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0
0
【簡體曬書區】 單本79折,5本7折,活動好評延長至5/31,趕緊把握這一波!
新譯劉禹錫詩文選
滿額折
新譯劉禹錫詩文選
新譯劉禹錫詩文選
新譯劉禹錫詩文選
新譯劉禹錫詩文選
新譯劉禹錫詩文選
新譯劉禹錫詩文選
新譯劉禹錫詩文選
新譯劉禹錫詩文選
新譯劉禹錫詩文選
新譯劉禹錫詩文選
新譯劉禹錫詩文選
新譯劉禹錫詩文選
新譯劉禹錫詩文選
新譯劉禹錫詩文選
新譯劉禹錫詩文選
新譯劉禹錫詩文選
新譯劉禹錫詩文選
新譯劉禹錫詩文選
新譯劉禹錫詩文選
新譯劉禹錫詩文選
新譯劉禹錫詩文選

新譯劉禹錫詩文選

定  價:NT$ 510 元
優惠價:75382
領券後再享88折
團購優惠券A
8本以上且滿1500元
再享89折,單本省下42元
庫存 > 10
可得紅利積點:11 點

套書優惠

優惠價:85 127007
相關商品
商品簡介
作者簡介
名人/編輯推薦
目次

商品簡介

 劉禹錫是中唐著名的詩人、文學家,詩文初與柳宗元齊名,並稱「劉柳」,晚年與白居易唱和,並稱「劉白」。其詩歌有意境悠遠、風力遒勁、用典精到、詞采華麗等特點,重視從民歌中汲取藝術營養,並以個人獨有的才情對民歌加以改造,開啟唐詩新風貌。劉禹錫以其傾盡全力寫作的七絕、七律,以及其〈竹枝詞〉等仿民歌體詩和詠懷古跡詩,在中國詩歌史上獨樹一幟,成為大家。文章亦華贍可讀。因他長期被貶,政治上的遭遇,對其心境和創作皆有深刻影響。本書選錄劉禹錫詩三百六十二首,文二十三篇,詮解以中唐政局為大背景,以其生平遭際為經,詩歌創作為緯,經緯交織,對其生平、時代背景與作品間之關聯都有詳實而中肯之評述,期使讀者對劉禹錫詩文及其創作的內在動因、人格力量和藝術淵源能有會心的理解。

作者簡介

 閻琦(注譯者)
一九四三年出生於陝西醴泉。西北大學文學碩士,現為西北大學中文系教授。曾擔任中國唐代文學學會副會長兼秘書長、中國李白研究會副會長等。主要著作有《韓詩論稿》、《韓昌黎文集校注》、《唐詩與長安》、論文集《識小集》等,合著《唐文選》、《李白全集編年箋注》等。

名人/編輯推薦

 1.劉禹錫是中唐有名的大詩人,與韓愈、柳宗元、元稹、白居易等人齊名。擅長七絕、七律和民俗歌體詩,著名作品如:〈金陵五題〉其一(石頭城):「山圍故國周遭在,潮打空城寂寞回。淮水東邊舊時月,夜深還過女牆來。」、其二(烏衣巷):「朱雀橋邊野草花,烏衣巷口夕陽斜。舊時王謝堂前燕,飛入尋常百姓家。」〈竹枝詞二首〉其一:「楊柳青青江水平,聞郎江上踏歌聲。東邊日出西邊雨,道是無晴還有晴。」皆膾炙人口。常用成語「司空見慣」即出自他的〈贈李司空妓〉一詩:「高髻雲鬟宮樣妝,春風一曲杜韋娘。司空見慣渾閒事,斷盡蘇州刺史腸。」《古文觀止》所收〈陋室銘〉則是他的散文名篇。

2.欣賞或研究唐詩或唐代文學史,決不能略過劉禹錫。劉禹錫也是中唐「五大貶謫詩人」(韓愈、白居易、元稹、劉禹錫、柳宗元)之一,了解其政治上的遭遇和不如意,是閱讀其文學作品的關鍵。本書注譯者在「導讀」花大篇幅詳細剖析其中的來龍去脈,對讀者幫助甚大,也是研究唐代文學史和中唐政治非常有用的參考。

