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0
0
【簡體曬書區】 單本79折,5本7折,活動好評延長至5/31,趕緊把握這一波!
食物如何改變人:從第一口餵養,到商業化浪潮下的全球味覺革命
滿額折

食物如何改變人:從第一口餵養,到商業化浪潮下的全球味覺革命

定  價:NT$ 480 元
優惠價:90432
絕版無法訂購
相關商品
商品簡介
作者簡介
名人/編輯推薦
目次
書摘/試閱

商品簡介

「身為雜食性動物的我們,並不是天生就懂得吃。」

吃的習性全憑後天培養,商業制約了口味;你我如何重拾飲食本質?
本書點破人們的飲食偏好從何而來、又該如何還原味蕾的初始設定?
找回生命中失落的「第一口」體驗後,還能重建人與食物的新關係!

★2015年安德列西蒙飲食圖書獎特別推薦、Amazon發展心理學、烹調歷史分類暢榜!
★《紐約時報》《華爾街日報》《華盛頓郵報》……各大媒體專文報導!
★英國廚神─赫斯頓.布魯門索、奈潔拉……大師級人物一致力推!

所謂的「口味」是透過特定食物、後天訓練而得;毫無疑問地,「飲食」正是一種學習行為。本書以科學、歷史、文學、甚至是個人回憶錄的方式,完整說明人與食物的關係。
也就是──我們如何學會吃,以及飲食文化背後的力量。

英國名廚傑米.奧利佛(Jamie Oliver)一手推動的「吃得更好」(Feed Me Better)計畫,雖以改善學童飲食為目標,卻受到許多家長及學校反對,歷時十年終以失敗收場。多數人以為貧窮家庭的小孩有得吃就好,吃得健康是「上流社會跟中產階級」才須考量的問題。果真如此嗎?身為人母的碧.威爾森在本書中直指核心地告訴我們:每個人都可以吃得更好、更安全。

▌大多數人一出生,都是從喝牛奶開始;在這之後就各憑本事了! ▌
我們呱呱墜地後,並不知道有什麼可以吃,每個人都得靠自己去摸索。從兒時開始,我們學會評量自己食量的份量,以及怎樣的甜度算是太甜;我們學會愛上綠花椰菜,或不喜歡它。這一切究竟是怎麼發生的?味覺的起源是什麼?兒童時期養成的飲食習慣,長大後會再變動嗎?

本書引鑑了食品心理學家、神經科學家及營養學家的最新研究;揭露出我們的飲食習慣,是如何受到許多因素的影響而形成:家庭與文化、記憶與性別、飢餓與關懷。有些人只吃特定顏色的食物;也有剛學步的孩童什麼都不吃,只吃熱狗而已;此外還有醫生發現全新的方法,用來幫助孩子吃蔬菜。本書研究了世界上居住在不同區域的人們是怎麼吃的:我們可以看到華人祖父母,怎樣給孫子餵食了過量的食物;而日本人用了什麼作法,讓全體國民在短時間內改採健康的飲食方式。

▌為了改變你吃什麼,必須先改變你喜歡什麼 ▌
本書收錄了極具參考與實用性的內容,深入研究了近年來風靡全球的「肥胖症」、「厭食症」與其他飲食疾病危害性命的主因;以及造成數以萬計的「糖成癮症」及「節食者」的原由。但以上只是本書對人類外在飲食行為立竿見影的一小部份觀察而已。除了科學性的內容之外,本書內容也同時包含了深層的認知心理學──而這全都與日常生活中「吃」這個動作息息相關!

