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0
0
【簡體曬書區】 單本79折,5本7折,活動好評延長至5/31,趕緊把握這一波!
國際傳播受眾研究(簡體書)
滿額折
國際傳播受眾研究(簡體書)
國際傳播受眾研究(簡體書)
國際傳播受眾研究(簡體書)
國際傳播受眾研究(簡體書)
國際傳播受眾研究(簡體書)
國際傳播受眾研究(簡體書)
國際傳播受眾研究(簡體書)
國際傳播受眾研究(簡體書)
國際傳播受眾研究(簡體書)
國際傳播受眾研究(簡體書)
國際傳播受眾研究(簡體書)
國際傳播受眾研究(簡體書)
國際傳播受眾研究(簡體書)

國際傳播受眾研究(簡體書)

人民幣定價:58 元
定  價:NT$ 348 元
優惠價:87303
領券後再享88折
海外經銷商無庫存,到貨日平均30天至45天
可得紅利積點:9 點
相關商品
商品簡介
作者簡介
名人/編輯推薦
目次
書摘/試閱

商品簡介

《國際傳播受眾研究》是國內第一本系統探討國際傳播受眾理論、方法和實務的專門著作,也是一本綜合性、理論性和實用性較強的專業教材。《國際傳播受眾研究》有三大特點:一、對中外國際傳播受眾的概念、特點、研究演進等進行了全面系統的梳理;二、詳細介紹定量與定性受眾調研方法,并對互聯網受眾測量和調研方法進行了創新性探討;三、總結歸納國際傳播媒體受眾工作的特點、原則和反饋等管理機制,并對其在新媒體環境下的新動向進行了前瞻性分析。
對于從事或有志于從事受眾研究、國際傳播受眾研究、國際傳播研究或相關領域工作的研究人員、實務工作者,以及相關專業的研究生和本科生,《國際傳播受眾研究》均具有較強的理論指導意義和實踐參考價值。

作者簡介

劉燕南,北京廣播學院教授,碩士研究生導師。1997年畢業于中國人民大學新聞學院,獲法學博士學位。曾經在華中理工大學、中國社科院研究生院新聞系學習,先後獲工學學士學位和法學碩士學位。
主要從事傳播理論與方法、視聽率研究、受眾與傳播效果研究、新聞理論與業務等方面的教學與科研工作。主持和參與了包括國家哲學社科重點課題在內的十余項研究課題,并多次參加電視(節目)傳播效果評估、節目評獎和策劃工作。曾出訪澳大利亞、韓國、港臺等地進行學術研究和交流。出版了《電視收視率解析》、《大眾傳播研究:現代方法與應用》、《臺灣報業爭戰縱橫》等著譯作,其中《電視收視率解析》一書系國內第一本系統研究收視率問題的專著,2001年榮獲國家廣電總局高校科研成果一等獎。曾榮獲第七屆霍英東教育基金會全國高校青年教師獎。
史利,北京人,1982年畢業于首都師范大學中文系。1985年調入中國國際廣播電臺。從事新聞工作26年,先後在國際臺新聞中心國際部、西亞非中心阿拉伯語部、總編室聽眾工作處工作,歷經新聞采編、專題采編、宣傳管理、活動策劃、受眾研究等業務。現為中國國際廣播電臺高級編輯。

名人/編輯推薦

《國際傳播受眾研究》:由劉燕南和史學利等編著的《國際傳播受眾研究》是國內第一本系統研究國際傳播受眾問題的專業書籍。
全書內容分為三大部分,分別是“理論篇”、“方法篇”和“實務篇”。其中,“理論篇”,對有關受眾、國際受眾和國際受眾研究的一些基本概念進行了界定,概述國際受眾研究的歷史、現狀和理論范式,對新媒體國際受眾進行了分析。“方法篇”主要介紹傳統的定量和定性受眾研究方法及其在國際受眾研究中的應用,尤其是對互聯網測量和調研方法在國際受眾研究中的應用進行了探討。“實務篇”總結了中外國際傳播媒體有關受眾工作的一些基本要求和做法、受眾反饋管理的經驗,對新媒體環境下受眾研究工作的一些新做法、新規律以及新的研究框架進行了研究。
《國際傳播受眾研究》主要面向國際傳媒受眾工作從業人員以及相關學科的學子與研究者。

目次

總序/1
導論/1
理論篇
第一章 受眾與國際傳播受眾/11
第一節 受眾概說/12
第二節 國際傳播的受眾/29
第三節 國際傳播的受眾與效果/38

第二章 國際傳播受眾研究/53
第一節 受眾理論與研究傳統/54
第二節 西方國際傳播受眾研究/65
第三節 中國的國際傳播受眾研究/80

第三章 國際傳播新受眾/100
第一節 新媒體環境下的國際傳播新受眾/100
第二節 影響新受眾形成的因素/113
第三節 國際傳播新受眾若干問題探討/119
方法篇

