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0
0
【簡體曬書區】 單本79折,5本7折,活動好評延長至5/31,趕緊把握這一波!
優秀不是靠運氣:16歲提前錄取,18歲成為全美最年輕亞裔CEO,哈佛姊弟的教養祕笈首度公開
滿額折

優秀不是靠運氣:16歲提前錄取,18歲成為全美最年輕亞裔CEO,哈佛姊弟的教養祕笈首度公開

定  價:NT$ 300 元
優惠價:90270
缺貨無法訂購
相關商品
商品簡介
作者簡介
目次
書摘/試閱

商品簡介

每個孩子都不同,
細膩的觀察,深刻的了解,靈活的教養策略,
天差地別的孩子,也可以同樣優秀!

于巾幗夫婦的兩個孩子,女兒蕭宇琪文靜聽話,兒子蕭宇陽古靈精怪,愛玩愛哭,從小就給父母出了各種教養難題,但兩姊弟長大後表現同樣優異,
16歲都由哈佛大學提前錄取,就讀哈佛期間,即取得資金,各別成立公司,先後休學創業。姊姊18歲獲得泰爾獎學金時,美國NBC譽為全美最年輕亞裔女CEO!

家長媒體都在問,怎麼教出這麼優秀的孩子,而且兩姊弟同樣出眾?

教出優秀的孩子,絕非偶然,靠的是:
計劃力、超高時間效率、主動學習力、挫折耐受力,以及先緊後鬆堅持力!

★計劃力
學習計劃趕不上變化?看別家小孩學什麼,也想學學看?
‧計劃勝過變化!不跟別人攀比,不跟流行學才藝。
‧用心觀察孩子,謹慎訂定可達成的目標,並嚴格執行。

★超高時間效率
孩子要做的作業、要學的才藝、要參加的活動那麼多,時間不夠怎麼辦?
‧不問練習長度,只問學習成效。練習不在多,在準確度。
‧功課愈快做好,就有愈多時間玩樂。

★主動學習力
怎樣啟發孩子主動學習的熱情?
‧書是為自己讀,上大學不是最重要的,想上大學才是。
‧比賽不是為了贏,是為挑戰自我!

★挫折耐受力
孩子再怎麼努力,成果還是不理想,久了會失去自信心?
‧只要是發自孩子的意願及努力,即使失敗,也會轉為學習動力。
‧成功不會按照預期的時間和形式到來。
‧看重付出的努力,多於得到的榮耀。

★先緊後鬆堅持力
孩子還小,就別逼太緊吧?但升學考試愈近,孩子愈難管教,怎麼辦?
‧小學教育,必須強勢。
‧虎媽式教養,只適用小學階段,青春期孩子容易逼出叛逆心。
‧中學以誘導教育、動機激勵,代替強制學習。

好評推薦(依姓氏筆畫排列)
陳安儀 親職專欄作家
郭玉慧 《國語日報》副總編輯
楊世瑞 北一女中校長
劉宥彤 永齡慈善教育基金會執行長
劉 軒 知名作家、哈佛心理學者

蕭家姊弟的成功,令人欣羨,但是作者在孩子背後的付出與教養方法,更是令人敬佩!──陳安儀,親職專欄作家
 
在看似嚴管勤教的教養原則背後,我看到的是作者的愛與用心。期待每位父母,都能細心觀察自己的孩子,在書中找到最適合的教養方式。──郭玉慧,《國語日報》副總編輯

作者結合了東方父母的期待與嚴格,以及西方父母的鼓勵與信任,讓我們有機會重新學習與省思,如何在教養孩子的路上更順利。──楊世瑞,北一女中校長

因材施教道理人人懂,但如何適性適才、拿捏分寸?作者透過精準觀察與分齡教育,將一雙個性大不同的姊弟,培養成同樣充滿學習熱情,不畏挫敗,毅力過人的優秀青年,本書絕對是天賦教養最好的參考與提醒。──劉宥彤,永齡慈善教育基金會執行長

若你想看的是一本教育子女的祕笈,那你不會失望!若你期許的是一部鼓舞人心的好書,這本書更值一讀。──劉軒,知名作家、哈佛心理學者

作者簡介

于巾幗/著
曾就讀北一女中,而後移民加拿大,西門菲沙大學電腦專業畢業。
做為一個全職母親,幾乎承擔了半個老師的責任,她就像許多普通媽媽一樣,在家輔導孩子的課業,陪伴孩子學習探索各種才藝。由於兩個孩子個性、天賦完全不同,她卻能以不同的教養方式,啟發孩子的天賦,培養孩子自主學習的熱情與動力,遂成為北美華裔家庭競相學習的對象。
本書主要由于巾幗執筆,並以她為第一人稱書寫。