 自 序

無論從中唐政治、文學的角度看,劉禹錫都是第一流人物。
所謂「從政治的角度」,說法或不嚴密。正確的說法應是「詩人與中唐政局關係的角度」。中唐五大詩人韓愈、白居易、元稹、劉禹錫、柳宗元,一生命運的升沉浮降,皆與中唐政局關係密切:韓愈一貶陽山,再貶潮州;白居易曾貶江州;元稹曾貶江陵,劉禹錫初貶朗州,又久貶連州、夔州、和州,自言「二十三年棄置身」;柳宗元初貶永州,再貶柳州,終於貶死於柳州。故有學者稱他們為「中唐五大貶謫詩人」。然就貶斥之久、貶地之惡,劉、柳又甚於韓、白、元。韓、白、元遭貶,有各自不同的原因,屬「個案」(例如韓愈貶潮是因為他諫迎佛骨);劉、柳則是「同案」,即參與並成為貞元、永貞之際王叔文、韋執誼的「黨人」集團,遭後來即位的憲宗嫉恨,二十三年之貶,皆與憲宗有關。以後的穆宗、敬宗、文宗、武宗四代,對劉禹錫的懲罰未嘗稍懈,柳宗元「中道殂隕」,得年不及五十,而劉禹錫享年七十一,活過了憲宗朝、穆宗朝以及敬宗、文宗、武宗朝,憲宗以至穆、敬、文、武的不肯大用禹錫,卻是一脈相傳的。原因仍舊與當年的王、韋「黨人」集團案有關。注釋劉禹錫詩文集,儘管是選注,繞不過去還是王、韋「黨人」。究竟如何評價王、韋「黨人」從上臺到執政,到敗落,如何看待劉禹錫(以及柳宗元)在王、韋執政期間的表現,對深刻認識並透視其詩文創作背後的心理,非常重要。關於王韋集團執政的評價,學術界長期為一種非學術的社會學的力量所左右,以王、韋執政為「革新」,以「八司馬」代表著新銳力量,以致對劉禹錫詩歌有種種偏差誤解。筆者在「導讀」中花大氣力,用萬餘字篇幅縱論王、韋「黨人」執政的種種弊端,還「八司馬」以真面目,目的就是為了方便以中唐政局為大背景,將劉禹錫生平、時代背景、作品之關聯予以詳實交代,以劉禹錫生平遭際為經,以其詩歌創作為緯,經緯交織,為讀者諸君開啟理解劉禹錫詩歌及其創作的內在動因、人格的力量和藝術的淵源之門戶。「導讀」中有云:元、白、劉、柳「皆是一代英才,而時局似乎是在召喚著英才,又同時在埋沒並棄置著英才。」宏觀地把握劉禹錫詩文創作,尤其是貶謫期的詩歌創作,必須先瞭解他貶謫時期的心理。而劉禹錫貶謫時期的心理,可以說一直處在糾結與矛盾中:既堅守昔日立場,同時又因被政治棄置、自己又急於參與社會政治的急迫心情交匯在一起,所謂還「八司馬」以真面目,其含義在此。讀者諸君若能以此為切入點,必然會對劉禹錫詩文,尤其是詩歌有會心的理解。
從文學的角度看,劉禹錫與白居易一起,是中唐後期最重要的詩人。持平地說,整個中唐,韓、孟是前期的代表,元、白與劉、柳是中期的代表,而劉、白則是後期的代表。這與劉、白俱享長壽有關,亦與他們詩歌藝術優美純熟有關。劉禹錫詩歌,無異有「三變」:朗州十年為一變,寫土風民俗、模擬當地民歌以及詠古詩,華麗明朗的詩歌風格顯露並成熟;刺連州、夔州、和州時期為再變,「俚而雅」的〈竹枝詞〉達到他絕句藝術的巔峰,寄寓深厚的〈金陵五題〉、〈西塞山懷古〉成為他詠懷古跡的絕唱,〈酬樂天揚州初逢席上見贈〉成為他七律的高峰;晚年居洛為三變,思想趨於沉靜、閒適,對詩歌藝術(尤其是七律、七絕)精益求精達到了新的頂點。
本書選錄劉禹錫晚年詩作較多。劉禹錫晚年,除去刺蘇州、汝州、同州的五年,居東都為分司官共六年。六年間,他所為詩三百餘首,多為五七律、絕句,幾乎占平生所作三分之一。認識劉禹錫晚年及其詩作,研究劉、白關係是一個切入點。劉、白同為東都分司官,分司官的特點是職銜高、俸祿高而職事甚輕,故可以有充分的餘暇精研詩歌藝術。單是大和元年到五年間劉、白的寄贈、酬答、唱和或互相懷念的詩,即有七十首之多,劉禹錫與令狐楚、李德裕等朝中官員往還的詩歌亦復不少。當然,反映社會現實少、人生感慨少容或也是此類詩歌的一個缺陷,但從唐代是一個詩的國度即聞一多先生所說的「凡生活用到文字的地方,他們一律用詩的形式來寫」的角度來看,這正是詩歌藝術得以精進的好機遇。當此之際,詩成為詩人與詩人之間往還的一種常態:是應酬的工具,也是交遊的中介、友誼的見證,同時,藝術精湛的詩也因此而生。
以上諸點,是本書注譯者給讀者諸君閱讀此書的建議。
《劉禹錫集》三十卷,外集十卷,今世所傳有景宋刊兩種,南宋紹興刻本有四庫本、四庫備要本,於今較為易得。劉禹錫詩約八百首,文近二百篇,本書選入禹錫詩三百六十二首,文二十三篇,詩文俱按編年排列,文字以四庫本《劉禹錫集》為準,也雜取他本,擇善而從。因為選本畢竟不是嚴格意義的古籍校勘本,故凡文字與四庫本有異處,未能一一指出。編年則參考了禹錫集的幾種編年本,釋文也參考了通行的幾種注本。限於體例,俱未能一一標出,在此謹致謝意。所選容或不當,注釋與研析亦或有不妥當處,敬祈方家與讀者諸君指正。
 
