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0
0
魅麗。花火原創小說66折起
人生三談:掙脫世俗煩惱,生命需要一點智慧
滿額折

人生三談:掙脫世俗煩惱,生命需要一點智慧

定  價:NT$ 230 元
優惠價:90207
領券後再享89折
團購優惠券B
8本以上且滿1500元
再享89折,單本省下23元
無庫存,下單後進貨(採購期約4~10個工作天)
可得紅利積點:6 點
相關商品
商品簡介
作者簡介
目次
書摘/試閱

商品簡介

人生三談:掙脫世俗煩惱,生命需要一點智慧
《態度與方式》《成長與力量》《文化與感悟》
領悟人生的靈性智慧;理解人性的靈活思考;知曉生命的意義價值
本書從人生的體悟中發掘出對人生的多重思考,對人生的態度與力量、求索與跋涉、文化與領悟的探討從正面的意義上看,這本書大致達到了人生真諦之目的。
兩個問題的人生哲學:做人與做事。而這兩個問題實際上是緊密聯繫、無法分割的一個整體。做事實際上是做人的延伸,做人必須透過做事展現出來。因此,沒有所做的事,也就無法談及做人。
無論做人或做事,都貴在自知,要知道自己的優越所在,還要能了解自己的限度範圍,並在此過程中認識、把握和創造自己。如果我們能深入自己的意識深層,去開發那些供給自身的心靈力量,你會發現,這種泉源取之不盡,用之不竭。
態度和力量會幫助我們在艱難的人生之路上,找到正確的方向,並完成自我的超越。而要真正達到這種超越,需要我們對自己與自己所處的文化型態有最深刻的理解和感悟,需要一雙能在「閒暇」中發現「驚奇」的眼睛。

作者簡介

作者:藏峰宇教授
一九七八年生,遼寧瀋陽人,任教於中國人民大學哲學系,清華大學法學博士。曾於法國社會科學研究院做學術交流,發表學術論文三十餘篇及文化隨筆百餘篇,為《當代中國價值論與相關問題研究》副主編。

前言:序
做人、做事與境界
從文化累積的角度而言,書無非有或兼有三種功能,即或明物,或知理,或識人。「明物」即為掌握物之本質,計算如何挖掘物所蘊涵的自然能量,使之為人類服務。所謂「知理」,就是對道理的知曉。世上所存在的不僅是可見之對象,還有關於對象的道理,道雖無形卻又能體認與認知,因此讀書也可明理。從境界的層面上看,無論「明物」或是「知理」,都是為了「識人」。「識人」就是懂得做人,明白如何學著成人。「識人」是分辨,指清楚什麼是為人之道,做人之本,也就是從根基上識認人之為人的依據。對人生的態度與力量、求索與跋涉、文化與領悟的探討從正面的意義上看理所當然地包括上述相關的內容。我認為,臧峰宇教授所著的這本書大致達到了這個目的。
本書題旨為「人生」,以求從人生的體悟之中發掘出對人生的多重思考,這是全書的綱領所在。在文化的意義上,書的真正意蘊是讓人領悟到人生的靈性智慧,體會到對人生的靈活思考,知曉到對人生的意義把握。態度與力量、求索與跋涉、文化與領悟,是構成本書人生思考邏輯中不可分割、同時又是依次遞進的幾個環節。
這樣幾個環節最終關涉的實則做人、做事與境界的問題。做人或許是立於人生思考中最具衝突力的問題,做人意味著人出生之後未必成為「人」,他只是有了以後將可能成為人的某種潛能。而制約他成人的一個根本性條件就是他如何選擇做人的方向,確認做人的價值,理解做人的意義。人無論在哪個發展階段上,都存在著如何做人?怎樣做人?為什麼這樣或那樣做人的問題?而且正是這些問題構成了人生哲學乃至人生智慧的思考內容。做事實質上是做人的延伸,因為做人如果不是空泛的,就必須透過做事展現出來。做人是在做事之中不斷實現的。做人首先要做事,沒有所做的事,也就無法談及怎樣做人。做人與做事都貴在自知,即不僅要知道自己的優越所在,也能了解自己的限度範圍,並在此過程中認識、把握和創造自己,在自知的前提下才能使做人做到一定程度,使做事做到一定步驟,從而確認做人與做事所追求的某種理念。倘若暫時拋開世俗意義上的觀念束縛,做人與做事或許從個性化角度說來乃是為了達到某種境界。
無論是做人還是做事,抑或探求某種情懷或境界,談的都是人生的智慧。做人涉及道理,做事涉及技巧。前者可以稱為大智慧,後者則為小智慧。一個人不僅要懂得一番道理,而且還能知曉如何做好一件具體的事情。同時,能夠具有超然的視野和詩意的存在情態,繼而感受到人生的真諦。本書的意圖以及所作的全部努力都為了達成此目的。在我看來,作者的初衷在本書中已經達到了盡情充分的發揮。
也正是為了這一點,特撰短序以推薦之。