蕭峰/著
畢業於中國清華大學電腦系,取得學士和碩士學位。隨後赴加拿大留學,並取得電腦博士學位後,自己創立電腦網絡公司和著名教育機構。蕭博士以獨特且卓有成效的中西合壁教育方法,不但培育出兩個哈佛姊弟,也教育出許多優秀華人子弟,進入美加地區知名學府。

哈佛姊弟小檔案:
姊姊/蕭宇琪
16歲時獲加拿大總督獎,以優異成績被哈佛大學提前錄取。擅長鋼琴、小提琴、水球、滑雪運動。
大二時,創立科學研究領域社交互動網路平台,以先進的網路科技,連接全世界的科學研究人員、機構、實驗室、藥廠,致力於最新科研成果快速有效的產業化。
大三時,獲得PayPal創辦人、臉書第一個投資人彼得‧泰爾(Peter Thiel)所創立的泰爾奬學金(Thiel Fellowship),離開哈佛,休學創業。2016年,接受美國國家廣播公司 NBC專訪,被譽為全美最年輕的亞裔女性 CEO。《今日美國》、《赫芬頓郵報》、《波士頓環球報》、《溫哥華太陽報》,以及《明報》都有專訪報導。

弟弟/蕭宇陽
16歲時,代表加拿大獲得世界奧林匹亞化學競賽最高銀獎,同年以優異的成績被哈佛大學提前錄取。擅長鋼琴、小提琴、中提琴、大提琴、水球、滑雪運動。
2015年,就讀哈佛大一期間,入選12人哈佛新生學生會並擔任財務長。大一結束時,獲哈佛成績優異書卷奬(Detur Book Prize)。
17歲,就讀大二時,休學創業,與哈佛同學創立科技醫療設備公司,與波士頓兒童醫院合作,以最新科技的虛擬實境技術 VR (Virtual Reality),治療有關眼睛的各種疾病。

目次

第一部 學前科學教育

1 保溫箱中的體弱娃娃
2 玩是最有效的學習
3 哭是最好的運動
4 乖不乖,決定在三歲
5 寶寶天生愛數學
6 閱讀神燈在哪裡?

第二部 小學強勢教育

7 小學教育,必須強勢
8 和小孩鬥法
9 習慣勝過說教
10 善用多重記憶力
11 高單位時間效率
12 學音樂不等於學鋼琴
13 冷門就是熱門

第三部 中學誘導教育

14 青春期的良藥
15 比賽的心理學
16 成功的捷徑在哪裡?
17 計畫勝過變化
18 好學生,不想全力以赴
19 一人三重奏樂團
20 中西不同的畢業
21 誰能進哈佛?

