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0
0
【23號簡體館日】限時三天領券享優惠!!
100歲的人生戰略
滿額折

100歲的人生戰略

定  價:NT$ 420 元
優惠價:90378
絕版無法訂購
相關商品
商品簡介
作者簡介
名人/編輯推薦
目次

商品簡介

如何才能讓長壽成為禮物而非詛咒,扭轉下流老人的窘境?
不管你18歲、45歲、70歲,皆能有感體會、受用無窮!

全球五十大企業思想家─林達.葛瑞騰最新力作
上市迅速攻占英、美、日亞馬遜排行榜
日本首月狂賣11萬冊,台灣誠品、博客來選書推薦

百年壽命與延長工時即將成為現實,
我們對生命階段的認知,必須打破、重來。
當人人活到100歲時:
•現在70歲的你:害怕健康不佳,增加子女負擔;擔心年金不足,東省西省無法好好享受退休生活。
•現在45歲的你:就業市場波動大,怕被取代;怕65歲退休錢不夠花;孩子成年卻無法經濟獨立。
•現在18歲的你:錢永遠存不夠,可能一輩子無法退休;國家與企業政策、福利,你總看得卻吃不到。

百歲人生面臨的困境:
財務上,如果活到100歲,為了賺更多的退休年金,我們不能在65歲退休。
身心上,超過60年的工作生涯,我們能否維持身心平衡?
情感上,長時間的工作,我們的生活重心,如家庭和朋友,該怎麼維繫?
教育上,60年前學得知識與技術,可以支撐到60年後嗎?
政策方面,企業與政府面如何因應人力資源結構變化,以及年金問題?

全體人民的心聲,林達‧葛瑞騰聽到了!
對長壽的恐懼,不只你,全球人類都在關心。作者依據長壽的發展趨勢,設計出能治標治本,解決長壽恐懼的生活模式――「多重階段式人生」,讓長壽不再是詛咒,而是人人共享的恩賜。

本書將教你:
 提高你的身心健康最有效的方法是什麼?
 如何充分利用你的無形資產,建立一個更有生產力的長壽生活?
 如何學習與轉型期共舞,嘗試新的生活、工作和學習方式?

實行多重階段式人生的重點課題:
【情感→尋找重要伴侶】長壽人生必經各種轉型,伴侶互相支持、奉獻成為支持下去的動力,因此理想伴侶變得更有價值,任何糟糕與錯誤的選擇,都得付出高昂代價。
【健康→能否健康老去?】人類除了活更久,健康活著的時間也會增長,「疾病壓縮」讓人們老化時間延後,因此未來探討健康重點,將放在生前生活品質與降低罹病率的發生。
【身分→我是誰?】「千禧Y世代」普遍遭受批評,說他們缺乏責任感,但從長壽觀點來看,千禧Y世代是百歲人生的實驗組,他們只是缺乏制式的角色模範,因此得花多點時間探索自我,身分認同後才能打造未來可能的路。
【工作→探索、獨立生產、組合型工作】長壽人生將歷經更多的就業轉型,有可能以打工型態探索未來;或為了培養專業能力,投入創業生產;或是為了平衡身心健康,某些階段從事不同活動,打造人生組合。
【人際關係→累積無形資產】在未來,名聲、知識得藉由打造穩固的人際關係才能壯大,我們得與他人合作,結合各方洞見,讓「知識庫存」以極具生產力的方式被利用。
【財富→累積有形資產】財富創造各種生活可能性,因此強化自我的「能力」與「主動性」,以及學習正確的財務觀念與操作實務,是長壽重要任務。