(本文作者陸傑榮為北京大學倫理文化研究中心教授、遼寧大學副校長)

目次

第一部/態度與方式
創造藝術的生活方式
彈奏真愛的華章
做新生活的開拓者
掙脫世俗煩惱的桎梏
真愛需要勇敢地付出
抵制惡俗的侵擾
開弓沒有回頭箭
百事宜早不宜遲
識時務者為俊傑
喝水不忘打井人
與小人劃清界線
於無聲處聽驚雷
學會放棄和承擔
「令出如山」的管理態度
與虛擬的愛切斷連接
體會自然元素裡的生命力
領悟來自民間的生活智慧
擁有激情投入的心態
敢於單純地面對生活
成熟的愛需要理智

第二部/成長與力量
人生應從六十始
給膨脹的欲望畫上休止符
用樂觀的態度理解生活
用真正的知識改變命運
數字理財觀念
迎難而上的攀登哲學
四兩撥千斤
出手見高低的學問
黑與白之間的辯證法
山不轉水轉
心急吃不了熱豆腐
口吃與解語花
情到深處的溫暖與收穫
自由時光裡的幸福過剩
學會與磨難交朋友
在休閒時光中舒展個性
快樂視為生活的底色
生活的「此處」與「別處」
感受平凡生活裡的溫情
血型的文化意義

第三部/文化與感悟
真正的時尚源自天然
虛擬世界裡的人文關懷
時尚生活中的本與末
鼓勵可以培育自信心
預言與生命的潛力
擁有健康的休閒生活
成人世界的童話
對話交流中的文化領悟
俯瞰變遷的街道
無為而治的管理境界
嚴肅與戲說之間的平衡
人生詩書滋味長
學會與自然和諧共處
強者所具備的意志和品質
天然去雕飾
追憶生命的情懷
品味歷史的格調
自我生活中的時尚世界
遠離焦慮帶來的糾纏
萬事皆有因緣
附錄一:人生勵志語錄