閻 琦 謹識

目次

新譯劉禹錫詩文選 目次

刊印古籍今注新譯叢書緣起
自 序
導 讀

編年詩選

貞元、永貞詩選
華山歌 二
省試風光草際浮 三
答張侍御賈喜再登科後自洛赴上都贈別 五
馬嵬行 六
白鷺兒 九
請告東歸發霸橋卻寄諸僚友 一○
謝柳子厚寄疊石硯 一一
淮陰行五首并引(選三)
其一(簇簇淮陰市) 一二
其二(今日轉船頭) 一三
其四(何物令儂羨) 一三
題招隱寺 一四
柳 絮 一五
洛中送楊處厚入關便遊蜀謁韋令公 一六
和武中丞秋日寄懷簡諸僚故 一七
逢王二十學士入翰林因以詩贈 一八
廣宣上人寄在蜀與韋令公唱和詩卷因以令公手札答詩示之 一九
蒲桃歌 二一
春日退朝 二二
桃源行 二四
萋兮吟 二六
赴連山途次德宗山陵寄張員外 二七
秋晚題湖城驛池上亭 二八
登陝州城北樓卻寄京師親友 二九
紀南歌 三○
韓十八侍御見示岳陽樓別竇司直詩因令屬和重以自述故足成六十二韻 三一

