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0
0
【23號簡體館日】限時三天領券享優惠!!
學誠法師文集系列:和合與願景(簡體書)
滿額折

學誠法師文集系列:和合與願景(簡體書)

人民幣定價:32 元
定  價:NT$ 192 元
優惠價:87167
絕版無法訂購
相關商品
商品簡介
作者簡介
名人/編輯推薦
目次
書摘/試閱

商品簡介

《和合與願景》是學誠法師文集系列第二本。現代文明中的人類陷入“自我認識的危機”,心的力量越來越脆弱,世界亟待和諧。促進世界和諧是佛教徒的神聖職責與使命,和諧世界需要從心開始。學誠法師將佛教的價值觀放于世界文化的體系中,強調世界和平是以人類心地和平為基礎的漫長過程,並提出眾緣和合,構建和諧世界的美好願景,希望發揮佛教的社會責任,使個體能夠真正追求並獲得幸福與快樂。
本書如同一位傳遞佛教智慧的使者,希望能夠給現代快節奏生活中奮鬥的年輕人、渴望修身養性的中老年人,帶去佛性的關懷和力量,過上吉祥、喜樂、幸福、圓滿的人生,並由個人出發,淨化身心、利益人間。

作者簡介

學誠法師
俗名傅瑞林,1966年出生,福建仙遊人。1982年於莆田廣化寺定海長老座下剃度,並依止圓拙老法師修學。1991年於中國佛學院獲碩士學位。2007年獲授泰國朱拉隆功佛教大學教育行政學榮譽博士學位。2010年獲孟加拉阿底峽大師和平金獎。現任全國政協常委、全國青聯副主席、中央國家機關青聯副主席、中國宗教界和平委員會秘書長、中國佛教協會駐會副會長、中國佛學院副院長、藏傳佛教學銜工作指導委員會副主任、福建省佛教協會會長、福建佛學院院長、福建莆田廣化寺方丈、陝西扶風法門寺方丈、北京龍泉寺方丈、《法音》主編、《福建佛教》主編等職務。

名人/編輯推薦

編輯推薦
推薦1:
中國佛教協會駐會副會長,莆田廣化寺、扶風法門寺、北京龍泉寺方丈,《法音》雜誌主編——學誠法師第一部權威的開示文集,在佛教信眾心目中威望極高。一代高僧與您面對面談和諧世界與清明內心的美好願景。

推薦2:
內容通俗易懂,僧眾皆宜。既有佛法的教理教義,又有結合現世生活的諸多方面進行深入淺出的佛法詮釋,將深奧莊嚴的佛學智慧化作口耳相傳的淺顯妙語,娓娓道來,十分親切。
學誠法師始終以一顆慈悲佛心為芸芸眾生指引道路,召喚佛教徒與所有追求幸福與快樂的人們,破除無明我執之煩惱,繪製互助、平等、共生的和合世界願景。

推薦3:
首部寫給僧眾的一套充滿法喜的學佛修行指南。通過佛教的價值觀自覺行願,共用眾緣和合的和諧新世界。打開本書,沐浴“最具幸福能量寺廟”龍泉寺的佛法智慧,拈花問佛,洞察世事,在和諧世界中尋得自己的小確幸。

推薦4:
附贈學誠法師吉祥法照和親筆簽名印章,時刻護佑、處處吉祥。

目次

I 章前語/ 006
佛教的和平觀/ 008
佛教與和諧世界/ 018
和諧世界 從心開始/ 021
和合需要眾緣 眾緣才能和合/ 033
同一個世界 同一種行願/ 044
促進世界和諧是佛教徒的神聖職責/ 051
讓佛教的價值觀放于世界文化的體系中/ 058
II 章前語/ 070
當今佛教的社會責任——建設人類的心文化/ 072
新文明 心文化 心和諧/ 081
佛教文化的社會價值與影響/ 096
信心與文明——佛教徒在當代社會的使命/ 110
III 章前語/ 124
以佛法營造美好人生/ 126
吸納佛教智慧 維護內心和諧/ 136
老實認真 法住法位/ 141
社會福祉與佛教慈善/ 183
參考文獻/ 235