書摘/試閱

創造藝術的生活方式
「好好活著」,這是令很多人度過艱難時期的心理慰藉;藝術地活著,為平淡的人生提出了審美要求,它並非藝術家的專利,每個人對人生的意境都會有獨特的感受,可能質樸如農家的一株麥穗,可能時尚如都市的一款香車,也可能高貴如象牙塔頂的一顆明珠。
當然,藝術家對人生的理解可能有更明顯的藝術韻味,每個人也有可能對藝術做最「傑出」的表達,藝術生活存在於平凡人中間,而非刻意營造的空間裡,傳播因此產生交流的意義。
歌德說:「人是一個整體,一個多方面內在聯繫著的能力統一體。藝術必須向人的整體說話,必須適應人的豐富的統一,單一的複雜。」豐富的人生閱歷在意境層面可以得到綜合的表達,即使純粹的體驗也可以在生活中找到「複雜」的結合,作為「整體」的存在,人的情感與渴望是共通的,之所以在生活中找到不同的位置,在於不同的追求和機遇造就了不同的人生。明星經歷著觀眾夢想的輝煌,明星期望著觀眾擁有的簡單,大家在生命的交流中平視彼此,找到人生追求的蹤影。交流並不複雜,它是藝術的真誠對話,這種真誠源於我們內心的無限嚮往,藝術地生活,是每個人應該發揚的權利。生活是豐富多彩的,需要藝術的調色盤不斷加以潤色。
對人生的回憶可以用藝術美化的方式減少遺憾,這種方式固然有整理與剪裁的意思,但更多的是確立思考的習慣。錢鍾書先生說:「生來是個人,終免不得做幾樁傻事錯事,吃不該吃的果實,愛不值得愛的東西;但是心裡自有權衡,不肯顛倒是非,抹殺好壞來為自己辯護。他了解該做的事未必就是愛做的事。這種自我的分裂、知行的歧出,緊張時產生了悲劇,鬆散時變成了諷刺。」
當我們做過「傻事錯事」之後,固然感到遺憾,但沒必要用過去的錯誤折磨自己,只是提醒今後的生活「自有權衡」即可,我們不歡迎「悲劇」,也不願意接受「諷刺」,而要藝術地活著。觀眾在欣賞影視作品的時候,應自覺地沉思美國詩人艾略特所稱的《波士頓晚報》讀者:你們像一片成熟的玉米在風中搖晃,互相欣賞為了交流,我們應該呵護他人和自我的美感,看看別人手中的「果實」到底值不值得愛。
林語堂先生不惜以整本書的筆墨來探討「生活的藝術」,梁實秋的《雅舍小品》盡可能「天然去雕飾」,沈從文的《邊城》意境融會真實的生活詩行,人們沉浸其中,感受樸素與真實,領略朦朧與通暢,吟哦生命的歌謠。生活的藝術並非單調之音,她淳樸的抒情不失博大,邊歌唱邊擺渡,「不僅把自己集中在自己身上,還把全世界集中在自己身上」。如同詩人舒婷念誦的從冬到春的誓言:「國家啊/我是你簇新的理想/剛從神話的蛛網裡掙脫/我是你雪被下古蓮的胚芽/我是你掛著眼淚的笑渦/我是你新刷出的起跑線/是緋紅的黎明/正在噴薄。」從冬到春的誓言從未遠離我們,我們在交流中成長,在「黎明」的「噴薄」中呈現青春的勇氣和力量,格調之超然與踏實耐人尋味,而生活之真實正是在這樣的格調中成就的。

 彈奏真愛的樂章
人不能承受情愛的匱乏,正如生命不可以長久無意義地漂流,對體驗情愛深淺的人們,癡迷於豐富多彩的美妙瞬間。在真實的生活中,一百個人對情愛會有一百種以上不同的理解,但總是無法超越世俗觀念的人生境界。情愛的境界無疑是在激情燃燒的座標上,讓人們將生活理解為幸福而激昂滌蕩的生命河流,如歌的歲月之所以浪漫,鸞鳳和鳴、百年好合、永結同心的情愛之所以令人神往,在於這種探求永遠「在路上」,輝映美好溫暖的光環,每個路標都讓人激情澎湃,當探求不再可能,情愛的意義漸漸淡漠。
有一個問題值得深思,如果情感生活有一個中心,那會是什麼?提出這個問題的時候,我們坐在頗有品味的茶館,碧螺春釅釅的氤氳飄散著沁人心脾的清新,這是一個思考超過猜測的話題,沉默了半分鐘之後,我提議大家把答案寫在紙條上。按照常規的思維方式,每個人都會有不同的答案。當紙條被打開的剎那,我們驚訝地發現,所有的答案都是一個字:愛。時空彷彿暫停了,這時,平時活潑而開朗的強森的眼角噙滿了淚水,淚水蘊涵著回憶中美好的情愫。我們要他講一個故事,強森點了點頭。