百歲人生的新觀點:
 壽命更長必須更健康。
 探索者、獨立生產者、組合式工作者的出現。
 質疑直接從教育跳到全職工作的規範。
 成為一個工作創造者而不是求職者。
 使用核心技能在各種工作中創造不同投資組合的職業。
 就業市場上,專業知識、洞察力和以高度協作的工作方式更有價值。
 技能、知識、探索、名聲、健康、友誼、人際網絡更重要。
 中端工作者的勞動市場,未來幾十年將被機器取代。
 自己的身分認同比以前更重要。
 高品質的夥伴關係必須更重視性別角色的轉變。
 每十年要調整人生與財務規畫,改變自己的角色身分。

 

作者簡介

林達.葛瑞騰(Lynda Gratton)
倫敦商學院(London Business School)管理實務教授,開有選修課「工作未來」(Future of Work),主持「人力資源策略」(Human Resource Strategy)高階管理課程。她於倫敦商學院開設的課程,其中組織轉型的課程被評為全球最佳課程規劃。
此外,葛瑞騰也是世界經濟論壇(World Economic Forum)傑出學者,全球五十大企業思想家(Business Thinkers 50)之一,二○一五年獲頒倫敦商學院最佳教師。二○○九年獲選英國《泰晤士報》全球二十位頂尖商業思想家,《人力資源》雜誌選為人資界最有影響力第二名。
她同時也是熱點運動組織(Hot Spots Movement)的創辦人,致力為企業帶來創新與活力,在倫敦、新加坡和加州都設有辦公室,輔導對象包括全世界八十多家公司和政府。
著有《未來工作在哪裡?》(The Shift)。

安德魯.史考特(Andrew Scott)
倫敦商學院經濟教授,牛津大學萬靈學院(All Souls College) 與經濟政策研究中心(Centre for Economic Policy Research)研究員,曾任教於哈佛大學與倫敦政經學院(London School of Economics)。擔任各政府與中央銀行總體經濟顧問,英國金融服務管理局(UK’s Financial Services Authority)非執行董事。

譯者簡介
許恬寧
師範大學翻譯所畢業。譯有《少了巴菲特,波克夏行不行?》、《抉擇》(合譯)、《海盜共和國》、《告密者》等書。

名人/編輯推薦

◎各界名人推薦:
朱紀中╱《Smart智富》月刊社長
艾蜜莉╱投資理財書籍作家
林之晨╱AppWorks之初創投合夥人
施昇輝╱財經暢銷作家
洪旭亮╱教育噗浪客共同創辦人
陳亮恭╱台北榮民總醫院高齡醫學中心主任
許皓宜╱諮商心理師
莊秀美╱東吳大學社會工作學系教授
溫肇東╱政治大學科技管理與智慧財產研究所兼任教授
蕭新煌╱總統府資政
盧裕民╱台灣保德信人壽總經理
(順序依姓名筆劃排列)

在長壽時代,智力體力衰退的年齡會愈來愈往後延,如何利用以往的經驗再創事業第二春,或是努力習得第二、第三專長,都是當代人必須面對的嚴肅課題。我們不該以為「人生還長, 無須庸人自擾」,而該思考「人生太長,必須未雨綢繆」的問題,因此每個人的財務和生涯規畫都該即早準備,否則我們勢將成為超高齡社會裡的下流老人。
──施昇輝╱財經暢銷作家

人人活到一百歲不是個無法達成的目標,但人人的一百歲可能活得都不一樣,除了健康與生活的改變之外,我個人覺得心靈上的議題恐怕是更大的挑戰,《100 歲的人生戰略》是一本重新定位人生想像的書,重設人生的碼表並且思索人生未來,值得一讀。
──陳亮恭╱台北榮民總醫院高齡醫學中心主任

我們的人口組成正面臨重大轉變。大部分的討論,多從單一面向出發,但本書獨具匠心,同時整合經濟學、心理學、社會學, 主張具有挑戰性、令人興奮的嶄新世界正等著我們。人類將活得更久,也活得更健康,未來遠遠不同於我們目前所認識的世界。
──達倫•阿西莫格魯(Daron Acemoglu)╱麻省理工學院經濟講座教授

