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0
0
【簡體曬書區】 單本79折,5本7折,活動好評延長至5/31,趕緊把握這一波!
學誠法師文集系列:責任與擔當(簡體書)
滿額折

學誠法師文集系列:責任與擔當(簡體書)

人民幣定價:32 元
定  價:NT$ 192 元
優惠價:87167
絕版無法訂購
相關商品
商品簡介
作者簡介
名人/編輯推薦
目次
書摘/試閱

商品簡介

《責任與擔當》是學誠法師文集系列的第三本。學誠法師開示說:佛教文化建設的歷史性機遇已經來臨,在全球經濟一體化、文化結構多元化的環境中,秉持佛教的高度自覺,依據契理契機的原則,變換出能適應未來社會發展的佛教新文化,將是我們共同的責任與使命。
本書如同一位傳遞佛教智慧的使者,希望能夠幫助現代快節奏生活中奮鬥的年輕人、渴望修身養性的中老年人,開啟內在智慧和慈悲,重拾一份熱切的時代責任感,過上吉祥、喜樂、幸福、圓滿的人生。

作者簡介

學誠法師
俗名傅瑞林,1966年出生,福建仙遊人。1982年於莆田廣化寺定海長老座下剃度,並依止圓拙老法師修學。1991年於中國佛學院獲碩士學位。2007年獲授泰國朱拉隆功佛教大學教育行政學榮譽博士學位。2010年獲孟加拉阿底峽大師和平金獎。現任全國政協常委、全國青聯副主席、中央國家機關青聯副主席、中國宗教界和平委員會秘書長、中國佛教協會駐會副會長、中國佛學院副院長、藏傳佛教學銜工作指導委員會副主任、福建省佛教協會會長、福建佛學院院長、福建莆田廣化寺方丈、陝西扶風法門寺方丈、北京龍泉寺方丈、《法音》主編、《福建佛教》主編等職務。

名人/編輯推薦

編輯推薦
推薦1:
中國佛教協會駐會副會長,莆田廣化寺、扶風法門寺、北京龍泉寺方丈,《法音》雜誌主編——學誠法師第一部權威的開示文集,在佛教信眾心目中威望極高。一代高僧與您面對面談時代責任與人生擔當。

推薦2:
內容通俗易懂,僧眾皆宜。既有佛法的教理教義,又有結合現世生活的諸多方面進行深入淺出的佛法詮釋,將深奧莊嚴的佛學智慧化作口耳相傳的淺顯妙語,娓娓道來,十分親切。
學誠法師始終以一顆慈悲佛心為芸芸眾生指引道路,召喚佛教徒與所有心懷夢想的人,為時代發展與文化傳承奉獻自己的力量,方能無愧於自己的本心。

推薦3:
首部寫給僧眾的一套充滿法喜的學佛修行指南。借助佛法的力量自覺發願承擔,開啟智慧、通達、慈悲的人生。打開本書,沐浴“最具幸福能量寺廟”龍泉寺的佛法智慧,拈花問佛,洞察世事,過有責任、有擔當的精彩人生。

推薦4:
附贈學誠法師吉祥法照和親筆簽名印章,時刻護佑、處處吉祥。

目次

I 章前語 / 006
略論中國佛教的文化建設/ 008
大乘佛法與人文道德界說/ 014
一個佛教徒的科學觀/ 020
生命的無比尊嚴與無上價值/ 039
佛教與人類健康/ 046
中國佛教關注生態文明建設/ 056
愛護地球 守護家園/ 068
自然災害後的心靈救助/ 072
國家興 佛教興/ 086
願善心善行薪火相傳/ 102
II 章前語/ 108
努力形成讀誦、研習、講解佛典的良好氛圍/ 110
迎接佛教發展的春天/ 119
總結歷史經驗 把握時代走向/ 127
圓融二諦 直下承擔/ 136
培養外語人才 讓中國佛教走向世界/ 142
佛以一音演說法 眾生隨類各得解/ 153
III 章前語/ 162
佛教在促進文化深層次交流中的重要作用/ 164
中國佛教的經驗與啟示/ 170
法顯大師對當今佛教的啟迪/ 174
彌勒信仰乃人間淨土的歸趣/ 185
漢藏佛學研究的意義和建議/ 190
架起漢藏佛學研究的橋樑/ 200
時代緣起與佛教建設/ 205
參考文獻/ 234