「我是妻子的第12任男朋友,我們曾同在一所大學讀書,當遇見她那一刻,我就明白了世上有一見鍾情。那時的她儼然一個快樂的小公主,幾乎不諳世事。我不打算太早地表白,怕打擾她平靜的生活。於是,默默關心照顧她,成了我生活中重要的一部分。她的周圍不缺少男孩,男孩們熱情的玫瑰讓她的笑靨綻放,直至有一天,我發現她談戀愛了。這個發現對於我來說,不是一件美好的事情,至少我知道那個男孩不適合她,這個判斷不久被證實了。後來,她周圍的男孩走馬燈似的換,也就在那時,我學會了酗酒和抽菸。 在臨近畢業的一個寂靜黃昏,她在校園的湖邊散步,我跑了過去,看見她滿是淚痕的臉。她說打算一個人走走,我默默地跟著她。她止步,我也止步;她走,我就走。她問我一直跟著她幹什麼,我說:『想把四年的感覺告訴妳,如果妳不拒絕,再送妳一泓藍色港灣。』她回頭問我,為什麼四年從未提起過?我說愛一個人是把對方放在自己的心中,她終於明白,我這哪裡是在追,簡直是固執地等。於是,我們戀愛了。畢業後,我們被分配到同一個城市,由於不同的工作性質,兩個人幾乎一個月才能夠見上一面。後來,她患病住進醫院,診斷的結果是:右腎切除。為了方便照顧她,我換了一家公司工作,也就在那一年,我們登記結婚了。兩年之後,我們可愛的女兒降生了,我也考上了研究所,到外地學習,我們過著兩地分隔的生活,孩子靠她一個人照料,她辛苦地操持家庭……」
一直低頭講述的強森抬起頭,看見了周圍女孩眼中的淚和男孩心中不易察覺的痛。他們是幸運的,由曾經的荒蕪與坎坷漸漸領略如今的溫暖,追求讓生命豐富。據說文學的永恆主題是愛情,哲學的永恆主題是人,在做人的同時,我們還得擁有真正的愛情,否則,人生是不完整的。愛是無法解釋的也是無法抗拒的,正因為其無法抗拒,我們才不停地圓滿自己的生活。對那些視真愛為生命的人來說,愛情不是衡量得失之後的選擇,一旦進入最佳的愛情狀態,只能有兩個結果,或者擁有,或者失去。因為那時我們都已經忘記了自己,像是面朝大海以感受春暖花開,又如置身於一泓藍色的港灣中,不停地旋轉。那是情感生活的中心,擁有著極強的磁場,吸引每個熱情活著的人。
人們對情愛的激昂體驗,是擺脫庸俗生活的證明,離開愛戀的情欲無疑是沉淪之舉。當速食愛情成為流行,生死相依、同甘共苦的情愛便實質地成為華美的樂章,但這種「神話般的漫遊」並不輕鬆。因為「真愛之路絕非坦途」,當情愛的花朵扭曲地開放,戀愛中的人們不再懂得珍惜,真愛平淡地似呼吸般不被重視,但我們不能不去表達情感的祕密:呼吸真愛,是我們活著的證明。