書摘/試閱

以佛法營造美好人生
大家來到寺院,想必都會有一種肅然起敬的感覺,都會有一種虔誠的心、恭敬的心。為什麼來到寺院裡會有這樣不同於到其他場所的心理狀況呢?因為我們外在的環境不一樣,氛圍不一樣。寺院不同於社會上的公共場所、娛樂場所的氛圍,寺院裡一直以來都有很多人在修行,有出家的法師,也有居士。雖然在歷史上也發生過滅佛的事件,像我們常常聽到的“三武一宗”滅佛等,但是再怎麼滅,還是沒把佛教滅掉,現在信佛的人反而越來越多。我們所有的風景名勝區,幾乎都有寺廟,都有流通處流通佛法,也可以請到佛像。目前我們國內也有很多的企業和藝術家,不斷地在製作佛像,並且都很有規模。
現在,我們的社會越來越開放,宗教信仰也很自由,物質生活也比較好了,所以大家開始追求精神領域的提升,需要有一個真正意義上的信仰。宗教信仰,尤其對佛教的信仰,是最為穩妥、最為安全與可靠的,也是最容易被中國人接受的信仰方式。佛教已經在中國流傳兩千多年,已經同中國社會的方方面面融為一體。雖然佛教發源於印度,遺憾的是過去很多印度人反而不知道佛教,甚至不知道歷史上有釋迦牟尼佛。後來他們怎麼瞭解到呢?是根據中國的玄奘大師、義淨大師、法顯法師等西行求法的高僧寫下的《大唐西域記》等著作。《大唐西域記》等被翻譯成外文以後,他們再慢慢考證,通過考古發掘得到驗證,原來在印度歷史上確有釋迦牟尼佛,佛教確實在古代印度廣泛傳播。
反而,在佛教傳入中國後的漫長歲月中,在各個歷史時期,各個社會階層,中國人都知道有佛、有觀音菩薩等。更多的平民百姓,他們根本不知道釋迦牟尼佛是印度人。也就是說,在我們中國善男信女們的頭腦裡,佛是沒有國界的。實際上,佛確實是沒有國界的,他不受時空範圍的局限,只要你信仰他,都能夠得到佛菩薩的加持和護佑。現在很多西方人也信仰佛教,如歐洲人、美洲人、澳洲人,甚至非洲人。佛教傳入世界各國,為不同民族所接受,這充分體現了佛教大慈大悲、普度眾生的宗教情懷。
我們過去對宗教、對佛教,會有一種片面、負面甚至錯誤的看法。當然,現在的社會輿論也已經注意到這個問題,在提倡構建和諧社會時,要求宗教界在維護社會穩定、構建和諧社會方面發揮作用。發揮什麼作用呢?就是宗教對世道人心有益的作用,要把這種好的作用發揮出來。這樣的話,從整個社會環境來講,對佛教信仰的接受與傳播,將會越來越好。
我們來到寺廟,更多的人對寺廟,對佛菩薩,對出家的法師,是非常陌生的。長期以來我們受到的是諸如小說《西遊記》、電影《少林寺》以及其他影視作品的影響,這些影視作品傳達出來的更多是一些似是而非的東西,因為這些都是演員演出來的,沒有根據出家法師的指導,沒有經過佛教界的認可。大家先入為主,接受了這樣的觀念以後,本來對佛教、寺廟、出家人就不瞭解,在接受這些非常負面、片面的觀念以後,對佛教的誤會也就越來越深,誤解也就越來越多,不知不覺就形成了一種觀念,認為佛教與社會格格不入,出家人只是敲敲木魚念念經,是很消極的等等。諸如此類的問題越來越多,再加上現在是商品經濟時代,佛教寺廟也受到社會各種各樣思潮的衝擊,受到商品經濟的衝擊,寺廟裡也很不容易保持一方淨土。因為寺廟本身也是社會的一部分,它和社會人群息息相關。在這樣一個時代背景、這樣一個特殊因緣下,人們要認識佛法的本質,是非常不容易的,能夠領會到佛法的真正內涵,要具足很大的善根福德因緣。因為信仰佛教,更重要的是精神上的追求,精神上的境界,超凡脫俗以後的感覺,用佛教的話講,就是淨化人心——人心完全都是清淨的,完全超越是是非非、恩恩怨怨後的空靈的境界,空性的境界。