 

書摘/試閱

自然災害後的心靈救助
一、自然災害對人類的威脅
從人類出生之日起,自然災害就如影隨形地伴隨著人類的前進腳步。漢字的“災”是火焚屋的形狀,意味著外在的自然力量對人類文明成果的破壞。當這種破壞嚴重損害了人類利益,“災”便稱之為“害”。
佛教認為世界由“四大”(地大、水大、火大、風大)構成,因而自然災害可分為四種類型:地大不調——地震、泥石流等地質災害;火大不調——火山噴發、山林大火;風大不調——颱風、颶風、龍捲風等氣象災害;水大不調——洪水、海嘯等水文災害。
現代文明日新月異,而自然災害依舊頻繁爆發,造成的經濟財產損失也隨著人口密度日益增加、基礎設施日益擴大、經濟生產日益集中而直線上升,人類的生命安全仍然受到嚴重威脅。
我們看到:諸多大型設施潛藏安全隱患,一旦發生重大天災,極容易引發連鎖災難,如海嘯引起核電站洩露、地震造成大壩決口、極端氣象導致電網崩潰等等,令人猝不及防。
我們看到:自然災害背後的人類因素越發顯著,大規模的經濟開發能直接改變一個地區的地貌、水文條件,為日後爆發威力更為巨大的自然災害埋下了伏筆。
我們看到:自然災害對人類社會造成整體性衝擊。跟突發性災害相比,漸發性災害的長期性威脅更不容樂觀,氣候模式的深刻變化引發諸如全球變暖、冰川消失、海平面上升等現象,可能在不遠的未來給人類社會造成致命的威脅。