做新生活的開拓者
遠方是人們不熟悉的世界,人們對不熟悉的世界有所好奇,認為其孕育了超越目前生活的可能,於是遠足跋涉,以鴻鵠的眼界觀察遠方,在奮鬥中改變現狀。作家三毛寫道:「遠方有多遠,請你告訴我。」遠方是無止境的,當真正把足印踏在遠方的時候,你也成了遠方。
撒哈拉沙漠裡有個小村莊叫比塞爾,「棲居」在1.5平方公里的綠洲旁,從這裡走出沙漠需要三天三夜。但在西元1962年以前,全村的人都不知道遠方是什麼?其情形大概如同房龍描述的「無知的山谷」,「對山那邊的世界我們應該一無所知」,貧困籠罩。當英國學者肯萊文帶著指南針等工具為當地人指點迷津之後,比塞爾人靠北方那顆最亮的星的指引,到遠方探索致富之途。如今,比塞爾已成為撒哈拉沙漠的一顆明珠,每年有數以萬計的旅遊者觀光,並品讀著開拓者塑像上的文字:「新生活是從選定方向開始的。」
遠方並非遙不可及地存在,每一次跋涉都可能趨近遠方,生活周圍有很多開拓者。比如一位資深記者的兩個兒子,分別在加拿大和澳洲留學,父子感情深厚,彼此不稱「父子」,父親稱兒子為「老兄」,兒子叫爸爸「阿胖」,老記者引為樂事,並揮灑在紙背上,真摯感人。老記者的兩個兒子在國外都有不錯的成績,始終在對遠方的探尋中超越現在的生活,對追求的艱難無怨無悔。老記者的老伴讀家書念遊子,想得很長遠:家鳥長大還往外飛呢?何況自己的孩子?她不是不想念兒子,而是把對遊子的思念轉化為憧憬,她相信兒子會在異國他鄉開創新天地,這片天地是廣闊的,懷抱滿腔抱負,走得越遠越好。
老記者的老伴的心態具有一定的啟示,因如今的父母並不都能如此超脫,常聽說有父母只願意把孩子拴在身邊。「父母在,不遠遊」,古訓的道理毋庸置疑,但對古訓的理解應從長遠角度著眼,在父母的襁褓中成長的人難以立世。人們應以積極的事業心自立自強,無所畏懼地走在邁向遠方的大道上,這條路上有陽光、有歌聲、有笑臉……你逐漸能找到自己的天地。「在家靠父母,出門靠朋友」,對父母的依靠與對朋友的依靠頗有差別,後者對個人的能力與涵養有起碼的要求,自立是與朋友交往的前提。
梁曉聲寫過一封感人的家書,原因是他的親戚希望利用他的關係辦點事,言辭實惠也懇切。但被梁曉聲婉拒了,原因是「我們」應該「過小百姓的生活」,用汗水實實在在地做點事情,如果實在貧窮,他可以先寄去一部分稿費,求人辦事還是免了好,因為「我們的父親」一輩子不求人,不願意給別人添麻煩。拒絕的話句句有理,讓人頻頻點頭,可是生活中為子女說項的父母大有人在,其初衷在於望子成龍、望女成鳳,當然無可厚非,問題是孩子在這種呵護中成長,如何在遠方獨立自處?
要跋涉至遠方,應當具備獨立的思考。據說猶太人教育子女的方式非常特別,他們會在孩子前方挖個淺坑,然後叫孩子往前快跑,孩子如果乖乖掉在坑裡,一定遭到嚴厲的責備:「在這個世界上,不要相信任何人,只能相信你自己。」如果在孩子的腦海中形成了會哭者有糖吃之類成見,如何面對將來的世界?摔倒的猶太孩子大都會自己爬起來,他們知道哭鬧無濟於事,他們的父母知道孩子最應該得到什麼?
人們對遠方的跋涉當然要勤奮而執著,「不畏浮雲遮望眼」,在真正有追求的人看來,安逸和享樂沒有任何意義可言,重要的是踏實地走好生活的每一步,因為,探索與超越是人生意義的呈現方式,「笨鳥先飛」,「勤能補拙是良訓,一分辛勞一分才」。這樣的道理人們不知說了多少遍?
一則禪宗故事更為醒人:
有個年輕人問高僧:「為什麼念佛時要敲木魚,而不敲木雞、木馬呀?」高僧聽後笑道:「魚是世上最勤快的動物,整日睜著眼睛,四處尋覓,這樣勤快的魚尚且要敲打,何況懶惰的人呢?」高僧的「敲打」亦可稱為對人生意志的鞭策,意在執著地探索遠方,對人生的奮鬥至關重要。