在印度,有一位居士很有名,叫作維摩詰居士。他在佛法上的成就很高,在釋迦牟尼佛在世的時候,比有些出家法師的成就還要高。唐朝的時候,也有一位號稱是“中國維摩詰”的居士,他的名字叫龐蘊,這位居士也非常了不起。他天天參悟佛法,後來覺得自己功夫已經很好了,有一定條件了,於是開始遍訪名師。他聽說在江西有一位馬祖道一禪師,禪定的功夫很高,對佛法非常有境界,這位龐蘊居士就發心到馬祖道一那裡去參拜。參拜的時候,這位居士提出一個問題說:“不與萬法為侶者,是什麼人?”萬法,就是萬事萬物,包括所有的人、社會和自然,也就是說不同世間這些現實的人和事物作朋友的人,是什麼人?換句話講,不同於凡人的人,是什麼人?馬祖道一就回答他說:“待汝一口吸盡西江水,再與汝道。”意思是說如果你能夠一口把西江裡面的水全部喝盡,再告訴你這個答案。一般人沒有那麼大的氣魄,也沒有那麼大的心量跟肚量,一口能夠把西江裡面的水全部喝進去。但是龐蘊居士就在馬祖道一的這個答案下,大徹大悟。他在馬祖道一的道場裡面專門修行兩年,之後他就把自己所有的財產都扔到江裡不要了,帶了他的家眷到山裡面專修,最後成就非常高,有很多他的語錄流傳於世。
這也就是說,一個人在學業、事業有成之後,人生的歸宿是什麼?人生的追求是什麼?維摩詰居士在印度是一個很有成就的人,龐蘊居士在中國也是一位很有成就的人,他們最終都選擇去修行,這就關係到對修行的正確認識問題。修行不僅僅是念經、磕頭、念佛,換句話來講,念經、禮拜、念佛,是修行的一種方式,目的是要對治我們的散亂心、分別心、狂妄心、貪婪心,這是很重要的。
我們如何來認識、來對治內心當中的問題?我們可以看到,對於世間的東西,比如財富、物質、名位等身外之物,大家喜歡去追逐。用世間的標準來講,這是一種成就。在過去,如果你是貧下中農,越窮越好,身份自然也就會比較好。現在可就不一樣了,人的觀念發生了很大的變化,不少人會認為越富越好,越有錢越好,越有錢越能說明這個人有能力,越有錢越體面。這是因為在不同的時期,社會有不同的價值判斷標準。但是你所擁有的物質財富,一方面可以說是你自己努力創造出來的,但另一方面,在我們創造、得到這些財富的過程中,是怎樣得到、怎樣創造的呢?在得到和創造的過程當中,是不是有損人利己的行為和動機?如果根據佛法的原則來講,要自利利他,如果自利損他就是不對的,不能給別人造成損失,更不能去害人,用現在的話說就是要達到雙贏,大家都能夠得到利益與好處。實際上我們在經營的整個過程中,更多的時候只是考慮到一方的利益,而不會去考慮到顧客,不會考慮到社會更多的人,不會考慮到國家。這樣做怎麼可能找到平衡點呢?在不損人、不害人的前提下,又能夠在國家現有的法律法規政策環境下去經營事業,就顯得非常重要了。
經營事業其實就是經營自己的人生。看一個人的成就不僅僅是從他的物質擁有量來判斷:不少人錢賺很多的時候就會出問題,然後破產,這個原因就是人的貪欲在作怪。也就是說,如果拼命地用種種方法去掠奪財富,就說明人的貪欲在擴大,貪婪的欲望在起作用。我們得不到的時候,就會採取種種手段、謀略加害於人,用佛法的觀點來看,就是瞋心;如果看到別人得到財富,看到別人在進步、被提拔、有好的職務等,我們自己內心就會難過、不好受,根據佛法的觀點來看,就是嫉妒心在起作用;自己比較有能力、工作比較好、家庭比較好,就會覺得別人較差,別人不如我們,別人怎麼會那樣差勁,根據佛法的觀念來看,就是一種慢心;在現實生活當中,常常不知道自己何作何為、何去何從,不知道怎樣同別人打交道,與人相處,與人為善,不知如何下手,根據佛法的觀念來說,就是無明、愚癡。