 二、災後心理創傷與心靈救助
相對於物質財產的損失,個人心靈蒙受的創痛更需要關護。一場不期而至的災難,破碎了人們的正常生活,也破碎了人們的心靈家園。生活的廢墟很容易在幾年後重建,心靈的廢墟有時用一生也難以復原。在搶險救災的重要關頭,遭受災害直接打擊的倖存者,身處災區緊張工作的救援者,後方關注救災進展的社會公眾,都需要側重不同的心靈説明。
1.恐懼感。當災難降臨之時,恐懼感是人類最直接的心理感受。相當多的遇難者是在絕望和痛苦的掙扎中逐漸死去,倖存者也大多經歷了種種磨難才九死一生,尤其是老人、婦女、兒童、殘疾人等弱勢群體,在災難到來時更容易受到驚嚇,甚至產生嚴重的心理應激障礙。
恐懼的主要原因是生命缺少堅固的依靠。人生中能依靠的事物很多,父母親人、老師同學、領導朋友以及金錢、地位、權勢、名氣都能給人依靠的感覺。然而一旦災難瞬間而至,生死迫在眼前,那些看似堅固的依靠,卻轉眼間如紙牌屋一般土崩瓦解。真正堅固的依靠並不在身外,而是內心的光明。光明令人問心無愧、心安理得。終究會有一場生死的大考,即便不是眼前,早晚都會來臨。如何生活才能無愧此生、死而無憾?這就要增長生命的智慧,懂得人生的真諦。
2.幻滅感。從死亡線上僥倖逃生的倖存者,常常會有一種生不如死的心理,感到自己失去了生命中的至愛至親,喪失了繼續生活的意義。相依為命的親人、畢生積累的財富、白手開創的事業、健康完整的體魄,曾經是人生幸福的最大來源,是人生價值的最終體現,如今一切都沒有了。很多人從此再也無力面對現實,迷失於對過去生活的深切眷戀。
在佛法看來,所有的不忍放手、不忍分離都是一種執著。只要人繼續活著,人生的價值就不會消失。人生如同一支不斷燃燒的蠟燭,只要存在一天,就可以釋放一份光熱,給世界送去一份希望,給人間增添一份溫暖。人生最大的價值就在當下,關鍵在於我們如何把握。
3.愧疚感。沒有比眼睜睜地目睹他人生命消逝而無力搭救更令人心痛的事情了。儘管救援者奮盡全力,但是面對複雜的環境和有限的人力,能在短短72小時內搶救出的受難者畢竟有限。很多時候,倖存者與救援者都會被“心有餘而力不足”的懊悔所煎熬。有的倖存者會將親友的亡故歸咎為自己的過錯,無法原諒自己苟且偷生。有的救援者會不顧疲憊一再加班,卻仍舊為自己的無能為力而備受打擊。
人的力量畢竟是有限的,別人的不幸也未必都是自己造成的。在為別人遭受苦難而心生悲憫的時候,我們就已經在分擔他們的痛苦。儘管他們可能無法感知我們的付出,然而功不唐捐,我們的心業力將伴隨他們的無限生命。
4.憤世感。當社會公眾透過新聞媒體,看到災區群眾飽受饑寒的時候,除了喚起很多人的惻隱之情,往往也會招致某些人的義憤填膺,從偏激的角度批評社會問題,以挑剔的態度指摘他人行為。
通常這些指責都是一些想當然的看法,是對複雜事態膚淺而簡單化的理解。我們應該看到更多人是在真心為他人付出,為災民奉獻自己的愛心。個別的“假惡醜”不能掩蓋社會整體上的“真善美”。正是要靠社會上足夠多的善良和愛心,才能最終感化醜惡和冷酷。
近年來,我國連續受到重大自然災害侵襲。中國佛教協會號召全國佛教徒積極參與救災救難,除了給予災區必要的物質幫助外,更深入實地開展各項心靈救助行動,取得了豐富的實踐經驗和良好的社會反響。例如2008年汶川大地震發生之後,北京市仁愛慈善基金會聯合各方佛教慈善組織緊急趕赴災區,迅速制定了“物資賑災、校園重建、心靈重建”三階段的救援計畫;在震後第一周,就開辦了災區第一個恢復上課的臨時教學點,及時穩定災區兒童的情緒,儘早排除負面的心理影響;在震後兩周內,共開辦了4個學堂、7個學村,保障了上千名學童在學校未建好之前的過渡性學習,並組織心理專家進行心理干預;又進一步啟動“心在行動”教育援助計畫,為災區300多位教師解決災後心理問題,傳授心理輔導技能;聯合有關社會機構與政府部門成立“北川心理援助聯盟”,針對當地百姓提供長期心理援助。2010年玉樹地震、舟曲泥石流發生後,仁愛慈善基金會繼續組織佛教信眾,開展了援建板房校舍、編寫心理輔導教材《生命讀本》、建立仁愛社區與兒童活動中心、開展教師心理輔導培訓等援助活動,為災區群眾心理恢復做出了重要貢獻。
結合幾年來的經驗,我們認為災後的心靈救助,既要充分發揮宗教信仰的傳統優勢,也應有效結合現代心理學的豐富資源,廣泛聯合社會各方面力量,重點關注易受創傷的弱勢群體,開展有計劃、分階段的心理援助。心理救助一般可分為三個階段。第一階段:無畏施——解決生存問題,為災民提供急需物資,提供充分的安全保障,緩解應激性障礙;第二階段:財施——解決生活問題,幫助災民重建信心,排遣心理焦慮;第三階段:法施——解決生命問題,開展生命教育,引導人生方向。

