教育家。先生自幼聰慧,孜孜好學,無不涉及,獨愛中醫,熟讀古籍,驗於臨證,闡發己思,形成獨特的張氏醫學,後又致力於中醫教學,將其一身投獻于祖國醫學,並讓桃李盛于杏林。該書主要從張氏生平、著作、學術思想和臨證經驗等幾方面總結了其在學術上的特點,通過其在內、外、婦、兒各科的醫案醫話,及按語、評注,反映了先生無論在理論上,還是臨床中都有獨特建樹,尤擅中風與瘍科。

作者簡介

夏麗娜,女,1976年出生,四川省德陽市人;成都中醫藥大學副教授;醫學博士,中醫基礎理論專業;從事中醫養生理論及應用研究、中醫名家學術思想研究。主編《風藥新識與新用》等。 《中醫歷代名家學術研究集成》編委。

潘桂娟,女,1953年出生,遼寧省人。中國中醫科學院中醫基礎理論研究所研究員,醫學博士、博士研究生導師、博士後合作導師;中醫基礎理論重點學科帶頭人;國家“975”計劃項目“中醫理論體系框架結構研究”首席科學家;2002年至2015年期間,任中國中醫科學院中醫基礎理論研究所所長。研究方向:中醫理論體系框架結構研究、中醫痰證理論研究、中醫名家學術研究、日本漢方醫學研究。主編《中醫歷代名家學術研究集成》《中國醫學百科全書·中醫卷·中醫基礎理論分卷》《中醫痰病研究與臨床》等。著有《日本漢方醫學》。

中醫理論肇始於《黃帝內經》《難經》,本草學探源於《神農本草經》,辨證論治及方劑學發軔於《傷寒雜病論》。在此基礎上,歷代醫家結合自身的思考與實踐,提出獨具特色的真知灼見,不斷革故鼎新,充實完善,使得中醫藥學具有系統的知識體系結構、豐富的原創理論內涵、顯著的臨床診治療效、深邃的中國哲學背景和特有的話語表達方式。歷代醫家本身就是“活”的學術載體,他們刻意研精,探微索隱,華葉遞榮,日新其用。因此,中醫藥學發展的歷史進程,始終呈現出一派繼承不泥古、發揚不離宗的繁榮景象。
中國中醫科學院中醫基礎理論研究所,自2008年起相繼依托2005年度國家“973”計劃課題“中醫學理論體系框架結構與內涵研究”、2009年度科技部基礎性工作專項重點項目“中醫藥古籍與方志的文獻整理”子課題“古代醫家學術思想與診療經驗研究”、2013年度國家“973”計劃項目“中醫理論體系框架結構研究”,以及國家中醫藥管理局重點研究室“中醫理論體系結構與內涵研究室”建設規劃,聯合北京中醫藥大學等16所高等院校及科研和醫療機構的專家、學者,選取歷代具有代表性或學術特色突出的醫家,系統地闡釋與解析其代表性學術思想和診療經驗,旨在發掘與傳承、豐富與完善中醫理論體系,為提升中醫師理論水平和臨床實踐能力和水平提供參考和借鑒。本套叢書即是此系列研究階段性成果總結而成。
綜觀歷史,凡能稱之為“大醫”者,大都博覽群書,學問淹博賅洽,集百家之言,成一家之長。因此,我們以每位醫家獨立成書,盡可能尊重原著,進行總結、提煉和闡發。此外,本叢書的另一個特點是,將醫家特色學術觀點與臨床實踐相印證,盡可能選擇一些典型醫案,用以說明理論的實踐價值,便於臨床施用。本叢書現已列入《“十三五”國家重點圖書、音像、電子出版物出版規劃》中的“醫藥衛生”重點圖書出版計劃,並將於“十三五”期間完成此項出版計劃,擬收載歷代102名中醫名家,總字數約1600萬。
叢書各分冊作者,有中醫基礎學科和臨床學科的資深專家、國家及行業重點學科帶頭人,也有中青年教師、科研人員和臨床醫師中的學術骨幹,分別來自全國高等中醫院校、科研機構和臨床單位。從學科分佈來看,涉及中醫基礎理論、中醫各家學說、中醫醫史文獻、中醫經典及中醫臨床基礎、中醫臨床各學科。全體作者以對中醫藥事業的拳拳之心,共同努力和無私奉獻,歷經數年成就了這份艱鉅的工作,以實際行動切實履行了傳承、運用、發展中醫藥學術的重大使命。
在完成上述科研項目及叢書撰寫、統稿與審訂的過程中,研究團隊暨編委會和審訂委員會全體成員,精益求精之心始終如一。在上述科研項目負責人、叢書總主編、中國中醫科學院中醫基礎理論研究所潘桂娟研究員主持下,由常務副主編張宇鵬副研究員、陳曦副研究員及各分題負責人——翟雙慶教授、劉桂榮教授、鄭洪新教授、邢玉瑞教授、錢會南教授、馬淑然教授、文穎娟教授、陸翔教授、楊衛彬研究員、崔為教授、柳亞平副教授、江泳副教授、王靜波博士等,以及醫史文獻專家張效霞副教授,分別承擔或參與了團隊的組織和協調,課題任務書和叢書編寫體例的起草、修訂和具體組織實施,各單位課題研究任務的落實和分冊文稿編寫和審訂等工作。編委會還多次組織工作會議和繼續教育項目培訓,組織審訂委員會專家複審和修訂;最終由總主編逐冊複審、修訂、統稿並組織作者再次修訂各分冊文稿。自2015年6月開始,編委會將叢書各分冊文稿陸續提交中國中醫藥出版社,擬於2019年12月之前按計劃完成本套叢書的出版。
2016年3月,國家中醫藥管理局頒布了《關於加強中醫理論傳承創新的若干意見》,指出“加強對傳承脈絡清晰、理論特色鮮明的古代醫家的學術思想研究,深入研究中醫對生命、健康與疾病認知理論,系統總結中醫養生保健、防病治病理論精華,提升中醫理論指導臨床實踐和產品研發的能力,切實傳承中醫生命觀、健康觀、疾病觀和預防治療觀”。上述項目研究及叢書的編寫,是研究團隊對國家層面“加強中醫理論傳承與創新”號召的積極響應,體現了當代中醫學人敢於擔當的勇氣和矢志不渝的追求!通過此項全國協作的系統工程,凝聚了中醫醫史、文獻、理論、臨床研究的專門人才,培育了一支專業化的學術隊伍。
在此衷心感謝中國中醫科學院及其所屬中醫基礎理論研究所、中醫藥信息研究所、研究生院,以及北京中醫藥大學、陝西中醫藥大學、山東中醫藥大學、雲南中醫學院、安徽中醫藥大學、遼寧中醫藥大學、浙江中醫藥大學、成都中醫藥大學、湖南中醫藥大學、長春中醫藥大學、黑龍江中醫藥大學、南京中醫藥大學、河北中醫學院、貴陽中醫藥大學、中日友好醫院等16家科研、教學、醫療單位,對此項工作的大力支持!衷心感謝中國中醫藥出版社有關領導及華中健編審、伊麗縈博士及全體編校人員對叢書編寫及出版的大力支持!
本叢書即將付梓之際,百餘名作者感慨萬千!希望廣大讀者透過本叢書,能夠概要縱覽中醫藥學術發展之歷史脈絡,擷取中醫理論之精華,傳承千載臨床之經驗,為中醫藥學術的振興和人類衛生保健事業做出應有的貢獻!
由於種種原因,書中難免有疏漏之處,敬請讀者不吝批評指正,以促進本叢書不斷修訂和完善,共同推進中醫藥學術的繼承與發揚!
《中醫歷代名家學術研究叢書》編委會
2016年9月