【推薦序】快樂兩輩子
文/朱紀中 《Smart 智富》月刊社長
人只能活一輩子嗎?當然不是!記得二○○五年、我還在《商業周刊》參與編務工作時,曾推薦同事製作一個封面故事─〈活出兩輩子〉,當時我們提出的觀點是,未來人們工作時間可能會長達五十年, 六十五歲退休的傳統觀念會被打破,人們因為醫藥進步、壽命愈來愈長,對工作、人生的規畫也得跟著改變。
十二年後,看到《100 歲的人生戰略》的內容,書中揭示的數據讓我更震驚:嬰兒潮世代的人可能平均活到九十歲,他們的兒女可能活到接近百歲,他們的孫子女則肯定會是百歲以上的人瑞。一旦百歲成為平均壽命的標準,人生就一定能夠重來,很多你在二十歲、三十歲沒有做的事、不敢想的夢,等到四十、五十歲之後都可去做、去想,讓自己不只能「活出兩輩子」,而且是快樂的兩輩子。因為既然有這麼長的生命等著你去追尋,對人生的想像就不應該跟父母、或是祖父母一樣,繼續過著所謂「求學、工作、退休」的三階段式人生,而是應該依本書作者所言:「『年齡』不再決定『人生階段』,不再限制幾歲的人一定要做什麼事。」打破對年齡的刻板印象,活出更精彩的人生。
不過,誠如作者分析,面對即將到來的長壽時代,人生要過的精彩,不只腦袋要解放、觀念要改、提早準備財務等有形資產,還得累積生產、活力、轉型等三種無形資產,這些無形資產指的是什麼?該怎麼準備?值得讀者仔細研究,否則長壽對你而言,即使不是一場災難,也很難變成一份禮物。
【推薦序】百歲的人生探索─長壽的美麗與哀愁
文/洪旭亮 教育噗浪客共同創辦人、南投縣草屯鎮僑光國小校長
看這本書之前,各位可以嘗試問自己一個假設性的問題。你高中即將畢業的孩子告訴你:「老爸(媽),我不想繼續唸書了,想先工作。」你的答案會是什麼?以各位的人生經驗,想必大部分的人會義正詞嚴地告訴孩子:「你必須先完成學業,然後就業賺錢、成家⋯⋯。」
本書將提供另一個思考面向,書中提出一個即將成真的假設,告訴各位人生可以不必那麼匆促,因為我們將有百年的歲月可用,這比目前人類的平均壽命多出約二十至二十五年左右,人類三階段式的生命模式(從求學到就業、就業到退休)也將隨之改變。多出來的時間,對我們到底是種恩賜或是詛咒,端看你如何經營自己的生命。當壽命高達百歲時,三階段式的生命模式就不再適用,我們會經歷很多過渡期,人生的探索期也將延長,因此在教育上,不必再糾結於孩子應該在何時完成學業,而是在就業之前孩子該如何運用多出來的時間探索人生、認識自我,讓選錯系所、找錯職業的遺憾不再。基於此,長壽帶來更多接受教育與學習的機會,無論是教學方法、升學制度都面臨極大的挑戰,端看教育界如何回應。台灣目前推行的十二年國教強調適性揚才,雖然教育部大聲疾呼但依然效果不彰,教育單位是否因應長壽時代的來臨,拉長探索期,強調體驗式學習及終生學習,會是未來教育改革的重點。
其次,由於壽命變長,三階段式的人生將變成多重階段式人生,其中因階段轉換過渡期變多,而多數人的技能不足以支撐過渡期,使得充電變得更加重要,這些都深深地影響未來教育型態。除外,書中也對百歲人生的財務規畫、就業模式及各種長壽情境組合提出一些建議,如果你對百歲人生有所憧憬,或是想給自己和孩子一個不同的人生視野, 這是一本不錯的參考書籍,值得一讀。