在其他關於飲食行為包羅萬象的洞見之中,本書探討了心理學領域的食物記憶,碰觸到化學領域的味道研究,同時也對肥胖的生理機制和社會根源進行了極其深入的解析。作者認為每個人都可以重新學習「吃的藝術」,而且不一定非得由「吃得營養」作為最高指導原則;而是可以從比較簡單落實的「從食物身上取得樂趣」開始。

為了揭開「吃的藝術」的神秘面紗,本書徹底探究了我們的口味和飲食習慣,包含其特殊且令人驚訝的起源;同時告訴我們不管成人還是孩子,都具有無窮潛力可以學會嶄新且健康的飲食習慣。最後,本書更進一步地解釋:我們能如何改變自己的口味,藉以走向更健康且快樂的生活。


▌本書重點 ▌
在食品產業受到商業操控的現況下,你我都需要重新學習──
是什麼驅動人們在生存之外,發展出獨一無二的飲食習慣?
食物又能如何撫慰人心、打造性格;進而重塑我們的人生。
這是一本寫給父母的營養指南,也是美食家的味覺地圖,更是每個都市人的飲食白皮書。

在這本集「科學數據」和「眾家見解」於大成的著作當中,作者汲取了營養科學、神經科學、人類學、經濟學、文學、歷史等各式元素,使本書有如一場盛宴,具有讓人讀了不忍釋手的故事性:可以當成一本觀之有益的飲食散文集;亦可視作淺顯易懂、資訊滿載的一本科普讀物來咀嚼吸收。

本書與坊間常見飲食書的最大不同之處在於:毫無刻板的說教語調,同時更沒有將個人的飲食行為區分成「是非對錯」的粗淺二分法;反倒提供了一個更為廣泛以「食物偏好」出發的視角,以富有哲思的角度,讓人順著內文故事一路讀下來,自然而然正視飲食對身體與文化造成的影響;在樂活的基礎上,重拾「養成自己口味」的正確飲食習慣。

想要成為「吃得好」的人上人,請勿錯過眾人熱切期盼的這本──當代飲食啟示錄!

作者簡介

作者簡介
碧.威爾森 (Bee Wilson)
是一位廣受讚揚的美食作家、歷史學家與六本書的作者,其著作除了本書、還包括有《細想叉子》(Consider Fork and Swindled)、《美味詐欺》(Swindled)、《蜂巢》(The Hive)、《三明治的全球史》(Sandwich: A Global History),以及《此非減肥書》(This Is Not A Diet Book)。

碧‧威爾森曾於劍橋大學聖約翰學院擔任思想史研究員。同時也在《倫敦書評》、《紐約客》《紐約時報》、《週日泰晤士報》等英美主流媒體,擔任食評專欄的撰稿人;她先後被英國廣播公司(BBC)評為年度美食作家,三度榮獲美食作家公會(Guild of Food Writers)年度美食記者獎,其中有五年的時間,她還為英國時政周刊《新政治家》雜誌,撰寫食物的相關評論。

此外,她還在英國《週日電訊報》(Sunday Telegraph)的《史黛拉週刊》(Stella magazine)撰寫每週飲食專欄〈廚房裡的思想家〉,時間長達十二年之久;該專欄內容迄今已被全球飲食界廣徵博引。碧‧威爾森已婚且育有三子,現居住於英國劍橋。

譯者簡介
盧佳宜
澳洲雪梨大學資訊科技所碩士。熱愛閱讀及文字寫作,曾任出版社主編、外文書籍版權接洽,從事出版工作十餘年。現為自由譯者,樂於穿梭在中文與英文的字裡行間。譯作及編譯主題包含了商業管理、資訊科技及心理勵志等。已出版之譯作有《非典型破壞:西方不認識、資源大轉移的四個新世界顛覆力量》、《神奇的豆子:七樣增進管理智慧的禮物》、《打造你的社群力-商場贏家新武器》等書。

名人/編輯推薦

▌全世界最懂食物的行家熱情推薦!▌

胡川安 「故事:寫給所有人的歷史」主編
徐仲 「從產地到餐桌」飲食文化研究者
Liz高琹雯 「美食家的自學之路」美食觀察家
莊祖宜 「廚房裡的人類學家」飲食作家
鄧士瑋 「食貨誌」站長、美食作家
──在地飲食職人齊聲推薦!