目次

生平概述
一、時代背景
二、生平紀略
三、從醫經歷
(一)從醫概況
(二)辦學紀要

著作簡介
一、《讀素問識小錄》
二、《中風斟詮》
三、《難經匯注箋正》
四、《古今醫案平議》
五、《藏府藥式補正》
六、《瘍科綱要》
七、《沈氏女科輯要箋正》
八、《醫事蒙求》
九、《脈學正義》
十、《本草正義》
十一、《小兒藥證直訣箋正》
十二、《經脈俞穴新考正》
十三、《籀簃醫話》
十四、《病理學讀本》
十五、《藥物學綱要》
十六、《談醫考證集》

學術思想
一、學術淵源
二、學術特色
(一)博古通今,融匯中西
(二)精研典籍,師古不拘
(三)評議各家,闡述己見
(四)評按醫案,獨具匠心
(五)深研脈診,察識脈源
(六)選方有道,用藥嚴謹
(七)精於辨證,推陳出新

臨證經驗
一、時病診治
(一)感冒
(二)風溫
(三)濕溫
二、內科雜病診治
(一)中風
(二)頭痛
(三)咳嗽
(四)痰飲
(五)胃脘痛
(六)反胃
(七)泄瀉
(八)痢疾
(九)便血
(十)癃閉
(十一)積聚
(十二)水腫
(十三)汗證
(十四)心悸
(十五)消渴
(十六)癲癇
(十七)痿證
(十八)痺證
三、外科疾病診治
(一)瘍證
(二)痔
四、婦科疾病診治
(一)月經不調
(二)崩漏
(三)熱入血室
(四)帶下病
(五)惡阻
(六)產後病
五、兒科疾病診治
(一)急驚風
(二)疳積