書摘/試閱

【推薦文】優秀背後的故事 陳安儀/親職專欄作家
「優秀不是靠運氣」,這句話在我閱讀本書時,數度浮上我的心頭。真的,一個人的聰明才智、EQ、IQ的確是跟遺傳、基因有關,但是要成為人生的勝利組、在各方面表現優異、擁有幸福美好的人生,卻絕對無法光憑「運氣」。
于巾幗來自台灣,現居加拿大。巾幗夫妻本身的學經歷就非常優秀,但最讓我佩服的是,巾幗同樣身為兩個孩子的母親、同樣教養一對姊弟,但是她花在兒女的教育心神、陪伴時間上,恐怕是我的數十倍之多。看到書中她陪伴兒女習琴、準備參加全國拼字大賽的過程,我真的是自嘆弗如!要有這樣的耐心、毅力,如此日復一日、年復一年,真的可以說是到了「神人級母親」的境界!
然而,雖然不是所有的母親,都能花費這樣鉅額的時間精力在孩子的身上,我仍然覺得巾幗的很多想法與做法,值得參考,也讓我從中得許多啟發。
首先,你可以發現,巾幗夫婦熟讀了很多教育心理、教育理論,但卻並非一昧聽信某些觀點,而是汲取了中西方之教養優點,去其弊而用其利。比方說,巾幗認同亞洲的「強勢教育」效果,但是對於華人虎爸虎媽從小逼到大的做法,卻直言並不贊同。她認為,強勢教育只在小學階段有效,在其他階段,都易引起孩子反彈、親子衝突。
因此,她在孩子的小學時期,要求嚴格,養成他們良好的學習態度與習慣,給予孩子「追求完美」的壓力。在他們長大之後,才能在「良好習慣」之下,理性溝通。
她也提到,放任孩子過低的自我要求,並非上策。這一點我確實有所感受。因為我最近在教學第一線上常常發現,未曾受過父母要求的孩子,表現出的往往是「自卑感」。我後來才領略,原來父母的「不敢要求」所反映出的,是「對孩子沒有信心」。如果孩子感受到父母對他們的能力沒有信心,當然也會對自己沒有信心。
此外,巾幗很多想法與我不謀而合。舉例來說,她的孩子學才藝、學音樂,最後她下了一個結論「冷門就是熱門」。這也是我為何沒讓孩子一開始學習鋼琴,而是先學弦樂、後來轉學管樂(法國號)的原因。在未來的社會上,愈多人會的東西,便會愈不值錢,競爭愈強也愈難出頭,這在我們要花下時間與金錢成本時,絕對是一個重要的考量。
還有,關於電動與三C,巾幗一語道出電動遊戲對於孩子的吸引力,因此她非常仔細的選擇適合孩子的遊戲,讓他們能夠「寓教於樂」,而不把時間浪費在沒有意義的電動玩具上面。
關於父母的「權威」,這本書也做了很好的詮釋。巾幗說,父母應該要在孩子三歲以前,就取得「教養的權威」,這一點也是我所認同的。「權威」不等同於「威權」,現代很多父母誤以為父母要和孩子做朋友,凡事「尊重」他們,卻搞不清楚「尊重」及「放任」的界線,以至於最後喪失管教孩子的「權威」,在青少年時期誤入歧途時,完全無能為力,令人慨嘆。
在本書的字裡行間,我們可以看到一個母親細心觀察兩個孩子的個性及天賦,結合東方刻苦勤勉及西方獨立自主精神的優點,培養孩子良好的生活及學習習慣。對於不同個性的姊弟,巾幗使用了不同的方式,讓孩子能夠發揮所長;最終孩子決定先暫時停止哈佛學業、創業為先,也能完全尊重他們的選擇,顯見親子之間的溝通無礙。
孩子由家庭吸取了充足的養分,最終展翅飛翔,各自擁有一片天空。蕭家姊弟的成功,令人欣羨,但是作者在孩子背後的付出與教養方法,更是令人敬佩!

【推薦文】結合中西教養的省思與學習 楊世瑞/北一女中校長
本校畢業的校友于巾幗,有一對傑出的兒女,各自成就不凡,她願意整理自己的教養經驗,出書分享,天下文化也積極配合,樂意發行,一本成功養育孩子的好書得以順利問世,相信可以提供給廣大父母寶貴的資訊。
每個孩子氣質天生,就像宇琪和宇陽這對姊弟,個性自幼大不同,為人父母雖然都愛孩子、也想為孩子好,但是教養方式需要因材施教,適時調整改變。這中間的拿捏,並不容易,相信也是許多家長非常困擾、想要了解的。
宇琪、宇陽先後獲得哈佛大學錄取,就學過程中又雙雙辦理休學,自行創業,還同時獲得法國政府二○一六年底頒發世界青年創業奬(Young Enterprise Initiative France)的殊榮,這樣的情形真是非常少見。相信許多父母在羨慕之餘,也很好奇,要如何教養孩子,才能培育出如此優異的子女。
巾幗在書中十分有條理的詳盡說明,恰好解開大家心中疑惑。宇琪早產、宇陽愛哭,兩個孩子出生的情形南轅北轍,這位全職媽媽在摸索中,也曾感到挫折與焦慮,但是她和先生共同確定了幾個重要原則,教養孩子順利成長,包括:第一點,父母立場一致,孩子得到來自父母的想法是相同的,不會混亂、也無法從夾縫或矛盾中,獲取「利益」。第二點,建立孩子自由的界線,透過行為改變技術的增強與消弱方式,形塑孩子良好的生活習慣與態度。第三點,在學習方面養成正確的價值觀,鼓勵孩子全力以赴,享受每項挑戰過程中的樂趣,但是不以結果論斷自己。最後,則是給孩子空間,放手讓孩子嘗試新事物,鼓勵他們有勇氣去冒險。
教養孩子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世界上沒有兩個相同的家庭,也沒有兩個孩子是一樣的。我們無法全部複製他人的經驗,即便如此,也未必得到相同的成效。不過,從別人身上學習,卻能讓我們獲得一些啟示與方法。
巾幗夫妻在教養孩子上,結合了東方父母的期待與嚴格,以及西方父母的鼓勵與信任,我們看到宇琪、宇陽姊弟優異的表現後,除了敬佩巾幗伉儷之餘,也有機會重新學習與省思,如何在教養孩子的路上更順利。