元和詩選
聚蚊謠 四二
百舌吟 四三
飛鳶操 四六
秋螢引 四八
武陵書懷五十韻并引 五○
陽山廟觀賽神 五九
詠古二首有所寄
其一(車音想轔轔) 六一
其二(寂寥照鏡臺) 六二
覽董評事思歸之什因以詩贈 六二
臥病聞常山旋師策勳宥過王澤大洽因寄李六侍御 六四
酬元九院長自江陵見寄 六六
翰林白二十二學士見寄詩一百篇因以答貺 六七
傷秦姝行并引 六九
送李策秀才還湖南因寄幕中親故兼簡衡州呂八郎中 七三
哭呂衡州時予方謫居 八一
謫居悼往二首
其一(悒悒何悒悒) 八三
其二(鬱鬱何鬱鬱) 八三
送僧元暠南遊并引 八五
寄楊八拾遺 八九
酬竇員外使君寒食日途次松滋渡先寄示四韻 九○
漢壽城春望 九二
秋日送客至潛水驛 九三
八月十五夜桃源玩月 九四
泰娘歌并引 九五
秋日過鴻舉法師寺院便送歸江陵并引 一○○
庭梅詠寄人 一○三
步出武陵東亭臨江寓望 一○四
團扇歌 一○五
采菱行 一○六
踏歌詞四首
其一(春江月出大堤平) 一○八
其二(桃蹊柳陌好經過) 一○九
其三(新詞宛轉遞相傳) 一○九
其四(日暮江頭聞竹枝) 一一○
堤上行三首
其一(酒旗相望大堤頭) 一一一
其二(江南江北望煙波) 一一一
其三(長堤繚繞水徘徊) 一一二
競渡曲 一一三
蠻子歌 一一五
視刀環歌 一一五
秋風引 一一六
元和甲午歲詔書盡徵江湘逐客余自武陵赴京宿於都亭有懷續來諸君子 一一七
傷獨孤舍人并引 一一八
徵還京師見舊番官馮叔達 一一九
酬楊侍郎憑見寄二首
其一(翔鸞闕底謝皇恩) 一二○
其二(十年毛羽摧頹) 一二一
元和十年自朗州承召至京戲贈看花諸君子 一二二
荊州道懷古 一二三
再授連州至衡陽酬柳柳州贈別 一二四
重答柳柳州 一二六
酬柳柳州家雞之贈 一二七
沓潮歌并引 一二八
答楊八敬之絕句 一三○
代靖安佳人怨二首并引
其一(寶馬鳴珂踏曉塵) 一三二
其二(秉燭朝天遂不回) 一三三
敬酬徹公見寄二首
其一(淒涼沃州僧) 一三四
其二(越江千里鏡) 一三五
衢州徐員外使君遺以縞紵兼竹書箱因成一篇用答佳貺 一三五
插田歌并引 一三七
元日感懷 一三九
南中書來 一三九
觀棋歌送儇師西遊 一四○
平蔡州三首
其一(蔡州城中眾心死) 一四三
其二(汝南晨雞喔喔鳴) 一四四
其三(九衢車馬渾渾流) 一四五
平齊行二首
其一(胡塵昔起薊北門) 一四七
其二(泰山沈寇六十年) 一四九
莫徭歌 一五一
連州臘日觀莫徭獵西山 一五二
海陽十詠并引
吏隱亭 一五三
切雲亭 一五四
雲英潭 一五五
玄覽亭 一五六
裴溪 一五六
飛練瀑 一五七
蒙池 一五七
棼絲瀑 一五八
雙溪 一五九
月窟 一五九
重至衡陽傷柳儀曹并引 一六○

長慶詩選
松滋渡望峽中 一六一
始至雲安寄兵部韓侍郎中書白舍人二公近曾遠守故有屬焉 一六三
傷愚溪三首并引
其一(溪水悠悠春自來) 一六六
其二(草聖數行留壞壁) 一六七
其三(柳門竹巷依依在) 一六八
寄朗州溫右史曹長 一六八
酬馮十七舍人宿衛贈別五韻 一七○
宣上人遠寄賀禮部王侍郎放榜後詩因而繼和 一七一
送周使君罷渝州歸郢中別墅 一七二
白舍人自杭州寄新詩有柳色春藏蘇小家之句因而戲酬兼寄浙東元相公 一七四
送裴處士應制舉并引 一七五
和樂天題真娘墓 一七九
和樂天柘枝 一八○
聞韓賓擢第歸覲以詩美之兼賀韓十五曹長時韓牧永州 一八一
畬田行 一八二
蜀先主廟 一八四
觀八陳圖 一八五
竹枝詞九首并引
其一(白帝城頭春草生) 一八七
其二(山桃紅花滿上頭) 一八九
其三(江上朱樓新雨晴) 一八九
其四(日出三竿春霧消) 一九○
其五(兩岸山花似雪開) 一九○
其六(城西門前灩澦堆) 一九一
其七(瞿唐嘈嘈十二灘) 一九一
其八(巫峽蒼蒼煙雨時) 一九二
其九(山上層層桃李花) 一九三
竹枝詞二首
其一(楊柳青青江水平) 一九四
其二(楚水巴山江雨多) 一九四
紇那曲詞二首
其一(楊柳鬱青青) 一九五
其二(蹋曲興無窮) 一九六
送景玄師東歸并引 一九六
別夔州官吏 一九八
巫山神女廟 一九九
自江陵沿流道中 二○○
望洞庭 二○一
洞庭秋月行 二○二
武昌老人說笛歌 二○三
西塞山懷古 二○五
經檀道濟故壘 二○六
九華山歌并引 二○七
謝宣州崔相公賜馬 二一○
晚泊牛渚 二一一