【推薦序】人人活到一百歲,然後呢?
文/陳亮恭 國立陽明大學高齡與健康研究中心教授兼主任、台北榮民總醫院高齡醫學中心主任
根據聯合國的計算器推估人類餘命,台灣到二十二世紀初時平均餘命可以逼近九十至九十五歲,也就離人人一百歲的目標不遠。但,這樣的推估有兩個問題,第一是醫藥科技的進步使平均餘命快速延長,這樣的科技創新在近十年內可能會有長足的發展;另一方面,平均餘命的延長是否也帶動健康餘命的增加呢?
對於未來的預測,我個人持樂觀的態度,因為近年來,部分國家的國民失能已經有效的被壓縮,也就是說我們離健康老化的目標更近了。然而,人人活到一百歲,而且是健康的活到一百歲代表什麼意義呢?
本書做了很多的預測, 採取的是「生命歷程」(life course approach)的觀點來重新定位一百年的人生。其中,工作時間的延長恐怕是一個無法避免的趨勢,但是工作時間延長所造成年輕世代進入職場的障礙是另一門課題。持續工作已經被證明是高齡者晚年健康能得以維持的重要依據,所以,各種形式的高齡工作內容也將被廣泛開發。
然而,當人人都可健康的活一百歲時,老年人的定義是否依然重要?依照過去的趨勢分析,未來世界上可能只有兩種人,一種是活人, 一種是死人。兒童的快速生長發育使得他們快速進入成年期,而高齡者持續延長的健康狀況也使成年期與中年期隨之延長,也就是說未來社會的成年期將代表一個很長的時段,也自然會分隔成不同的階段。
人人活到一百歲不是個無法達成的目標,但人人的一百歲可能活得都不一樣,除了健康與生活的改變之外,我個人覺得心靈上的議題恐怕是更大的挑戰,《100歲的人生戰略》是一本重新定位人生想像的書,重設人生的碼表並且思索人生未來,值得一讀。