三、人類集體意識
在彌合心靈創傷的同時,我們還應關注自然災害與人類集體心理的深刻關係。人類集體心理是人類共通的心理模式和共有的心理狀態,直接決定人類如何思考問題、付諸行動。佛教認為,有思故有業,業是能夠產生現實作用的一種力量。個人的、單獨的思想活動所產生的是別業,只會決定個人的苦樂境遇。集體的、共通的思想活動所產生的是共業,則會決定整個人類的前途命運。正如分析心理學創始人榮格(Jung,C.G.)指出的:“我們個人的心理狀態只是一薄薄的表層,只是集體心理之海的一個波浪。那改變了我們整個生活、改變了已知世界的外表的強大因素,那構成了歷史的強大因素,就是集體心理。”(卡爾•古斯塔夫•榮格,1991)
一個心理狀況不良的社會,註定是脆弱短命的。孔子在《論語》中提出“足食、足兵、民信”是社會的三大支柱,並將“民信”放在首位,看得比“足食” “足兵”都更為重要(《論語•顏淵》)。我們可以用“食”比喻物資儲備,用“兵”比喻科技能力,用“信”比喻心理健康,三者是人類抵禦災害的三件法寶,心理健康也應居首位。就像一個人得了嚴重的心理問題,就可能做出瘋狂的舉動,如果人類陷入不良的心理狀態,也會產生種種非理性的集體行為,甚至危害自身的生存。
人類集體心理跟個人心理一樣,也可分為意識和無意識(或潛意識)兩個層面。集體意識表現為社會上的各種學說、思想、信仰,集體無意識則是集體意識背後的原動力,是歷史沉澱下來的精神內核。個體無意識的內容是第八阿賴耶識中的種子,人類集體無意識的內容則是所有個人阿賴耶識中具有普遍性、共通性的種子(相當於分析心理學中的原型),是決定人類共業方向的核心因素。“原型是巨大的、決定性的力量,他們促發真實的事件,而不是我們個人的理性或實際的知識。”(卡爾•古斯塔夫•榮格,1991)
在人類集體意識的歷史上,對待自然災害的態度經過了三個階段:
一是神話階段。在早先人類的眼中,各種自然現象是具有意志和生命的人格,風、雨、雷、電等氣候變化皆是神靈的身影,自然災害是神靈偉力的展現。人們必須向神靈獻祭,才能避免災害的降臨。
二是宗教階段。人類進入軸心時代以後,有神宗教相繼創立。在西方宗教信徒的眼中,自然是上帝的創造,自然災變是神聖旨意的體現,是對人間邪惡的懲罰。在西元前2世紀的中國產生了“天人感應”思想,也同樣把社會運行跟自然變化建立起聯繫,認為自然災害的產生,主要是因為人間統治者的倒行逆施觸怒天意。
三是科學階段。近代科學的興起使西方文明率先跳脫神學思想的禁錮,對有神論的災害觀提出了大膽質疑。尤其是1755年里斯本大地震悲劇,引發了伏爾泰、盧梭、康得等思想家們的集體反思。人們開始相信,自然災害是與人類社會全然無關的自然現象,必須著手科學調查與觀測來解釋災害、預防災害,而非沉溺在妄自臆想之中。
時至今日,科技的飛速發展顯著提升了人類抵禦災害的物質能力,不過在巨大天災面前仍然顯得不堪一擊,災害來臨前人們也來不及在短暫的預警時間內妥善避險。而且當預報自然災害具有不確定性的時候,人們往往不甘犧牲短期經濟利益以提前採取充分的防護措施或是遷離潛在的受災地區。因而科技進步還是無法避免自然災害可能造成的慘重破壞。
更嚴重的是,一味崇拜科學技術與物質力量的思想傾向,令人類一葉障目,非但不從災害中反省,反而加劇對自然的對抗情結和控制欲望,表現為:僅僅看到自然災害損害了自身欲望,無法看到自身欲望違背了自然界的本性;僅僅看到理所應當向自然索取,無法看到更有責任為自然付出;僅僅看到自然應該順應人類,無法看到人類理應順應自然。這些都讓人類無法真正地理解自然、適應自然,只會加深人與自然之間的隔閡,加重人類唯我獨尊的偏執。
人類對自然災害的態度是一個重大問題,它既有可能引導人類社會走向可持續發展的康莊大道,也可能誘使人類墮入永無寧日的死亡迴圈。如果人類繼續執迷不悟,那麼自然災害造成的長期痛苦將無法避免。