寶曆詩選
歷陽書事七十韻并引 二一二
客有話汴州新政書事寄令狐相公 二二四
春日書懷寄東洛白二十二楊八二庶子 二二五
蘇州白舍人寄新詩有歎早白無兒之句因以贈之 二二七
白舍人見酬拙詩因以寄謝 二二八
和令狐相公郡齋對紫薇花 二三○
和令狐相公謝太原李侍中寄蒲桃 二三一
白舍人曹長寄新詩有遊宴之盛因以戲酬 二三二
張郎中籍遠寄長句開緘之日已及新秋因舉目前仰酬高韻 二三四
和浙西李大夫霜夜對月聽小童吹觱篥歌依本韻 二三五
湖州崔郎中曹長寄三癖詩自言癖在詩與琴酒其詞逸而高吟詠不足昔柳吳興亭皋隴首之句王融書之白團扇故為四韻以謝之 二三八
望夫石 二三九
金陵五題并引
石頭城 二四○
烏衣巷 二四一
臺城 二四二
生公講堂 二四三
江令宅 二四四
罷和州遊建康 二四四
金陵懷古 二四五
酬樂天揚州初逢席上見贈 二四六
白太守行 二四八
同樂天登棲靈寺塔 二五○
謝寺雙檜 二五○
和樂天鸚鵡 二五二
韓信廟 二五三
罷郡歸洛途次山陽留辭郭中丞使君 二五四
歲杪將發楚州呈樂天 二五五