第四章 定量受眾研究方法/129
第一節 抽樣與樣本/130
第二節 視聽率測量/139
第三節 調查法/151
第四節 實驗法/166

第五章 定性受眾研究方法/175
第一節 焦點小組法/176
第二節 實地觀察/186
第三節 深度訪談/197
第四節 個案研究/202

第六章 互聯網受眾調研/208
第一節 互聯網受眾行為測量/209
第二節 互聯網定量受眾調研/224
第三節 互聯網定性受眾調研/234
第四節 網絡民族志/238
實務篇

第七章 國際傳媒的受眾工作/251
第一節 國際傳媒受眾工作的范疇和作用/252
第二節 國外主要國際傳媒受眾工作發展概況/260
第三節 我國國際傳媒受眾工作簡述/269

第八章 國際受眾的信息反饋管理/283
第一節 國際受眾反饋管理工作概要/284
第二節 國際受眾反饋信息的收集/293
第三節 國際受眾反饋信息的分析應用/303

第九章 新媒體環境下國際傳媒的受眾工作/312
第一節 新舊媒體國際受眾工作的差異/312
第二節 新媒體國際受眾工作的基本方向/316
第三節 國際傳媒內部受眾工作機制/335
參考文獻/339
後記/347

書摘/試閱

隨著冷戰的終結,和平與發展成為時代的兩大主題,在世界范圍內,通過傳播促進交流,爭取共識而不是對抗,逐漸成為主流。在我國,不斷深化的改革開放,一方面促進了國家的振興,另一方面也打開了國人的心胸和視野,帶給人們更多的自信。在公開場合,我們開始使用在國外通行的“傳播”一詞取代“宣傳”,這意味著我們正努力與世界主流傳播規則接軌,意味著我們不再一廂情愿地將自己的價值觀和行為方式強力推介或灌輸給受眾,而是以平和、平等的心態去吸引受眾,分享信息。“傳播”語境中的受眾,與“宣傳”主導下的受眾也殊為不同,他們不再是完全被動無助的受體,而是具有一定主動性和選擇能力的主體,傳播效果的取得,很大程度上取決于傳者與受眾之間的供需協調與互動。
今天,“對外傳播”和“國際傳播”是我們常用的兩個詞匯,兩者基本通用,也時常被人混用,但是嚴格說來,兩者的差別仍是顯而易見的。同樣是傳播,“對外”與“國際”的不同,表明傳播主體對自身定位和對“傳一受”關系的把握也不盡相同。某種意義上,對外傳播“以我為主”的意味更濃,將作為傳播者的我們與作為傳播對象的受眾,有意識地進行了內外兩分,隱含著某種距離意識。相對來說,國際傳播偏重融入,強調內在而非外在于世界體系,以國際社會一分子的目光看待傳播者與受眾之間的關系,體現在傳播規范、價值取向和受眾觀念等方面,就是更多地遵循一種“受眾導向型”或者說“需求導向型”模式,而非純粹傳者本位的“功能導向型”模式。
放眼世界,無論是在實踐領域還是在學科意義上,“國際傳播”都是一個通行的概念;在中國語境下,這一概念的使用被認為更富于意味。“國際傳播”所傳達出的某種開放、融入和接軌氣息,與中國近些年來所發生的變化是分不開的。正如學者鄧正來先生所指出的,中國作為獨立的主權國家,歷史上雖然也因位于地球之上而與其他國家交往或沖突,但是卻從未真正進入過世界的結構之中,一直是“世界游戲”的局外人;而經由加入WTO等國際組織而進入世界體系以後,今天的中國,“已經不再是一個地理意義上的孤立的中國,而是世界結構中的中國。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大陸出版品因裝訂品質及貨運條件與台灣出版品落差甚大,除封面破損、內頁脫落等較嚴重的狀態,其餘商品將正常出貨。

特別提醒:部分書籍附贈之內容(如音頻mp3或影片dvd等)已無實體光碟提供,需以QR CODE 連結至當地網站註冊“並通過驗證程序”,方可下載使用。

無現貨庫存之簡體書,將向海外調貨:
海外有庫存之書籍,等候約45個工作天;
海外無庫存之書籍,平均作業時間約60個工作天,然不保證確定可調到貨,尚請見諒。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

優惠價:87 303
海外經銷商無庫存,到貨日平均30天至45天

暢銷榜

客服中心

收藏

會員專區