四、人類集體無意識
從集體無意識的角度看,人類對自然災害的對抗情結,並非發展科學技術的直接後果,真正的根源乃是內心深處對自然的恐懼。正是由於恐懼,人類才會仰仗科學技術來保護自己,才會遠遠地逃離自然,藏身於鋼筋水泥的叢林,隔絕于自然之外。人類為自己築起了高牆,也就慢慢喪失了對自然的感受能力。自然成了一種遙遠而陌生的存在,成了供人把玩的盆景。
以往人類通過神話或宗教的方式,將恐懼昇華為對大自然的敬畏,取得了內心的和諧與平衡。然而現代人壓抑了內心矛盾,粉飾了自我偏執,選擇了一條用科技武裝自身、征服自然的道路。科學知識固然祛除了一些虛妄想法,但卻無法真正紓解原生的恐懼。自然還是自然,只能被接受,不能被馴服。直到有一天,自然以猙獰的面目擊碎了人類的炫耀,人類才會如夢初醒。可是一次次,人類不是重拾對自然的敬畏,反而喚起更強的不平與忿恨,造成更深的對立與排斥。
只要存在對立與排斥,就會永遠伴隨不安和恐懼。自然如同人類的父親,既令人生畏,也值得尊敬。自然是人類成長的故鄉,也是文明萌芽的起點。老子說:“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亞里斯多德的名言是:“技藝摹仿自然”。西塞羅(Cicero)說:“我追隨‘自然’這個最好的嚮導,對她敬若神明,遵從她的命令。”(西塞羅,1998)達•芬奇(Leonardo Da Vinci)說:“繪畫為自然的孫兒。” (列奧納多•達•芬奇,2003) 誇美紐斯(John Amos Comenius)認為:“秩序是把一切事物教給一切人們的教學藝術的主導原則,這是應當、並且只能以自然的作用為借鑒的。”(誇美紐斯,2006) 大自然本是文明進步的良師,亦是創新靈感的源泉,當今諸如迴圈經濟、生態文明等前沿概念不正是通過效法自然而獲得的啟發嗎?
自然其實是人類內心本來面目的呈現,人與自然並不存在根本上的對立。面對自然,就是面對自心。唯識學告訴我們,八識皆有見分和相分兩種功能,第八阿賴耶識的相分包括內相分和外相分,其中眾生的五蘊身心屬於阿賴耶識的內相分,周圍的自然環境屬於阿賴耶識的外相分。前者即是正報,後者即是依報,皆為阿賴耶識所藏種子的變化顯現,正中顯依,依中顯正,故依正不二。因此說,眾生所處的自然,跟自心的染淨種子息息相關。自然呈現何種面目,取決於眾生整體的無意識狀態。
人道為六道之一,以善業居多,故屬善道。地球的自然環境是由人類雜染的善惡共業所感,總體上是善多於惡。所以,大自然本身具有善性,故能與內心的善性相應。一乘圓教便有“無情說法”“非情成佛”的說法。實際上,內心的佛性無處不在自然中顯現,只要我們靜心體會。蘇軾曾言:“溪聲便是廣長舌,山色豈非清淨身?”虛雲大師在開悟當下亦說:“春到花香處處秀,山河大地是如來。”
人與自然的鬥爭,折射出人類無意識中兩種情結的消長,一方是煩惱的習性,另一方是佛性的光明。煩惱的根源是自我中心,也就是我執——對我和我所的執著。佛教把“我”看作是一種心理作用的組合,而不是一種實有,名之為第七末那識。榮格亦認為:“自我是一種情結。當然,我們所珍愛的最親近的情結就是我們的自我。自我總是處於我們的注意和欲望的中心,並且是意識的絕對撇不開的中心。”(卡爾•古斯塔夫•榮格,1991)無意識中的煩惱習性不為意識覺察,當其在內心深處不斷發酵增生的時候,佛性的光明就被纏縛掩蓋住了;當投射到心靈的外部,就表現為人類祭起物質文明的大旗,征服曾經孕育自己的自然。如果我們啟發內心佛性的光明,則能克制煩惱習性的滋生,從根本上削弱乃至消除以自我中心為基礎的人我對立、物我對立、自我對立。這將使人類重歸自然的懷抱,獲得一次脫胎換骨般的重生。
我們相信,未來的世界必將是心之世界,非物之世界,非我之世界。人類應當共同攜手建立一個彙聚眾人之善心、愛心、慈心、良心的嶄新世界。在新的世界裡,我們擁有新的意識,開創新的文明。那將是:
經濟的增長,社會的運行,不是劃分人與人之間的鴻溝,而是促進人與人之間的包容!
科學的發展,技術的進步,不是加劇人與自然的對立,而是促進人與自然的和諧!
文化的繁榮,藝術的復興,不是製造人與自我的分裂,而是達成人與自我的統一!