【推薦文】先是母親,然後才是教育家! 劉軒/知名作家、哈佛心理學者
在閱讀《優秀不是靠運氣》這本書的過程裡,我一直能從于巾幗的文字間,深深感受到為人父母對子女的關愛與關心。
她不是那種我自己也懼怕的「虎爸虎媽」類型的教育家,而是理性與感性兼備的母親。於是她能理性的跟讀者們坦承,虎爸虎媽的高壓教育並不是沒有效,但等孩子大了,讀完小學了,可能就也沒有效了,所以並不是教育孩子的長遠大計。
而她的文筆也不失幽默,她提到從前帶兒女在游泳班學習時,從不會拿他們跟別人比較,因為女兒總是一次通過!沒什麼好比的。而小兒子則是次次都沒通過,她也不想比!
這樣的幽默與理性教育,也難怪作者的一對兒女,從小就拿遍大小獎項,除了在學業上表現優秀,在游泳、水球、滑雪、音樂這些課外活動上,也都表現得有聲有色。於是,兩姊弟也都先後在十六歲時,被哈佛大學提前錄取。
很多人提到哈佛,都會問我,當初怎麼進去的?
我的感受,也剛好和書裡提到女兒的哈佛經歷,不謀而合。在書中提到:「在華人父母圈中,時常聽到成績特優的超級學霸卻考不進哈佛,反而一些成績尚可、積極參與各種活動的學生,意外考進了哈佛。原因就在於,比起優秀的課業成績,哈佛更在意的是健全的人格發展。」
我的哈佛經驗,也正是如此。
我在紐約念史岱文森高中時,跟許多同學一樣,以哈佛為第一志願。但每年有將近四萬個學生申請哈佛,錄取名額卻只有兩千人,那時的我並不是最頂尖的學生,若以考試跟平常成績來看,我的機會絕對比那些超級資優生低上許多。
於是,當我申請上哈佛後,除了很多同學感到驚訝,我自己也曾納悶到底我是怎麼申請進去的。而這份不明白,直到我畢業多年,回到台灣定居後,才忽然得到了解答。
某一年,我接到了哈佛校友會的電話,他們問我願不願意幫母校在台灣進行學生面試?我一口答應後,就收到了來自哈佛入學部的資料,原本以為那是一份很嚴謹的審查標準建議,但上面卻沒有寫著大家想像的超高分數、背景要求,而是一段很動人的話:「很多人認為,哈佛是在『篩選』學生,但其實我們是在『追求』那些優秀的學生。」
確實,哈佛每年花上許多資金,走遍各地,包括美國最偏遠的地區,只為找尋優秀的學生入學。他們是主動的,並非被動、高高在上的貴族。哈佛入學網站上有句話,是這麼寫的:「我們力求找出最『能教育彼此』和『教育教授』的學生,也就是那些無論在大學或畢業後的日子,都能夠啟發人心的人。」
蕭家姊弟在進入哈佛後,得到了獎學金,成了優秀的青年創業家。我認為,哈佛的生活對他們一定有正面的影響,但來自他們父親母親的培養與教育,更是優秀的主因。
優秀,確實不只是運氣。但能讀到《優秀不是靠運氣》這本書,也算得上是我為人父親角色中的一個小幸運。
現在的我,也是一對姊弟的父親,對於兒女的教育,我也有期待和許多要學習的地方。所以在此,我想把這幸運分享給更多讀者,若你想看的是一本教育子女的祕笈,那你不會失望!若你期許的是一部鼓舞人心的好書,這本書更值一讀。