「好吃」、「吃得好」與「健康營養的食物間」並不是互相排斥的關係。相反地,透過本書豐富的文化觀察和實證的科學研究,夾雜作者的個人經驗,以生動且令人信服的方式說明追求美味的食物和健康的飲食間是相輔相成的。
──胡川安 「故事:寫給所有人的歷史」主編

這世界願意說真話的人太少了。
因此看到作者說出許多人忽略的事實:「我們對食物的偏好是透過後天學習而來」。我不禁替她捏一把冷汗,這本書會得罪多少食品公司啊?尤其書中談的不僅是自身想法,還輔以營養學和神經學等專業論述,讓這本書脫離了「心靈雞湯」式的傳教呼籲,而是有所根據的論述探討,難怪能成為飲食暢銷書的首選啊!
──徐仲 「從產地到餐桌」 飲食文化研究者

還記得什麼時候開始能接受生魚片、半熟牛排、乳酪、臭豆腐嗎?人類對於食物的欣賞程度來自後天的培養與美好記憶的重複。《食物如何改變人》這本書幫助你重新檢視你的美食品味建構歷程,讓你的吃食「視野」更開闊,吃出風格與健康。
──鄧士瑋 「食貨誌」站長、美食作家

無論我們年紀多大,仍然渴望吃到孩提時代的食物。《食物如何改變人》整合了令人為之著迷的科學研究,表明為什麼當我們在糖果店時,會希望自己仍是個孩子。本書所傳遞出來強而有力的訊息,是我們可以利用自己所學會吃的方式,如同孩子去發現新的口味和更健康的飲食習慣。
──天才廚神、倫敦米其林三星The Fat Duck主廚 赫斯頓.布魯門索(Heston Blumenthal)

這本書完整陳述了一項非常之棒,但有時不免引起爭論的研究調查──對於我們怎麼吃、為什麼吃、我們做了什麼;以及食物怎麼會是治療病痛的良方,又怎麼會是危害我們的毒藥;甚至於有人武裝動員去宣告:吃東西對所有人來說,是無所顧忌地令人心情舒暢的。
──TLC頻道《廚房女神奈潔拉》主持人 奈潔拉.勞森(Nigella Lawson)

我就像讀一本小說一樣在看這本書。這個研究太吸引人了,而且內容十分有趣。但是,這本書之所以讓人如此印象深刻以及具獨創性的原因,顯然地,就是涉及私人性以及真誠實在的內容;這是一本十分動人心弦的作品!
 ──英國知名女廚 黛安娜.亨利(Diana Henry)

碧‧威爾森是頂尖的飲食家。《食物如何改變人》是一本探討我們如何形成對食物的偏好,以及我們能怎麼改變喜好的出色著作;她在書中所講述的內容讓我一直很渴望地看下去,直到最後一頁。
──英國裔以色列籍主廚暨美食作家 尤譚.歐托藍吉(Yotam Ottolenghi)

當你翻開《食物如何改變人》而且讀到有關科學的內容時,別感到恐慌!對於我們為什麼會做出吃東西的舉動,書中的解說不可思議地吸引人、充滿知識且有趣;比起任何一本非小說類的散文著作,本書更難以用文字來精準表達。也因此每個人都值得一讀;而且,可能就此改變你的人生。
──英倫新銳女作家 夏洛特.曼德爾森(Charlotte Mendelson)

碧‧威爾森的《食物如何改變人》是其深入研究飲食問題的豐收成果;在這本著作裡,研究近年來風靡全球的「肥胖症」、「厭食症」與其他飲食疾病危害性命的主因,以及造成數以萬計的糖成癮症及節食者的原由。作者刻意不用勸說、威嚇的筆調來撰寫本書,反而提供了一個更為廣泛、對食物偏好,甚至可說是哲學的角度,讓你正視飲食對身體與文化的影響。
──《華爾街日報》〈外食〉專欄作家 雷蒙.索科洛夫(Raymond Sokolov)

為何我們成長過程中特別熱愛某些食物?家庭是如何影響我們對食物的記憶?我們可以做出哪些明智決定使孩子們吃得好?《食物如何改變人》的作者碧‧威爾森,以融合科學、歷史、回憶錄的方式,告訴我們與食物之間的關係。書中愉悅、充滿迷人的故事,訴說著人類溫暖與充滿智慧的飲食文化;此外,這也是一本無價的工具書,能排解我們對食物的誤解,並改變你我的飲食習慣與生活。
──《餐桌上的語言學家》 作者 任韶堂(Dan Jurafsky)