願善心善行薪火相傳
記者:長期以來,佛教與慈善有著密不可分的淵源,請您大致介紹一下歷史上佛教的慈善傳統。
學誠法師:生長在禮儀之邦的中華民族,自古就有著優良豐厚的慈善思想和慈善傳統。大乘佛法傳入中國以來,對我國慈善事業的理論和實踐起到了尤其重要的充實、發展與創新作用。
佛教在一輩輩出家人的勸善教育中,喚起了人們“積德行善”以改善自身命運的內在動力,更影響著一代代佛教徒與社會大眾義無反顧地投身到“無我利他”的慈善事業中去。
在我國古代,佛教寺院由於組織制度上的優勢,承辦各項社會慈善事業。南北朝時,佛教寺院設立“無盡藏”,用以救濟貧窮百姓,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慈善基金會。隋唐時期,開始出現由佛教寺院設立並由僧人掌管的,集賑恤、收養貧病者和殘疾老人于一體的“悲田養病坊”,繼而延續到宋代的“福田院”,系統地進行社會慈善事業,包括養老院、孤兒院、養病院,救災、濟貧、為無業人員傳授技藝以及難民收容等等,在救助鰥、寡、老、幼、病、殘等弱勢群體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
此外,在佛教義理的直接影響下,還廣泛開展了內容和形式更加多樣的民間公益事業,如由僧人號召或帶動的修橋鋪路、造船義渡、挖渠打井、興辦義學、植樹造林、放生護生,以及災荒戰亂年代寺院進行的施粥、施衣、施藥等等。總之,佛教在歷史上做了大量服務人群、利益大眾的善舉,因而得到了大眾的普遍認同與參與。
記者:去年第一屆“宗教慈善周”在全國各地廣泛開展。據不完全統計,活動期間宗教界捐款總額超過2.6億元。您如何評價這一豐碩成果的取得?
學誠法師:只要是合于正業、正命的淨財,應是多多益善;只要能對家國民生、對幸福快樂的生活有所增益的事業,都應該去做。“宗教慈善周”期間,各地宗教界深入瞭解本地區公益慈善需求,廣泛開展了各項公益慈善活動。借由這些活動的開展,宗教界服務社會的意識得到進一步增強,活動方式進一步規範。佛教愛國愛教、莊嚴國土、利樂有情的優良傳統得以傳承,同時彰顯了在促進社會和諧、增進眾生福祉中的社會價值。
記者:當今海內外有很多佛教團體,對普利眾生的慈善公益事業不遺餘力。您如何看待他們的行動?
學誠法師:佛教的財富觀,能讓富人更有社會責任感。佛教認為,今生的財富,是因過去修行佈施所感。身為一名財富的擁有者,應當明智地反省財富的來源,審慎地思考財富的使命,同時在此過程中,去了悟生命本來的意義,以建立更高層次的人生追求,讓自己的生活品位更上層樓。由此可見,佛教的財富觀,使慈善事業的受益者不僅是窮人,也是富人。
現代慈善,特別注重制度管理與執行效率,並以一種務實的精神,專注于解決現實的問題。同時也有人認為,但為追求更好的效果,乃至不必計較動機的純潔;甚至有人認為可以通過激發私欲來鼓勵慈善。凡此種種,產生出很多光怪陸離的慈善行為。佛教認為,要想讓一件善行圓滿,並且獲得最大的功德,動機、行為與對象三個環節的清淨缺一不可。佛教的慈善觀,使慈善事業的著眼點不僅在效果,也在動機。
記者:中國佛教協會也設有慈善公益委員會,其成立是基於怎樣的初衷和考慮?
學誠法師:佛教不斷發展慈善事業,既可關注民生、關愛社會,有效彌補一般性社會保障的不足,又可弘揚佛法、引導正信,發揮佛教和諧社會的積極作用。