【內文試閱】
小學階段,必須強勢
當宇琪及宇陽都在十六歲時,被哈佛大學提前錄取,中外媒體大篇幅的專訪報導他們的故事,許多熱中教育的父母,非常希望知道我在家是如何教養孩子,常問我,孩子都不會有青春叛逆期嗎?叫他們讀書學才藝時,都不會抱怨太忙太累? 面對這樣的疑問,我最覺得最重要的就是讓孩子在小學時期,學會自我要求。
由於我們的女兒宇琪,在出生時就因發高燒的意外,在保溫箱中住了一個多星期,以致她各方面發育比較慢,所以我和先生總是利用時間,在家中多方教育宇琪,希望能盡量開發她的智力。宇琪也是個很乖的孩子,總是認真學著我們教授的知識。但好景不常,上了小學後,她開始常吱吱嗚嗚的,總說聽不懂、不會做。我只好不停降低學習內容的難度及份量,但宇琪還是總說「不懂,不會」。
我一直不明白為什麼宇琪會「愈來愈笨、愈學愈慢」?直到有一天,我故意重複教授了以前學過的章節。數個月前,宇琪第一次學這章節時,明明學得又快又好,為什麼事隔數月後,第二次學同樣的章節,反而說聽不懂、不會做?「宇琪,這個章節,以前學過,那時你很快就會了,練習題也都會做。為什麼現在同樣的東西再學一遍,你反而說內容聽不懂、,練習題也不會做呢?」宇琪張大她幼稚純真的眼睛,看著我,認真的說: 「我如果說聽懂了、會做練習題了,那你就會給我很多作業;做完後,要再學新的章節,就會有更多的作業。但我如果說聽不懂、不會做,作業就會愈來愈少、愈來愈簡單,那我才會有多出來的時間可以玩啊!」
我被宇琪誠實又正經的回答,弄得啼笑皆非,這才明白,原來我的女兒不是愈學愈笨,而是「愈學愈懶」。想想也是,誰願意多做事、少玩樂?好逸惡勞是人的天性,尤其是小學時期的孩子,有太多比讀書寫字更有趣的事可以做,哪會心甘情願坐在書桌前讀書學習。
確定了宇琪不是「學不會」,而是「不想學會」,我就不再以溫和試探的語氣,來 「請」女兒認真學習,而是明確要求女兒一定要在限定時間內,學會新的章節,而且所有的練習題,必須以 95%以上的精確度完成。我向女兒保證,只要她答得愈好、做得愈快,接下來自然有愈多時間可以玩。
不過我覺得前幾年流行的「虎媽狼爸」的「強勢教育法」,只適用於小學生,在任何其他的教育期,都會弊多於利,得到反效果。若能趁小學時期,盡早培養孩子良好的學習態度和習慣,還可以藉由小學六年的時間,提高孩子對自己學習能力及成果的要求。如果孩子在這個時候,都不能對自我要求,那進了中學、到了青春叛逆期,學什麼都更難了。
幾次下來,宇琪明白了我的堅持,為了可以早點和朋友們一起玩,專心迅速的做好她的功課。小學時期,孩子各方面的可塑性很高,父母必須讓孩子學會自我要求,並利用孩子喜歡的事來當誘餌。當他們做完該做的功課後,父母要依約讓孩子去做他們愛做的事,將孩子的求學生涯導向正面循環。

中學時期_比賽的心理學
成功的軍事家及商業家為了擴張軍事及商業領土,都會對自己的士兵及員工進行鼓舞人心的精神教育,目的是讓大家眾志成城,團結一致朝共同的目標努力奮鬥。父母若希望子女自動自發、認真好學、積極參賽,不妨向這些成功人士學習,從心理學著手,使孩子發自內心的認同,並與父母站在同一陣線,互相合作。有效率的運用教育心理學,是成功教育不可或缺的先決條件。