這些都需要靠佛法的智慧來淨化。所以更應該從精神層面來看,剛才我所談到的這幾種內心的問題,用佛法的話來講,就是煩惱。這些煩惱如果得到淨化以後,通過我們個人的努力,我們能夠得到多少,就是自己的成績、自己的因果了。如果得不到,內心也不要瞋恨於人,也不要不好過;自己比別人好,也不要去輕視別人;別人比我好,也不要覺得不如人,不好受。這樣的話,我們就有了平等心、無分別心,我們內心就能夠找到自我平衡的辦法,就不容易受到外境、別人、物質環境的負面影響。不然,我們的心時時刻刻都會受到外在環境的左右,不知不覺,自己就找不到感覺,自我的意識慢慢就沒有了,自己更不知道要怎麼做、怎麼走,就會迷茫困惑。這是當代很多人所遇到的問題,他們總是處於迷茫、困惑、彷徨、無助、無奈等狀態,久而久之,人就成了一個亞健康的人。這樣,自己的生活就越來越缺乏樂趣和方向,沒有能力去認識自己的問題,沒有能力去反省自己的問題,更談不上如何來改進自己的問題。
現代社會因為科技、商業、物質的主導作用,人內心的力量、心靈的力量越來越脆弱,變得沒有能力去查找問題。如果你想在社會上有所成就,能夠緊跟社會發展的步伐,自己就要拼命地努力工作。久而久之在這樣的大環境裡,人就會活得越來越累。你拼命地工作,雖然生活條件得到了改善,但內心當中的幸福和快樂,反而離自己越來越遠。天天工作,就沒有時間和自己的親人在一起,沒有心思來享受天倫之樂,來享受自然環境與社會環境的優美。也就是說自己所創造出來的物質,自己沒有心思去享受它,更不要說我們內心的境界與功夫了。因為我們所有的心都用到物質層面去了,不知不覺,自己的心就成了物質的奴隸,也就是物質主導了我們的心,而不是以自己的心來主導物質。當然佛教不是一般意義上所認為的唯心主義,佛教談的是緣起論,心和物是平等的,最終都能夠用空性來解釋與會通。
如果心變成物的奴隸,是很痛苦很悲哀的事。怎麼辦呢?不是說我們不去創造,不去努力,不去追求,而是說我們在努力、創造、追求的過程中,我們所遇到的問題,如何來面對與解決,內心的創傷如何來彌補,內心的困惑如何來破除。從而能夠對自己的人生充滿信心,對自己的未來與前途越來越感到有希望。
首先要認識到,自己生活在世間,對世間是一個有作用的人,是一個能給別人帶來幸福和快樂的人,是一個對別人有幫助的人。更進一步來講,與自己所接觸到的人,比如與自己同一單位的人、同一部門的人、同一企業的人相處,你如果是主管的話,應該要有恩於大家,有利於大家,有助於大家,這樣下面的員工,跟我們相處的人,才會覺得我們的主管,我們的上司,我們的負責人,對我們有恩、有利、有説明,自然而然大家都會擁護,感恩戴德,聽話服從。如果反過來,帶頭人自己也會很痛苦,覺得手下這些人不可靠,不值得我信任;下面人也一樣會覺得,上面領頭的人,都是自私自利、不顧大眾利益的,久而久之也會背叛。這樣,我們整個人生的方向就沒有了,我們整個的環境就不和諧了,問題就會百出,要做的事就幹不成。所以,我們在一個單位裡面,只要有人的地方,肯定會有問題,會有矛盾,會有煩惱。我們要淨化自己內心的煩惱,解決自己內心的問題,以及要同我們相處的人、自己周圍的人、跟我們息息相關的人,跟我們利益相關的人改善關係,作為一個非常重要的問題去對待與解決。這樣慢慢把這個問題想通了,這個問題得到淡化了,其他的工作自然而然也就會越來越好做,事業也就會越來越有成了。