目次

前言
第一章 喜歡和不喜歡的食物
「想要」和「喜歡」的不同
歷史上空前絕後的「嬰幼兒口味」實驗
發現「超級味覺者」:基因決定一切?
味覺遲鈍者易受到「飲食環境」影響
「戰勝」遺傳基因,讓孩子愛上蔬菜
外在社會形塑的食物認知
甜菜根

第二章 記憶
失去與以往味覺經驗之連結
透過姿勢與表情,解讀味覺偏好
氣味:基因組中最大的家族
由成長經歷交織出的飲食習性
凝結美好昔日的包裝食品
牛奶

第三章 兒童的食品
百年前開啟的飲食議題
三大理想發展方向
自成一局的「幼兒食物」
被過度限制的「孩童食物」
商業化、同一化的「兒童食物」
全球只剩三種味道在「變化」?
生日蛋糕

第四章 餵食供餐
為了樂趣而付諸行動
導致暴食與肥胖的刻板認知
餐桌上的戰爭
實驗證明:施加壓力只有反效果
教會孩子自律進食
便當

第五章 手足
兄弟姊妹間,天生的角力
「男女有別」的兩性偏見
讓孩子自行做出飲食決策
包裝成男性認同的角度,調整成女性喜歡的口味
錯誤的自我形象認知
巧克力

第六章 飢餓
食欲之外,人們渴求什麼?
體內激素:複雜的身體刺激
明智判斷自己的「飽足感」
專屬現代人的「情緒化進食」
食物多樣化=吃個不停
早餐穀物麥片

第七章 飲食不規律
「進食障礙症」告訴了我們什麼?
精神官能症?一切都與食物相關!
「選擇性挑食」的成功治療
如何適應異國食物、克服厭食症
雪上加霜:越來越早到的青春期
成年之後才發作的暴食症和狂食症
洋芋片

第八章 改變
「砍掉重練」三次的日本飲食文化
得先誘發動機,才會有所改變
吃你喜歡的食物才不容易胖?
味道教育:探索自身感官
新模式的延伸力量,遠大於基因的影響
辣椒

延伸閱讀
後記
注解索引
致謝辭
資料來源

書摘/試閱

第一章 喜歡和不喜歡的食物(節錄)
味覺遲鈍者易受到「飲食環境」影響

你所偏好的口味,影響你的飲食是否健康其中最重要的事,並非在你是否帶有厭惡球芽甘藍的基因;而是你所遺傳的口味傾向,與身處的食物環境之間的互動情況。一旦將食物環境納入考量,在現今充滿垃圾食物的環境下,成為味覺遲鈍者比成為味覺靈敏者,反而會引起更大的健康風險。目前已有幾項研究發現,味覺遲鈍的成年人和小孩容易擁有較高的身體質量指數(BMI)。這個理論認為味覺遲鈍者因為沒有嘗過強度一致的某些味道,因此不論食物的好或壞,更容易受到周遭環境的影響。他們比味覺靈敏者更容易知道自己喜歡的食物。在一個有益健康的食物環境裡,他們比較容易養成口味清淡的健康飲食。在提供蔬菜時,味覺遲鈍者較不會像味覺靈敏者因為味道太苦而摒棄不吃。不過,若是他們學會愛上錯誤的食物,這些味覺遲鈍者會發現他們自己就像紐約市的小孩那樣──六歲之前就過度肥胖。

所以,不、你不能單憑基因上的缺陷,就責怪自己不喜歡球芽甘藍。如果每個人第一小口所嘗到的球芽甘藍,是知名主廚奧托倫吉用自己所種植的球芽甘藍,撒上爆香的大蒜和檸檬皮,在熱煱裡快炒,直到菜葉的邊緣出現微微的焦黃;也許這會在所有蔬菜料理中,成為最受歡迎的一道菜。也許你的父母都很厭惡球芽甘藍,而且無意使你也討厭這種青菜,或者可能太強烈地強迫你吃下它。我知道某個具有PROP嘗味能力的超級味覺者,就曾發生這樣的事:有人說他可能永遠不能享受球芽甘藍的滋味,儘管他沒有挑剔不吃綠花椰菜,因為某年的聖誕節,當他被父母強迫將他最討厭的球芽甘藍切成四段,然後沒有咀嚼就吞下肚,這感覺就像吞下很苦的藥丸。也許,你實際上從未嘗過球芽甘藍,因為你「知道」你不會喜歡這種青菜,而且在我們的生活中,喜歡這種青菜的小孩是被認為有點奇怪的。當美食作家米歇爾.休姆斯(Michele Humes)從香港回到美國的時候,他花了一段時間才讓自己接受「孩子不應該喜歡蔬菜」的觀念。