【推薦序】百歲人生的挑戰與祝福
文/溫肇東 東方廣告董事長、創河塾塾長、政治大學科技管理與智慧財產研究所兼任教授
高齡社會(aging society)並不是一個新的議題,至少三十年前, 臺灣的雜誌、媒體就開始談這個議題。當時大部分的資訊來自比我們早熟的日本,後來我們確實也陸續看到日本進入熟齡社會的許多創舉。反觀台灣社會,直到近十年來,才真正感受到高齡照護對社會的衝擊、年金改革的急迫性、及如何善用銀髮族的智慧與活力等問題。
我個人於二十五年前在美國唸博班時,就上過高齡社會的課,並參與了一個學術研討會,也實地參觀一個老人公寓、照護機構和醫院都緊鄰在一起的社區。從公寓友善設施、健康老人們的聯誼社交活動,到需要照護時醫護機構緊鄰在旁,都令我印象非常深刻。後來自己父母及岳父母的年齡逐漸八九不離十,實際面對他們的人生結局篇章;加上我自己也屆齡從學校退休,並近身觀察幾位前輩的退休後生活,以為我對如何「優雅地老去」(aging gracefully)多少還有些心得,就答應幫忙寫推薦序。
看完這本書才知道我之前對高齡社會的認識還是比較線性的,只看到我或我之前的世代,對未來沒有什麼想像。作者從更宏觀的社會面,以及未來「人人都可以活到一百歲」時,探討人生週期的形貌(學習、工作、退休)會有什麼變化。過去大部分的論述都是以目前型態的外插法,作者用傑克、吉米、珍三位不同年代(分別為1945、1971、1998 年出生)的人物,凸顯因長壽而帶來在工作、所得、健康的變化, 這本書來得像是及時雨,提醒各界(企業、組織、教育、保險)都要用「新的思維及想像」去面對。
千禧後出生的一代,多半將會活到一百歲,比我們這個世代多出二十年,不可能這二十年都是放在退休階段,也不可能只是將它平均分配在「學習、工作、退休」簡單的三個階段。過去一個世紀在科技急速的進展之下,不只公共衛生、醫療藥物延長了我們的生命,也改變了我們的家庭、婚姻、父母子女關係;科學及知識的爆炸和快速折舊,所形塑的工作型態、組織創新,也是一個全然不同的樣貌。若還用我們這一代的經驗去指導或擘畫我們並不熟悉的人生及社會,許多政策及策略, 是很難對症下藥。
二位作者都是倫敦商學院的教授,他們對人生及財務的安排上, 在所得替代率、個人年金、儲蓄率、社會安全年金等都有很深入的推演; 但他們都了解財務的安排雖很重要,卻不是充分條件,他們也對生命中的「無形資產」:友誼、健康、知識花了相當的篇幅來討論,如何兼顧一個有生產力、活力和創意的人生,而不只是生命的延長。
在人人都是百歲的世紀,我們需要歸零、更前瞻地考慮人們的生計、生活、生命。將來人們是為誰工作?什麼類型的工作?企業組織也將和目前慣行的樣態不同。他們也注意到「共享經濟」、「零工經濟」的崛起,因此對應的終生學習,包括技能和知識的校準、提升和活化,也會產生新的學習機構和生態。國際頂尖大學「史丹佛2025計畫」(Stanford 2025)率先自我更新,免得被體制外革命、翻轉,是一個範例。
本書為大家開了一扇窗,讓個人和整個社會較能理解、因應、規畫一個健康、活力、有創意的「長壽人生」。
【推薦序】成為長壽專家的第一堂課
文/盧裕民 台灣保德信人壽總經理
在中譯本出版之前,我有幸已先拜讀英文版,書頁間不時跳出許多令人雀躍的創新觀念,用一句話表達我內心澎湃的感受,那就是:每個人都必須成為長壽專家的時代來臨了!
人壽保險業是以經驗生命表為基礎,身為從業人員,我早已深知「長壽」是即將到來的社會趨勢,甚至國內已有年金產品的給付年齡上調到110 歲為規畫目標。在此趨勢之下,作者提出了一個先進的觀念: 「打破三段式人生→就學、工作、退休」,代表現代人正面臨一個關鍵的轉捩點,長壽的人生將不會單純分為三階段,而是多重階段的不斷循環。
這個創新的觀念,改變了我們對「退休」的傳統想像,尤其當我讀到本書第二章〈財務規畫:延長的工作人生〉,不自覺地將自己代換為書中人物1971 年出生的「吉米」這角色,而另一位1998 年出生的「珍」,則與我兒子的年齡相彷。當面臨全新的生活型態,我和兒子都必須開始跟著作者思考:「大部分人想到自己要活很久時,第一件想到的事就是錢。」因此,如何利用長壽給的機會,掌握「能力」與「主動性」進行財務規畫,是開啟長壽新人生最為關鍵的思考。
台灣社會面對長壽,習慣用「存錢」的角度去檢視,第一個想到的問題通常是,「我該存多少錢?」然而,很快的我們會發現,「存多少錢」是個無效的問題;如何將累積的錢好好地規畫、足以支撐下半輩子漫長時光的花費,才是重點。因為當我們注定愈活愈久,一般人想像中為退休準備的金額,就會不斷增加,同時退休金的花用也必須更加謹慎。怕的是,當人們意識到原先替退休設定的存錢目標根本不夠時,可能已經接近退休年紀,能繼續累積收入的時間有限,身邊累積的「存款」又經不起風險過大的投資。一旦面臨退休,如何運用、提領退休準備金的課題,對於制訂長壽風險策略至為關鍵。