大和詩選
令狐相公俯贈篇章斐然仰謝 二五六
酬令狐相公贈別 二五七
罷郡歸洛陽閑居 二五八
罷郡歸洛陽寄友人 二五九
故洛城古牆 二六○
鶴歎二首并引
其一(寂寞一雙鶴) 二六二
其二(丹頂宜承日) 二六三
洛中逢韓七中丞之吳興口號五首
其一(昔年意氣結群英) 二六四
其二(自從雲散各東西) 二六四
其三(今朝無意訴離杯) 二六五
其四(駱駝橋上蘋風起) 二六五
其五(溪中士女出笆籬) 二六六
為郎分司寄上都同舍 二六七
秋夜安國觀聞笙 二六八
有所嗟二首
其一(庾令樓中初見時) 二六九
其二(鄂渚濛濛煙雨微) 二七○
答樂天臨都驛見贈 二七○
再贈樂天 二七一
洛中寺北樓見賀監草書題詩 二七一
陝州河亭陪韋五大夫雪後眺望因以留別與韋有布衣之舊一別二紀經遷貶而歸 二七二
三鄉驛樓伏睹玄宗望女几山詩小臣斐然有感 二七四
途次華州陪錢大夫登城北樓春望因睹李崔令狐三相國唱和之什翰林舊侶繼踵華城山水清高鸞鳳翔集皆忝夙眷遂題是詩 二七五
初至長安 二七六
杏園花下酬樂天見贈 二七七
陪崔大尚書及諸閣老宴杏園 二七八
花下醉中聯句 二七八
再遊玄都觀絕句并引 二八○
闕下待傳點呈諸同舍 二八二
城東閑遊 二八三
唐郎中宅與諸公看牡丹 二八四
賞牡丹 二八五
和嚴給事聞唐昌觀玉蕊花下有遊仙二絕
其一(玉女來看玉蕊花) 二八六
其二(雪蕊瓊絲滿院春) 二八七
裴相公大學士見示答張秘書謝馬詩并群公屬和因命追作 二八七
聽舊宮中樂人穆氏唱歌 二八八
與歌者何戡 二九○
浙東元相公書歎梅雨鬱蒸之候因寄七言 二九一
夏日寄宣武令狐相公 二九二
和宣武令狐相公郡齋對新竹 二九三
答白刑部聞新蟬 二九四
早秋集賢院即事 二九五
題集賢閣 二九六
送王司馬之陝州 二九七
秋日題竇員外崇德里新居 二九九
終南秋雪 二九九
和樂天早寒 三○○
同樂天送河南馮尹學士 三○一
和樂天以鏡換酒 三○二
送渾大夫赴豐州 三○四
奉和司空裴相公中書即事通簡舊僚之作 三○五
酬令狐相公雪中遊玄都觀見憶 三○六
曲江春望 三○七
蒙恩轉儀曹郎依前充集賢學士舉韓湖州自代因寄七言 三○八
寄湖州韓中丞 三○九
和令狐相公春日尋花有懷白侍郎閣老 三一○
和令狐相公別牡丹 三一一
和樂天南園試小樂 三一二
答樂天戲贈 三一三
和樂天春詞 三一四
曹 剛 三一四
與歌童田順郎 三一五
田順郎歌 三一六
歎水別白二十二 三一七
刑部白侍郎謝病長告改賓客分司以詩贈別 三一八
遙和白賓客分司初到洛中戲呈馮尹 三一九
始聞蟬有懷白賓客去歲白有聞蟬見寄詩云秖應催我老兼遣報君知之句 三二○
憶樂天 三二一
月夜憶樂天兼寄微之 三二二
樂天寄洛下新詩兼喜微之欲到因以抒懷也 三二三
送李尚書鎮滑州 三二四
廟庭偃松詩并引 三二六
微之鎮武昌中路見寄藍橋懷舊之作淒然繼和兼寄安平 三二七
和鄆州令狐相公春晚對花 三二八
酬令狐相公春日言懷見寄 三二九
酬滑州李尚書秋日見寄 三三○
和令狐相公言懷寄河中楊少尹 三三一
吟白君哭崔兒二篇愴然寄贈 三三二
酬令狐相公見寄 三三三
與歌者米嘉榮 三三四
題王郎中宣義里新居 三三六
贈樂天 三三六
將赴蘇州途出洛陽留守李相公累申宴餞寵行話舊形於篇章謹抒下情以申仰謝 三三八
赴蘇州酬別樂天 三三九
樂天寄重和晚達冬青一篇因成再答 三四一
和白侍郎送令狐相公鎮太原 三四三
虎丘寺見元相公二年前題名愴然有詠 三四四
和樂天耳順吟兼寄敦詩 三四五
和西川李尚書傷韋令孔雀及薛濤之什 三四六
郡齋書懷寄河南白尹兼簡分司崔賓客 三四八
樂天見示傷微之敦詩晦叔三君子皆有深分因成是詩以寄 三四九
題于家公主舊宅 三五○
西山蘭若試茶歌 三五二
館娃宮在郡西南硯石山上前瞰姑蘇臺旁有采香徑梁天監中置佛寺曰靈巖即故宮也信為絕境因賦二章
其一(宮館貯嬌娃) 三五四
其二(月殿移椒壁) 三五五
姑蘇臺 三五五
酬樂天見貽賀金紫之什 三五六
楊柳枝詞九首(選七)
其一(塞北梅花羌笛吹) 三五八
其二(南陌東城春早時) 三五九
其四(金谷園中鶯亂飛) 三六○
其五(花萼樓前初種時) 三六一
其六(煬帝行宮汴水濱) 三六一
其七(御陌青門拂地垂) 三六二
其八(城外春風吹酒旗) 三六二
浪淘沙詞九首(選六)
其一(九曲黃河萬里沙) 三六三
其四(鸚鵡洲頭浪颭沙) 三六四
其五(濯錦江邊兩岸花) 三六五
其六(日照澄洲江霧開) 三六五
其七(八月濤聲吼地來) 三六六
其八(莫道讒言如浪深) 三六六
酬朗州崔員外與任十四兄侍御同過鄙人舊居見懷之什時守吳郡 三六七
罷郡姑蘇北歸渡揚子津 三六八
酬淮南牛相公述舊見貽 三六九
郡內書情獻裴侍中留守 三七○
奉送浙西李僕射相公赴鎮 三七二
晝居池上亭獨吟 三七四
酬喜相遇同州與樂天替代 三七五