 掙脫世俗煩惱的
當人們因寂寞而感到乏味的時候,可能嘗試與他人進行無意義的溝通,由於這種溝通缺乏意義,結果可能加重寂寞和乏味,甚至令他人感到很無聊,對無聊的判斷出於人們對世俗的紛擾的厭惡。生活中有多少世俗的紛擾,人們就會感到有多麼無聊,當乏味侵擾人們精神的領空,可以有很多拋棄的方法,無聊實則是人們對紛擾的參與,即加入世俗的紛擾,或曰以自己的無聊構成對他人的紛擾,實則不是什麼益事。羅丹說:「什麼是雕塑?雕塑就是在材料上去掉多餘的部分。」無聊正是人們精神系統多餘的部分,確實應該去掉。
一部反映無聊生活的電視劇演繹了某種獨特的活法,追求者懷抱明星夢漂流,為求得出鏡的機會而付出人格的代價,劇中主人翁坦承背後難以言喻的艱辛。據說有類似經歷的人承認該劇的真實,希望父母別看這部戲,如果他們知道其中的某些真實,會很難過的。主人翁渴望成名無可厚非,問題是以什麼方式成名?「君子愛財,取之有道」,成名的道理與之相似,放棄了高貴的人格,很多事情都難以談及。一位導演曾斥責某些同業:「任何人都有自己的活法,但是,我瞧不起你!」何以瞧不起?完全出於對人格的評價。
人格不值錢,用錢衡量人格本身就是問題所在,為何不問錢值多少人格?面對倏忽而至的機會,「抓住最要緊」的心理成為必然的思考,當一舉成名的事情多起來,塑造明星可能會成為令人矚目的行業,問題是塑造出來的明星很難有生命力,而且這種塑造伴隨著許多問題,如果靠調侃和水準不高的幽默來迎合觀眾,影視文化就會成為缺乏靈魂的文化。文化固然應該有多種包容,但其前提是可以促進各內涵價值提升。高尚的影視作品賦予我們理想和熱情,對某部影視作品的重溫往往成為我們成長的回憶,何也?曾經在淚眼矇矓中解讀的影視畫面告訴我們人生的意義,這是俗不可耐的荒誕鬧劇不可能呈現的價值。
從某國製造的角度理解明星塑造可知,某國製造的意思並非製造某國,而是某國廠商製造的商品。在人生旅程中,主語不能輕易地被置換為賓語,主體必須承擔發展自我與奉獻社會的雙重責任。俗諺云:「人是鐵,飯是鋼。」飯對人的意義毋庸置疑,問題是人何以是鐵呢?人身上的鐵元素聚合起來,大致相當於一根鐵釘,人之所以是鐵,在於鐵是複數的組合,主體對各元素組合得不恰當,人也就成為碎鐵,經過雨水沖刷和陽光晾曬,飄揚到空氣中了。人與人的合作絕非無聊的溝通,磁鐵具有兩極,互相排斥抑或互相吸引,選擇排斥或吸引完全緣於你的判斷。換言之,主體對無聊的拋棄至關重要。在人人自危的環境中,如果選擇出現失衡,即使是一塊鋼也難以健康,應看準遠方的風景,不必為暫時做不了鐵人而煩惱。
人格是拋棄無聊紛擾的重要標準,人不是隨風搖擺的浮萍,而是會思維的蘆葦,人生轉向是慎重選擇的結果,人們贏得機會的水準與其人格境界等值。當機會尚未來臨的時候,可以做充分的準備,沒必要感受無聊的紛擾,而應具備踏實的進取意識。承擔大任之前的準備絕非輕描淡寫之舉,而要在承受苦楚的過程中經過艱辛的摸索,從而獲得超越自我的可能,無聊當然不能代替這種必要的準備,擔憂與焦慮同樣無益。
俄國作家契訶夫講過「小公務員」的悲劇:「小公務員」在劇院看戲時突然打了個噴嚏,唾沫不慎濺到坐在前排看戲的將軍身上,「小公務員」連忙道歉,將軍當即諒解,但「小公務員」頗為不安,中場休息時再次道歉,次日又專程到將軍府上賠罪,之後再向將軍解釋自己的無意之舉,將軍因無法忍受這種無聊而吼道:「滾出去!」這個「小公務員」為此膽戰心驚,回家竟然死了。這個故事頗具啟示意義,「天下本無事,庸人自擾之」,很多事情出於某種情緒的困擾,在把握人生的過程中,切莫在無聊中渾渾度日,應挺直身軀散發成長的活力。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

優惠價:90 207
無庫存,下單後進貨
(採購期約4~10個工作天)

暢銷榜

客服中心

收藏

會員專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