我們喜歡和不喜歡的食物與分子、基因無關。當報紙的頭條新聞出現像是「揭發真相:肥胖基因」的標題時,對於關注醫療健康版面熱門話題的人來說,這是一件壞消息。但對於我們其他人來說,它‧可能是一則‧很棒的‧消息。這意味著我們的飲食習慣並不是最終固定的版本,而是開放且可修改的;只要我們願意給自己一點機會。我們並不是生來就討厭有苦味的綠色蔬菜;我們其實是被環境影響而不喜歡這些蔬菜。喜愛的口味可能會一致,但不是完全絕對的,這是我們對不喜歡蔬菜但喜歡垃圾食物的孩子們的期望(不可否認地,就目前來看很渺茫),不過環境是可以改變的,儘管我們無法擺脫基因的問題。

我們學習「喜歡上食物」的主要方法很簡單,就是試著去品嘗它們。「單純曝光」(mere exposure)這個術語是在一九六八年由心理學家羅伯特.札永克(Robert Zajonc)所發明創造。札永克的論點是我們對人事物的偏好是受到熟悉程度的影響;相反的,恐懼則是出自於新的人事物。札永克早期所做的一些實驗包括在實驗對象的面前,以非常短的時間顯示各種複雜的形狀。稍後當實驗對象被要求從一排顯示過的形狀中,挑出自己最喜歡的形狀時,他們所偏愛的是已經看過數次的形狀。札永克表示,就算我們喜歡布利(Brie)乳酪勝於卡門貝爾(Camembert)乳酪,也有類似的力量在起作用;這種對食物的渴望表示先前嘗過的經驗發揮了作用。我們也許喜歡一種或其他更多的乳酪,但不見得能說出它們的差別。後來,札永克觀察到這個「單純曝光」效應,在不同文化背景的人身上都能起作用。

我們知道自己喜歡什麼,我們也喜歡自己所知道的,這是大家都懂的事。如果你問年幼的孩童,他們最討厭的食物是什麼,答案往往會是他們從未真正嘗過的東西,通常是蔬菜。但你換角度想想,對一個成年人來說,這聽起來怪不怪?──你可能不知道你所討厭東西的味道。「快去嘗嘗看──你可能會喜歡它!」我發現在餐桌上這樣的鼓勵、催促,對我自己無效。但對一個小孩來說,說出「我不喜歡它──我從來沒吃過它!」卻沒有什麼好矛盾的。
 
由羅素.霍班(Russel Hoban)所創作的童書《弗朗西絲的麵包與果醬》(Bread and Jam for Frances),故事內容即是關於這種兩難的情況。故事的主角弗朗西絲(一隻年輕的獾)除了麵包及果醬,不想吃任何食物。牠的父親問說:「如果你甚至連嘗都不嘗,你怎麼知道自己會喜歡吃些什麼?」最後,牠的父母只好讓步,只給牠麵包和果醬。牠很開心,但是一段時間過去,當家人正在吃東西時,牠總是被排除在外,這令牠十分傷心,而且牠渴望吃各種不同的食物。有一天傍晚,弗朗西絲流著眼淚向父母懇求一些義大利麵和肉丸子。牠的父母露出驚訝的表情,因為牠們不認為牠會喜歡義大利麵。因此牠回答說:「如果你甚至連嘗都不讓我嘗嘗看,你怎麼知道我會喜歡吃些什麼?」