後世影響
一、歷代評價
二、學術傳承
三、後世發揮
(一)對經典理論的發揮
(二)對中風病診治的發揮
參考文獻

書摘/試閱

三、從醫經歷
(一)從醫概況
張山雷禀賦聰明,自幼好學。 5歲啟蒙讀書,6歲人家塾,11歲時四書五經成誦,19歲時入泮,為秀才。張山雷喜好文學,遍讀諸子百家著作,博學多聞,後因其母患風痺之頑證,久治不愈,深感醫藥治病救人的重要,遂決定棄儒學醫。張山雷夜以繼日地鑽研中醫經典、歷代醫家著作,先後隨當地老中醫俞德琈、侯春林學習。學有所成後,赴滬上隨吳門名醫黃醴泉學習內科。數年間,張山雷學業大進,親友鄰居請其診病,多應手取效。後又師從上海方泰鎮黃牆村的名醫朱閬仙學習外科。朱閬仙視張山雷為得意門生,以生平經驗傳授指點,張山雷親聆教誨,學識益臻精湛。
張山雷博覽群書,治學嚴謹,酌古準今,通權達變,遵古而不泥古,信今而不盲從,故能融會貫通,取精用宏。他主張學醫首先應從研讀經典文獻人手,《內經》《難經》《傷寒論》《金匱要略》等書猶如儒家的《四書》《五經》,“微言雋義、層出不窮”,必須於此精研有得,打好基礎,然後閱讀後世各家著述,才能有所依據,不致誤人歧途。但是這些古代經典,大多傳於後人之手,幾經傳寫編輯,殘缺訛誤,已失去本來面目。因此,讀者必須自具識力,去粗存精,去偽存真,使古書能為我用。張山雷的著述中,有相當一部分是對古代文獻的整理研究,採用的方法包括校勘、箋正、訓釋、評議等多種形式。

張山雷整理研究過的古代中醫文獻包括《內經》《難經》《神農本草經》《錢氏小兒藥證直訣》等眾多醫籍。他所做的卓有成效的工作對這一領域產生了深遠的影響。在提到具體的學習方法時,他指出,對以上諸書“只能就原有白文細細讀去……其有不甚可解者,則姑置一邊,留待日後再讀再解,或者自己功夫日進,治驗豐富,則必有昔日之所不解者,俟至異日而一旦豁然者”。反映了他提倡獨立思考、深入鑽研、實事求是的態度,對後學很有啟發。其對於各家學說、經驗,亦採取實事求是的分析態度,對精當之處加以讚揚,對錯誤之處提出批判,旗幟鮮明,毫不含糊。張山雷畢生好學不倦,晚年仍手不釋卷,對學生有殷切的期望。他教導學生說:“學校之卒業有定期,而學力之深造無止境。況乎病理藥理以愈加探討而愈得證明,豈僅三五年所能兼容並包,無所不貫!”語意殷拳,發人深省1
1914年,鑑於當時西方醫學的傳人,中醫日受排擠。朱閬仙深感傳統中醫學習漫無定軌,認為國人當力求自強,務必振興中醫事業,改革中醫教育,於是自己出資,籌設中國醫藥學校於黃牆村家塾。此時,張山雷積極協助其師創辦中醫學校,並擔任學校教務主任之職,擬定教學計劃,編纂課堂講義。張山雷認為,幾千年來,中醫學名賢繼起,著作如林,自清初以來,醫學中更多通品,然其間有的說理未盡透徹,有含意未申之處,且醫之與其他學說不同,辨證有偽,選藥必悖,為功為罪,捷於桴鼓。因此,在黃牆村家塾執教時,他就著手著書立說,編纂講義。 1916年,朱閬仙病逝,黃牆朱氏私立中醫藥學校停辦,張山雷來到上海一面開業行醫,一面在神州醫藥學校任教。他為人謙虛低調,其診所招帖僅書“張山雷知醫”五個字,不寫科目。由於他醫術高明,對病人認真負責,不久就在嘉定名噪一時,看病就醫者絡繹不絕。
……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大陸出版品因裝訂品質及貨運條件與台灣出版品落差甚大,除封面破損、內頁脫落等較嚴重的狀態,其餘商品將正常出貨。

特別提醒:部分書籍附贈之內容(如音頻mp3或影片dvd等)已無實體光碟提供,需以QR CODE 連結至當地網站註冊“並通過驗證程序”,方可下載使用。

無現貨庫存之簡體書,將向海外調貨:
海外有庫存之書籍,等候約45個工作天;
海外無庫存之書籍,平均作業時間約60個工作天,然不保證確定可調到貨,尚請見諒。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

優惠價:87 219
海外經銷商無庫存,到貨日平均30天至45天

暢銷榜

客服中心

收藏

會員專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