慈善公益委員會自2009年9月首次召開至今,秉承佛陀教誨和慈悲濟世精神,經過委員們共同努力,積極引導廣大信眾依照國家有關法律、法規,參與到助殘、助學、養老、救災、扶貧、幫困等各項慈善事業中。回顧歷史,展望未來,以大乘佛教慈悲思想為基礎的佛教慈善事業,大有可為。
去年2月,國家宗教事務局與相關五部委聯合發佈《關於鼓勵和規範宗教界從事公益慈善活動的意見》,讓宗教界有章可循,更直接地投身社會慈善公益隊伍。我們佛教界對此深感歡欣鼓舞,也對今後開展公益慈善事業的前景充滿信心。
記者:您對中國佛教慈善事業的未來有何建議與展望?
學誠法師:佛教慈善事業,宜注意與政府配合,形成功能互補。把握國家政策賦予我們的空間界限,同時在整個社會公益慈善體系的大框架之內,找到適合佛教慈善發揮自身特長的空間。主動承擔社會責任,積極地投入到廣泛的社會參與中去。
佛教慈善組織,宜注重完善管理和培養人才。更多地學習現代慈善事業和慈善理念的成功經驗,同時在做事的過程中發現人才,培養人才,善用人才。宗教慈善事業的從業人員,相比而言要求更高,不但要有專業素質,還要有堅定的信仰與純正的發心,能夠呈現和發揮慈善事業的積極作用和影響。
佛教慈善專案,宜注重願景清晰和小處著手。自己願景清晰,才能慢慢讓人生信;同時實踐宜從小處做起,有多少資源就做多少事,一點一點凝聚善緣。不宜為專案而專案,最後計畫難以持久開展。
佛教慈善行動,宜注重加強宣傳和啟發善心。佛教的慈善事業不僅僅是物質的慈善,更是心靈的慈善。受到幫助的人,一方面得到物質的援助,同時得到善心的啟發,這種善心的啟發是可以層層向外傳遞的,最終成為一種善業的影響力。
記者:對於本報即將開設的“佛教與慈善”專欄,您有怎樣的期許和希望?
學誠法師:當前我國的公益慈善事業,正處在不斷完善、謀求更大發展的時期。新的組織、新的形式、新的理念和新的觀點層出不窮。全球化與資訊化的趨勢,也給慈善領域帶來很多新的變數。當此之時,貴報辟版面開專欄,關注佛教慈善主題,既需要一種魄力,同時也是深切的社會責任感使然。
佛教講,世間萬法,還歸一心,慈善事業最終還在一顆善心。守護這顆心,傳遞這顆心,增廣這顆心。這既要靠慈善界的努力,亦是媒體的社會使命。佛門的慈善,貴在這顆善心的啟發和善行的堅持,在日復一日中默默擴散著它的影響。希望貴報能夠多多挖掘這樣真實感人的典故。在不同的地域、不同的民族中,都有同一顆善良的心,就如一支孤單的閃爍的燭光,它需要與更多的燭光連成一片,才能穩定持久,才能照亮並點燃更多人的心燈。
願貴專欄精彩不斷,願善心善行薪火相傳,點綴世道,照亮人心。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大陸出版品因裝訂品質及貨運條件與台灣出版品落差甚大,除封面破損、內頁脫落等較嚴重的狀態,其餘商品將正常出貨。

特別提醒:部分書籍附贈之內容(如音頻mp3或影片dvd等)已無實體光碟提供,需以QR CODE 連結至當地網站註冊“並通過驗證程序”,方可下載使用。

無現貨庫存之簡體書,將向海外調貨:
海外有庫存之書籍,等候約45個工作天;
海外無庫存之書籍,平均作業時間約60個工作天,然不保證確定可調到貨,尚請見諒。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

優惠價:87 167
絕版無法訂購

暢銷榜

客服中心

收藏

會員專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