如果「喜歡」是熟悉程度高所導致的結果,套用這個邏輯,起先孩子喜歡吃的食物範疇一定比成年人少;因為他們還沒嘗過許多不同種類的食物。當父母將這個暫時性的警惕解讀為永久性時,將會產生問題,而這是很容易犯的錯誤。食物偏好養成的關鍵期,是在學走路的幼兒期間:即從一歲到三歲。但是這段期間恰巧是孩子成長階段中最令人抓狂,且故意不願嘗試新事物的時候。所有孩子「都」得到了恐新症(對新鮮的事物有恐懼感),其中只是程度多寡的差別;孩子們害怕新的食物,通常是新的蔬菜,但對蛋白質食物,如魚和肉,孩子們也會感到恐懼。這種症狀在兩歲至六歲期間達到高峰。它可能是從我們的老祖先在野生環境中覓食,為了免受毒物侵害所演變而來的安全機制。不幸的是,現在它會導致孩子遠離他們本來必須學會喜歡上的──在身體發育期間所需的食物:蔬菜和蛋白質;而反過來投身蛋糕、白麵及甜甜圈的懷抱,以獲得安慰。

就像名稱所暗示的,恐新症並非只是食物吃起來不喜歡、不順口的感受:它是在要品嘗東西(或嘗試新事物)時,莫名從內心油然而生的恐懼感。在許多情況下,恐新症可以簡單地透過餵食孩子食物數次(通常最多十五次),直到他們意識到「自己並沒有遭受到任何不利的後果」才被克服。看吧!吃蕃茄不會有什麼事!你看,你還是好好的啊!漸漸地,厭惡感就會減輕,直到有一天情況整個大翻轉,幾乎很奇妙地變得熱愛上它。對於每樣新食物,就得反覆不斷地這麼做(餵食);喜歡哈密瓜的孩子,並不能保證他們也會喜歡西瓜。

要在孩子身上施展「單純曝光」效應的最大問題點,在於剛開始時,必須說服他們試著去品嘗那樣食物。讓孩子試著去吃綠花椰菜幾次談何容易?說比做還簡單!任何曾試著去餵食頑固又倔強幼童的父母都知道:最善意的策略往往事與願違。典型的「把青菜吃完,你就可以吃糖果」這個作法很危險,因為這會使孩子更不喜歡那樣蔬菜。心理學家把這稱作過度酬賞效果(overjustification effect)。當完成一個活動才給予一項報酬,則會減少該活動的價值。這麼一來,孩子會更愛糖果,因為糖果已經變成獎賞的代名詞。

有鑑於恐新症是一種根深蒂固的恐懼;患有恐新症的孩子認為吃了陌生的食物就會對自己造成傷害,所以自己這樣堅持不吃是有助益的。因此如果讓患有此症狀的孩子親眼見證某人吃了那樣陌生的食物,仍舊安然無事,那麼他們就更能享受這項經驗。

那時我不知道自己所做的就是運用了這個方法,來讓我的女兒不對綠色蔬菜感到恐懼;我所想到的點子是把她最愛的娃娃帶到餐桌上,和我們一起共餐。在這麼做之前,我已經試了好幾個方法,但都徒勞無功。這個娃娃(一個臉髒兮兮的男寶寶)坐在餐桌前並且開始「吃著」四季豆,同時欣喜若狂地發出「哦」、「耶」的聲音(有時說:我吃了)。這感覺很蹩腳,但是有一天,我的女兒懇求我給她一些娃娃也吃的四季豆,而且從此之後就愛上它們了。另一個成功的策略是將可怕的新食物,與一個熟悉的食物做結合。當新的食物是與我們所熟悉的調味料一起端上桌時,孩子和成年人願意嘗鮮的可能將會更高,例如淋上一層蕃茄醬,進而使新食物給人足夠的安全感,而想嘗嘗看。食物心理學家約翰.普雷史考特(John Prescott)曾寫道:大量的蕃茄醬將可以促使多數孩子去嘗試一大盤自己所厭惡的食物。

大多數的孩子要一直到了六歲或七歲,才會度過嚴重恐懼新食物的階段。到了這個年齡,會被為兒童發展的正常階段。在克服恐新症後,他們可能轉而變成對新鮮事物充滿強烈的興趣:對於新口味表露出過於浮誇的喜悅,看起來很像是在炫耀。我最大的孩子(不喜歡巧克力的那個)就是表現得像這樣。他喜歡的食物反覆無常地變來變去;一開始他可能吃得很開心,但到了後來就厭倦那道菜了!他厭惡清淡的料理,抱怨著我晚餐總是煮一樣的菜,並且像男人般喜歡再加上味道濃郁的佐料。