欣賞別人的優秀,也肯定自己的價值
「鼓勵」可說是最簡單的教育心理學,孩子天性喜歡得到父母的肯定及誇獎,十歲以前的孩子,鼓勵式教育可以培養孩子學習各種知識及技能的熱情,從小建立自信樂觀的人生態度。透過溫暖親切的鼓勵式教育,更可以建立良好的親子關係,使孩子對父母產生依賴及信任,為之後的教育奠定基礎。
隨著孩子一天天長大,接觸的人事物愈來愈廣,鼓勵式教育不再是最好的教育方式。孩子在學校與同學們互相學習,也同時互相比較,他們很快就會發現,原來自己不是像家中父母或爺爺奶奶說的那樣聰明優秀,有些同學可以輕輕鬆鬆就考高分,而自己卻做不到,為了保持自己聰明的形象,孩子們自然會傾向逃避:「與其認真努力還考不過別人,不如不要努力,至少還有個藉口,說自己不是不聰明,只是不努力。」是重要的教育關鍵期,若是沒有適當的心理建設,孩子很容易進入不良的負面循環,由於缺乏努力而成果貧乏,漸漸對自己失去信心,對學習失去動力。
對即將進入青春期的孩子,最重要的就是 「現實教育」,必須讓孩子明白,每個人天生的能力和專長都不同,要𢤦得欣賞別人的優秀,更要肯定自己的價值,絕不可以因為害怕失敗,擔心比不過別人,自己就先放棄,而不願付出努力了。學習的樂趣在於過程,不在結果;成長進步是與過去的自己做比較,而不是和別人做比較。有了正確的學習態度,才能避免不必要的挫折感,以健康成熟的心態面對人生多彩多姿的挑戰。
從小,我和先生就採用鼓勵式教育,來激發宇琪宇陽對學習的興趣及參與各項活動的熱情,其中最令我印象深刻的,是參加水球比賽的訓練。在宇陽的水球隊中,有個來自東歐的小男孩,他身材嬌小卻無比頑皮,總是不聽教練的話,遲到早退,不好好接受訓練。但這小男孩似乎天生就是打水球的天才,可以在泳池中敏捷的繞過所有攔截他的對手,高躍出水面數秒,以強而有力的高速球輕輕鬆鬆灌網得分,常常看得宇陽目瞪口呆,真切的體會到何謂「天分」。
從小就缺乏運動天分的宇陽若有所思的告訴我:「媽媽,我想我再怎麼練水球,也不可能打得那樣好。」我立刻告訴宇陽:「每個人天分不同,你可能沒有那麼好的運動天分,但是你的音樂天分很好。人不可能樣樣都有天分,你的音樂天分高,我們的可以多花些時間在音樂上,培養出專長;你的運動天分差些,我們可以將它當興趣,在欣賞別人天分的同時,也可以鍛鍊身體,並且多一個運動愛好。」
有了正確的自我認識及學習態度,宇陽對自己的運動能力,並沒有過高的期望,只是以健身為目的去參與練習。這樣正確的態度,不只使他對水球始終保有濃厚的興趣,並且願意嘗試學習新的運動。

只問努力,不問名次
再以比賽為例,參加任何賽事,最重要的就是自發性,必須是孩子自己願意參加比賽,挑戰自我,而不是父母逼孩子參加。鼓勵式教育最適用在激發孩子的參賽意願及熱情,只要孩子發自內心的願意去做,就已經成功了一半。
接下來便是要讓孩子明白充分準備的重要性。所有參加比賽的人都希望贏得比賽,也會為了贏得比賽而更認真的練習。一旦下定決心參賽,就要明白「一分耕耘,一分收穫」的道理,要以比賽的要求及標準,精益求精的反覆練習、認真準備。
到了接近比賽前一兩個星期,父母就該告訴孩子,說他已經準備得非常充分,增加孩子對自己能力的信心。如果此時父母還不斷強調充分準備的重要,只會加重孩子對比賽的恐懼感,想像著別的參賽者可能比自己厲害很多,結果徒增孩子的心理壓力,適得其反。
到了參賽前一兩天,更是心理建設的關鍵時刻,必須讓孩子徹底明白,比賽的重點不在輸贏,而在過程。為了準備比賽而努力練習,自己的實力大有進步,這就已經蠃了,不需在意比賽時的輸贏,只要盡全力參賽,就是最光榮的勝者。這樣的教育哲理,消除了孩子對「輸」的恐懼感,才能有更好的臨場發揮及表現。
我認識無數「望子成龍、望女成鳳」的父母,經常忽略了教育心理學的重要性,首先,不管孩子願不願意參加比賽,就逼孩子報名。而後認為時間尚早,不認真準備,直到比賽前幾個星期,才逼孩子練習。到了比賽那天,便告訴孩子「必須驘」。這種錯誤的態度,等於是自己將孩子推入負面循環:因不想參賽而不準備,因準備不足而表現不佳,因表現不佳而對自己失去信心。結果便是浪費了孩子的天分,不但輸了比賽,還輸掉孩子對自己的信心和對生命的熱情。
父母要懂得在孩子學習成長的各個階段,有效的運用教育心理學為孩子做好心理建設,正確的引導孩子發展出積極健康的人生觀。

教養祕笈:
比賽三階段教育心理學,培養孩子的失敗耐受度
‧ 前提:參賽的自發性,確認孩子是自己想要參與。
‧ 階段一,賽前充分準備:孩子要以最高標準要求自己。
‧ 階段二,賽前一兩週:告訴孩子「你已準備充足」,增加信心。
‧ 階段三,賽前一兩天:告訴孩子「比賽關鍵不在輸贏,而在過程」,只問努力,不問名次,消除孩子對輸的恐懼。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

優惠價:90 270
缺貨無法訂購

暢銷榜

客服中心

收藏

會員專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