吸納佛教智慧 維護內心和諧
北方的11月,已經充滿寒意。地處鳳凰嶺山腳的龍泉寺,夜裡一片清寂,抬頭能看見天空的星星。北京城的燈火隔了遠遠的一段距離,看上去像另外一個世界。
約定採訪時間,趕到龍泉寺已經是夜裡8點。學誠法師平和從容地在會客室接受了我們的專訪。對於每個問題,法師幾乎都是不假思索,似乎這些問題已經在胸臆間盤桓已久。
記者:您最近在全國政協主席賈慶林接見全國宗教團體領導人研討會上,提出“佛教走向社會,融入社會”,人們應該怎樣理解這句話?
學誠法師:宗教有走向社會的基礎。第一,它有信仰內涵和思想理論基礎;第二,它有社會實體結構,比如宗教團體、寺院;第三,它有文化產品,比如書刊、雜誌等;第四,它有出家的僧眾和在家的信眾等。佛教有一套嚴格的傳承體系,它的思想理論、實踐方法、修證果位,是對社會眾生的一種關懷。現代人壓力很大,焦慮、忙碌、身心不和諧,需要靠佛教慈悲、寬容的心和智慧的抉擇去指引。
記者:您與企業家接觸多嗎?在佛教走向社會的過程中,如何看待企業家這個群體?
學誠法師:改革開放,經濟發展,企業家越來越多,我接觸的企業家自然也就越來越多了。現在,企業家的素質越來越高,影響力越來越大,社會地位越來越穩定,由此形成的企業文化也越來越趨向成熟,這與國內很多企業的發展壯大是緊密相連的。
佛教發展需要各方面的力量。首先需要群眾的參與、互動,同時也需要企業界、文化界等社會各界的關心、支援和幫助。社會很大一部分物質財富由企業家直接掌握和支配,這種財富成為一種變革的力量,對社會發展的影響越來越顯著。
記者:目前企業界不少人推崇“自由競爭、適者生存”的社會進化論觀點,強調“狼文化”,而佛教提倡平等、寬容、忍耐等諸多美德,您作為佛教界的高僧大德,怎麼看待這種衝突?
學誠法師:一部分人對“狼文化”的崇拜,能否代表整個企業界和社會的主體,值得進一步商榷。從佛教的角度講,做一件事情有它的目的,做人也有目的。企業要營利無可厚非,但是單純追求利潤、產值和財富,不夠全面,還要關注人性,追求人的全面發展。人的內心越來越清淨、善良,每個人的心靈都能夠敞開,才能有更大的發展。如果企業裡的每個人都將物質利益最大化作為追求目標,就容易造成不顧一切的後果,這是很危險的。企業文化不能以物質利益籠罩一切。我們是人,而人就要有智慧、有人性,應該以一顆寬容、慈悲的心,以更加積極、健康的心態服務社會、造福人群。
記者:您認為,佛學作為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企業經營管理可以從其中汲取哪些營養?
學誠法師:現在有一種“白領修行”的方式。在企業工作的人,一直處於極度緊張的狀態,辛苦、憂慮、身心不和諧,有必要定期進行精神的調適。這種調適在企業環境中很難實現,而寺廟的環境、佛教的修行方法是一種很好的選擇。西方國家以及日本、韓國等,企業經營管理者從寺廟裡得到過很多借鑒,其做法也相對比較成熟,而國內卻剛剛開始,這要有個過程。要逐漸接觸、慢慢瞭解佛教,消除對佛教片面、負面甚至錯誤的看法。
記者:有許多跡象表明,“國學”正在重振,“國學”已經成為企業界、學術界比較流行的一個概念,您認為佛學在“國學”中處於一個什麼地位?
學誠法師:佛學是中國傳統文化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它的思想最為精粹,理論最成體系,經典著作浩如煙海。相比儒家、道家等諸子百家而言,佛教經典無論從數量還是內容,有過之而無不及。另外,它有很多寺廟作為文化載體,有很多法師、信徒傳承發揚,因此經久不衰。
鴉片戰爭以來,“國學”的影響力逐步下降,現在要完全恢復到過去的水準是極其困難的。第一,西方文化在社會上的影響越來越明顯;第二,缺少過去那樣的書院,沒有足夠的人才培養場所;第三,現代商業社會裡,利益關係貫穿一切,傳統倫理觀念面臨著很嚴峻的衝擊。
傳統社會是一個靜態社會,科技、交通不發達,一個村莊的人基本是一個群體,人與人之間的關係很緊密,而現代社會卻是一個動態社會。因此傳統文化的重振,僅靠單一力量是不夠的,需要多種力量的融合。通過儒家與佛教等多元文化的相互融合,才能重建中國倫理道德的完整體系。
倫理是社會最為堅實的基礎,它表明人與人之間到底存在一種什麼關係。“和諧”的觀念很好,每個事物都有自己的個性,但也能夠包容不同個性的事物,吸納不同的文化,甚至不同的價值觀。異中求同,同中存異。
記者:佛教在重振“國學”的時候,能做些什麼事情?
學誠法師:重振“國學”,佛教大有可為。最簡單的,比如佛教徒的生活方式——在寺院裡吃住、每天早晚課讀經書等等,是最符合中國傳統社會的一種生活方式。一種文化是否有活力,體現在它能否生活化。可以說,傳統的生活形態,佛教寺廟裡保持得最好。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大陸出版品因裝訂品質及貨運條件與台灣出版品落差甚大,除封面破損、內頁脫落等較嚴重的狀態,其餘商品將正常出貨。

特別提醒:部分書籍附贈之內容(如音頻mp3或影片dvd等)已無實體光碟提供,需以QR CODE 連結至當地網站註冊“並通過驗證程序”,方可下載使用。

無現貨庫存之簡體書,將向海外調貨:
海外有庫存之書籍,等候約45個工作天;
海外無庫存之書籍,平均作業時間約60個工作天,然不保證確定可調到貨,尚請見諒。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

優惠價:87 167
絕版無法訂購

暢銷榜

客服中心

收藏

會員專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