當他八歲時,我們母子兩人一起作伴去了羅馬。在一家以內臟料理聞名的餐廳裡,他從菜單中點了一道名為「羊心、羊雜拌朝鮮薊」的菜。上菜後,他也吃得津津有味。然而,就一個值得關注的未成年孩子來說,對新食物的恐懼(或者混合多樣食材的食物,還是奇怪、辛辣的食物,抑或是食材簡樸但味道不對的食物)是永遠無法被克服(接受)的。而這個總比例是高的:據估計,有多達四分之一的成年人在飲食上患有嚴重的「恐新症」。我們常拿愛挑剔的小孩來開玩笑或者一笑置之。本章一開始提到的那個愛吃玉米片的男孩被當作家族中的異類,但不管怎樣作為一個漫畫人物,總還是勝過一個悲劇主角。

但是成年人以一個恐新症的患者在日常過活,可不是玩笑。我曾遇過男性及女性友人悄悄地向我坦承,他們沒辦法吃下任何蔬菜。其中一個女性朋友說,他覺得只有把冷凍的約克夏布丁加熱後吃下,才會感到安全;更重要的是,他酗酒的母親為他料理三餐。即使到現在,他看到蔬菜都會覺得噁心。這個朋友並不笨,他瞭解吃蔬菜是有益健康的。他曾經自己辦到(吃過青菜),但促使他有這種行為的根源已深埋在過去的記憶中。

飲食上有不少限制,除了對健康造成影響之外,也可能帶來社交上的窘境。恐新症患者要在陌生環境用餐,總是充滿了潛在的尷尬。我提到的另一個患有恐新症的女性友人,曾說過每當朋友邀她一塊在外用餐,她就不得不提前打電話到餐廳,確認餐廳在準備她的普通漢堡時,是完完全全沒有添加任何調味料的。雖然她慢慢訓練自己喜歡吃一些水果,但是還是完全不吃任何蔬菜。當我問她為什麼那麼不喜歡蔬菜?她苦笑地說:「我想大概在我三歲時,我媽受夠我那麼挑食,所以她決定讓我只吃自己喜歡的食物。」對小孩來說,很自然地除了加工肉品、洋芋片,她對其他食物別無所求。

我們所偏愛的口味代表著個性中的某個面向(或者基因)──抱持這個看法會招來危險的後果。如果你認為孩子天生就有一些喜歡和不喜歡的食物(就像瞳孔的顏色固定不變),你可能不想嘗試去改變他們,因為這麼做有什麼意義?在一本二〇一三年的期刊中,有篇標題為「為什麼他們不喜歡那樣食物?遇到這種狀況,我可以做任何事嗎?」的文章,營養師訪談了六十對澳洲父母,詢問他們有關孩子食物好惡的問題。他們發現雙親有不健康的飲食習慣,往往會認為很少有家長能夠影響到孩子們喜好的口味,因為孩子剛生下來時很難像大人這樣,直接咀嚼、吞嚥食物。

有健康飲食習慣的孩子,其父母親則有非常不同的見解。他們談論到自家孩子喜好的口味是不可能「食古不化」的。贊成這個看法的其中一位媽媽說,這可以透過「教育」孩子們的味蕾來辦到,只要讓他們接觸到很多不同的食物就行。相較於孩子有不健康飲食習慣,或患有恐新症的父母,孩子有健康飲食習慣的雙親則抱持著更為強烈的信念,認為他們有能力去影響孩子對食物的喜好,因為他們相信自己所付諸的行動對孩子是有影響的,這類父母總是竭盡所能去建立一個能夠讓孩子充分發展有益健康,就像是理想的「均衡飲食」的食物環境。相反的,孩子有不健康飲食習慣的父母,則認為自己無能為力。所以聽起來,他們或多或少都放棄了!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

優惠價:90 432
絕版無法訂購

暢銷榜

客服中心

收藏

會員專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