開成、會昌詩選
奉和裴令公新成綠野堂即事 三七六
貞元中侍郎舅氏牧華州時余再忝科第前後由華覲謁陪登伏毒寺屢焉亦曾賦詩題于梁棟今典馮翊暇日登樓南望三峰浩然生思追想昔年之事因成篇題舊寺 三七八
自左馮歸洛下酬樂天兼呈裴令公 三七九
和李相公初歸平泉過龍門南嶺遙望山居即事 三八○
和李相公平泉潭上喜見初月 三八一
酬樂天齋滿日裴令公置宴席上戲贈 三八三
秋齋獨坐寄樂天兼呈吳方之大夫 三八四
酬樂天偶題酒甕見寄 三八五
樂天示過敦詩舊宅有感一篇吟之泫然追想昔事因成繼和以寄苦懷 三八六
再經故元九相公宅池上作 三八七
和令狐相公南齋小燕聽阮咸 三八八
秋中暑退贈樂天 三八九
酬樂天詠老見示 三九○
洛濱病臥戶部李侍郎見惠藥物謔以文星之句斐然仰酬 三九二
酬思黯代書見戲 三九三
令狐僕射與予投分素深縱山川阻峭然音問相繼今年十一月僕射疾不起聞予已承訃書寢門長慟後日有使者兩輩持書並詩計其日時已是臥疾手筆盈幅翰墨尚新律詞一篇音韻彌切收淚握管以成報章雖廣陵之弦於今絕矣而蓋泉之感猶庶聞焉焚之繐帳之前附於舊編之末 三九四
元日樂天見過因舉酒為賀 三九五
和樂天春詞依憶江南曲拍為句 三九六
思黯南墅賞牡丹花 三九七
洛中春末送杜錄事赴蘄州 三九八
酬端州吳大夫夜泊湘川見寄一絕 三九八
秋晚新晴夜月如練有懷樂天 三九九
始聞秋風 四○○
和僕射牛相公春日閑坐見懷 四○一
病中一二禪客見問因以謝之 四○二
歲夜詠懷 四○三
酬宣州崔大夫見寄 四○四
偶作二首
其一(終朝對尊酒) 四○五
其二(萬卷堆床書) 四○六

未編年詩

學阮公體三首(選二)
其一(少年負志氣) 四一○
其三(昔賢多使氣) 四一○
昏鏡詞并引 四一一
養鷙詞并引 四一三
武夫詞并引 四一四
賈客詞并引 四一七
調瑟詞并引 四一九
摩鏡篇 四二○
八月十五夜玩月 四二一
客有為余話登天壇遇雨之狀因以賦之 四二二
唐秀才贈端州紫石硯以詩答之 四二三
贈東嶽張煉師 四二五
詠樹紅柿子 四二六
三閣辭四首
其一(貴人三閣上) 四二七
其二(珠箔曲瓊鉤) 四二七
其三(沉香帖閣柱) 四二八
其四(三人出眢井) 四二八
更衣曲 四二九
魏宮詞二首
其一(日晚長秋簾外報) 四三○
其二(日映西陵松柏枝) 四三一
送春曲三首
其一(春向晚) 四三二
其二(春已暮) 四三三
其三(春景去) 四三三
柳花詞三首
其一(開從綠條上) 四三四
其二(輕飛不假風) 四三四
其三(晴天黯黯雪) 四三五
秋詞二首
其一(自古逢秋悲寂寥) 四三五
其二(山明水淨夜來霜) 四三六
壯士行 四三六
邊風行 四三八
拋球樂詞二首
其一(五彩繡團圓) 四三九
其二(春早見花枝) 四三九
擣衣曲 四四○
贈李司空妓 四四一

編年文選

獻權舍人書 四四四
鑒 藥 四四七
訊 甿 四五○
嘆 牛 四五四
機汲記 四五七
傷我馬詞 四六二
救沉志 四六八
觀 市 四七二
論 書 四七七
答柳子厚書 四八一
董氏武陵集紀 四八四
謫九年賦 四八九
華佗論 四九一
天論(上) 四九五
答道州薛郎中論方書書 五○三
祭柳員外文 五○八
唐故尚書禮部員外郎柳君集紀 五一四
洗心亭記 五一七
陋室銘 五一九
祭韓吏部文 五二一
劉氏集略說 五二五
秋聲賦并引 五二八
子劉子自傳 五三三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

優惠價:75 382
庫存 > 10

暢銷榜

客服中心

收藏

會員專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