那該怎麼辦呢?
答案是,當我們習慣著眼於取得短期回報率的同時,也應該檢視自己是否能規律地累積資產,並將資產轉換成「源源不絕的終身退休收入」,這樣一來,不管活多久,都不用擔心存款用完,這才是因應人人活到一百歲的最好的方法,也是成為長壽專家第一堂課所應該學習的新觀念。
投資、理財、置產,都是開始建立退休資金的好方法,但若未能進一步有適當的安排,在退休旅程中還是有四大不同的挑戰讓資產暴露在風險中,分別是日常生活費用所增加的風險、面對許多花錢誘惑的行為風險、不確定投資報酬率的市場風險,以及活得超過退休準備的長壽風險。特別是一旦進入退休前10 年至退休後5 年的「退休警戒區®」(Retirement Red Zone®)的關鍵時刻,更應當擬定理財計畫、預做準備, 才能因應長壽生活中的起起伏伏,為退休打造一份源源不絕的終身收入來源,帶來更多「有形資產」的確定性。
一旦為明天先做好準備,長壽生活的財務議題,將不再是一個「詛咒」,而是年齡所給予我們的「祝福」。這本書帶來不一樣的思考與啟發,為長壽人生揭開全新的篇章,以自在輕鬆的心情,迎向跳脫年齡所界定的人生階段,自由排序人生組合的「5.0 版人生」。


 

目次

國際讚譽
推薦序
快樂兩輩子/朱紀中
人人皆可讀、必讀的長壽戰略/艾蜜莉(張紫凌)
人生太長,必須未雨綢繆/施昇輝
百歲的人生探索─長壽的美麗與哀愁/洪旭亮
人人活到一百歲.然後呢? /陳亮恭
當個快樂老人,就是送給生命最美好的禮物/許皓宜
百歲人生的挑戰與祝福/溫肇東
迎接長壽、打造好社會/蕭新煌
成為長壽專家的第一堂課/盧裕民

導讀 長壽影響不是特例,每個人都得面對
溫蒂妮的詛咒
這次不一樣了
我是誰?

第一章 長壽是禮物還是詛咒?
人類壽命以每十年多兩歲的速度增加
如此一來,我們會長生不老嗎?
連Google 也加入老年防治醫學

第二章 財務規畫:延長的工作人生
傑克打造的傳統三階段式人生
吉米:延長的三階段式人生
珍的無用三階段式人生
拜拜了!三階段式人生

第三章 職場就業模式的轉型
未來工作在哪裡?
M型化的工作機會
未來必備的工作技能與趨勢
該給珍這世代什麼建議?

第四章 無形資產:無價的事才重要
重視資產管理,終身受用
多重階段須具備的知識庫存
團隊合作,競爭學習更有收穫
重要性萬年不變的名聲
沒得談,健康第一
尋找維持均衡生活的方法
情感支持能常保正向心態
傑克三階段式的人生資產
不平衡的三階段式人生
靠可能自我活出各階段的人生
多元網絡

第五章 活出不同的自我:各種長壽情境組合
吉米的資產檢討時間
吉米3.0 版人生
吉米3.5 版人生
吉米4.0 版人生
珍的人生版本
珍4.0版人生
珍5.0 版人生
珍為什麼不一樣

第六章 活愈久,愈要創造可能性
回春:年齡隔閡消失
成為探索者
成為獨立生產者
打造新型態的工作組合
過渡期的本質

第七章 理財能力與自我的主動性
算出合理數字
掌握財務能力
增加財務主動性

第八章 善用時間:從休閒娛樂到人生再造
工時的矛盾
「唐頓莊園」效應
工作天數的演變
規畫時間的方法
「育」與「樂」需要平衡
後工業時代來臨

第九章 人際關係與個人角色的定位
家庭結構轉變
工作與家庭分工
各世代齊聚一堂

結語 「我們」必須推動改革
自我認識
創新.科技.同理心為教育新核心
以人為本的企業管理
順應潮流的國家政策
只聞樓梯響的改革步調

作者的話 一起打造百年壽命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

優惠價:90 378
絕版無法訂購

暢銷榜

客服中心

收藏

會員專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